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的難題:低薪喜歡的工作vs高薪痛苦的工作,該怎麼選?

2021-01-18 辣說職場

很多人在關於擇業和就業的問題上總會感覺到迷茫,特別是剛畢業和畢業後剛剛工作幾年的年輕人。其中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是選擇高薪痛苦的工作,還是選擇低薪自己喜歡的工作呢?我們先來看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例子:

有個同事是廣州人,是學法律專業的,薪酬也比較高,但是這份工作事情多,做起來就會很痛苦。於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自己喜愛的事業單位,月薪拿到手只有5000加,職業薪酬發展很受限,想要高薪可能就是這個單位的最高級了。

他想先在自己喜愛的事業單位試試做著,看看能否有所發展,如果沒有發展的空間,就直接去律師事務所了。後來在這個單位待了1年,他覺得事業單位這份工作單調且乏味,無法發揮自己的價值,就去了律師事務所,每天做得很有勁而且錢袋子也足夠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根據調查,一個人如果做自己覺得很痛苦的工作,很難在自己選擇的職業上取得成功;但是如果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可以充分激發人的潛能並實現職業生涯的規劃。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1、興趣為職業生涯的選擇引路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如果你對某件事感興趣,你就會主動去探索,就會有學習和工作的激情。

鋼琴家朗朗從小就對音樂很感興趣,3歲的時候,朗朗的爸爸帶著他去學鋼琴,一學就是兩個小時,而且一點也不覺得累。正是他對鋼琴的熱愛與勤奮為他現在所取得的優秀成績奠定了基礎。

所以,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一樣也可以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引路,並最終取得成功。

2、興趣可以調動工作積極性

如果你從事的工作是感興趣的,再單調枯燥的工作也會讓你覺得是一種享受。因為興趣可以讓你保持對該工作的好奇心,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時,還可以讓你保持學習,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發揮你的最大優勢。

大家應該都知道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他有著一口令人羨慕的流利的英語。其實,李陽的英語在一開始並不是最好的,但是他非常喜歡英語,正是他對英語的狂熱讓他努力攻讀英語。

那麼,怎麼把興趣和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

1、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興趣是你職業生涯中的一個起點,如果你能夠正確評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它不僅可以幫助你如何選擇職業,還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曾經有人研究過從事興趣的工作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研究表明,如果從事感興趣的工作,可以高效率工作並發揮才能的80%-90%;如果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只能發揮才能的20%-30%。因此,從事本身並不感興趣的工作很難獲得滿足感,還有可能會造成頻繁性跳槽。

那麼怎麼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呢?可以試試用以下幾種方法:

(1)回憶一下讓你特別充實和快樂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2)翻看一下自己的上網記錄,看看自己最常看的網頁以及書、電影等類型;

(3)可以做一些類似「霍蘭德職業興趣傾向」的心理測試,通過測試可以讓你大概了解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應的工作類型。

想像一下,如果你每天都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還能拿到自己滿意的薪酬,豈不是美滋滋。

2、你的興趣能夠創造價值

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之後,你是否為之付諸努力?你說喜歡寫作,那你為你的興趣付出過精力嗎,是否反覆修改你寫的文章?為了提高文章的內涵和質量,你是否堅持每周甚至每天閱讀書籍,不是只停留在看,而是吃透書本?

所以,光有興趣還不夠,還得創造出價值。怎樣才算創造價值呢?比如說我在某些問答平臺回答問題,可以給那些提出問題的人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我的價值所在。

3、提升自己的硬實力

硬實力通俗地講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即你跟別人比突出的地方。

舉個例子:

老闆吩咐三個員工去完成同一件任務:調查某供貨商公司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

第一位員工在五分鐘後就回來報告了,他並沒有親自去調查,而是向下屬打聽了該供貨商的情況;

第二位員工在三十分鐘後回來報告,他僅僅是到供貨商那裡了解皮毛的數量、價格、品質;

第三位員工則是在九十分鐘後才回來的,他不僅親自去供貨商那裡了解皮毛的數量、價格和品質,而且根據公司的採購需求,詳細記錄供貨商的商品,並且聯繫上了該供貨商的銷售經理;他還去了另外兩家供貨商那裡了解皮毛的相關情況,詳細比較三家供貨商並制定出最佳方案。

面對同一個任務,三位員工的完成情況各不相同。而哪一種情況是老闆會採納的?很明顯是第三位員工,因為第三位員工具有多維度的完成任務的方式。

所以,不僅要有興趣,還要提升你的核心競爭力,你對公司的貢獻越大,你就是無可取代的,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被淘汰。

