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飲酒境界的高低之分,貫穿了幾千年的中國酒文化

2020-12-18 茶馬古道之德拉姆

酒文化在中國的社會地位一直都居高不下,無論是古代,還是在當代,中國的「酒文化」總是被不同的人進行詮釋,有的人用酒來麻痺自己,有的人用酒來成就自己,亦有人用酒宣洩自己,但不論何種形式,對於中國人來說,酒總是會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喝酒的不同境界。

在一些人的眼裡,酒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僅僅就是餐桌上的一個「氣氛輔助者」,但是對於部分中國人來說,酒對於他們來說,更是一種文化,這裡面蘊含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包含了中國人的處世哲學,一杯酒端起入口的瞬間,便成為了品味酒文化的開端。

不同的人品酒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歡淺嘗輒止,他們更傾向於酒的味道與口感,但有的人則貪圖喝酒時的酣暢淋漓,也由此形成了人們對於飲酒這一事情的不同理解,這便是人們口中所說的飲酒的不同境界。

就像中國的茶一樣,酒在中國也不是人們刻意發明的,而這個無意發明酒的人,便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杜康,當秫酒在中華大地上誕生的那一日起,中國人對酒的喜愛便開始了,甚至達到了追捧的程度。在世間大大小小的宴席上,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人們推杯換盞,對它讚不絕口。

人們經常將喝酒分為不同的境界,其中「人品酒」便是最低境界。所謂的「人品酒」就是單純的喝酒,這樣人普遍不會將酒當作一種文化,而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時口欲,並通過這樣一種喝酒的氛圍,達到自己或利益共享或促進感情等目的。

在低境界的飲酒文化中,最常出現的事情就是喝酒誤事,無論是在哪個國家,最不缺少的就是酒鬼。酒過三巡後,酩酊大醉的人們總是會失去自己的理智,然後做出一系列違反常規的事情,甚至會給社會帶來一定危害,可能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人們將其封為低境界的飲酒。

而高境界的人對於飲酒從不叫喝酒,而是叫做「品」。與低境界飲酒人不同的是,這樣的人不是為了「品酒」,而是為了通過酒「品人」。這個品人既可以是品他人,也可以是品事物。

在中國的歷史上,藉助酒局品味他人的事件不在少數,無論是曹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還是李白的對飲成三人,都是這種境界的詮釋。

除了通過品酒看人之外,無數大家也是希望通過酒來寄情於山水之間,他們希望通過品酒來獲得這個世間哲學的各種答案,也希望通過品酒來感悟不同的人生,這便是所謂的「意中有酒」,也是品酒的最高境界。

人們常說,花間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無論是何種境界的飲酒,對於世人來說,酒似乎一直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它總是默默見證著這人世間的百態。

