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好男有毛別鞭春:這句俗語的意思有兩個,第一個意思是好男人的象徵是要有濃密的毛髮。在過去男人是一個家庭中的頂梁柱,不僅家裡的大事小情男人要做主,還要負責起照顧一家老小的重任,所以人們認為男人有一個好身體至關重要,這樣才會照顧好家人,也會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男人身上的毛髮越濃密,身體也會更加強壯,這樣的男人才更受女人的青睞,相反如果男人身上的毛髮稀疏,人們認為這樣的男人身體略差一些,不是女性理想的結婚對象。
再來看第二個意思,在過去農村有「好男不鞭春」的說法,鞭春指的是在立春節氣「打春牛」的習俗,現在很多地區依然有這個習俗,在立春這一天,村裡會舉行「打春牛」的活動,人們會用泥土製作成耕牛,並在耕牛肚子中裝滿食物,村子裡的強壯的小夥子用鞭子抽打牛的肚子,當泥牛被鞭壞後,肚子中的食物就會散落一地,打春牛的小夥子就會爭搶食物。之所以會有好男不鞭春的說法,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家庭富裕的男人並不會因為食物和其他人發生爭搶,所以就不用去鞭春。
好女有膘不看燈:這句俗語同樣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在過去人們的認知中,好女人的象徵是身體肥胖。之所以會有「好女有膘」的說法,在過去人們的認知中,結婚的女人還有「傳宗接代」的重任,人們覺得,微胖的女人在婚後好生養,而太瘦的女人不好生養,所以在過去微胖的女人才是男性理想的結婚對象。
第二個意思,在過去有「好女不觀燈」的說法,每年的元宵節大街小巷上都會掛滿燈籠,人們會三五結伴去賞花燈,在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都應該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所以像賞燈這樣拋頭露面的活動不應該參加。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的意思,你對這句俗語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