綜上所述,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期望通過工作來逐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很明顯是很難成功的。我覺得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把興趣和自己的職業結合起來,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並取得成功。

相關焦點

  • 低薪喜歡的工作VS高薪厭惡的工作,怎麼選?
    工作累了想充電,你需要來點職場經濟學。大家好我是大白。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低薪喜歡的工作VS高薪厭惡的工作,怎麼選?」工作,選喜歡的,還是選高薪的,就如同在追求豐滿的理想、或是屈服於骨感的現實當中選擇一個。
  • 工作到底是要選擇高薪,我不喜歡的,還是低薪,我很喜歡的呢?
    人生最難無非是選擇,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可能面臨著「高薪不喜歡,低薪很喜歡」的問題,這時候我們該如何選擇呢?難道這是老天爺給你的考驗嗎?記得有一集《奇葩說》就辯論到了這樣的話題(可惜我喜愛的薛兆豐老師麼有來)如果你面臨著「高薪不喜歡,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你會如何選擇?節目中,毛不易的選擇是低薪很喜歡,理由是:現在很多人都工作的不開心,不如選個開心的。有網友說:只要是工作我就不快樂!
  • 你會選擇高薪不喜歡的工作,還是低薪很喜歡的工作?
    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對一個成年人來說有多難?大概是從清晨起床那刻起,便開始感到痛苦吧。因為不喜歡,所以對工作相關的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更加沒有做事的動力。
  • 高薪私企和低薪體制內,你會怎麼選
    職場上流傳著這麼一句話:選擇大於努力,選擇不對,努力白費。是去高薪私企還是低薪體制內,應該怎麼選?這個問題不管是應屆畢業生還是職場老人都會很糾結,各種答案層出不窮。筆者曾在論壇和視頻平臺上就這個話題發起過討論,現在就把評論歸納成三個流派,為大家將來做出選擇添加一點助力(也可能是困擾)。
  • 畢業三年,我放棄了高薪不喜歡的崗位,轉行做了低薪很喜歡的工作
    文 | 臥貓2018年10月份的《奇葩說》談過一道辯題,「選擇高薪不喜歡還是低薪很喜歡的工作?」是的,從前年的時候,我就開始為這個問題掙扎了。當時一看到這道辯題,心裡一顫,有一種被戳中的感覺。同時也很激動,以為看完節目就可以得到一直想要的答案了,可以知道面對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該如何選擇。
  • 工資不高有機會晉升的工作,與高薪有挑戰的工作,怎麼選?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想要找到「離家近事情少工資高」的工作,這樣的事情誰都想去做,不過現實中個人創造的價值與收入往往是成正比的,忙碌並不代表賺得多,但是能在有限的時間裡賺取更多的利潤,這才是最終拿到高薪的關鍵。工資不高有機會晉升的工作,與高薪有挑戰的工作,怎麼選?
  • 58同城:高薪工作or穩定工作,後浪們的選擇竟都這麼野!
    找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最近#年輕人工作選高薪還是穩定#的爭議話題激發了網友們的討論熱情。因為「不想過著一眼就看到未來的生活」,促使原本在電視臺做著穩定的主持人工作的陽陽辭職做起了帶貨主播,而她的選擇也反映了當下年輕人的擇業觀。高薪or穩定,年輕人應該怎麼選?
  • 幫子女找什麼工作好?低薪且穩定的工作已經過時了,原因很真實
    但是很多父母給孩子找的工作卻不是他們喜歡的工作,而是那些穩定卻低薪的工作。這些工作卻讓他們的子女心裡不是那麼的舒服,因為他們想要得到的工作並不是這類型的。雖然我們都知道父母是為了子女好,但是父母為子女介紹的工作會給他們帶來特別大的困擾。因為這會讓他們不好拒絕,離職的時候也會因為父母的原因有一些顧慮,所以這就給他們帶來了困擾。
  • 職場上最不能相信的一句話:工資不重要,喜歡最重要
    作者 l 重明 編輯 l 星裡浣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轉載請聯繫授權(微信ID:zzlloveutoo)奇葩說曾經有一道辯題:「在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之間,如何選擇?」
  • 工作5年觀察:快速在職場崛起,拼這10個認知
    而那些能力非常強的員工,老闆即使經常調整業務,也更多的會顧及這些人,不會讓他們隨便頂上一個新崗位。這就是工作選你,還是你選工作。當然,你一定要記得,選擇有局限性,不代表你沒得選,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有選擇權。職場初期:如果你沒辦法選擇你想去的公司,你可以曲線救國,先選擇去它所在的行業。
  • 能在2020年職場寒冬形勢下還能找到理想工作,究竟做了什麼事呢?