相關焦點

  • 酒文化佐酒篇之二:「尊」是古代人飲酒必不可少的酒器
    本文屬辛籮說酒文化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關注我導語:酒文化佐酒篇之二:「尊」是古代人飲酒必不可少的酒器「尊」是酒器,但它無論多尊,都到不了至尊的程度,當然也就尊不過酒。因為它是酒器,屬於酒字頭,必須生存在酒的影子裡,輪不到它當酒系代言人。
  • 中國酒文化,傳承千年,什麼又是酒文化?
    酒,全世界都在喝,但是論酒文化,那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與我們媲美。某某酒廠成為萬億大公司,那是全世界都獨一無二的,可見我們的酒文化之強,是獨樹一幟的。雖然我們以應酬多而誕生出酒文化,卻也連帶許多人自己愛酒與好酒。愛,是獨享;好,是沉迷。
  • 中國歷代酒文化,你知道多少?
    醉酒的人,未必就一定糊塗;不醉酒的人,未必就一定清醒……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縱貫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說酒,頌酒者數不勝數;說喝酒的人,頌喝酒的人更是千古風流。周公頒布的《酒誥》,明確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並非供人享用,而是為了祭祀天地神靈列祖列宗,禁止「群飲」、「崇飲」,也就是說只有祭祀才能飲酒,而且決不能喝醉。但倜儻浪漫、喜歡週遊天下的周穆王撤銷了該命令。於是,具有濃厚西周特色的酒文化也開始興盛起來,而且出現了行酒令。到了東周時期,周天子勢微,而各諸侯坐大,各諸侯開始擁有自己的酒文化禮儀。
  • 古人釀酒、飲酒的文化源於何時?漫談唐代詩人與「酒文化」的關聯
    「酒」作為一種承載了幾千年歷史的文化載體,如果能夠把握適度原則對身心健康都有益處,正所謂「小酌怡情,大酌傷身」。「酒」在中國古代歷史中並不僅僅只是一種飲品,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極為濃鬱的了文化色彩,以及符合古代人文氣質的真摯情感。可以說「酒」在古人的意識中,已經變成了一種寄託喜怒哀樂的載體。
  • 酒和酒文化的小知識你知道嗎
    中國是酒的故鄉,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酒佔據著重要地位,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是屬於物質的,但酒又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中國是酒的王國。酒,形態萬千,色澤紛呈;品種之多,產量之豐,皆堪稱世界之冠.
  • 西夏的酒文化與酒具
    2005年6月畢業於河西學院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獲歷史學學士;2005年8月考入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師從李並成教授研習歷史地理學,2008年6月畢業獲歷史學碩士;2008年8月至2014年在甘肅省武威市博物館工作,開始從事西夏文物研究。
  • 榮和酒坊醬香酒文化傳承生態健康
    榮和酒坊醬香酒文化傳承生態健康 來源:壹點網 • 2020-12-23 09:46:02 醬香酒文化是傳承生態健康、生活方式、內涵發揚,中國是白酒的故鄉,
  • 中國酒文化你到底了解多少?杜康為你來揭秘!
    傳說中國第一個造酒的人是杜康,或說是儀狄,《酒誥》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這是史上有記最早的釀酒者了。中國酒文化,快來看看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
  • 醉酒抽耳光,壓根兒不是中國酒文化!
    醉酒抽耳光,壓根兒不是中國酒文化,更不是不文明暴力行為的遮羞布!藉口「我喝酒了」,侮辱女同事,滿口汙言穢語,動作粗魯放肆,甚至違法亂紀,是一些企業高管的潛規則,甚至成為某些外表光鮮、高大上行業的潛規則,這是商場之恥,更為企業蒙羞。
  • 傳承酒文化,宿遷舉辦首屆酒文化收藏論壇
    (速新聞記者 孫軍賢)為響應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宿遷「中國酒都」建設的號召,11月22日上午,宿遷市首屆酒文化收藏論壇暨宿遷市收藏家協會老酒分會揭牌儀式在宿遷市博物館舉行。我市老酒收藏愛好者及社會各界嘉賓近150人參會。
  • 如何飲酒不傷身?說說中醫裡的酒文化
    我國是酒的故鄉,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在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飲酒的記載。酒與飲酒,早已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酒文化與中國傳統醫學更是有著長遠而密切的聯繫。酒與醫素有不解之緣,古人創造「醫」字,最早為「醫」。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釋該字曰:「醫,治病工也。從醫從酉。醫,惡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故從酉。王育:一曰醫,病聲,酒所以治病也。
