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你會發現,全職媽媽根本沒有朋友,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2020-12-23 潔以餘生論情感

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卻在瘋長,幾乎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要面臨結婚生子,最後無奈要放棄工作在家照顧孩子的使命。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事情,很多人卻非常看不開,當然這其中也包含我自己。

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顯示,在有0-3歲孩子的城鎮女性中,有過職業中斷經歷的比例為35.5%,其中67.2%是因為結婚生育,照顧孩子。此外,還有28.9%的人目前沒有工作,其中更有98%是為了照顧孩子。

有些人不願放棄自己打拼了半輩子的事業回到家當起全職寶媽,漸漸的與以前的人和事脫軌的感覺;有些人甚至放不下當年苦心經營的那些所謂的「人脈」,那些與自己共同進退的同事們。

但是,時間久了,慢慢也許你會發現,離職之後成為了全職寶媽,職場生涯就根本與你毫無瓜葛了。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那些「過來人」是這麼說的:

魏小姐,全職寶媽3年:全職本身就是一種犧牲,安全感只有自己給自己!

全職媽媽的風險有多大?

《第二次也很美》劇中暗暗的閨蜜說過這句話:

「六年前你二十二歲,你的競爭對手也是二十二歲,整個世界都是你的。現在呢,你的競爭對手還是二十二歲。」

這句臺詞,一下子就說出了全職寶媽的心酸。魏小姐是一名護士,結婚了有了孩子之後,沒辦法孩子太小沒有人照顧,不得不離職選擇在家帶孩子,她說:「全職的那幾年就像是被偷走了。自從生了孩子,有了更多的家庭牽掛,想重拾幾年前的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

剛開始在家的時候,魏小姐感覺自己產後都有點抑鬱了,除了孩子,接觸不了其他人,一天到晚就是圍著孩子轉,老公下班回家就要吃飯,沙發一躺什麼忙都不幫真的是氣得牙痒痒,沒有收入,就更加的沒有安全感,有時候也恨自己為什麼要生孩子,把自己搞的這麼狼狽,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以前的朋友上班也很忙,空了約你,你要帶孩子沒時間久而久之朋友就不會再約你了,你就只剩下自己了。全職真的是一種犧牲,俗話說:「有得必有失」。

安全感終究是自己給自己的。就像《我的前半生》裡的這句話:

沒有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魏小姐慢慢地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在家帶孩子這已經是事實了,所以除了在家帶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能夠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小事業,大家都知道隨著5G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直播帶貨的時代來臨了,這也給寶媽們提供了一個很公平的賺米平臺,不看顏值、不看學歷、不看才藝,只要你有夢想,只要你肯努力就會有回報,魏小姐看懂了這個商業模式果斷加入了,經過自己的學習有了收入,越來越得心應手,老公看她的眼光也不一樣了。

我一直覺得做媽媽,沒有高級低級之分,都是在為了家庭孩子無私地付出著。有差別的,是有些男人的心。

李大姐,全職寶媽10年:年薪300萬的「邊緣人」,也不過如此!

全職媽媽是個職業,這句話不太想被反駁,畢竟很少會有哪份工作會像全職媽媽一樣,一天恨不得工作25小時,全年無休,不但沒有薪水,還需要持續的奉獻和投入。這份任期,從孩子一出生開始,至少要持續到孩子3歲,上小班,像李大姐這樣一幹就是10年之久。

可能很多寶媽跟李大姐有著同樣的焦慮,每當哄完孩子睡覺時,那種沒有安全感的擔憂非常明顯,沒有辦法賺錢的恐慌,伸手去向老公要生活費的時候的那種無奈,原本覺得根本就不會去看的東西,突然就會想著,不然試試呢?說不定還能掙點小錢貼補家用呢,曾經年薪300萬的職場人,如今卻為了錢而開始憂慮,是自己之前怎麼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但是李大姐每次在談到自己的女兒在學校的成績是多麼多麼優秀的時候,簡直就像是換了一個人,很自豪的說:「雖然這麼多年一心撲在孩子身上,但是回頭想想一切都是值得的,你掙錢也是為了孩子,在家不上班能夠全身心的陪著孩子也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業。」

的確對於很多人來講,你不僅是職場人,同樣你也是一名母親、一名妻子,你事業上再風光,家裡家外一團糟那對於你而言你也是失敗的。孩子的成長真正需要你的就那麼幾年,雖然心底有點小遺憾在,想想得到的結果也是很欣慰的。

