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斜槓青年,都在做什麼副業?

2020-12-22 章裳

"斜槓青年"是怎樣的存在?

他們有時候充滿了神秘感,因為能夠同時擁有幾個不同的身份,但他們似乎也可以很普通,因為他們就在身邊,或是自己的同事,或者是朋友,又或者是某個同學。

他們之中,有90後的新新人,有80後的職場社畜,也有70後的"老青年"……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斜槓青年越來越多了,那些斜槓青年都做些什麼副業?

我自己的職業生涯就一直很"斜杆",以前是一名平面設計師,基礎功底還算紮實,和影樓的老闆合作成為合伙人,專門幫影樓做人像修圖的工作。

後來,我自己出來創業做自媒體。雖然做過五花八門的副業,但一直都沒有離開過設計,想要給自己多找一些出路,也看看自己真正喜歡什麼。

最重要的,一份副業就是一份收入,有誰會拒絕更有質量的生活呢?

身邊很多斜槓青年,一邊經營奶茶店,一邊給人家畫畫,也有平時坐著朝九晚五的工作,周末去當外聘老師,還有程式設計師,平時做美食播主,撰寫美食書等等,大家不滿足於只被一份工作定義,哪怕辛苦一點為夢想而拼一把。

對斜槓青年來說,世界那麼大,想做的事情很多,怎麼都按捺不住一顆想要付諸實踐的心。

(一)

成為斜槓青年,與其說是為更好提升和鍛鍊自己,其實很多時候是為了謀生。

這次疫情發生,幾乎打斷了全國人民的工作節奏。股市多次熔斷,行業被迫停擺,即將到來的經濟海嘯,讓多少家庭面臨著"斷供危機"。

信用卡要還,花唄很快有到期,自己能做到不負債就該知足了,更別說有存款了。2020年,首要目標成為了"活下去"。

我的一個朋友小清是某個商場的銷售員,疫情期間,只能拿著基本工資,交完房租以後就所剩無幾了。

後來,小清開始加入微商大隊,在各大平臺"直播",在朋友圈賣力宣傳賣貨。

白天她求著室友叫她寫文案,有時間就去看別人怎麼直播,怎麼宣傳產品,如何通俗易懂地介紹產品賣點,這些都記在她的小本本裡,密密麻麻的。

她說:"畢業以後,很久沒有這麼用功了。"

因為平時喜歡跟人打交道,小清直播賣貨成功拿下第一桶金。

以前,對她來說,月薪過萬那是跑斷腿的事情,現在當個主播賣貨同樣可以,那只是線下轉移了線上。多個工作方式,也就多了一個獲得收入的渠道。

艾迪是我以前的領導,帶領一個小團隊,年薪大概30萬,在公司也算是有些地位的人。

在我看來,他這樣的薪水也算是中產了吧,吃穿不愁了吧。那天晚上,我喝酒了打滴滴回家,沒想到,滴滴的車主竟然是他!我當時驚呆了!

因為和他關係不錯,我就問他怎麼下班開滴滴了,平時看他在下屬面前一副很威嚴的樣子,似乎和下班跑滴滴這個事情完全聯繫不起來。

他說:"房貸、車貸、奶粉都是錢,下班回來沒有項目就跑跑滴滴,賺點外塊,也好補貼家用。"

跑滴滴的機會也不多,一個月三四次,畢竟不需要多動腦的活兒對自己來說就是一次休息時間。其他時間都是接項目外單,賺多賺少,全靠自己努力。

(二)

我特地去採訪了一些斜杆青年,問他們怎麼可以做這麼多副業?

有一個人的答案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想做很多事情。所以現在基本能過上自己的想要的生活。

每次get一個技能,就開始找這方面的副業,不斷去實踐驗證,最終不斷成長。副業能賺個幾百甚至過萬,有時候做著做著副業就成了主業,那也是完全不無可能的。

副業多了,收入多了,自己的見識廣了。在做副業的時候,因為要和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自己會特地去研究怎麼做得更好,深入了解每一行業對作品的需求要點在哪裡,久而久之,自己會發現,和不同行業的朋友聊天,自己也能聊上幾句,交際圈也越來越大。

有時候也會把別人一些好的做法,應用到自己當目前的主業上,經驗證,會取得奇效。

(三)

一直維持著多種身份,人是會感覺到精神分裂的,這大概就是最煎熬的地方。

工作的煩心事,也變得多種多樣,要是撞到一起,隨時可能來一場"宇宙大爆發"。

所以,能做好副業的人,大多數是脾氣還算不錯的人,懂得安排自己的工作。

能做好副業的人,一般都是比較"拼"的人,畢竟誰不想在節假日好好睡大覺刷手機。

能做好副業的人,基本都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的人,容易適應各種各樣的新環境。

能做好副業的人,抗壓能力一定很強,因為工作很多,甲方越來越多,要應對這些,心理素質能不好嗎?

