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江湖上,師傅與師父,一個字差了一個真傳!

2020-12-23 非羊視界

近年來,閆芳、太極雷雷、馬保國等所謂「大師」,一次次把傳統武術推上風口浪尖。傳武到底能不能打?傳武在當代還有沒有價值?傳武未來的路在何方?知名作家、評論家、媒體人,同時也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吾非羊老師,以親身經歷,圍繞多年來接觸的武術家、江湖門派、不同拳種、武術打假,以及武術江湖中的人和事,寫成一部紀實小說——《武林揭秘》,講述當代中國武術和江湖的發展現狀。一者,向大眾揭開中國傳統武術的神秘面紗;二者,解析一些武術造假的技術和方法;三者,介紹傳統武術中一些真正實用技術的訓練方法和使用技術。同時也探索尋找保護和發展真正的中國傳統武術的出路問題。下面刊載的是《武林揭秘》第十二章的內容。

《武林揭秘》第十二章

讓我們把鏡頭切回嚴承德老師這邊。

經過一年的苦練,我在嚴老的罵聲中,能馬馬虎虎的打會形意五行拳(劈、崩、鑽、炮、橫)和形意十二形。形意十二形是一套模仿自動物的拳法,有著非常優美的動作和強身健體的保健功能。

我一般每天傍晚在小區的花園裡練拳,風雨無阻,寒暑不輟。偶爾也會引來街坊鄰居的圍觀,大家都認為我很厲害。一些平時在小區裡人五人六、橫行霸道的人,如廢品回收業者×老闆、開棋牌室的刑滿釋放人員老×,個別喜歡戴大金鍊子、紋身、嘴裡鑲嵌著大金牙的社會人都喜歡跟我稱兄道弟,碰到時會主動給我發香菸。這些人突然對我尊敬起來,或許是由於我學了武術,擁有了表面上的武力,從而讓他們不得不向我低頭。這個發現讓我很高興,也無比的增加了我的信心。我一度認為我已經很厲害了。

與此同時,每周跟著嚴老練武,我認識了很多同樣跟著嚴老學拳的學員。

他們中有商店售貨員、廚師、汽車工程師、金融投資商、漫畫家、小老闆、技術員、銀行行長,還有一個叫查理的英國佬和一個義大利人。他們共同的愛好就是喜歡傳統武術,希望練拳能使自己身體健康,或者在武協組織的各種比賽中獲得名次和獎牌。但是,我們這些人都只是嚴老武術培訓班的學員,還算不上是嚴老的徒弟。

有一次,一位跟著嚴老學了幾年形意拳的學員小磊神秘地對我說:「我們現在只能叫嚴老為老師,還不能叫師父」。

「這是為什麼呢?工廠裡技術工叫師傅,開計程車的也是叫師傅。我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我說。

「不不,是『師父』,父親的『父』,不是師傅的『傅』」。小磊神色嚴肅地說,「只有我們能拜嚴老師為師父了,才算是他的徒弟,可以傳承武術,獲得門派名分。這個很重要。」

「有這種講究?」我顯得有些茫然無知。

「對,要開香堂、磕頭、遞帖」。小磊神秘地和我說。

「啊……」

這讓我的思維一下子陷入到遙遠的舊上海和我的家族歷史中。

1981年的春節,大年初一,上海的大街小巷處在一片辭舊迎新、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外公、外婆和阿姨們帶著三歲的我,到上海老盧灣區順昌路的一座石庫門房子裡,給我的「順昌路太公公」拜年。

順昌路太公公坐在石庫門前客堂的太師椅上,家裡是古銅色的舊家具,古銅色的地板,古銅色的樓梯,抽屜上是獅子頭的銅把手。他好像是我外公的遠房叔叔,也是我外婆的爸爸夏老闆(我的太姥爺)在生意場上的把兄弟,是舊上海福州路上的「白相人團夥」。他們是從事諸如放貸、討債,開設賭檔、飯店、澡堂子,販賣假古董,居間投機等灰色、黑色行業,擅長與各種幫會、行會組織打交道的人。但是,年老的順昌路太公公是個光頭,穿著深色大褂,腳上圓口布鞋,一臉慈祥,無論如何都無法把他和黑社會聯繫起來。

