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2021-01-16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臘月的到來,不僅意味著離年關越來越近,同時也意味著最冷的月份已經到來。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沒有道理呢?

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臘月頭指的是臘月初,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在臘月初時出現降雪天氣,那麼馬在這個冬天會因為沒有糧食而餓瘦,但是牛卻不會受降雪的影響。

在過去牛和馬是農村常見的家畜,由於過去沒有先進的農業機械,農民在耕地或收穫時,都需要家畜來輔助幫忙,牛和馬便是過去農民常用的家畜。農民在農耕時根據天氣的實際情況,分為農忙季和農閒季。在農忙時,不僅農民很忙碌辛苦,牛馬等家畜也同樣如此,但是等到農閒到來時,農民便會多補充營養來休養生息。在農閒時農民也會多給牛馬等家畜吃一些飼料讓他們也好好地歇一歇。

雖然牛和馬都是家畜,但是他們所吃的食物並不相同。農村上了歲數的老人大多都知道,牛是雜食性動物,很多食物牛都喜歡吃,比如雜草、玉米秸稈等粗飼料,但是馬卻不相同,馬是精飼料動物,像雜草、玉米秸稈等食物,馬都不會吃,和牛不同的是,馬除了在白天吃飼料以外,在晚上馬也要吃飼料。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如果在臘月初時出現降雪天氣,那麼整個冬天的降雪會很頻繁,牛馬的飼料來源將會受到限制,不過因為牛是雜食性動物,沒有了精細飼料,牛還可以吃粗飼料,所以冬天降雪多並不會對牛產生影響,但是由於馬對食物很挑剔,所以冬天降雪過多,馬會因為食物來源受限而餓瘦,從而出現了「瘦馬不瘦牛」的情況。

農村老人所說的「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根據牛和馬的飲食習慣不同而總結出來的經驗,雖然臘月初降雪會導致農民養的馬瘦掉,但是農民卻希望臘月初時會出現降雪。這是因為,臘月初出現降雪預示著當年冬天的降雪會很多,雖然冬天降雪次數多會使氣溫下降,但是降雪多、氣溫低對農作物的生長會有好處,所以人們希望臘月初時出現降雪天氣。