(四)

有人問,越來越多人成為了斜杆青年,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

如今社會,正在經歷巨大的變動,誰也不會擔保自己不會失業啊,但如果你有副業,就不會擔心老闆突然讓你下崗,相反,因為能力在,自己有底氣,可以隨時炒了老闆。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能很少會有人只擁有一份工作。

當然,也有人說,現在的工作都做不好,還想搞副業?只能說斜槓青年是個人的選擇。

成為斜槓青年並不意味著更勝人一籌,只專研於一項工作也沒有人批評你。

如今,有很多平臺專門僱傭各種各樣的人來完成一項工作。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在設計網站設計logo,中標就能拿到錢,完全不需要跟僱主見面。這種情況,未來勢必成為一種常態。

職場不易,不管副業是愛好,還是為了多一份收入,多重職業身份給了我們更多的可能。

斜槓青年,是另一種生活態度,不斷開闢職場新天地。

本文作者:章裳 90後獨立的情感作家、影評人,從複雜的人生中重視每一次情感的外露,深重而悠遠。公眾號 「青從」 ID(RCRM2020)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斜槓青年,副業時代,網際網路時代
    所謂斜槓青年就是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的一群人,他們選擇多重職業,多元生活,來滿足自己,豐富自己。斜槓青年出現並非偶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在主業穩定,經濟獨立的情況下,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副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滿足自己的所需。你的另一個職業可以是攝影,演員,小說作者,網賺等等,都可以來做自己的副業。例如,李四,職員/新聞創作者/攝影師。
  • 斜槓青年,發展副業可好?
    斜槓青年副業多,責任也大,只要你不拒絕第二份收入,都可以來做兼職。當副業收入超過了工資後,你會變得更加熱愛工作。乍一看,這樣的回答很難理解,畢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當我副業收入都超過工資了,我肯定就不工作了。更加熱愛工作?
  • 什麼是斜槓青年?如何做一個斜槓青年?
    身份之間用斜槓進行區分,這就是「斜槓青年」。現在,斜槓青年指的是在除了幹好本職工作獲取正常的收入之外,另外拓展出收入渠道的年輕人。譬如,現在很多人在工作之餘,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和人脈圈做微商,賣產品換取差價收入,他們就是典型的斜槓青年!前一段時間,一個收費站的中年婦女下崗言論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
  • 斜槓青年|上班族想做副業,做什麼專業好?
    於是,大家紛紛選擇做一名斜槓青年。有的人白天是一名房產銷售,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健身,晚上就成為了一名健身教練;有的人白天是一名商場導購,休息時是網絡上的美妝博主……他們變換成不同的身份,利用不同的職業技能來賺錢,很多人副業的收入甚至超過了主業。
  • 不會搞副業的藝人不是好斜槓青年
    這樣看來,王一博同學還是一名有著多重身份的斜槓青年呢! 王一博這位斜槓青年可謂是太優秀了,不光主業做得好,副業做的也是風風火火呢。主業:唱歌跳舞;副業:主持,摩託競技,演員。
  • 花2萬做兼職結果倒貼還被公司開除:聰明人都是這樣打造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一詞最近一直都蠻火的,這個詞來源於英文Slash。意思就是指在同一時間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群,這種人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往往會在不同職業中加入「/」,這也是「斜槓青年」中文名稱的由來。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做一名斜槓青年,他們不再滿足那種「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反而更嚮往多元化的生活。
  • 關於副業、兼職、斜槓青年的一些看法
    如今,由於社會壓力,生活成本的關係,會出現很多例如:副業、兼職、斜槓青年等詞彙,每個人都希望不影響自己的主業外,能獲得一些額外的收入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部分開銷,現代人生活確實不容易。我也不例外,由於創業失敗,欠下的債務,到目前我都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償還。
  • 做「斜槓青年」找到好平臺是致勝關鍵
    當下,像靈活用工從業的職場人士被稱作「斜槓青年」或是「兩棲青年」。他們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群。眼下,「斜槓青年」和「自由職業者」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斜槓」能帶來哪些收益?「斜槓職業」真的更受歡迎?什麼樣的「斜槓職業」是職場最優解?
  • 南京「斜槓青年」職場B計劃調查 多數90後的副業都和網絡相關