「小人磕頭」,外公讓我跪下。我雙膝一軟,叩頭如搗蒜。太公公說:「好、好、好,這個小人真懂事」。一邊摸摸我的頭,一邊拿出一個紅包給我。頓時,室內充滿了快樂的氣息。

後來我知道,順昌路太公公年輕時是幫會人士,是福州路四馬路上的老闆。

我外公從事革命工作時私藏的槍枝彈藥,都是太公公的家裡拿出來的。不過解放後,太公公的浴室、飯店都公私合營了,他也成了一個退休老伯伯,變得越來越慈祥可愛。

在順昌路太公公和我的太姥爺夏老闆都還是壯年人的時候,他們有著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最流行的打扮——頭戴漂亮的圓頂硬草帽,身穿絲綢襯衫,系絲上綢領帶,穿著涼快而飄逸的純麻西裝西褲,馬甲背心的側袋中掛著金光閃閃的懷表,腳上鏤空牛皮鞋閃閃發亮

他們也是這樣撲通一下跪在福州路的幫會頭頭「老爺子」的面前,恭恭敬敬遞上寫著自己生辰八字的字帖,再畢恭畢敬地敬茶、送上一包亮晶晶的銀元,然後在老正興飯店擺上十幾桌酒席,「開香堂」拜師,正式成為上海的幫會組織青幫的弟子。有了這個身份後,順昌路太公公和太姥爺這兩個當時的年輕商人,立馬就在舊上海的官商階層和地下社會中如魚得水了。

對於開香堂,我的印象是一部小時候看過的香港電影——《大上海1937》,有些像中國版的《紐約往事》,都是黑社會暴力片。

影片講述了幫會義士林懷部和幾個幫會人士抗日的英雄事跡。電影最後一段就是舊上海青幫「開香堂」的場景,幾十個穿著黑衣短打服的打手站在兩邊,中間樹立著青幫祖師爺的牌位,牌位前是一排青幫的大佬,一個人口中念念有詞宣讀幫規。最後,「開香堂」的戲在血腥的打鬥中結束。

我一個文化人,在中年加入了武術江湖,與吃武行飯的江湖人士打交道,或許就有當年開過香堂、拜過青幫「老爺子」的太姥爺夏老闆的遺傳,也或許跟被順昌路太公公摸頭「灌頂祝福」過有關係吧……

「拜師是為了傳承武術和武藝,你要有決心傳承和傳播武術,才去考慮拜師。如果沒有這個決心,未必要拜師。」嚴老訓斥道,把我將拜師當成舊上海黑社會「開香堂」的想像擊打得粉碎。

在小磊告訴我要正式拜嚴老師為師父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徒弟後,我向嚴老師提出了拜師的請求。

在小磊告訴我要正式拜嚴老師為師父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徒弟後,我向嚴老師提出了拜師的請求。

「我是文化人,又喜歡武術,也有一點小名氣,老師收我為徒,對於繼承和推廣老師的武術,是大有好處的。」我低聲下氣地說,「老師也知道,我不是吃不起苦的人」。

不久之後,嚴老師給我一張紅色的紙,上面用傳統的豎排繁體字寫著:

「你想拜師的話,把這張拜師貼填好,下個月正式舉辦拜師儀式。」嚴老說。我一時激動極了,感覺嚴老就是洪七公而我則是郭靖。

為了準備拜師,小歡、小磊等師兄弟都做了充足的準備。大家統一購置了有民族特色的對襟太極服,圓口布鞋,還專門理了發,然後認真地填寫了拜師貼,準備了裝拜師禮的大紅包,訂好了酒席。大家都很激動。