    在企業優化以後,明年即將有九百多萬的大學畢業進入職場,2021年的就業形勢更為嚴峻,不管是在職人員還是求職者都壓力劇增。2020年餘額不多,要開始做年終工作總結,展望明年的職業發展。向陽生涯,研究發現在職場中可以穩定得到高薪的那類人,通常並不是最努力的人,而是綜合素養最高的這群人。
  • 聞臭師年薪50萬走紅職場:那些拿高薪的打工人,都有這3種能力
    在職場競爭上,李永國的鼻子就是核心競爭力,他有別人沒有的「稀缺品」,拿到年薪50萬也是理所應當。有句名言說得好:「人的價值高低取決於稀缺性,即不可替代性。」出現這樣的薪資懸殊,你就該思考你的不足之處在哪裡?作為一家公司的老闆,不會平白無故給那位員工高薪、另一位員工低薪,而是根據2點去定薪:1、你的技能是不是在公司成為「稀缺」?2、你的崗位有沒有給公司帶來高收益?
  • 人到中年,越想找高薪工作,越不要進入這三種無良公司的工作崗位
    近年來,在社會上找工作時,其實有很多中年人難以跳出怪圈兒,總覺得自己的工作並不適合自己,所以只能在招聘網站或者是招聘渠道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跳槽,而在魚龍混雜的招聘市場中更是難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些中年人甚至失業在家,沒有辦法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
  • 能說會道的95後大學生,可以從事這三份工作,挑戰高薪工作
    現如今,在進入職場或者進入社會以後,有很多大學生他們不知道自己該找尋什麼樣的工作,可是大家又渴望高薪,希望自己的收入越來越高,不過在找尋工作時,很多95後的大學生並不清楚自身的缺點和優勢,也無法找準定位,所以筆者建議大家尤其是那些能說會道的95後大學生,可以從事以下這三份工作,但是前提是需要有較強的抗壓能力
  • 年輕人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又該怎麼工作?
    因為你剛從校門出來,你對社會、對職場、對工作的概念很多都是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這需要時間去了解、糾正和內化,從而培養正確的認知,培養職場上的能力。我們在學校裡學的和職場上需要的是有很大的脫節的,所以年輕人找對公司和跟對老闆很重要,也就是說年輕人要知道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和怎麼工作。
  • 20K網際網路工作與4K事業單位怎麼選?看到網友們的答案,蒙了!
    前言: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網際網路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臺。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女性職場人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女白領。雙非一本,畢業4年半,年齡28,女,坐標廣州,不入流公司產品經理,月薪10K,到手9.5K。沒進過大廠,小公司的產品經理,感覺就只是執行層而已,技能說不上什麼特別的,感覺工作一兩年的PM都有的水準。
  • 如何看待職場上工作平常沒什麼造詣,卻喜歡評判別人工作的人?
    如何看待職場上那種自己工作平常沒什麼造詣,卻喜歡隨意評判別人工作的人?在職場中,經常可以看到喜歡對別人的工作隨意評判的人,甚至喜歡「好為人師」,用自己的理解對其他人的工作指手畫腳,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 職場心理學:人在職場,工作到位,不「越位」
    任何工作都可以稱之為職場,職場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職業。並不是一言兩語就能表達出來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除了少部分獨立工種的工作外。許多工作還是需要團隊協作完成的,退一萬步來說,在職場上人與人的接觸總是避免不了的。
  • 職場牛人如何運用職業規劃抵禦2020寒冬年?4張圖讓你看透徹
    在企業優化之後,明年即將有九百多萬的大學畢業進入職場,2021年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無論是在職還是求職者都壓力劇增。 2020年餘額不多,要開始做年終工作總結,展望明年的職業發展。向陽生涯,研究發現在職場中能穩定獲得高薪的那類人,往往不是最努力的人,而是綜合素養最高的這群人。這些人聰明、通透、有執行力,且最會思考,最重要是能提前做好職業規劃。
  • 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有一種選擇叫「沒得選」
    很多時候,我們工作做得不開心,可為了那份固定工資你得繼續幹,因為你「沒得選」;受了領導批評,就算再委屈也只能閉上嘴藏在心裡,因為你「不能選」;做了若干年後,發現這根本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但你已經沒有勇氣放下從頭再來,因為你「沒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