    「斜槓青年」:指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中國江蘇網訊(實習生 和佳佳 何樹荃 蒯鈺君 記者 徐媛園)近日發布的《2020年秋冬季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經歷疫情後,為增強職場競爭力,45.9%的求職大學生時刻提升專業技能,25.4%的畢業生希望成為「斜槓青年」,利用靈活就業分散就業壓力。
  • 副業剛需、斜槓青年,雙份收入還是加倍疲倦?
    最近副業剛需成為一個新的流行詞,搭配前段時間的斜槓青年,搞副業已經是年輕人該有的覺悟了,不管你做什麼工作,永遠都要有自己的plan B,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在做的副業是工資的幾倍。 更有一些靈魂拷問:1. 放下手上的工作你還有其他收入來源嗎?
  • 做客服當服務員,「斜槓青年」群體靈活就業大有作為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從在校園內開始,就積極做兼職來補貼生活,提前融入社會。畢業後,不少年輕人則身兼數職,同時「打幾份工」,成為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也賦予了靈活就業全新的含義。有相關兼職平臺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已經有超過20%的大學生有意向或者已經有兼職工作。
  • 趣店的「斜槓青年」夢
    主業金融、副業很多的趣店,看起來很像「斜槓青年」,但做不了「斜槓青年」。趣店作為一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早期利用信用卡對大學生放款要求比較高這一點,開發出校園貸,通過地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積累了大量用戶,趣店憑藉校園貸業務站穩腳跟。
  • 「有人說」只是「別人說」,發揮好匠心精神,再去做斜槓青年吧!
    不僅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成年人的生活也都是雙面的,不管是高高在上的老闆,還是勤勤懇懇的打工仔,都可以自由切換……有人說打工不如創業,朝九晚五卻剩不下什麼錢;有人說要找準方向,專注目標才能晉升;有人說要做個「斜槓青年」,全面發展……可這些「有人說」終究只是「別人說」
  • 斜槓青年,精彩生活不止一面
    但他沒放棄自己的愛好,送外賣時間自由,空閒時他會去橫店、象山影視城接劇組單子做老本行,身體也隨著作息的正常慢慢恢復健康。  「以固定主業作為生存發展的基礎,副業根據個人能力或者興趣愛好衍生而來,這是『斜槓青年』的一種類別,陳建就是典型。」關注「斜槓青年」現象已久,團省委統戰部負責人認為「斜槓青年」分為兩大類,另一類則完全以興趣或自身能力嘗試多種工作領域,如自由職業者等。
  • 職場興起「斜槓青年」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校園裡就開始積極做兼職來補貼生活,提前融入社會。畢業後,不少年輕人則身兼數職,同時「打幾份工」,成為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也賦予了靈活就業全新的含義。  所謂「斜槓青年」,指的是不滿足於「專一職業」,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
  • 關於「斜槓青年」的真相……
    那「斜槓青年」,究竟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擁有多重身份,需要用斜槓(即slash)將各種身份分開的人。蘇軾: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工程師/美食家達文西:畫家/發明家/天文學家/建築工程師/醫學家林徽因:建築師/詩人/作家/教師魯迅:作家/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譯家他們的共同特徵是:能在多種行業間平行切換並獲得價值。啥意思?
  • 開啟職場「多卡多待」的「斜槓青年」
    眼下,開啟職場「多卡多待」的「斜槓青年」越來越多,「斜槓青年」和「副業剛需」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斜槓」就是副業和兼職嗎?哪些「斜槓職業」更受歡迎?爭當「斜槓青年」是否會違法?什麼樣的「斜槓職業」是職場最優解?
  • 哪些「斜槓職業」更受歡迎?「搞副業」會被單位辭退嗎
    眼下,開啟職場「多卡多待」的「斜槓青年」越來越多,「斜槓青年」和「副業剛需」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斜槓」就是副業和兼職嗎?哪些「斜槓職業」更受歡迎?爭當「斜槓青年」是否會違法?什麼樣的「斜槓職業」是職場最優解?  「多卡多待」的「斜槓青年」  室內設計師/民宿老闆/手工沙龍課老師張群告訴記者,選擇「多卡多待」不僅僅是想「多多賺錢」。
  • 副業新機會!月薪4500的斜槓青年,靠做小語種翻譯月入1萬+!
    【副業剛需】,最近成了一種流行概念:  擁有一個PlanB應該是成年人該有的覺悟了,不管你是什麼工作都要擁有自己的PlanB。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在做的副業是你工資的幾倍。  想到這裡是不是非常的扎心?  我能夠接受一起被老闆壓榨,或者是吐槽工作無聊的日子。
  • 對於我們來說,什麼是副業?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做副業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要跟大家說一個真實案例。前幾天和朋友聊天,說了她現在在做的事。 她的主要工作是人壽保險經紀人,但她又有別的身份。 她是美食博主,還在生活中喜歡拍照。 我突然想起以前常說的名詞「斜槓青年」,她自己也自稱斜槓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