當了媽的女人,人生的選擇常常像是一堵牆,兩邊的人互相在張望,時不時互相羨慕,所以,作為全職寶媽也需要自己的朋友圈,即使不能去工作,至少還可以一起去討論育兒知識,孩子的教育方法,每天都有學習新知識和接觸,會讓整個人充滿活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因此,全職媽媽作為個人選擇,應該值得大家尊敬。但不是每一個媽媽都能做好全職媽媽。

我覺得做好全職媽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擺正自己的心態

選擇全職是一種犧牲,那麼既然是犧牲就不要想著有所回報。我剛開始做全職媽媽的時候,就會經常跟老公抱怨,指責對方,希望他能夠看到我的付出。要知道你的指責和抱怨或許一時能起到作用,但時間一長,恐怕就剩下對牛彈琴了,反而會讓他覺得你不可理喻,不願搭理你,這非常影響家庭和諧。還有一些媽媽們,因為覺得自己付出的多,就希望孩子能夠給自己更多的回報,希望自己的孩子處處表現得比別的孩子更好,這樣,她們才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價值。

這樣的媽媽不僅給自己巨大的壓力,也給了孩子巨大的壓力,從而導致親子關係非常的緊張,最後反而得不償失,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你存在的價值不是通過你的孩子來展現的,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你有你的選擇,彼此有彼此的精彩。

2、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

誰都不是天生就會做媽媽的,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積累經驗,從剛生下來不敢去抱,不敢去換尿布,不敢去洗澡,慢慢地去放手嘗試的過程就是一種成長,願意為了孩子動手去做輔食,一遍不行再來一遍,每一次都是一種超越自己。正如張德芬所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你和孩子的相處,實際上是你與自己的相處,你陪著孩子成長,也是陪著自己成長。你做好自己,孩子自然也能做好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也是給自己充電的好機會。或許你以前在職場中人際關係很緊張,那麼在育兒的這場修行中,你會更加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你也可能會接觸到之前你聞所未聞的賺錢方式。

我是一名90後寶媽,在帶孩子的同時我也找到了我自認為我感興趣的賺錢方式就是去帶貨,利用空餘時間每天賺點小錢,其餘時間好好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這樣的自己也不會胡思亂想的。

3、拒做黃臉婆

很多人會認為在家帶孩子要打扮的那麼好幹嗎,自己又不出去見人,每天見得最多的不是大爺大媽就是跟自己一樣的全職媽媽們,再加上忙,慢慢的就放鬆了對自己的管理,身材走樣,披頭散髮的邋裡邋遢的,這樣的你,別說老公看了會厭棄,自己也會慢慢討厭自己的。

要想培養優秀的孩子,我們自己得要學會自律,社交圈子雖說會變窄,但是我們該約朋友小聚的就聚,多讀讀書,總之,有什麼興趣愛好,都要統統撿起來,可能在這會有很多人會問:「那我的孩子怎麼辦,孩子沒人看啊」請記住,養育孩子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也是孩子父親的責任。這裡肯定還會有很多人要說:「孩子的爸就是中看不中用的,只要孩子活著就好,根本不會帶孩子的。」

我想奉勸所有的媽媽們,適當的時候要學會放手,你不給孩子爸學習成長的機會,他是永遠都拿不出手的,那你就永遠都要圍在他們身邊。想想當初的自己也是什麼都不會,現在不也變成了無所不能的女超人,每個母親都是家庭的情感紐帶,所以作為母親的我們,應該學會讓自己快樂,試著擴大你的朋友圈,這將是人生的財富。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而生,唯有父母之愛是為了分離而生。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我們的,展翅高飛,而我們的責任就是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在他身邊。其實,全職只是過渡期,在這期間我們可以好好地調整自己、武裝自己,能夠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也是一名全職寶媽,你有什麼樣的生活感悟和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的。

