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凌
近日,哈弗全新SUV命名為「哈弗大狗」一事引發了諸多爭議,看好者認為其接地氣,抓眼球,賺足了聲量;看衰者則認為,「大狗」一名命名不妥,這種土味營銷,並不適合汽車圈,也不適合一直致力於實現國際化的哈弗品牌。
把土味營銷用在汽車圈,哈弗或是第一家
在精緻審美文化仍是主流的今天,一些打破嚴肅主流文化的「土味營銷」突然吸引了不少眼球,並且因此出位,收穫了頗多流量。
從土味吃播、土味包裝、土味人設,再到如今的哈弗大狗的土味命名,土味營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並憑藉著和眼下主流審美完全不同的風格,迅速出位。不過,這卻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它很容易被貼上粗鄙的標籤,也並不是任何產品和品牌都適合。
比如說,在快消品領域,土味營銷能夠取得不錯的傳播效果。其原因有二:一方面,快消品的價格不高,消費者入手門檻低;另一方面,較大的基數和實用性,也讓產品並不會因為「土味營銷」而影響其從使用價值到價值的讓渡。
但是,在動輒售價10來萬的汽車產品中,搞「土味營銷」能否取得好的效果?我覺得值得商榷。
一方面,雖然汽車產品也在向三四線城市下沉,但是汽車並不是自行車,其產品入手門依然檻不低,能夠入手汽車的消費者必然是擁有一定經濟基礎,個性雖然會是這些消費者的追求,但「土」並不在其中,尤其是在中高端汽車市場,一款車的名字將直接決定消費者對這款車的第一印象。
另一方面,土味營銷顯然會拉低品牌形象,會為產品貼上「土」、「LOW」、「俗」的標籤和印象,從而影響產品實現從「使用價值」到「價值」的過渡。當然,如果哈弗大狗本身就定位於低端市場,這樣的命名或許並沒有太大問題。如果不是,那麼這樣的營銷顯然會不倫不類。
再有,儘管長城汽車在6月份宣布為新車開啟「全球徵名」,並提供「一字萬金」的酬勞。但實際上,「大狗」這個名字早於5月14日已由長城汽車發起註冊,這也意味著,從時間上看,新車命名「大狗」似乎已經是「命中注定」,從結果上看,也印證了這一點。至於「大狗」的名字到底是網友起的,還是一次「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事件,其實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長城註冊的這個土味「名字」,成功出道了,眼球和流量也都收割了。至於消費者買不買單,則是另一個話題了。
越野仍是小眾領域,哈弗大狗前景並不明朗
從目前長城汽車的規劃來看,高端品牌有WEY,中端有哈弗H系和F系,低端有哈弗M系,新晉的大狗等「動物園」車系是否會聚焦更小眾的越野市場呢?目前還不好說。
不論是出於何種考量,值得肯定的是,目前哈弗大狗的知名度已經打開,消費者的眼球的確是抓住了,但引發的爭議也不小。不過,在產品的曝光度和品牌形象之間,哈弗顯然選擇了前者。但消費者會不會買帳,還要歸結於產品力。
就目前的產品力來看,哈弗大狗是一款對標JEEP的硬漢SUV。造型方正而充滿力量感,無論是大燈、車頂行李架、車身尾部造型都在突出這款車的越野屬性。而在動力上,新車或將搭載現款H6的1.5T發動機。這款車諜照剛剛爆出時,坊間猜測其或是哈弗H5的換代車型,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新車並不是新H5。而其產品力從目前的信息來看,是否足夠具有競爭優勢,還不好說,畢竟自主品牌中的長安、吉利也都很強。
不過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越野SUV仍是小眾領域,尤其是在城市SUV大行其道的今天,其銷量恐怕也不會太高。而從這一點來說,新車叫不叫哈弗大狗,似乎又不是很重要了。
寫在最後:
從「國際範兒」十足,有著「have all」(無所不能)寓意的HAVAL,到土味十足的「大狗」,這或許是哈弗品牌新晉管理者在傳播風格上的一次嘗試,也或許是存量競爭下的流量焦慮所催生的「怪相」,至於成功與否,則仍要消費者給出答案。
(壹車界,全視界!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文中圖片僅供示意,本文作者金凌,轉載需註明作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