#財經#
玩彩票對心態很重要。「小賭怡情,大賭傷身,中了運氣好,不中當給社會貢獻福利!」
一、彩票
彩票一直存在著,只不過存在的形式不一樣罷了,而在我國,彩票只是由政府統一發行的一種合法購彩方式罷了。於是,彩票就成了國家為籌集社會公益資金,資助福利、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而特許發行、依法銷售,自然人自願購買,並按照特定規則獲得中獎機會的一種憑證。
當彩票銷售實現後,其取得的資金叫做彩票資金,它主要包括彩票獎金、彩票發行費和彩票公益金三類。其中彩票獎金用於支付給彩票中獎者的資金,包括當期返獎獎金和調節基金,一般佔彩票總銷售額的50%-75%之間;彩票發行費專項用於彩票發行機構、彩票銷售機構的業務費用支出以及彩票代銷者的銷售費用支出,一般佔彩票總銷售額的13%-15%;彩票公益金是按照規定比例從彩票發行銷售收入中提取的,專項用於社會福利、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一般佔據彩票總銷售額的20%以上。
此外,彩票公益金在中央和地方之間還按按50:50的比例分配,其中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在社保基金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民政部和體育總局之間分別按60%、30%、5%和5%的比例分配;而地方留存彩票公益金由地方相關部門研究確定分配原則。
二、我國彩票發展
我國彩票業誕生於1987年,距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1987年7月,中國社會福利有獎募捐發行中心(後更名為中國福利彩票發行中心)首次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試點發行銷售面值1元的傳統型中國社會福利有獎募捐券(後更名為中國福利彩票)50萬張,標誌著我國福利彩票的開始。1994年4月,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正式成立,正式在全國發行票面面額以2元為主的即開型、傳統型及即開傳統結合型體育彩票,標誌著我國體育彩票的誕生。在政府高度壟斷下,從出現到至今以來彩票市場一直僅保持著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兩種共存的格局。
三、彩票產業鏈
我國彩票主要包括研發、生產、銷售以及衍生服務等多個環節。因此在產業鏈上中下遊均有所布局,具體為上遊負責設計、審批以及彩種研發,中遊負責印刷製造,下遊分銷商銷售。
彩票產業鏈的上遊主要以發行和研發環節為主,且受到監管層的嚴格管控。在彩票發行方面,國務院特許發行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未經國務院特許,禁止發行其他彩票,禁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銷售境外彩票。在彩票研發方面,目前我國福利彩票主要以樂透數字型、基諾型、視頻型和即開型為主,涉及雙色球、七樂彩、福彩 3D、刮刮樂、中福在線等具體玩法;體育彩票主要以競猜型、樂透數字型、即開型為主,涉及競猜遊戲、傳統足彩、體彩大樂透、頂呱刮等具體玩法。在兩大彩票品種下,按銷售範圍又可分為全國彩種與地方彩種兩類。
彩票產業鏈的中遊屬於生產環節,包括了彩票銷售的網絡系統建設、彩票的預製票據/熱敏紙的印刷與供應、以及彩票終端設備的供應與維護。在網絡系統建設方面,早期我國的彩票銷售交易系統主要以非熱線系統為主,進入21世紀後,福利彩票(2001-2004)和體育彩票(2004-2006年)相繼完成了非熱線系統到半熱線系統再到全熱線系統的升級。在彩票印刷方面,彩票印刷一般可以分為電腦熱敏票(熱敏紙/投注單)和即開型彩票兩種。
其中電腦熱敏票是電腦彩票銷售過程中用於記錄銷售信息的書面憑證,須配合電腦彩票銷售終端設備軟、硬體條件統一使用。而即開型體育彩票是指在某一固定獎組的彩票中,將中獎符號印製在彩票介質上加以遮蓋,並事先公告中獎符號,彩民選購同一獎組的彩票後,即時刮開遮蓋以確定是否中獎和兌獎的彩票。在彩票終端設備方面,彩票終端機/投注機是用於終端彩票銷售和票據列印的機器,主要包括了傳統電腦終端、安卓終端、彩票輔助終端等類別。終端設備的使用期一般在5-8年。
彩票產業鏈的下遊主要以銷售渠道為主,同時涉及了相關銷售渠道的運營服務。目前,彩票銷售渠道主要包括彩票投注站、網際網路、電話和自助支付終端四種,其中全國各地的彩票投注網點是彩民們購彩的主要習慣。若按模式分類,銷售渠道也可概括為線下銷售渠道和線上銷售渠道兩大類。目前我國線下彩票模式佔據著彩票銷售額超過80%的份額,線上銷售渠道則以網際網路彩票為新興分支,佔據著彩票銷售份額的20%,而網際網路彩票又以PC端售彩為主導,約佔網際網路售彩市場份額的90%。
此外,在相關銷售渠道運營服務方面,彩票數據、彩票資訊、專家推薦以及網絡論壇則成為了彩民消費者主要衍生服務。