今天是臘月初二,由於前幾天的一股強冷空氣已經離開我國,所以最近幾天之內我國的天氣將以晴天為主,看來今年冬天的降雪會很少。你們那裡有「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的說法嗎?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農俗『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
    那時有句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呢?一、雪打臘月頭臘月是一年的第十二個月,『臘月頭』一般處於『數九』天氣的『三九』或『四九』,氣溫非常低,這個時候雨雪很常見,若是臘月頭下雪,整個臘月裡還要下幾場雪,因為天氣寒冷,下雪不容易融化,田地的小麥都蓋上一層厚厚的雪,也預示是個寒冬,小麥可以安全越冬,有『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當春回大地時,冰雪才能消融,土質也會疏鬆,耕牛就會遍地走,到處一片豐收的景象。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唐代詩人杜甫有詩: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意思簡單:往年臘八,冰天雪地,距溫度回升有段時間。今年臘八,冰融雪消,山野中萱草冒出嫩芽,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距2021年剩一個月時間。進入臘月,意味著冬季快結束,春季拉開帷幕。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初二,距離過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今天是臘月初五,在農村有著進入臘月就到年的說法,畢竟這到了臘月以後,也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一個月,在農村也是有著辭舊迎新的意思,畢竟這一年中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所以農民會在一年裡的最後一個月送走不好的事情,然後到了大年初一的時候,大家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同時在臘月裡也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農民不但要忙手裡的活準備過年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啥意思,「三白」指什麼?
    人們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入臘月後年味兒就一天比一天濃了,臘月裡,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開始為過年了,買年貨、殺年豬、蒸饅頭等等,以至現在人們覺得過年只有臘月熱鬧,春節後反而沒有過年的感覺了。關於臘月,有很多習俗和俗語,農村就有一句老話,「臘月有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三白」又指什麼?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農村的一句老話,臘月南風正月雪,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在農村有進臘月就進年,畢竟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在農村也有進臘月就進臘月的意思,畢竟這一年中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所以農民會在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送走不好的事,然後到大年初一,大家都來迎接新的一年,同時在臘月也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農民不僅要忙著手中的活兒,為過年忙著,其次是收拾屋子,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非常有趣,聽著解悶,今天坐在暖和的太陽地裡,同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神侃,這些老年人都是從建國初期過來的,對農村俗語出口成章,說馬上到臘月了,一年又過去了,小孩又大一歲,老人可又老一歲,出去打工的也該回來了,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不是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嗎?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沒有道理呢?數九又叫做冬九九,是記錄寒冷冬天到溫暖春天的一種記錄日期的方法。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按照這個方法向後延續,一直到九九結束。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老話有何講究呢?
    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臘月也越來越近。臘月是過去農村最熱鬧最忙碌的季節。這個季節農田已經沒有農活了,但隨著春節的臨近,屋外要整理,還要購買年貨,當然很忙,農村的大會也出現了忙碌的景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啥意思呢?這句老話也指年末和稅收的部分神經。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的古語進入臘月就是年。新年來的時候,很多事不能做,還有很多事要辦。
  • 「就怕臘月初一雪,從春旱到夏」,農村俗語有道理嗎?讀完明白了
    俗話說,進了臘月都是年,今天我們已經邁進臘月的大門了,年味也開始越來越濃了。趕大集、置年貨,只等著喝過臘八粥,年的風俗愈加緊湊起來,糖瓜粘、磨豆腐、炸面魚、割肉殺雞、除塵布新。在農村人眼裡,臘月初一雖不是節氣、節日等特殊日子,但農村老農民特別看重,甚至有的人認為「初一管當月,至多管三個月」。有俗語就說「臘月初一東風,六畜受災;不怕臘月初一晴,就怕臘月初一雪,從春旱到夏」,說的就是臘月初一天氣對未來的深刻影響。又是六畜受災,又是從春到夏乾旱,聽著甚是嚴重。其中到底包含著怎樣的道理呢?下面,我們就來詳聊一下,看完之後,大家就明白了。
  • 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看了你就知道了
    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看了你就知道了。農村一直流傳著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大多都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風土人情,有些是人生哲理,毫無疑問大多都是很有道理的話,不過有些如今卻不適用了。就比如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啥意思?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俗語,農民都能說幾句,尤其這春節臨近,外出的農民都回家過年,農村空前熱鬧了許多,大人忙著購置年貨,小孩子則窩在家裡玩手機、看電視,村裡的老人喜歡在陽光充足的午後,討論著家長裡短,村裡有人想趁著年前這段時間把房子建好,不耽誤明年外出打工,農村老人卻說『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啥意思?
  • 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進了臘月之後,人們上街買東西的也多了,小城鎮也熱鬧起來了,很多平時沒空回來的農民工現在回來了,回來後也要馬不停蹄買上禮品去走親戚,把親情給補起來。
  • 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什麼是閏月、閏年?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是怎麼來的?大家都知道:因為農曆的月份是根據月亮的盈缺計算的,但農曆年卻是根據太陽的行程來劃分的。就像這句農村俗語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俗語「兩春夾一冬」是什麼意思?兩春夾一冬,就是在陰曆的一年之中,年頭,也就是年初的時候,有一個立春,在年尾結束的時候,又一個立春。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這話啥意思呢?
    像在農村這個時候,大家就會對明年的莊稼進行預測,畢竟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的,對於預測年後的天氣年景來說,農村主要是依靠著俗語,就比如這句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就是預示著明年的年景好,而且農民的收成也會好,那麼這句俗語看起來帶有家裡養殖的牲畜和寵物,它們和天氣有什麼聯繫嗎?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首先說的是臘月立春頭,什麼叫臘月立春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