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善於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2021-01-10 騰訊網

父母應該善於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根據少年兒童理想產生、發展和形成的特點,開展理想教育。例如:幼兒在幼年時期,就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同時,多逗、多與幼兒交談、玩耍,促進幼兒腦和四肢的發育。對幼年兒童來說,重點應該放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2)形象教育和道德行為規範教育。理想化的基礎來自美好的外表。兒童通過吸收,積累了各種美貌美貌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就會逐漸形成遠大理想。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形形色色的美好教育。比如給孩子講各種童話故事,革命故事,英雄少年故事,好孩子愛學習,不怕困難的故事等,把各種教育融入到故事中,引導孩子樹立學習的理想。教兒童唱歌、跳舞、畫畫、彈琴、唱兒歌,培養兒童的綜合能力。教孩子學習簡單的自我服務勞動和手工勞動,幫助孩子養成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的習慣,逐步形成自己的「做自己的事,做自己的小主人」的觀念。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4)正確對待孩子提出的各種要求,不要溺愛和遷就;對孩子正當和需要的合理要求應予滿足,對不正當或家長難以滿足的要求應予以說明和拒絕。在講理方面,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和人生觀,使孩子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對孩童來說,還應該以雷鋒為榜樣,以學習雷鋒為內容,以做雷鋒為內容,進行理想教育。指導兒童學習雷鋒,面對困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幫助孩子以愛國主義為基礎建立自己的理想。一個人的理想是屬於個人的,但更應該是屬於整個民族的,屬於偉大祖國的。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為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而奮鬥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才能有遠大的志向,才能結出美好的果實。要自強,要奉獻,要拼搏,要建功,要為祖國的榮譽而創造人類的奇蹟。因此,父母應該幫助孩子以愛國主義為基礎建立理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興趣的培養是理想教育的重要一環,遠大理想不是憑空產生的,更不是喊口號、貼標籤能造就的。這和一個人的興趣是密不可分的。一個人如果對一件事感興趣,經過反覆練習,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或甜頭,興趣就會轉變為愛好。擁有了興趣,就擁有了更高的追求,這就是理想。從某種意義上說,理想是由興趣決定的,也可以說,理想來自興趣。現在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興趣的培養,他們不顧一切地投入精力、時間和金錢,送孩子去彈琴、畫畫、音樂、跳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幼年兒童因其年齡小,對問題的思考往往是片面的,追求理想也有一定的盲目性。她們的理想往往出現兩個極端,要麼理想的眼光太短淺,比如學習好只是為了得到表揚的獎勵,或者純粹是為了實現人生理想,只是為了滿足生活的某些需要;要麼理想太「高瞻遠矚」,變成空想。我們的父母需要幫助孩子把大的理想和小的目標結合起來。假如孩子有成為數學家的理想,父母就應該在鼓勵孩子的同時,督促孩子好好上好每一堂數學課,不放過每一道難題,為將來的理想奠定堅實的基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簡言之,父母要善於引導孩子為大理想而奮鬥,為小目標而奮鬥,將大理想貫徹於實際的學習、勞動、生活、道德中,使孩子認識到大理想不是空洞的,而是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到的。夢想不在天邊,而是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和腳下。

相關焦點

  • 孩子樹立理想,家長如何引導
    如何引導孩子樹立理想:我們現如今對理想樹立這一塊的教育是沒有章法的,往往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以玩笑的心態去詢問一下孩子,僅此而已,並沒有實際的培養的方法或行動。或者是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也就是大概10歲時,由老師布置一篇關於理想的作文,然後孩子應付了事,而孩子對理想的最初印象卻停留在對寫作文的痛楚感受上。這些都是不懂孩子心理發展特點的錯誤做法,所以也才導致N多人沒有理想、缺乏目標,或者缺乏堅持目標、實現目標的能力。理想是什麼?理想就是一個人對未來所樹立的更遠大的目標,更高的自我追求,為什麼他會樹立這樣一個目標與追求呢?
  • 從小為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有人肯定有人否定,你會怎麼看?
    原問題:從小為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有人肯定有人否定,你會怎麼看? 人如果沒有理想,也就不會有目標,同時就會缺少追求目標和理想的動力,很容易活得像「一條鹹魚」。理想是重要的,那麼父母有沒有必要從小為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呢?