四、國內彩票市場
回顧歷史,1987-2018年,我國累計銷售彩票超過3.2萬億元。其中,銷售福利彩票近1.8萬億元,體育彩票超過1.4萬億元。30年來,我國彩票事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市場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近十年,我國彩票銷售額總體呈增長趨勢。具體表現為,我國彩票銷售額自2008年的1060億元一直維持穩定增長,到2015年,彩票銷售額達到了3678.84億元,但同比下降3.79%,原因主要是當時彩票銷售出現瓶頸以及網際網路禁售彩票造成的。2016-2018年,彩票銷售額重新增長。截至2018年,彩票銷售額已經達到了5115億元,其中,體育彩票和福利彩票銷售額佔比分別為56%和54%。整體來看,雖然我國彩票事業發展過程稍有曲折,但是從2008年到2018年,10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7%。
從各省的彩票銷售看,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規模優勢明顯,位列彩票銷售的前四位,近年來,四省彩票總銷量約1500億元,佔據全國總銷量的34%。其中就彩票銷售規模最大的廣東省來說,截至2018年,全省專營網點超過1.2萬個,兼營網點亦超過2000個,網點規模創歷史新高。全省專營網點年均收入12.6萬多元,年均貢獻公益金37.71萬元。目前廣東已初步建成覆蓋城鎮、鄉村、社區、行業渠道的體育彩票銷售網絡和服務體系。
從彩票類看,長久以來,福利彩票在我國彩票市場的銷售額佔比較一直相對較高,不過近年隨著體育彩票的良好表現,兩者的佔比逐漸接近。尤其是近三年(2016-2018),體育彩票的增速明顯高於福利彩票,使得體育彩票佔彩票總銷量的比重也從48%提升到了56%。
從具體彩種方看,樂透數字型彩票是我國彩票市場最主要的彩票品種,其佔總銷量的比重保持在50%-65%;同時,競猜型彩票近年來持續增長,其中2018年受益於世界盃賽的推動,銷售額同比增長78.2%,佔總銷量的比重達到32.4%;視頻型近年來保持穩定,銷售規模佔比約10%;其餘即開型和基諾型目前均佔比較低。
五、國內彩票監管
縱觀全球,彩票作為具有博彩性質的特殊行業,歷來均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嚴格監管,因此政策對彩票行業的影響尤為顯著。我國彩票行業屬於政府壟斷行業,尤其經歷了30年的發展,得益於彩票法規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法制化建設水平和彩票監管能力顯著提高,彩票行業的發展也受政策影響較深。目前,我國對彩票行業的具體監管模式為,以國務院為最高行政管理機構,通過財政部對下設機構形成監督、管理的總體職責,民政部及國家體育總局各自對下屬的福彩發行中心、體彩發行中心具體落實各項具體業務管理職能。
當前為「網際網路+」時代。隨著行動支付的廣泛應用以及網際網路技術廣泛應用於彩票銷售,如何在規範彩票市場發展並滿足彩民新需求基礎上,推進彩票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彩票業務升級的關鍵。為此,政府應積極穩妥地推進網際網路銷售彩票工作,並加快彩票管理立法進程,以及執法監管力度,完善市場結構的現實需要。
彩票研發:鴻博股份(002229)、亞博科技(HK8279)、華彩控股(HK1371)等正在持續投入彩種研發的相關工作。其中,亞博科技與Ladbroke Group(世界最大的體育競猜運營公司之一)成立的合營公司AGT(公司擁有其51%的權益)為我國體育彩票市場提供了全國唯一一個虛擬體育彩票平臺。
彩票設備及系統:福彩方面,省福彩中心會分別對設備以及交易系統進行招標,由於需要後續維護等因素,目前主要是思樂數據、深圳穗彩(天音控股)、貝因斯、Getch四大公司佔據市場。體彩方面,交易系統全國統一,各公司只銷售終端設備,五年一次招投標,市場主要由6家公司佔據,分別是深圳穗彩、亞博高騰、洛圖技術、英特達、樂得瑞、海信智能。
彩票印刷:在電腦熱敏票方面,鴻博股份(002229)、東港股份(002117)和廣東樂佳基本覆蓋了福彩和體彩印刷市場。其中,鴻博股份是熱敏票印刷行業的龍頭,擁有9家彩票定點印刷牌照中的3個,市值份額達到40%。公司涉及彩種研發、福彩印刷、電話代銷、彩票網站、視頻彩票、體彩安卓APP全產業鏈布局。2015年通過收購中科彩進入體彩即開票印刷業務領域。
在即開型彩票方面,目前僅由國家福利彩票中心和國家體育彩票中心分別進行統一採購。其中,福利即開型彩票近三年來的中標供應商均為石家莊市膠印廠、北京印刷集團、北京中彩印製三家廠商,而體育彩票的即開型彩票也長期由中體彩(鴻博股份收購)印務和中科彩兩家壟斷。
(文章來源於:解析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