終於在一個周六的上午,我們這一批准備拜師的近十人和嚴老此前收的十幾個徒弟以及幾十個學員,聚集在市中心的一家大酒店裡。嚴老請書法家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酒店大堂中央,對聯前面放了一把太師椅,面對著大廳裡的所有來參加嚴老收徒儀式徒弟和學員。太師椅前還布置了兩排座椅,是給嚴老的師兄弟、武術協會領導、武術家、政治和商界的友人代表坐的,他們將作為這次拜師儀式的觀禮嘉賓和見證人。主持人則是嚴老最喜愛的徒弟鄔傑老師。

拜師儀式非常熱鬧。先是師兄弟們各自表演武術,包括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刀劍器械,精彩紛呈。這些武藝從褚桂亭傳到嚴老,再傳到我們這些學生,和一百年前沒有啥太多的變化。之後,是政界的代表、武術界的代表、嚴老弟子的代表分別說了些勉勵新弟子的話。大意是,嚴老的武術是傳統武術的精髓,徒弟們學好這些精髓就是為了不讓這些寶貝遺失,並使之能在新時代發揚光大。最後,嚴老自己又說了一些勉勵我們的話。

其中,有兩個人說的話我記得非常清楚。一個是武術協會的老武術家,他大聲的說:「功夫,是練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一個是嚴承德老師的師弟,武術家金堯森先生(他已在我寫這本書的前幾年去世),他對我們說:「你們師父年紀大了,你們學好武術,要保護好和支持好你們的師父。」

在經過這一番流程後,終於到了拜師儀式。嚴承德老師端坐在大廳正中的太師椅中,我雙膝一跪叫了聲「師父」,遞上拜師帖。嚴老接過拜帖,鄭重地說:「好」,然後遞給我一張塑料壓膜的中英文的《弟子入門證書》,上面寫了祖師爺、門規、拳種、師父的名字和我的名字——入門弟子第某某某號。

