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古代俗語對於大家來說早已耳熟能詳。尤其是唐詩宋詞那種古典優雅之美,讓每個人都讚嘆不已。
閒暇之際,彈上一首樂律,品鑑一壺清茶,吟誦一些詩詞,真是沁入心脾。尤其是古代的一些民間俗語,總是以獨特的形式在展現著民間的百姓生活。
這些古代俗語帶有濃厚的時代特徵,比如之前在古代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好男有毛值萬金,好女無毛旺三代」,古人用體膚毛髮來形容一個人的命運,雖然這句話有傷大雅,但是這也為我們研究古人人文風貌提供一個絕佳的途徑。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中是男尊女卑,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在耕作的時候,男人都是家裡的重要勞動力。那麼一個男人身體到底強不強壯,都是通過他體膚毛髮來判斷的。
尤其是那些粗獷的糙漢子,比如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一些軍隊中的英雄猛將,都是皮膚黑油體毛茂密。在當時的社會中,越是這樣的男人越容易被器重,尤其是在朝廷中,非常受到皇帝的賞識和寵愛;同時也會成為家庭中的富貴象徵。
而作為女子,在古代封建社會是沒有任何地位的。如果一個女子身材窈窕,同時皮膚如凝脂白皙靚麗,那麼這樣的女子能夠旺三代。相反,如果一個女子身上體膚毛髮茂密的話,在古人眼裡她們會與男尊的思想有所衝突,這樣的女子是不被看好的,也沒有哪個宦官之家願意娶這種女子。
古人說的真的有的道理嗎?在現代也是這樣評判一個人的嗎?在小編看來,古人說的這種道理其實是不科學的,根本不能用一個人的體毛多與少來判斷衡量這個人今後如何。
我們如果從中醫角度來看的話,其實能夠通過體毛多少來判斷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在《素問》中,有一句這樣經典的語句: 「腎者,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 。腎精充盈則 頭髮茂盛,光澤,腎精虧少,則頭髮乾枯。其實,它講的就是頭髮多少跟腎臟有直接關係。
那麼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用科學的眼光去詮釋這句話的話,是有荒唐之意的。比如:在《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高氏姐妹漂亮如花,不僅身材窈窕,而且長得也非常靚麗,皮膚亮白潤滑。
如果換做在古代的話,以高氏姐妹這種姿色的女人,肯定會深受男人喜愛,過著一世無憂繁榮富貴的日子。然而,在現代社會中,高氏姐妹卻憑藉自己的姿色做起了見不得人的勾當,利用自己的顏值與貪官同流合汙。那麼,這與古代人說的「好女無毛旺三代」簡直就是大相逕庭。
所以,總體來講,古人說的話並不一定全部都是有道理的,有些至理名言金句我們可以收藏,可以去體會,對我們有幫助,可以增加我們智慧。
畢竟這可是古人所留下的精華。但是有些古代民間俗語,無從考證的話,我們只能是笑而不語,一聽而過,無需記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