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2020-12-16 澎湃新聞

今日疫情播報

12月1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6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4例(上海7例,四川3例,北京1例,內蒙古1例,浙江1例,廣東1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黑龍江);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來自科科的每日問候:

堅持做好自我防護

是疫情之下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

最好的回報

科科最近看到一則

泰國早前發布的公益短片

視頻內容很簡單

一個壽司小姐姐街頭提供免費壽司給路人

壽司看上去做工精巧,吸引了不少人

可~吃到嘴裡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感興趣可以戳視頻)

其實這些壽司裡全夾了塑料

壽司小姐姐自然遭到了路人的質問

而後公益的主題隨之而出

直指人類每年製造大量塑料製品流入海洋

給海洋生物帶來毀滅性災難

但事實上,塑料這個東西

不止進入海洋生物們的環境和胃裡

我們人類每天就生活在塑料泛濫的環境裡

甚至我們自己每天都在吃塑料

不相信??

早在2018年,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曾發布了一項研究,就首次確認了在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

之後,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表示,科學家在參與研究的8位實驗對象的糞便中同樣發現了塑料微粒,且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

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研究人員菲利普·施沃布爾(Philipp Schwabl)博士還說明,這些塑料微粒直徑在50~500微米之間,類型多樣,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製品聚丙烯(PP)、聚乙烯和對笨二甲酸酯(PET),並估計全球50%的人口體內都有微塑料。

什麼是微塑料

微塑料指的是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它無處不在,汙水、垃圾和個人護理用品中,甚至我們吃的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粒。

此外,奧地利報告明確指出,大部分塑料微粒都是從海洋中的大型塑料垃圾中分解而來,而海洋生物體內含有塑料微粒早已不是新聞了。

最後我們會發現,整個生態環境往往通過食物鏈或者其他方式,反噬作用到我們人類自身。

01

水產品

這不難理解。

上則泰國公益廣告裡已經用事實告訴我們,塑料對於海洋生物的毀滅性災害。

當人類將垃圾隨意拋到江海湖泊裡,塑料垃圾就會分解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進入水生物的體內。

海洋裡,多達114種水生生物的體內都發現了微塑料。

在挪威海岸釣上來的腹中藏著塑料瓶的鱈魚

英國赫爾大學與布魯內爾倫敦大學曾共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英國市場上出售的貽貝(青口)全部發現了微塑料顆粒,平均每100克貽貝,就有70個微塑料顆粒。

這還只是眾多水產品類中的一種。

02

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塑料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人員曾做過一項研究,他們選取了250瓶來自9個國家、11個知名品牌的瓶裝水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僅有17瓶水中沒有塑料微粒,而且這些細小的微粒,平均每公升水中含有314個。

不只是瓶裝水,自來水也無可避免。

美國學者對來自五大洲14個城市的150份自來水樣本進行研究後發現,高達83%的樣本帶有塑料微粒。

更不用說我們經常接觸的外賣盒子、奶茶杯、飲料……了。

不久前,據環保組織Break Free From Plastic公布調查,在對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統計後,可口可樂第三次蟬聯全球第一塑料汙染企業,隨後是百事可樂和雀巢。

03

想不到的來源:鹽

鹽是我們日常必不可少的調味料。

但就在幾年前,研究人員從海鹽中發現了微塑料,這項研究結果發布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研究人員從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歐洲的21個國家,收集39種品牌的食用鹽,其中僅只有3種不含微塑料顆粒。

也就是說,全球銷售的食鹽品牌中,超過90%被塑料汙染,其中海鹽中塑料含量最高。而且不同品牌的食鹽中發現的微塑料密度差異很大,亞洲品牌的密度尤其高,亞洲也是塑料汙染的高發區。

另外,在《科學美國人》報導的一項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研究裡也顯示:所採集的15個品牌食鹽樣品裡面發現微塑料,如聚乙烯、玻璃紙等。尤其海鹽,每公斤中超過了550個,並做了推算:按照我們每天食鹽量,一個人每年通過鹽吃下的微塑料,可能超過1000個!