從這一刻起,我就算是正式進入了武林,獲得了江湖身份,成為了中國武術名門正派河北形意拳和正統武術大師嚴承德的親傳弟子。

拜師儀式後,我們這些新徒弟需要請所有老師、長輩和師兄弟們大吃一頓。大家觥籌交錯、聊天吃飯、聯絡感情,酒店的大廳中充滿了喜慶和快樂的氣氛。

拜師之後,我越發對自己的武功充滿了信心,想去江湖上走走,和其他門派、不同拳種的朋友交流、切磋武功。

但是,這種自信是盲目的。我挨揍的時候,到了。

相關焦點

  • 江湖失傳已久的十五種武功秘籍,練就武林高手的武林秘籍200本
    師父有時候也靠賣藝為生,屬於江湖人士,三教九流裡面有他這麼一門,因為都是流動人口,所以他接觸過的各種江湖人士實在太多,各種當時的江湖規矩和切口他都門清,但他都不告訴我,只告訴我,江湖人士雖然互不相識,但是一旦有事,大家還是很團結,所以你以後不管在哪,都要多照顧別人,尤其是江湖中人,要和氣為貴。但到底什麼事江湖人士?我到今天也沒弄明白,也許,師父,時代變化實在太快了。
  • 江湖失傳已久的十五種武林絕學,練成武林高手的武林秘籍200本
    師父有時候也靠賣藝為生,屬於江湖人士,三教九流裡面有他這麼一門,因為都是流動人口,所以他接觸過的各種江湖人士實在太多,各種當時的江湖規矩和切口他都門清,但他都不告訴我,只告訴我,江湖人士雖然互不相識,但是一旦有事,大家還是很團結,所以你以後不管在哪,都要多照顧別人,尤其是江湖中人,要和氣為貴。但到底什麼事江湖人士?我到今天也沒弄明白,也許,師父,時代變化實在太快了。
  • 楊露禪的真傳師父(絕密)
    最後面有過往的原創文章     原文地址:武當道長陳蔭昌才是楊露禪的真傳師父
  • 楊露禪是否真有另一個太極拳師父
    而第三種說法則直接否定了以上各種猜測,說楊露禪在陳家溝學的太極拳那只是幾手「炮錘」而已,而真正讓他身上能有太極拳真功的原因是楊露禪還有另一個師父,也就是另一個太極拳高人在點化他。中國武林自古信奉「高手在民間」。有這種說法也並不為怪。為什麼會有這種猜疑,因為他們認為楊家幾代人尊奉的太極拳祖師爺都是張三丰,而陳式太極拳的尊奉的祖師爺則是陳王廷。
  • 楊露禪的真傳師父
    武當道長陳蔭昌才是楊露禪的真傳師父:楊家稱陳長興為師,為啥楊式太極與陳式太極不一樣?為啥楊家世代尊張三丰祖師?
  • 一個統領丐幫,一個領袖武林,一個統一全國
    其實,最初的時候郭靖是不被人看好的,因為他天生愚鈍,一直到4歲的時候才學會說話,並且對於武功的悟性極低,誰都沒有想到傻乎乎的郭靖在最後武功居然如此高強,還成為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俠,郭靖雖然比較笨,但是相當的勤快,所以他才能無得令人羨慕的成就。
  • 《逝去的武林》|一本書了解真正的武林和江湖.
    一、李仲軒先生跟從三位老師的學武經歷清朝末年,社會動蕩,孫中山、馮玉祥等政界領袖提倡武風,中華武學呈現出一個高峰期。當時的形意拳代表著武術實戰的最高水平,形意拳宗師李作義是武林界的頂尖高手,他門下的弟子高手眾多,最有名的是唐維祿、尚雲祥、薛顛三人。
  • 如何選擇一個好的洗髓功師傅?
    先做人,再做事,這是基本的道理,如果你找的師父,只能在修煉中給你一些技術性的指導,那這個師父不是好師傅。真正的師父是先教你做人的道理,教你在生活中做事的道理,然後才說修煉的事情。要看他品行如何,要看周圍人對他的評價,仔細觀察他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態度,做出最基本最正確的判斷。第二、技術水平過硬。
  • 抖音武林風起雲湧 馬保國弟子葉廷大罵姜春鵬 王佔海暢談江湖
    近一段時間以來,在網絡上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抖音武林」,而在一些喜歡武術和搏擊的網友看來,與其說是「抖音武林」,不如叫做「抖音嘴炮集結地」,置身其中的一些所謂的搏擊網紅、功夫網紅整日通過抖音發布短視頻或是直播的方式相互叫囂,相互挑戰,口水仗打的可謂是熱火朝天,而真正落到實處的比武卻是寥寥無幾。
  • 馬鈺在教授郭靖武功時說,你師傅是武林中頂尖的人物,為何這麼說
    應該說,這是馬鈺的客氣話,從馬鈺的內心深處他是瞧不起江南七怪的,作為天下第一武林高手的頂門大弟子和天下第一大門派的掌教。如何看得起這些草莽之輩,如果不是為了壓師弟丘處機的風頭。馬鈺才不會千裡迢迢遠赴大漠教授一個小毛孩的全真內功心法。實際上,江南七怪的武功是三流的武林人士。
  • 金庸筆下的江南七怪武功那麼差,為什麼卻在江湖上那麼有名?