相關焦點

  • 有沒有發現自己慢慢沒有朋友了?
    就算很多時候不情願,都沒有很多選擇,就算累,也不是自己說了算,更多要考慮的是自己能不能在社會上掙得一席立錐之地,能不能順利達到三十而立。其實,女人在朋友這件事上可能淡得更早一點,多數只有結了婚,進入相夫教子模式,基本就減少了以往的社交了,最多也只是偶爾找個把閨蜜逛逛街,這都算是活躍的了。而男人就要靠覺悟了。
  • 寶寶由全職媽媽帶,和工作媽媽帶有什麼區別?上幼兒園全看出來了
    在工位上抹眼淚時我想明白了,有工作經驗在身上,以後會有更好的職位,但是孩子只有一個,我不想讓他受委屈,從此我一心當全職寶媽,心裡只有孩子。雖然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對是錯,但是看到孩子每天都很開心,親暱地向自己撒嬌的時候,我真的很享受如今的生活狀態。
  • 全職陪娃3年,孩子仍然沒有安全感,都是你這個行為惹的禍
    以前她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因為生完孩子沒人帶,把孩子送老家她又不忍心,於是辭掉鐵飯碗自己專職在家帶孩子。做飯、洗衣、哄睡、陪玩、可謂盡心盡力。按說為孩子付出了這麼多,孩子跟媽媽的關係應該很親才對,可是麗麗的孩子見到媽媽總是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到了外面也很膽怯,人又長得瘦瘦小小。後來被人指出孩子缺乏安全感。麗麗簡直要炸了。我辛辛苦苦帶到大,他怎麼會缺乏安全感?
  • 做全職媽媽後,老公卻不樂意: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成為依靠
    生孩子前,明明和老公說好,自己在家做全職媽媽,好好陪伴孩子,老公也雙手贊成。可當你買了心儀已久的東西超過預算時,或者生活費不夠用時,老公卻一副不樂意的表情。無奈之下,只能靠自己,解決生活費不夠用的問題。
  • 有色眼鏡下的全職媽媽,你中招了嗎?
    但這些在家人眼裡會覺得: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能喚起你的矯情。柴米油鹽家務事也不像未孕前那樣進盡心,稍有不快就抱怨來抱怨去。心眼越來越小,也越來越不聽話。 而這些都會引起全職媽媽的焦慮。如果你也正處於全職媽媽的焦慮中,那麼請你要靜下心來,煩悶只會讓自己更焦慮,家人更反感。
  • 「你沒有給我足夠多的安全感」「是你自己想太多!」
    「你沒有給我足夠多的安全感」「是你自己想太多!」餘佳(23歲,美術老師):我的男朋友是街舞老師,到現在為止交往了一年多的時間,隨著我們交往時間的增長,我發現他身邊的異性朋友挺多的,我也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現在我都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我們兩個人的感情進行下去。
  • 職場潛規則:慢慢你就會發現,退休後,你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朋友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慢慢就會發現,年輕時追求的很多東西都不需要了,感觸最深的就是年輕時候,我們所追求的人際關係,所謂的朋友,都會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根本不再需要了。經常都能看到求他拜訪他的人很多,而且他也經常跟朋友出去聚聚。但是從他退休以後,慢慢發現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登門拜訪的人再也沒了聯繫,自己帶過的徒弟、一手提拔起來的人也沒了音訊。孫大爺現在的唯一樂趣就是照看孫子,而且他還把所有的社交軟體都刪除了,只留了兒女和幾個親戚的電話,幾乎不和外界其他人聯繫了。
  • 「全職媽媽」帶的娃和「職場媽媽」帶的娃,20年後,差距明顯
    還記得之前看到過姚晨一個演講,大致內容就是說女人現在太難了,因為你要是做一個職場媽媽,別人會說你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 但是你要是做一個全職媽媽,別人就根本也看不到你們的付出,就會認為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責任。
  • 全職媽媽到底算不算獨立女性?識別自己的定位,尋找自己的意義
    林是我們這裡面除了範姐之外唯一有孩子的,用她的切身體驗告訴範姐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第一、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很多二胎媽媽在選擇生老二之前都沒有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要孩子。有的人是人云亦云、跟風而已。有的人是為了完成所謂的「香火」的繼承,不得不遵循夫家的要求。
  •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娃有啥不同?等上幼兒園後,差距明顯
    ,其安全感自然會比較強。 ▲獨立自主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全職媽媽照顧的孩子通常依賴性會比較強,因為從小就是被全方面保護和照顧的,自己則根本不需要獨立思考,這樣自主意識也會比較差。
  • 寫給全職媽媽的6點建議,帶好娃和提升自己兩不誤
