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職媽媽後,老公卻不樂意: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成為依靠

2020-12-18 我是吳呱呱

文/吳呱呱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

有要緊的事,拜託他人幫忙,他人明明拍著胸脯答應保證完成,可後面又不了了之,沒有了下文。

最後,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生孩子前,明明和老公說好,自己在家做全職媽媽,好好陪伴孩子,老公也雙手贊成。

可當你買了心儀已久的東西超過預算時,或者生活費不夠用時,老公卻一副不樂意的表情。

無奈之下,只能靠自己,解決生活費不夠用的問題。

經歷多了,你就會發現,好像除了自己,誰都不可靠,而且還發現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成為自己或他人的依靠。

確實如此。

剛好,最近看了一本書名頗為喜歡的書《因為無所依仗,所以必須強大》。

是啊,因為沒有人靠得住,所以無所依仗,也因此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才有機會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這本震撼人心的書是由電視節目主持人高瑞灃所著,而且作者之前曾任電影類雜誌主編,難怪文筆優美,故事內容豐富。

讀完書後,我發現了以下3點,或許對你我有幫助的啟發。

01 哪有什麼隨其自然,不過是無能為力

時常聽到周遭的人和我說:「隨緣吧」「順其自然吧」,「人生啊,平平淡淡才是真。」

對此,我卻不以為然。

倘若你想得到一份工作,只要你肯花心思就可以得到,試問你會花心思去得到嗎?

答案肯定是會。

而之所以選擇順其自然,只不過是為自己無能為力找的藉口罷了。

剛好,書中作者就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作者有個朋友,關注每一期彩票的中獎碼,並且專門打電話到這個號碼上,酸溜溜的問人家號主是不是買了彩票中獎了。

當他看到領獎人是帶著面具去領獎時,便帶著諷刺領獎人小家子氣,那麼多錢也不會好好花,可當他通過電視得知領獎人捐獻一半獎金做福利事業時,便說除非他把全部錢捐獻了,才算是有愛心。

作者聽不下去了,便詢問朋友,為何自己不去買一張彩票試試?

朋友卻說,不敢妄想天掉下來餡餅,並且相信平凡最可貴,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作者看來,他並不是真的相信平淡才是真,而是因為自己得不到,只能把這份不甘心發在他人身上。

說到底,我們想要得到些許什麼東西,都需要靠自己努力去得到,而不是因為覺得自己得不到,便無能為力的選擇順其自然。

要知道,順其自然其實是一種無能為力,也是一種自我暗示。

與其相信歲月靜好,平凡最可貴,還不如拼命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努力過後,再去順其自然。

就像有句話說的:「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真正的歲月靜好,平凡可貴是付出努力後,靜等佳音的嫻靜。

02 患得患失,還不是因為你沒有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每天生活在患得患失中,總是擔心自己擁有的東西,被他人奪走。

我有個朋友,明明和男朋友正處於蜜月期,並且即將步入婚姻殿堂。

可她卻時常擔心男朋友會遇到比自己好的人,或者因為自己的缺點和家庭,離開自己,所以一直患得患失中度過。

經常動不動查男朋友的手機,動不動就問男朋友還愛自己嗎,最終男朋友受不了,在結婚前2個月提出了分手。

誰也無法接受一個患得患失的伴侶,每天擔心這擔心那,久而久之容易陷入悲傷、急躁的情緒。

書中,作者就有這樣一個朋友。

因為找了一個富二代男朋友,男朋友的家人一直覺得作者的朋友,是為了錢財才結婚的。

為了證明自己的愛情,作者的朋友籤署了一份離婚後,不分任何財產的協議後,雙方才結了婚。

也許你會說,憑什麼要籤這個協議,既然要成為一家人了,為什麼對方卻不相信你,這樣的婚姻肯定不會幸福。

事實上,作者的朋友婚後幸福美滿。

正如書中作者所說的:

