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像大家熟知的數九歌的描述,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也側面的說明三九四九是最為寒冷的時間段,尤其是北方地區,這段時間更是江河封凍滴水成冰。
農村關於數九之中的俗語相當的多,這些俗語都是對於整個冬季的天氣走勢。像其中一句老話「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老話所描述的是什麼意思呢?按照農村的農諺經驗,如果是在一九期間沒有出現降雪或者是降溫。那麼整個冬季將會非常的暖和,在這九九八十一天之中幾乎沒有特別寒冷的天,也就出現了所謂的暖冬,為什麼一九沒有出現降雪,就會出現暖冬呢?這句老話也是根據多年的經驗積累演變而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數九從冬至開始,沒九天算作一個九,第一個九叫做頭九和一九,今年的一九從12月21日開始到12月29日。按照老話的說法,一九期間沒有出現降雪或者是降溫,那麼整個冬天將不會很冷。這是因為數九開啟之後,寒潮能夠來襲氣溫降低,那麼這個冬天將會比較的寒冷。而且來年的莊稼也會有好的收穫,預示著來年將會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農諺將其描述為: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意思是一九出現了降雪和降溫,來年必定會獲得豐收,糧食產量增加了,就連村民餵養的豬狗也能夠吃的上白面饃。
寒冷的冬季也正符合了農村老人所說的:該冷不冷不成年景,該熱不熱五穀不結。所以冬季該冷的時候氣溫越低越好,夏季該熱的時候越熱反而越利於莊稼的成長,冬季極低的氣溫能夠將農田土壤之中的害蟲給凍死,從而在來年之後會蟲害減少,這自然利於莊稼的豐產。氣溫極低也能夠帶來較多的降水,起到緩解冬季乾旱。也被叫做冬無雪,麥不結。麥苗蓋上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冬季出現充沛的降雪,才能利於來年的收穫。
至於今年冬季的天氣走勢,從目前來看寒冬已經成為定局,這幾天寒潮的來襲,面積相當的廣泛,多地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降雪。而且這樣的天氣正好出在一九,這非常符合了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的俗語描述。加上氣溫的降低,今年的冬天明顯的感覺到比往年要冷上許多,寒冬已經成為定局,在加上一九期間多地已經出現降雪,無一不是預示著來年的農田收穫,將會取得不錯的成果,對此你這麼看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