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家族由蔣家、孔家、宋家和陳家組成。在四大家族中,勢力最強大的是蔣家。
一、蔣家代表人物:蔣中正,字介石。
1、蔣介石在青年時期參加革命,積極追隨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
公元1922年,廣東軍閥陳炯明叛變革命,派兵攻打孫中山先生的府邸。孫中山先生被迫逃到永豐艦避難。蔣介石聽說消息以後,不顧危險迅速趕到廣州登上永豐艦,參加保衛孫中山先生的隊伍。蔣介石的舉動贏得孫先生的好感和信任。
公元1924年,孫中山先生派人籌建黃埔軍校,並且任命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校長。這也是他飛黃騰達的起點。蔣介石極力拉攏黃埔軍校的師生。很多黃埔軍校的學生後來都成為蔣介石的重要親信。例如陳誠、胡宗南等等。
2、大力發展自己的武裝力量。
蔣介石將黃埔軍校的學生組成教導團參與平定廣州商團的叛亂,後來又參加討伐廣東軍閥陳炯明的戰爭。黃埔軍校的師生們在實戰中獲得了鍛鍊,戰鬥力顯著提高。
公元1925年,蔣介石將黃埔軍校的師生們組成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他自己親自擔任第一軍的軍長。第一軍也成為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1926年,蔣介石蓄意製造中山艦事件,排擠其他黨派的革命人士,逐漸控制了國民黨的海軍。
蔣介石控制的武裝力量越來越強大。蔣介石在國民黨軍隊中的職務也越來越高,先後擔任軍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等重要職務。
3、利用國民黨內部的矛盾,將對手分化瓦解,逐漸發展成為國民黨內部實力最強大的那一派。
孫中山先生去世以後,國民黨內部分裂成左、中、右三派。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愷主張堅持孫先生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右派反對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大政策」。中間派代表人物粵軍總司令許崇智在政治上保持中立。
公元1925年,廖仲愷先生慘遭國民黨右派激進分子殺害,引起左派人士和革命人士的強烈憤慨。
蔣介石趁機以左派的面目出現,極力排擠國民黨右派人士。在蔣介石的強烈要求下,當時的國民政府將右派核心人物驅逐出境。
蔣介石接著把鬥爭的矛頭對準了國民黨中間派。蔣介石利用廖仲愷被殺一案大做文章,將鬥爭的矛盾對準中間派許崇智。許崇智被迫辭去一切職務,然後離開廣州。原本屬於許崇智領導的部分粵軍官兵被蔣介石收編。
1926年。蔣介石又發動整理黨務案,將鬥爭的矛頭對準了其他黨派的革命進步人士和左派人士,把革命進步人士排擠出國民革命第一軍。
國民黨傳統的左中右三派勢力都遭到蔣介石的無情打擊。蔣介石的勢力日益壯大,成為國民黨內部實力最強大的人物。蔣介石陸續兼任了國民黨組織部長以及國民黨常務委員會負責人等重要職務。
4、跟親美的宋家聯姻。
公元1927年,蔣介石正式迎娶宋家千金宋美齡為妻。藉助宋家搭橋鋪路,蔣介石與美國政府建立聯繫。從此,蔣介石獲得美國政府的長期支持。
5、蔣介石聯合李宗仁、馮玉祥和閻錫山等人發動第二次北伐戰爭,逐漸實現中華民國形式上的統一。
公元1928年,在第二次北伐戰爭中,國民黨軍擊敗奉系軍閥張作霖,順利攻佔北京城。張作霖狼狽逃回東北地區。日本趁機強迫張作霖籤訂不平等條約,打算進一步加強對中國東北地區的控制。張作霖拒絕了日本的無理要求。日本人惱羞成怒,在皇姑屯鐵路上埋下火藥。張作霖乘坐火車經過皇姑屯時當場被炸身亡。
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迅速出面穩定局面,控制東北軍。張學良公開宣布東北易幟,效忠南京國民政府,從此以後服從南京國民政府的領導。這標誌著蔣介石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完成中華民國形式上的統一。
6、蔣介石在國民黨幾次內戰中都大獲全勝,成為那個時代中華民國當之無愧的國家元首。
國民黨內部的軍閥們為了爭權奪利,多次掀起內戰。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是公元1930年發生的中原大戰。李宗仁、馮玉祥和閻錫山等人組成反蔣聯盟,共同出兵討伐蔣介石。雙方總兵力加起來超過一百多萬多人,在中原地區打得難解難分。
這時,蔣介石主動拉攏東北軍首領張學良。蔣介石開出豐厚的條件,又主動與張學良結拜成兄弟。
在蔣介石的要求下,張學良帶領東北軍入關,從背後偷襲反蔣聯軍,打得反蔣聯軍措手不及。在蔣軍和東北軍的兩面夾擊之下,反蔣聯軍損失慘重,被迫停戰求和。李宗仁、閻錫山和馮玉祥等人再也無力與蔣介石正面較量。蔣介石從此坐穩國民黨龍頭老大的位置,完全控制了民國政府。