「有很多事情,每個人觀看的角度不同,發現的真相也會不同,也許你只是看到他們的收穫,而恰好,沒有看到他們的付出。還有很多事情,你可以不屑一顧,或者根本就不認同,但是,你卻不可否認,另外一些人在追求的時候,也總有失去,而失去的那些,可能是你看重的,你的捨不得,讓你得不到,所以,無須羨慕,畢竟,誰不能什麼都有。」

所以呀,不要因為得到,而害怕失去。

有時候,也許你失去的東西,就是在為你得到其他東西而做準備。

03 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成為他人的依靠

上大學時,曾經和師兄聊天時說,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幫助他人。

師兄卻不以為然的對我說:要先讓自己強大了,不需要他人幫助,才有機會去幫助別人。

那時,我還小,雖然覺得師兄說的很有道理,但卻完全不懂師兄的意思。

直到年歲漸長,才慢慢明白,師兄所說的,就是真理。

只有你變強大了,才能成為他人的依靠。

就像書中作者所說的那樣: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如果你不能成為別人的依仗,你也不可能擁有進退自如的生活。」

誠然如是。

與其想著靠別人幫助自己,不如努力讓自己變強大,成為身邊人的依靠,擁有進退自如的生活。

合上手中這本《因為無所依仗,所以必須強大》後,深深的發現只有自己變得更好了,才有機會看到更好的風景,才有機會讓身邊的人生活得更好,成為身邊人的依靠。

就像餘秋雨在《借我一生》裡曾說過: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選擇。」

人這一生,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依靠自己。

畢竟,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唯有自己最可靠。

餘生不長,願我們都能成為自己的依靠,靠自己爬到最高峰,去過自己心儀的生活。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原創首發,侵權必究。

我是吳呱呱,自由撰稿人,十點讀書籤約作者,多平臺原創作者,我在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著。如果你喜歡我,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為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相關焦點