  • 少年強則中國強,如何讓孩子「不忘初心」,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
    在不斷發展前進的過程中,孩子們作為最有活力的一個群體,在不斷的前進歷程中有著屬於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這樣類似的奮鬥歷程中,其實遠大而充滿進取精神的理想,就會像指路明燈一樣,通過對歷程前進的不斷促進,來逐漸體現出理念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說如何樹立起宏偉遠大的理想存在
  • 從小為孩子樹立遠大理想,還有必要嗎?你會怎麼看?
    對於「從小為孩子樹立遠大理想」這一問題的看法,我的觀點是肯定的;至於為什麼有否定意見,尹老師認為是我們在為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時,出現了高高在上不接地氣的說詞,讓人誤解:要用正確的方式為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才不致遭到誤解。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的必要;為什麼有人否定「從小為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如何用正確的方式為孩子樹立遠大理想。
  • 理想是航標,是指路明燈,那如何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航標,是指路明燈,每個孩子必須樹立遠大的、正確的理想信念,才能很好地指引他們走向成功的道路。那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遠大的理想呢?首先,樹立正確的、遠大的理想信念。孩子很小,這需要家長通過身邊的故事,來鼓舞激勵小孩子在樹立正確的、遠大的理想。
  • 家長如何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這些家庭教育方法一定要知道
    作者 | 睿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育兒的過程中,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很重要,有理想的孩子更容易走向成功,那麼,作為家長,如何幫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呢?下面這些方法家長一定要知道。
  • 解密:如何幫孩子樹立遠大志向?
    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下,孩子從小養成遠大理想的目標需要的條件。一、埃裡克森的社會人格發展階段埃裡克森根據個體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社會危機的特點,將個體人格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在幼兒3-6歲時,即學前期,他們主要面臨的人格衝突是主動對內疚。此階段的發展目的是培養孩子的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 理想不是紙上談兵,幫孩子樹立目標
    理想和夢想是孩子最願意掛在嘴邊的詞,經常聽到孩子嘴裡飛出這樣的豪情壯語:我要當科學家,我要當太空人,我要成為最厲害的人,我要當作家……有志不在年高,孩子有遠大的理想和夢想是一件讓人欣喜的事情,沒有夢想的孩子沒有未來。但是還有一件比擁有夢想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有一個具體的行動目標。
  • 孩子沒有夢想怎麼辦?
    比如,中學時期的孩子已積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個性逐步得到發展,興趣愛好也已產生,這時家長應該從他們的愛好和感受出發,多考慮起個性的發展,幫助他們樹立帶有職業性質的理想。如果孩子是繪畫愛好者,那麼就應多從繪畫這個角度提出希望,並視其潛能確立期望值的高低:潛能小的就多鼓勵他多描摩景物、人物;潛能大的就鼓勵他做個畫家,這是第一層次的理想要求。
  • 為何別人家孩子的智力那麼高?想發展孩子的智力,這樣做就對了
    而有一種孩子的專注力就特別好,在做事情的時候眼睛會一直盯著看。能保持良好的專注力,而且學東西看一遍就記住了。觀察事物也很仔細,能觀察到很多細節,非常細心。這樣的孩子學什麼都會快,是很多父母心中理想中的孩子。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專注力不好時,父母就開始焦慮了。專注力、記憶力和觀察力、思維力和想像力都屬於孩子的智力。孩子的智力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
  • 伊利沛能奶粉的智賦配方,賦予孩子更高的智力
    雖說現在流行「佛系」,但說到養育孩子,大概沒有哪位當父母的能夠真正做到「佛系」。很多人都說「孩子快樂就好」,可若真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落後,大概父母就快樂不起來了,心底裡還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聰明伶俐,將來有個更好的前途。
  • 孩子智力低下如何判斷?父母應該注意什麼?