  • 杜甫酒業:在千年詩酒文化中品味蜀酒醇香
    依託「杜甫」超級IP,四川杜甫酒業定位「詩酒之冠」,打造「世界文化名酒」,走「酒業+文旅+文創」之路,大力弘揚中國詩酒文化。四川杜甫酒業集團副總裁汪佳向中國食品報記者分享杜甫酒的文化。杜甫酒業的前身系1983年成立的綿竹縣麯酒二廠,企業在1994年註冊了「杜甫」商標。「『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除了酒仙李白,杜甫也是愛酒之人。」汪佳說到。「中國詩酒之典範、詩意生活杜甫酒」一行紅字在館內白牆上尤為顯眼,其下方是杜甫酒業一路走來獲得的榮譽。
  • 划拳奇人陳昌斌:中國猜拳行令拳王爭霸賽創始人掀起酒文化狂浪
    第三屆猜拳行令拳王爭霸賽火熱場面他就是,中國優秀企業家、重慶市酒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猜拳行令」拳王爭霸賽創始人陳昌斌先生,在談及未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酒文化事業發展大計時的那種豪爽之氣和大志在胸陳昌斌是重慶市沙坪垻區人,以拳會友,術業專攻,全力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酒文化最具特色的研究分支,「猜拳行令」。多年的運作,數年的經營。活脫脫把一個流傳千年的民間競技遊戲,推廣成為系列「競技大賽」而四海揚名。硬生生把一個人人皆知、難登大雅之堂的佐餐益智即興推舉而成為「拳界」網紅。以己之力,助推踐行......
  • 在酒桌上不懂酒文化可是要丟人的!
    悠悠中國史,半部詩酒茶。好多人常說自己能喝善飲,但其中自有不同的境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都有能舉杯的說法,這就不得不說喝酒的境界與背後的酒文化。受到這次意外的啟發,杜康開始研究製酒,並發明了中國最早的酒,秫酒。杜康之後也被奉為酒神,在之後的文獻和詩篇中,也常以杜康代指酒或飲者。杜康可以說是史上第一位因喝酒而走紅的初代「流量男神」。
  • 2017年12月英語六級翻譯每日一句:酒文化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12月英語六級翻譯每日一句:酒文化 2017-06-28 16:18 來源
  • 酒的起源是6000萬年還是6000年?談酒桌文化≠酒文化之酒的歷史
    近日,「掌摑敬酒不吃的新員工」事件給中國傳統的「酒文化」蒙上了陰影,大眾談「酒」色變,年輕人對「酒」嗤之以鼻,甚至將「酒桌文化」等同於「酒文化」,豈不知二者大相逕庭、迥然不同。 「文化」一詞本顯中性,在不同群體看來,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既有發展也有捨棄。
  • ​【白庚勝】納西族的酒文化
    而且,因酷愛飲酒,「谷麥未熟」,農家即「以值預售其半。及熟,則治衣釀酒,不計餐,坐食之。」……(@微麗江 圖)        納西族的酒文化內涵豐富,不僅包括酒起源傳說、酒俗、酒器、釀酒工藝,而且還包括大量的飲酒歌謠、詩文,還牽涉到與酒有關的習俗、歌舞、祭祀、戰事、農耕、宴飲。因此,了解納西族的酒文化,無疑是理解納西文化的一個重要環節。
  • 中國醬香酒文化的象徵——成裕燒坊
    在國內,很多酒友文人雅士都很注重酒文化,而酒文化是什麼?文化究竟在哪裡?作為國酒茅臺的前身_成裕燒坊醬香酒,有著百年歷史的這樣一個特定的載體中,其文化品性、哲學思維主要體現在忠孝節義四個字上。家國榮譽,誠於國事;謂之忠。兒遂母願,殷勤於家;謂之孝。不羨繁華,不易其地;謂之節。
  • 中國那麼多白酒,哪種就最能代表中國的酒文化?大多數認為這幾種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白酒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古代無數的文人騷客在白酒的陶醉下寫下了經典的詩篇,酒文化的影響下,中國也有了無酒不成席的說法,白酒對於生活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不少人認為茅臺最能代表中國的酒文化,說到白酒行業,茅臺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醬香型白酒也是所有白酒中的佼佼者,醬香型白酒因有一種類似豆類發酵的醬香味而得名。因源於茅臺酒工藝,故又稱茅香型。
  • 葛景春 | 詩酒風流——試論酒與酒文化精神對唐詩的影響
    唐代的酒文化精神在唐詩中有充分的體現。酒對唐詩創作的影響 , 有兩個層面 , 一是酒對詩人生理影響的物質層面 , 一是酒文化精神對詩人心理影響的精神層面。詩與酒也有相互影響的辯證關係。酒對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及唐代詩人的心態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作者簡介: 葛景春,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文章原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