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孤獨,為什麼人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感覺到孤獨?

2020-12-23 西西心理吧

01.

年少的孩子不會說孤獨,總會說無聊;愛過的人才深知什麼是孤獨,總覺得一個人的時候很孤單;不愛的人才深有感觸,體會到什麼是寂寞。

無聊總是發生在白天,寂寞固執得總是要等到深夜,而孤獨卻像個中性人,白天和夜晚都可能佔據。

無聊是短暫的,是發生在社會行為上的,找個事情讓自己動起來馬上就可以解決掉,比如聊天,洗菜,工作等等。寂寞大多數是長時的,是發生在身體裡的心理感覺,找個很好的伴侶就可以避免。孤獨卻偏是寂寞的前夜,有愛沒愛都可能會孤獨。

孤獨卻偏是寂寞的前夜,有愛沒愛都可能會孤獨。

無聊喜歡的是扎堆,寂寞是無奈的自然個體,而孤獨來臨的時候,即使臺上的人在演講,臺下的人在鼓掌,也會產生一人一戰線,孤軍深入的感覺。

我有個學生在寫完作業之後,如果沒有合適的玩伴時,他總是對著我喊,老師,我好無聊啊!我回他,你到外面去讀書(大聲朗讀)就不會無聊了。

有時他也會喊,老師,我好孤獨啊!我問,你怎麼會覺得孤獨呢?他說,沒人陪我啊!但是這個孩子從沒說過他很寂寞,他還只是個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寂寞。

02.

有人問為什麼人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感覺到孤獨,哎哎,這個問題也問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我會不假思索的回答,因為是一個人啊,兩個人就不會了。

什麼是孤獨?孤獨是一種心理狀態,是當一個人的思想、行為不被外界認可或遭遇排斥時的一種心理活動。白天可以被忙碌隱藏起來,每到夜深人靜時會因無法隱藏而顯露,會完完全全的展示出來。

當一個人感到孤獨的時候,並不是一件特別壞的事情。這個人會先花點心思整理一下自己的心裡所想,行為所得,期望所值;整理完了,要麼開心,要麼憂慮或是中性的期待。所以,不應害怕孤獨,只有接受孤獨,才能不怕孤獨。

每一天的事情,截止夜晚來臨前,就算忙完了(也可能因為黑夜來臨不得不放到第二天去做),需要做的事情做完了或停下來了,需要整理的心情也整理完了,剩下來的事情是該休息了,但這時候,翻來覆去的睡不著,這時候,孤獨就來作伴了。越想越睡不著,越想越孤獨,夜也越來越深了,甚至三更、四更天了,直至天亮了才迷迷糊糊的睡去。就算是這樣影響人難以入睡的孤獨,也會促人上進。孤獨的時候,就是自己和自己相處的時候。

就像下面這顆大樹,孤獨的挺立著,供路人乘涼,也挺好,像牛頓,終身未娶,孤獨的貢獻著。

這顆大樹,孤獨的挺立著,供路人乘涼,像牛頓,終身未娶,孤獨的貢獻著

03.

有很多職業都有孤獨的屬性。古往今來,很多的科學發明都是科學家們在獨處的時候突然頓悟思考出了結果的,可以說大家比較熟悉的便是牛頓了。他常常一個人沉思,比如他在蘋果樹下的沉思,誕生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最明顯的是天文學家了。他們會選擇浩瀚的沙漠和不勝寒的山頂來觀測宇宙的星體變化,白天都不說了,黑夜就佔去了一半的觀測時間。再比如,勘探,採礦等工作,都發生在野外沒有繁華的地方。科技,在孤獨中發展,在孤獨中進步。

除此之外,大家最熟悉的還是作家寫書的時候,作家需要孤獨,需要編故事。曹雪芹說,人,出生和終老的時候都是孤獨的,赤條條而來,赤條條而去,了無牽掛;徐志摩說,我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乾淨得連一絲雲彩都不帶走。由此可知,孤獨創造了美,美得讓文字雋永

很多藝術品也都是在孤獨的境界下完成的。如果忍受不了孤獨,就無法完成一件優秀的作品。這樣想來,孤獨是快樂的,再沒有比完成一件作品或完成一項觀測實驗更讓人開心的事情了。

對於寂寞的人來說,孤獨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是一種即將走向負面的情緒,發展下去就是孤寂、冷清。這會讓一個人越來越難以自拔,甚至會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為了避免孤獨發展到消極的一面,建議最好在白天,能不睡覺就不要睡,除過專業的夜工作之外。白天不休息,晚上累也累壞了,自然一覺睡到大天亮。