此外,還有研究發現,德國啤酒中每升的微塑料含量高達150個,蜂蜜中每千克則最高達400個。

塑料微粒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牙膏、沐浴露、洗面奶、化妝品……目前全球含有微珠的洗護產品共有1147種,光是普通的一瓶磨砂洗面奶中,就含有33萬顆塑料粒子。

1. 購物自帶環保袋

塑膠袋的發明,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汙染。

塑膠袋原材料聚乙烯的化學分子結構具有相當強的穩定性,極難降解,且塑膠袋的回收價值低,目前大多數塑膠袋因未回收而進入環境,對環境存在極大危害。

為了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購物時建議自帶環保袋。

2. 減少瓶裝水等一次性製品的使用

瓶裝水、飲料等是塑料垃圾最大的來源渠道。減少塑料垃圾,我們就需要從源頭上控制。建議大家自帶水杯,如果渴了,我們可以選擇安全健康的直飲水;至於飲料,能不喝的不喝,能少喝的少喝。既是對我們健康負責,也是對環境的保護。

減塑環保從你我做起。

3.做好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關係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關係整個社會資源的循環利用。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做好垃圾分類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的利用,從而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

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於今年1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這是在國家層面號召減塑環保,可持續發展。

但最重要的還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對於我們所生存的環境能給予多大的關懷和保護。