二、宋家代表人物宋子文、宋靄齡、宋美齡等。
1、宋子文家境富裕。他的父親長期出錢資助孫中山革命。宋子文曾經在美國留學,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
2、1923年孫中山籌建廣州政府急需財經方面的專業人才。宋慶齡將自己的弟弟宋子文推薦給孫中山。
宋子文在財經方面表現出的專業能力獲得孫中山先生的認可。孫中山先生任命宋子文擔任中央銀行行長。在宋子文的苦心經營之下,廣州國民政府的財政狀況持續好轉。在北伐戰爭中,宋子文四處奔波籌集軍費,也為北伐戰爭做出了貢獻。
3、公元1928年,蔣介石任命宋子文擔任財政部長。後來宋子文又兼任中央銀行總裁。宋子文走馬上任以後,改革稅收制度和整頓金融行業,促使國民經濟顯著發展。
可是,蔣介石與宋子文政見不合。兩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宋子文在一怒之下辭去行政院副院長和財政部長職務。
4、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宋子文公開表示要抗戰到底,堅決反對向日寇投降。抗戰期間,宋子文多次赴遠赴美國,極力爭取美國援助。
5、公元1945年,抗戰勝利。蔣介石為了進一步加強與美國政府的關係,違心任命宋子文擔任行政院長。這也是宋子文在一生中擔任的最高官職。
由於宋子文制定經濟政策出現失誤,再加上長期內戰的影響,導致國民黨統治區物價上漲、貨幣貶值,陷入經濟危機。這引發了國民黨內部很多人的強烈不滿。在輿論的一片譴責聲中,宋子文被迫辭去一切職務。
三、孔家代表人物孔祥熙。
1、二次革命失敗以後,孔祥熙跟隨孫中山遠赴日本。在日本期間,孔祥熙與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宋靄齡產生感情。兩人在日本結婚。
2、公元1927年,蔣介石對宋美齡產生好感。孔祥熙和妻子宋靄齡趁機極力撮合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事。最終蔣介石如願迎娶宋美齡為妻。通過這件事,孔祥熙獲得蔣介石的賞識和信任。
3、公元1933年,蔣介石與宋子文在抗日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宋子文在一怒之下辭去官職。宋靄齡趁機遊說蔣介石和宋美齡等人,為自己的丈夫能夠升職搭橋鋪路。在宋靄齡的運作之下,孔祥熙順利擔任行政院副院長和財政部長。
4、全面抗戰爆發以後,為了增加南京國民政府的收入。孔祥熙強行向人民徵收苛捐雜稅。孔祥熙又對民族企業和中小資本家下手,強行入股或者直接接管民族企業,侵佔人民財產。
孔祥熙甚至縱容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囤積重要物質高價倒賣,大發國難財。這些做法激起極大的民憤。
公元1944年,為平息民憤,蔣介石被迫免去孔祥熙行政院副院長和財政部長職務。
四、陳家代表人物:陳果夫和陳立夫。
陳果夫和陳立夫是同盟會元老陳其美的侄子。陳其美是蔣介石的結拜大哥。
公元1924年,蔣介石在廣州籌建黃埔軍校。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倆陸續投奔蔣介石,成為蔣介石的重要親信。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倆逐漸控制了國民黨組織部,後來又成立了特務組織中統。當時的社會上甚至有「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
民國的四大家庭壟斷了民國政府的權力,也控制了民國的經濟命脈。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和資源,迅速積累了巨額的財富。有些人甚至大發國難財。這些做法引發人民的強烈不滿。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國的四大家族逐漸失去民心,為以後他們在軍事領域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孔祥熙首先帶著家人偷偷逃到美國。公元1949年,蔣介石領導的武裝力量在中國大陸全線潰敗。蔣介石帶著家人逃往臺灣。宋子文帶著家人逃往美國。陳果夫和陳立夫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但是,他們兄弟倆在臺灣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他們受到了蔣介石的猜忌和排擠。陳果夫在臺灣病逝。陳立夫受到蔣介石的猜忌,被迫遠赴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