  • 全職媽媽不好當,只有五百生活費,是勸你換老公還是自力更生?
    網友提問,現在自己是全職媽媽,孩子一歲多,可老公一次只給五百生活費,花完再問他要,有時候還得查帳。覺得這樣子很不受尊重,向大家求助,該如何解決。難道真的這樣過一輩子嗎?不會的,當這位媽媽向大家提出這樣的問題時,就已經想要改變不再接受這樣的「命運」安排。
  • 寫給全職媽媽的6點建議,帶好娃和提升自己兩不誤
    我表姐讀到了博士,生了寶寶後也做了3年的全職媽媽……像這樣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了,我沒生娃時經常想,她們讀了那麼多書,有那麼高的學歷,千辛萬苦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站住腳,就這樣回家帶娃兩三年,斷送事業,和社會脫節,書不就白讀了?
  • 「連個孩子也管不明白,你還能幹啥」,做全職媽媽,我錯了嗎?
    衣服是機器洗的,飯是電飯煲做的,你們為什麼會生病會感到累呢?」就連身邊的親人也不理解,自己帶著圍裙在廚房裡跑來跑去,卻被婆婆認為是理所應當。韓國有一個詞語,「媽蟲」意為當全職媽媽,需要依靠男人的蛀蟲。相信這是每一個身兼媽媽與職業女性兩種職業的女性日常。家庭和事業,哪一邊都想處理好,哪一邊卻都無暇顧及,分身乏術。每一位職業女性在做媽媽後,都一定有過這樣的幻想:自己是能幻化出無數分身的孫悟空,或是長出三頭六臂的強大妖怪。而全職媽媽,在這一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
  • 為什麼張桂梅不讓自己的女學生當全職太太?女人靠自己才能擁有美好...
    要知道作為職場女性,就算你生完孩子半年後回歸職場你自己感受都不一樣。畢竟現在職場注重年輕化、效率、以及各種結果。不是你覺得你值多少錢就有多少錢的,核心企業永遠看你有多少價值。 所以張校長為何呼籲自己的女學生不要做全職太太,因為做全職太太意味著沒有一個獨立自信的人生,女人在家呆久了你讓她去上班她對職場是無比膽怯的。
  • 老公賺錢不如GAI?劉璇羨慕全職媽媽,感慨:我不出去工作不行
    於是衍生了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每個圈子都有鄙視鏈。 事業型的媽媽看不起全職媽媽,這也是公開的秘密。 但並非所有的人都想當職場媽媽,也有的人想當全職媽媽。 劉璇和王斯然就是如此。
  • 全職媽媽不上班還說不開心:那不是矯情而是失去了自己還無人知曉
    整理好被胡亂擺放的牙膏,扯掉撕得不夠整齊的捲紙;為孩子和老公準備好精緻的早餐,吃掉他們吃剩下來的邊邊角角;洗好衣服在陽臺上晾曬……這是她今天做的,也是昨天和前天做的,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不出意外的話,明天也會是這樣做的。社會對於全職媽媽的評價不一,有褒有貶。
  • 都2020年了,你還打算做全職媽媽嗎?男耕女織的時代早已過去
    全職媽媽,有的最終會成為悲劇,有的老公出軌鬧離婚,有的把孩子培養成了領袖人物。全職媽媽的結局最終會怎樣,完全是因人而異的。下面將從反向的角度來給大家講全職媽媽,出現哪些情況會讓她的結局比較悲劇。四、 家庭財務失控全職太太在家帶娃,每個月從老公那裡領一點生活開支,自己沒有經濟收入,老公在外面做什麼工作不知道,工作單位在哪裡不知道,一個月拿多少錢也不知道,老公有多少個帳戶也不知道。
  • 慢慢的你會發現,全職媽媽根本沒有朋友,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全職真的是一種犧牲,俗話說:「有得必有失」。安全感終究是自己給自己的。就像《我的前半生》裡的這句話:沒有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當了媽的女人,人生的選擇常常像是一堵牆,兩邊的人互相在張望,時不時互相羨慕,所以,作為全職寶媽也需要自己的朋友圈,即使不能去工作,至少還可以一起去討論育兒知識,孩子的教育方法,每天都有學習新知識和接觸,會讓整個人充滿活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因此,全職媽媽作為個人選擇,應該值得大家尊敬。但不是每一個媽媽都能做好全職媽媽。
  • 「三圍媽媽」想買條300元的褲子,老公的話很現實,也很扎心
    01 為了孩子你辭職吧現在隨著對孩子的教育標準越來越高,爸爸媽媽們對親子陪伴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媽媽加入了全職媽媽的行業,無論她們之前有多麼耀眼的光環加持,如今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全職媽媽。
  • 全職媽媽應該有工資嗎?看看這三位媽媽怎麼說
    顏如晶認為,媽媽是偉大而神聖的,發工資就會變得功利。也因此引發了該不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的討論。為此,我特意問了問身邊幾個成都周邊全職媽媽的看法:1.慄子媽媽,全職四年,成都人慄子媽媽是研究生,老公是博士,在某大學任教,一家都是高知家庭,可是慄子媽媽還是選擇了全職。她在全職之前和老公是達成了共識的,全職之後也一直按照共識執行。