    金庸筆下的江南七怪武功那麼差,為什麼卻在江湖上那麼有名?在《射鵰英雄傳》中,有很多的高手,諸如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以及後來的老頑童周伯通,裘千仞,郭靖,以及武功不及這幾個人的黑風雙煞梅超風、陳玄風,全真七子等,這些人,武功高,名聲在外很正常,但是看《射鵰英雄傳》,有時候讓武俠迷們很鬱悶的是,有些在江湖上名頭很響,但是武功卻很差勁的一些人,比如郭靖的授業恩師江南七怪。
  • 「師父」和「師傅」到底有什麼區別?
    一個字、一個詞或者是一句話,都會隨著環境和語氣的變化有著不同釋義,如果沒有很強的理解能力,有些時候也會鬧出不少笑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人之中自然也有求知若渴的好學之人,他們往往會選擇背井離鄉,拜訪大家名士,提升自己的學識和內涵。因此,就有了「師父」一詞,與之對應的就是「徒弟」,這是一種教授與被教授的關係。
  • 楊露禪的真傳師父是誰?為什麼楊露禪敬武當張三丰為太極拳宗師?
    但楊露禪的真傳師父武當道長陳蔭昌並不為人知。下面不妨先將陳蔭昌道長傳承略述於下:武當太極拳張三丰祖師張松溪(道號丹崖子,太極南派,活動於浙東四明山,)趙太斌(道號丹雲山樵)王九成(真正的劍仙道士)顏昔聖(道號定丹叟,湖南人)呂四娘(號丹霞客)李大年(號金丹赤子)陳蔭昌道長(道號丹雲旅者)張野鶴(號還丹子)。
  • 一代宗師,一個江湖的誕生與末路,我心目裡的江湖
    年少時家境優渥,從師詠春拳第三代 傳人陳華順學習拳法,師傅「一條腰帶一口氣」的告誡,支持他走過兵荒馬亂、朝代更迭的混亂年代。妻子張永成(宋慧喬飾)潑辣幹練,二人夫唱婦隨,琴瑟合璧。1936年,佛山武術界亂雲激蕩。八卦掌宗師宮羽田(王慶祥飾)年事已高,承諾隱退。然而其所擔任的中華武士會會長職位,自然引起武林高手的關注與覬覦。
  • 武林絕學是什麼
    武林人窮其一生之精力在追求武道的真傳絕學,武林絕學到底是什麼,是瞬間制敵的秘殺絕技,是隔空擊物的奇門玄學,還是延年益壽的保命秘術?延續武林拳派生存之道的當然是拳派文化的綜合功能。廣義的真傳絕學應該是拳派整體文化的精華濃縮,是一種多功能的文化傳承,從搏擊到養生都有一套很嚴謹而系統的訓練內容和練習方法。狹義的真傳絕學概指武林某一拳派的實戰絕技或典型的招牌技法。
  • 師父還是師傅,我們該如何稱呼恩師?
    《說文解字》解釋為:「從甫從寸,甫亦聲。」 甫,甲骨文很形象,表示田上有苗,後引申有「始也。大也。我也。眾也。」等意思。寸,表十分,是一種度量衡。《前漢·律曆志》中有:「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一尺。」 所以「傅」這個字,通常指那些手上有分寸、知火候的人。
  • 練武即練心,武林江湖有規矩
    對於一個真正的武林之人來說,武林處處、事事之中都有規矩,它不止是習武之法,更是為人處世的信仰。 習武德為先 光緒年間,太極拳師李瑞東一日逛廟會,遠遠看見一群流氓圍著一個上香禱告的婦女。當時身為大內高手的他本可以一拳把人撂倒在地,但他沒有馬上動手,而是先上前勸解。李瑞東怕誤傷。
  • 在古代,「師傅」和「師父」有什麼區別,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嗎?
    「師傅,大師兄又闖禍了,快念緊箍咒呀」,這句話是出自小說《西遊記》中的一句經典臺詞,相信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以後徒兒定當謹記師父教導」,這句話是出自小說《重紫》當中的一次經典對白,有了解過情感類小說的朋友應該也是非常熟悉。
  • 江湖百曉生:現代武林高手榜
    其女王菊蓉得其真傳,女承父業,日後也成為著名的武術教育家。但是這傢伙是一個單挑好手,武藝高強,每次都愛戰場上單挑以鼓舞士氣,是李世民手下最合格的打手。5、薛禮。字仁貴。大唐箭神。此人就不用我過多介紹了,已經是一個傳奇。6、李嗣業大唐刀神。或者可以說,中國用刀的武人,無出其右者。李嗣業這三個字,已經代表了【盛唐】二字,他代表的,是中國古代最強悍的特種軍:安西陌刀軍。
  • 陶陽首次飾演郭德綱,深得師父真傳,舉手投足超有範兒
    時至今日,德雲社能夠一統「相聲」江湖,靠的就是郭德綱對相聲的堅持。俗語有云:名師出高徒,很顯然,作為相聲人才而言,郭德綱的徒弟們實力都不弱,即便在相聲圈那些名氣不大的徒弟,比如說張九南、陶陽等,相聲基本功真的相當了得,其水平基本已經遠遠超過了某些主流相聲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