比如上圖的小麻雀。它掉隊了。如果它自己不能從孤獨的痛苦中學會飛翔,學會尋找食物的話,它就無法存活。這隻孤獨的小麻雀,只能自救了。

人也一樣,也應在孤獨中學會飛翔,在孤獨中學會尋找食物。

快樂都是自己給自己尋的,痛苦,也是自己給自己作的,正所謂庸人多煩惱。善於思考的人,在孤獨中獲得快樂,陷於沉淪的人在孤獨中頹廢。積極對待孤獨,也是善待我們自己。

結語:試著學會與自己很好的相處。孤獨的時候,聽聽音頻,寫寫故事,或者淺唱低吟等,都可以代替與人傾訴,找人陪伴,足以滿足個體情感的需要。

祝親們閱讀愉快,我是西槐子,歡迎提出寶貴的意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孤獨的人都喜歡熬夜?
    熬夜,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了現代年輕人生活的標配。我曾在網上看過一段文字,關於熬夜,關於自我感受,十分深刻:我最喜歡凌晨二三點的時候,這個時辰,沒有任何人需要我,更不會有人打擾我,我既不會辜負世界的期望,也不會有人對我失望,我可以一直安靜地臥在某個角落發呆,或者將窗戶打開,讓夜風與窗簾共舞,這個時刻是一天中最珍貴的時光,因為時光屬於我,我也屬於我……喜歡熬夜的人大多孤獨
  • 「無人問我粥可溫」,你孤獨的時候如何說?且看古人與孤獨共舞
    特別是在夜深人靜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那種莫名的孤獨感就會油然而生,有時候會來得很突然,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遇到孤獨的時候,你是如何來表達這種孤獨感受的呢?可能有些人只會說,我好孤獨啊,好寂寞啊,好空虛啊。
  • 孤獨的靈魂,總是在無盡的黑夜飄蕩,只有希望和愛的燈塔照亮前方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在感受孤獨。有的人愛上了孤獨,有的人習慣了孤獨,有的人卻在孤獨的海洋沉沒。人們都說成年人的世界從借錢開始崩潰,而心裡的崩潰,卻不去靈魂的孤獨。交友軟體層出不窮,似乎我們可以和很多人聊天,很多人訴說,可在那突然的一瞬間,突如其來的一時間,我們總會感覺到孤獨。我曾看到過一句話:唯孤獨永恆—《百年孤獨》。這句話囊括了人們簡單的一生,孤獨是永恆的,我們只有習慣孤獨,向著希望和愛的燈塔慢慢前進。
  • 孤獨的人,最後都活成了一支隊伍
    人因獨處而清醒,因孤獨而高貴。有些人喜歡幻想、自我對話。這並不是因為無聊,而是因為內心有更為澄澈的世界,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放空自己,尋找意義。愛因斯坦曾說,孤獨對年輕人而言是痛苦的,但對成熟的人而言卻可以是愉快的。
  • 《百年孤獨》:唯有經典永恆,真正明白這句話的人,或不怕孤獨!
    孤獨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你如何面對孤獨,便將如何度過一生。有人因為孤獨而墮落,有人因為孤獨而升華1967年,馬爾克斯用他帶有魔力的筆觸,描述孤獨,揭示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 蘇軾的這首詞,把孤獨寫得淋漓盡致,看了讓人心疼!
    你有沒有一瞬間覺得自己特別孤獨?其實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就像古代詩人那樣,他們總有一種孤獨的情緒,被揉進了詩詞裡。李白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秦觀說:「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嶽飛說:「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 樂享孤獨,在孤獨中尋找志同道合的人
    我從小就是一個看起來很合群的人,因為我擅長傾聽。那是我的優點同時也變成了我的缺點。因為內心排斥自己成為一個所謂「孤獨」的人。當我看到朋友圈裡的那一條文案,我好像被人當頭一棒地敲醒了。
  • 你總以為孤獨離你很遠,可你有這些表現時,就證明你本就是個孤獨的人
    ,仿佛永遠不會疲憊;也許你不善言辭,但善於傾聽別人的訴說,能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恰到好處的溫暖,仿佛總在發光發熱的小太陽。你們或許都覺得孤獨與自己無關,但某些時候恰恰相反,孤獨與你如影隨形。一旦你發現自己具備以下幾點特徵,那就說明你其實內心深處人就是一個孤獨的人。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幾點吧。
  • 為什麼現代人大都會感到孤獨和煩惱,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談起現代人為什麼大都會感到孤獨和煩惱,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這是大多數人的「通病」,也是現實生活裡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現代人生活快節奏,除了忙碌的工作之外,常常會感覺幾千個電話號碼都不知道和誰聯繫,滿滿的微信好友也不知道該發信息給誰。
  • 《百年孤獨》:他有過十幾個情人,生了17個兒子,卻死於孤獨