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

是不可逆的時代大勢

也是我們與地球和諧共處的方式

「拯救地球」的未必一定是英雄

很可能是在你我日常生活中的細節

原標題:《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些微塑料都是從哪兒來的?
    10月22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報告稱,首次在人體排洩物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直徑在50到500微米之間(一根人類頭髮絲,直徑大概是100微米)。這項研究表明,塑料能夠到達人體腸胃。
  • 吃海鮮等於吃塑料?因為吃海鮮,人體每年或攝入5.5萬微塑料!
    ,並發現亞洲沿海的軟體動物汙染最為嚴重,其中貽貝、牡蠣和扇貝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海洋塑料汙染嚴重 綠色和平組織估計,每年有1270萬噸的垃圾進入海洋。另外,塑料製品的產量最近幾十年已經飆升到驚人的水平,人類每年生產大約3億噸塑料。據統計,2002—2012年,人類產生的塑料垃圾比整個20世紀都要多,對動物和海洋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 微塑料入侵人體!嬰兒每天喝下160萬粒微塑料,連大腦都有塑料
    塑料汙染有多可怕? 通過數據顯示,大約每年都有800萬噸的塑料製品流入海洋之中,然後在海洋中形成垃圾帶,這些垃圾帶出現的地方,也都開始逐漸變成了「死亡區」。
  • 你每年要吃掉一頂安全帽 微塑料汙染危害正在加劇
    最近在各大社交平臺都在刷爆源於微塑料汙染的問題,比如有數據顯示人類每周攝入量相當於吃下一張信用卡,令人感覺問題十分嚴重。最新研究顯示,環境汙染導致人類每日攝入塑料,一年的攝入量相當於吃下一定安全帽,微塑料汙染的問題正在加劇。
  • 微塑料對我們的影響你了解多少?
    因為這兩天有兩件事讓我關注到微塑料。第一件事是我在洗菜時,發現有小泡沫顆粒,而且洗了幾遍之後偶爾還有,現在很懷疑我以前吃了很多進去;第二件事情是在桶裝水內發現白色絮狀物質。跟大家分享下(見下圖)。此外微塑料還可作為重金屬的載體,它可以帶著其他有害物質四處漂流。所以這種汙染是全球化的,需要全球人類一起進行「減塑」,將「車」剎住。就像這次新冠病毒一樣,需要全球人類一起進行努力,如果有少數國家不積極,就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共性的環境問題都需要人類共同面對,在這方面人類已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那作為一個需要全球注意的問題,現在關注度如何?
  • 環保科普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不健康飲食以及環境汙染會對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威脅,且這些威脅往往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容易讓人忽視,但危害嚴重、影響深遠,例如微塑料汙染問題。隨著科學界對微塑料汙染的範圍和影響的日益了解,我們發現,微塑料早已通過汙染水源、農副食品等方式進入人體。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傷害,遲早顯現出來。
  • 海洋汙染嚴重 日本東京灣及衝繩海岸貝類體內發現大量「微塑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東京農工大學教授高田秀重等的團隊日前確認,成為全球規模海洋汙染問題的「微塑料」在東京灣和衝繩縣座間味島海岸的雙殼綱生物體內大量積蓄。據日本共同社6月19日報導,該團隊稱,過去曾在東京灣的鯷魚體內發現,而貝類僅在海外有過檢出微塑料的先例。
  • 人體內發現微塑料?不僅侵入血液、肝臟等,它還有哪些危害?
    微塑料汙染終於輪到人類了。在最近舉行的歐洲腸胃病學會上,研究人員報告稱,首次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它們的直徑在50到500微米之間。這項研究表明,塑料會最終到達人體腸胃。這對於我們,可能不是個好消息。
  • 塑料將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
    在1分鐘內,全球就能賣出100 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膠袋,人類 平均每年製造800萬噸塑料廢物。這 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儘管人類知道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國際上針對微塑料的研究最早始於 20 世紀 70 年代,但引起重視是在 2000 年之後。
  • 人體內發現塑料微顆粒,短時間無法清除,被霍金說對了?
    2020年似乎是不平凡代名詞,從年底到年尾似乎每個月都會出現災難,上半年爆發了大規模的疫情,下半年極寒地區突破高溫,山火、乾旱的出現,導致地球上大量糧食減產,所以大家都不禁懷疑今年究竟是怎麼了?隨後讓大家聯想到了霍金曾經留下的預言,正是今年科學家們發現,人體內出現了原本不該出現的東西,並且短時間內難以從人體內去除。
  • 塑料汙染治理 中國的行動意義重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在科學史上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發明已有120餘年,工業史上塑料大規模生產也有60多年。現今塑料的使用量是半個世紀前的20倍,預計未來20年內塑料的生產量和使用量還會再翻一番。人們在享受塑料便利的同時,也在承受著塑料汙染對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
  • 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汙染大國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對渤海、東海15個點開展的監測結果表明,表層水體微塑料的平均密度為0.82個/立方米和0.25個/立方米,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於中低水平。霍傳林表示,這也印證了中國雖然是塑料生產大國,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關於塑料微粒在生活中有多泛濫好像已經見怪不怪,我們知道它累積在食物鏈裡、出現在海鹽、自來水、世界各個角落,甚至是人類排洩物中。接下來,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讓大家談論這個議題呢?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源於人造衣服纖維、牙膏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
  • 塑料對人類健康構成「隱形威脅」EDCs汙染引起多種致命疾病
    塑料含有並過濾危險化學物質,包括威脅人類健康的內分泌幹擾化學物質(EDCs)。近日,一份權威的新研究報告概述了關於EDCs對健康影響的國際研究,並描述了來自塑料中EDCs的廣泛汙染,給人體造成的那些令人震驚的「蝴蝶效應」。
  • 科學研究證明:一次性紙杯含有微塑料、有毒重金屬,或可導致疾病風險
    檢測出了微塑料和有毒重金屬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全球塑料產量逐年遞增,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釋放了無數的微塑料在環境中,微塑料汙染早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紙杯內表層通常襯有一層疏水性薄膜,這種薄膜一般是由聚乙烯製成的塑料,這種緊密的結構也使得盛放其中的液體不至於滲出。而研究表明,紙杯中盛放熱水後,這種塑料表層會在 15 分鐘內會隨著熱水的作用而發生降解。(來源: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為了檢測紙杯中的浸出物,研究人員分兩個實驗環節。
  • 種在田裡的作物可能也在「吃」塑料!會有什麼後果?
    說起塑料汙染,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廢棄的農用地膜、隨意丟棄的塑膠袋,但其實工業或生活汙水、大海和大氣中,都含有大量的塑料成分,塑料汙染正在成為整個地球表層生態系統最嚴重的威脅之一。廢棄塑料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造成分裂和體積減小,形成塑料顆粒。
  • 塑料對人類健康構成「隱形威脅」,EDCs汙染引起多種致命...
    塑料含有並過濾危險化學物質,包括威脅人類健康的內分泌幹擾化學物質(EDCs)。近日,一份權威的新研究報告概述了關於EDCs對健康影響的國際研究,並描述了來自塑料中EDCs的廣泛汙染,給人體造成的那些令人震驚的「蝴蝶效應」。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時間:2020-11-24 15:3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 可口可樂第三次被評最大塑料汙染者 面對塑料汙染我們可以做什麼
    近日,據外媒報導,可口可樂公司第三次被評為最大塑料汙染者,百事可樂、雀巢緊隨其後,三家公司被評為全球三大塑料汙染企業,在減少塑料垃圾方面「零進展」。可口可樂一位發言人說:「在全球範圍內,我們承諾到2030年將每瓶都進行回收,這樣一來,它們就不會再亂丟入海洋中。如今,全球18個市場上都可以購買到100%再生塑料製成的瓶子,而且這一數目還在不斷增長。」百事可樂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說,該公司正在採取行動來解決包裝問題。
  • 可口可樂再次被提名「塑料汙染之王」
    日前,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已連續第三年被評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汙染者,被指在減少塑料廢物方面「零進展」。而人們隨意將瓶子丟棄也是造成汙染的原因之一。你扔過嗎? 國外一環保組織「擺脫塑料」調查了55個國家後發現,飲料瓶在海灘、河流、公園等場所的丟棄率最高。其中,可口可樂的瓶子最多,被評為全球第一大塑料汙染者,其次是雀巢和百事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