    朋友子琳是貿易公司的副總,生了寶寶後選擇回家帶娃。朋友夏晴是培訓機構的老師,生了寶寶後選擇辭職帶娃。一直以來,我堅定的信念就是:作為女人,在婚後一定要經濟獨立的,假如手心朝上,花一分錢都和老公要錢,長此以往恐怕家庭中的地位也會不保。我才不會像她們那樣,整天圍著鍋臺和孩子轉,讓自己沒有時間,沒有自由。
  • 做全職媽媽後,為什麼會越來越不想跟親朋好友親近了?
    全職媽媽帶娃後,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和家庭的身上,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想跟親朋好友親近了,好像被丟棄的嬰兒一樣,感覺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完全沒有了依靠,非常孤獨,即使與親朋好友待在一起,也阻止不了自己內心深處的這種感覺。
  • 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24h全年無休 ​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
    在很多生過孩子的年輕媽媽中,尤其是孩子0~3歲的媽媽,她們表達了最強烈的想成為全職媽媽的願望,她們的一些朋友也成為了「全職媽媽」。   2.失去家庭地位   全職媽媽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他們只能向丈夫要錢來養家。雖然許多母親說她們很小心,但許多丈夫仍然覺得他們的妻子每個月花很多錢,因為他們不知道柴米貴。向丈夫伸手要錢會讓她不知不覺地變矮,她的家庭地位會越來越低,她的發言權也會越來越少。
  • 孩子上幼兒園,媽媽還在做「全職媽媽」?過來人:別無選擇
    朋友小張在懷孕之後因為胎位不穩就選擇了辭職安心養胎,而在生完寶寶之後,小張是想要重返職場的,但是發現婆婆在帶孩子方面和自己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小張就選擇了自己全職帶孩子,這一帶就是3年的時間,轉眼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小張原本興致很高地想要送孩子,去了幼兒園之後就重返職場,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後還是磨磨蹭蹭的沒有去找工作。
  • 全職在家的寶媽,最後實現自己的夢想了嗎?
    所以很多女員工在面試時,HR都會問"你打算如何兼顧工作和家庭?"不少人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說得頭頭是道,可當生了孩子以後,才發現有很多的現實因素沒考慮到。也難怪越來越多的寶媽在生育後就做起了全職媽媽,她們並不是懶於工作,而是不能離開家。
  • 你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在慢慢變老?
    每個人都會老去,當你真的意識到自己老了的時候,會發現時間過得太快,只留下感嘆人生你是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在慢慢變老?這個問題不止在問你們,還包括我自己,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看看你是否也和我一樣?1、越來越喜歡安靜的獨處原來的自己一有時間一定會約好朋友出去逛逛街,吃吃飯,小聚。
  • 都2020年了,你還打算做全職媽媽嗎?男耕女織的時代早已過去
    全職媽媽,有的最終會成為悲劇,有的老公出軌鬧離婚,有的把孩子培養成了領袖人物。全職媽媽的結局最終會怎樣,完全是因人而異的。下面將從反向的角度來給大家講全職媽媽,出現哪些情況會讓她的結局比較悲劇。一、 自我價值感首先,從她開始做全職媽媽的那一刻起,她在心裡就已經給自己定了個價,覺得我以後就沒有經濟收入了,我在這個家裡面可能就會沒有地位了,就會心裡上面會變得很弱勢,變得以後需要花每一分錢都要像乞丐一樣,特別沒有尊嚴。
  • 流行詞「媽蟲」,刺痛了多少全職媽媽的心!中年女人的出路在哪?
    「媽蟲」這個詞出自韓國,原本表示沒有把孩子管教好的年輕媽媽。後來竟然變成,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全職帶小孩的媽媽,就像家裡的寄生蟲一樣。而「媽蟲」和「媽窮」是諧音,媽媽在家帶孩子,沒有工作自然就是很窮的。看到「媽窮」這個詞我想一定刺痛了不少女人的心。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鍛鍊孩子,還是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而我們還打著鍛鍊孩子的幌子,試想一下,如果我們需要孩子爸爸幫忙的時候,孩子爸爸甩給我們一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結果會怎樣?我想,我心裡肯定很不爽,並且開始學著自己搞定一些事。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心裡會想:「我需要幫助,可是爸爸媽媽不幫助我。」慢慢的,他會開始藏事兒,因為他知道,他的父母會怎樣回應他。
  • 《聽見她說》白百何演技飆升,一句話戳痛全職媽媽,疼!
    但朋友推薦趙薇的《聽見她說》,我還是躺在被窩裡看了起來。因為朋友說,那裡面也寫了一個「我」,沒錯,我也是全職媽媽。從第一集刷到第三集,我熬夜了,因為根本睡不著了。白百何的眼神,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我又何嘗不是一個「空」人呢?雖然也有自己的「小事業」,但有些鏡頭,和我那麼真真切切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