    第二次耐著性子讀完,才後悔之前為什麼沒堅持下去,竟錯過了這麼精彩的故事很多年。很多朋友都跟我有相似的感受,將近90%的人最直接的讀後感就是:讀不下去。但當你真的看懂了、理解了,就會慢慢沉迷,發現它的偉大之處。
  • 有誰真正懂得雙魚座的孤獨
    雙魚很擅長捕捉和理解別人,懂得換位思考;但是別人卻很難懂得雙魚,雙魚大多時候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或喜或悲都與別人無關。 只是孤獨在他們面前顯得尤為突出,尤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那種孤獨寂寞就油然而生,他們可以一遍一遍地刷著手機,不知道找誰聊天也不知道有誰能聊天。
  • 為什麼一些40多歲的男人,開始習慣孤獨,喜歡獨處呢?這幾方面
    人總是在成長中跌倒,爬起來在跌倒再爬起來周而復始,不管這樣的過程如何,請告訴自己,都是最好的人生。活到40多歲的男人,好像變得越來越難以融入人群,更喜歡獨處也習慣了孤獨了,對朋友的選擇也更加苛刻。不像以前在一起玩的就是朋友,也不願再享受和那樣的「朋友」在一起,反而感到很累,明明感覺格格不入,卻非要去迎合,就像完成任務一樣,讓人不爽和沉重。不然,別人就說你不合群,不會為人處世。
  • 《百年孤獨》|人生的孤獨有萬種,終逃不過命運的捉弄,我想說不
    我想每個人都曾有過孤獨的時候,或是在被誤解以後,或是被傷害的時候,或是在夜深人靜的夜晚獨自一人發呆。孤獨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我想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不同的孤獨的理由。《百年孤獨》也一樣,這個家族一共有七代,每一代人的經歷都有所不同,或是一生不被理解,最終被綁在樹上,孤獨離世;或是晚年過著每天鑄小金魚,熔小金魚的枯燥人生;或是為自己縫殮衣,拆殮衣直到死去。
  • 優秀的人,通常都享受孤獨!
    為什麼筆者強調,一定要享受孤獨呢?在筆者看來,孤獨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的人,人生越來越好,用不好的人,人生只會越來越糟糕。一個人如果連這麼點孤獨都忍不了,那麼他又怎麼可能在一次次失敗中堅持,然後成功呢?
  • 周國平:喧囂和孤獨,選孤獨;我說:孤獨的人都渴望被理解
    文∣閒時翻書君(原創文字,拒絕轉載,歡迎關注)孤獨與喧囂,若要從中選擇一個,你會怎麼選呢?01-一個人時,自然會明白孤獨的悲情。有些話想對誰說一說,卻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只好自己對著自己發呆。這就是孤獨。
  • 為什麼有時候越是喧鬧,越感到孤獨?
    越是喧鬧,越感到孤獨。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為了讓自己不再內向。把能參加的集體項目參加了個遍。各種比賽,社團活動等等。但每當我感覺自己應該很滿足於這種熱鬧的時候,卻越發的感到孤獨。而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永遠感覺是躁動的,孤獨的。
  • 讓我們享受孤獨吧,我是認真的
    進入「心流」狀態必備的條件就是不被打攪,起碼是物理狀態下的孤獨。相反,如我們的日常,辦公室總有同事在說話,家裡總有孩子在眼前打轉,任何人的表達都需要你回應一下,想集中精力都辦不到,不用說深度工作了。獨處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耳朵安靜下來,心安靜下來,一心一意做一件事。
  • 跑步是一項孤獨的運動?
    ;也有人說,跑步是一群人的孤獨,一個人的狂歡……「跑步是一項孤獨的運動嗎?」「剛開始跑的時候,是覺得孤獨的,希望有人一起跑,好有個伴。慢慢的發現,自己不僅喜歡跑,還喜歡獨自一個人跑。」「開始跑步的時候我覺得孤獨,覺得不自在,特別是當路人看向我的時候。」「我跑步,特別享受這種一個人的感覺……放空,讓自己的思想天馬行空。這才是最難得的。」
  • 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孤獨的人,並不可恥
    這本《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算起來是我大二那年讀的。時隔久遠,久遠到我記不得書裡的內容,也忘記了當時的想法。只是,可能會有一絲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一定要多讀點書」的想法?因為總覺得內心的感受比外面的大道理重要,也覺得年輕就是資本,未來一定可期。不過總歸好在一切都不會太晚。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國慶節的時候讀完了《被討厭的勇氣》,書裡說到: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你怎麼看待過去。
  • 你感到孤獨嗎?談談我自己是怎麼和孤獨相處的
    獨處有多種形式,有一些特別極端的情況,例如隱士,他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社交,有一些相對比較溫和的人尋求孤獨,他們由於某些特定原因(例如冥想,反思或實現某些目標)而獨自度過時間。另一方面,在某些情況下,孤獨成為精神和身體問題的原因,甚至是死亡。有一個詞叫「孤狼」,說的是對社會有非常負面的影響,因為它曾經用來形容人他的孤獨是導致暴力的仇恨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