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又一次上了熱搜,這次的評論留言幾乎是清一色地指責。大概意思就是朱之文一個嗓子好的農民,就該安分守己地唱好他的歌。書法寫字這都是文化人幹的,你朱之文近似於一個文盲,有什麼理由來寫字呢!
確實,朱之文沒怎麼上過學,勉強夠得上小學文憑。並且出名之前家裡很窮,夫妻倆種著幾畝地維持生計。他有一副好嗓子,也因此非常喜歡唱歌,他經常是一邊幹著農活,一邊唱著歌曲。
不僅如此,他還專門模仿專業人士練聲。他在舊書攤上買了本《民族聲樂的學習與訓練》,搬著字典琢磨這本書。按照書上的方法,他每天天不亮就到村外的河堤上去練聲,自此開始,風雨無阻二十幾年。
等他練完聲,天也就亮了,他便回家吃飯,下地幹活。不管是鋤地還是拉車,也不管是走著還是坐著,只要逮著空閒,他便唱起來。俗話說皇天不負有心人,朱之文憑藉自己的天賦嗓音條件和平日持續不斷的刻苦練習,終於在一檔選秀節目上脫穎而出。
後來憑藉獨特的優勢,引起了一些專業人士的注意,後來也是因此,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漸成就自己。
因為太接地氣了,他的行蹤一直都在眾多熱情的粉絲注視之下。這不,這段寫字的視頻被推上了熱搜。出於對文化的嚮往和對學習的渴望,有機會拿起筆來,他肯定不會視而不見。
可是一些專業和不專業的人都高聲呼籲他糟蹋了書法,一般人不理解情有可原,如果作為專業人士還要質疑朱之文寫字,就有點用牛刀殺雞了!否則就是一個假專家。其實朱之文寫字和任何一個人寫字是一樣的,他有書寫的權利,沒必要大驚小怪。
至於寫得好不好,不用評論,沒有意義。就算再高的大師,當初剛開始拿筆練習時,也不會寫得多好。我們都知道朱之文是個會唱歌的、沒文化的農民,朱之文寫書法的意義不在書法本身,而在於表現了他對文化的渴望。或許在他心裡,他寫的只是他渴望的文字本身。
至於視頻中所說,朱之文的字每個價值四萬元,那也不足為怪。那本不是字值錢,而是朱之文值錢。作為一個擁有眾多農民粉絲的歌手,他真實而奇蹟般的經歷,是粉絲們可望不可及的痛。他是粉絲們建造起來的楷模,在他的粉絲眼裡,他的一行一動都有價值,他的大衣不也是賣出了五十八萬的高價嗎?這跟大衣的材質沒有一點關係,只是有很多人需要藉助這些拉緊與朱之文在心理上距離。
這麼紅的大衣哥,別說四萬,就是八萬也會有人要,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賣多少錢別人也不用眼紅。這不過是名人效應催生的市場行情,跟藝術價值沒有關係,只跟人有關係。這次是撞到了寫字上,偶然高價賣了幾個字,但請那些以書法謀生的人放心,他不會搶了你的市場。他的市場是他的粉絲,這次是他寫的字賣了高價,下次沒準就是他挖出來的蒜賣個高價,也可能是他曾經用過任何一件小物件賣個高價,這一點不應該有脾氣。
有些字你不能把它當作書法,它有它獨特的意義。現如今不是「唯有讀書好」的時代了,不是只有字值錢,除了讀書寫字還有更多的東西值點錢,這便是娛樂。
至於五個字中錯了兩個,我想說,你跟他一個小學沒上完的半文盲較文字書寫的勁,是不是感覺有點怪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