  • 全職媽媽:生活在被偷走的那幾年
    原創 丁香媽媽 最近,關於全職媽媽的討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在大部分人眼中,全職媽媽似乎是一個非常不體面的選擇。有些人覺得,那是「放棄自己努力,選擇了更輕鬆的生活方式」;也有人覺得「全職媽媽並不輕鬆,而且和社會脫節,以後老公也會慢慢看不到你的價值」。真實的全職媽媽她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的?「等晚上孩子睡了,我找你可以麼?」乍一聽,像是一個曖昧的、奇怪的接頭信號。
  • 有色眼鏡下的全職媽媽,你中招了嗎?
    而無論你們感情有多深厚,在成為全職媽媽的角色中,我想大多數女性或多或少都逃不出家人的思想禁錮,也會被生活瑣事而影響夫妻間的感情。 全職媽媽是一個職業,也是一場修行,更是一場與家人思想鬥爭的交鋒。
  • 傻瓜版的全職媽媽和心猿意馬的老公,是最可怕的組合
    她沒了自己,沒有了工作,甚至連她的名字大家都忘了,因為所有人都叫她闞太太。當然,曾經她也願意做一個闞太太,只是和闞先生走過了風險,一切都好的時候,她失去了自己的愛情。闞太太也曾想過浪子回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闞先生變本加厲。
  • 為什麼張桂梅不讓自己的女學生當全職太太?女人靠自己才有未來
    是因為她連離婚的資格也沒有,3個孩子不能沒有媽媽,自己 不能沒有3萬元的生活費一個指望男人養的女人,他可以養你也可以養別人。一個女性對家庭貢獻的價值不高,在家裡忍氣吞聲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多。圖片我總是依賴著老公,等他回家,被他的生活節奏左右,靠縹緲的期待過著這一生。
  • 成為全職媽媽,我該抱歉嗎?
    近期有一檔綜藝節目在討論「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這一話題。來自美國的嘉賓認為這件事沒有意義,因為夫妻雙方的財產共有,找老公領工資沒有意義。日本的林繪梨華舉雙手贊同,她覺得日本的丈夫會把錢花在居酒屋裡,還不如發給全職媽媽的妻子。
  • 女校長呵斥全職媽媽滾,女性一旦成全職媽媽,就毫無價值可言了嗎
    經過很簡單,就是這位張校長培養出來的女學生畢業之後做了全職媽媽,後跟老公抱著一歲的孩子拿著很多現金到母校去捐款,女校長得知她做了全職媽媽,非常氣憤,拒絕接受她的捐款。 有網友說:「這位校長太極端了,全職媽媽也有價值,不做全職媽媽就要請保姆,選擇照顧家人未必不是明智的做法。」 反對這位校長的大多數是正在「水深火熱」中的全職媽媽,因為只有她們自己知道有多辛苦(我也是一位全職媽媽,辛苦程度遠超過人們可以看到的)。
  • 做全職媽媽後,為什麼會越來越不想跟親朋好友親近了?
    全職媽媽帶娃後,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和家庭的身上,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想跟親朋好友親近了,好像被丟棄的嬰兒一樣,感覺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完全沒有了依靠,非常孤獨,即使與親朋好友待在一起,也阻止不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這種感覺。
  • 辭職在家帶孩子,到底對不對?先想清楚這3點再做「全職媽媽」
    前陣子很熱門一個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劉濤飾演的全職媽媽尋找,有著愛她的老公,體面的生活,可以隨意支付的信用卡,僅僅老公陪伴時間比較少,抑鬱到自殺。很多人不懂這樣的女人,覺得就是「作」。03全職媽媽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我自己曾是一位職場媽媽,雙胞胎孩子7個月後,我就返崗上班。
  • 當你做了全職媽媽,沒收入,怎麼對待婆媳關係激化的問題?
    不堪入耳的話語讓我很是憤怒,可我什麼都不能做,我只能默默地生悶氣。我在2018年2月生的二寶,當時住在娘家,坐月子也在娘家,家婆幫我帶著大寶,坐月子是靠自己媽媽準備的材料自己煮的,不然就是託當時做餐飲的表姐送的月子餐,二胎生娃用力過度,子宮下垂很厲害,坐月子期間也沒好好補身體,保養身體,導致生娃一個月後要經常跑醫院治療,挺心酸的。
  • 《聽見她說》白百何演技飆升,一句話戳痛全職媽媽,疼!
    我想,只有真正做過全職媽媽的女性朋友,才能「感同身受」理解這句話,到底意味著什麼?全職媽媽內心的傷痛,不是因為照顧家的忙碌,沒辦法接觸外界,而是在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中,漸漸迷失了自己。是啊,全職媽媽要通過凡賽爾育兒、包攬家務、伺候老公(公婆)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進而從老公口袋裡「討得」部分利益補貼家用,寄生蟲需要做這麼多嗎?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