    如何判斷孩子智力低下1、首先會發現孩子不會哭,正常的兩個月會哭,四個月會大哭。2、是孩子對周圍的環境表示冷漠,視而不見、追物很差,餵養困難。智力低下兒童的分類智力低下的分類分為輕度的智力低下。輕度的智力低下一般IQ能達到50到70分,常表現為反應性較比正常孩子略差。第二種的程度是處於中度的智力低下的孩子,IQ 35分到49分,發育遲緩性比較明顯,語言的功能發育不全,吐字不清晰、流利性很差。
  • 孩子的抗壓能力弱,遇到事情就喜歡哭鼻子,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如果在小的時候沒有給孩子培養好抗壓能力,在長大以後孩子只能夠逃避,在社會中也總是趨於弱勢,很難成為社會中有用的人才。而面對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父母應該怎樣做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很多憤憤不平。認為所有的好事都應該由自己來承擔。比如幼兒園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孩子嫉妒別人參加各種比賽,由於老師沒有選他,就會出現一臉不服氣的樣子。
  • 學霸大多數都是讓父母「逼」出來的:四條建議,讓孩子志強則智達
    學習動機和興趣是兩者之間的互補關係,興趣可以促進良好學習意願的形成和發展。當您有動力和興趣時,首先要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成就感。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就要樹立遠大理想有一句話叫做:「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恃;所求者大,則必有所忍」,樹立遠大的理想是一切堅強意志的前提,這就需要我們作為家長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陪他一起去尋找適合他們自己的
  • 孩子膽小不自信?父母別著急指責,學會這四點輕鬆提升孩子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培養孩子的自信,對現階段成長及未來發展都極為重要。下面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4種方法,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1.讓孩子接受誇讚對家長來說,看到孩子的進步和成長,其實他們比誰都開心。由於孩子認知的局限,他們片面誇大自身某些方面的不足,並逐漸形成固化思維,比如運動、繪畫、數學、交往等,有些孩子認為自己天生就不行。既然沒有天賦,自然就放棄了努力。用知識智力觀和情緒智力觀,可以高效打破固化思維模式。智力內容,來自於大腦知識的多少,智力水平,多被情緒狀態的左右。讓孩子認識到,從基礎知識積累入手,從調控情緒開始,就能開發智力與提升能力。
  • 偏見會限制孩子成長,父母應警惕「刻板效應」,善於發現孩子長處
    文章/書晗編輯/書晗鄰居是一個對孩子教育非常嚴格的人,常常聽到鄰居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孩子恨鐵不成鋼的說你怎麼那麼笨,因為孩子的成績差就質疑自己孩子的智力是不是存在問題,總對孩子說今後現在不會學習長大了也沒有出息。
  • 孩子是否是學習的材料,在於父母的思想深度,以及能否正確引導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天生就是學習的好料。但是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智商其實是分不開的,父母的智力水平很多時候決定了孩子的智力水平,而父母的培養方式更是決定了孩子智力的上限。一個聰明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善於教導,也會變成和常人無異,而一個先天資質一般,但是卻得到良好引導的孩子,在後天會爆發出與常人不同的特質。怎麼去引導教育孩子呢?父母的思想怎麼傳達給孩子呢?四川的張家已經42歲了,張家是個高齡產婦,她的孩子只有7歲。
  • 父母的血型會影響孩子智力?若是這種組合,孩子多半比同齡人聰明
    3.後天成長環境優越當孩子的成長環境中充斥著更加多元的環境刺激時,他們的智力發育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當孩子生活在一個相對優越的成長環境中時,他所受到的智力開發更加多樣。當然,這種優越的成長環境並非指物質條件優越,更多時候指的是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用心。
  • 孩子說話的時候結巴怎麼辦?父母不要責怪孩子,應該正確引導孩子
    那麼當我們遇到小孩子說話,有結巴現象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去幫助孩子糾正他的說話方式,恢復正常的說話方式呢?要怎麼樣去正確引導孩子從哪些方面去引導呢?如果父母或者是身邊的家人,對於孩子誰說話的要求太過於嚴格,或者太過於心急。
  • 當孩子產生嫉妒心理時,家長幫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才是重點
    嬰幼兒時期,孩子看到媽媽抱別人家的孩子,會主動拉扯媽媽的手,要求放下別人家的孩子,這是最初的孩子嫉妒心理的表現,隨著孩子長大,這種嫉妒心理範圍更廣,程度更深,父母們會擔心孩子的嫉妒心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範圍,其實,父母只要做好正確的引導,不但可以改善孩子的嫉妒心,還能樹立孩子的競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