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50歲,到底是胖點好還是瘦點好?人們總是各執一詞。聽得最多的說法就是「千金難買老來瘦」,部分上了年紀的人拼命減肥,吃東西小心翼翼,就是為了瘦點能長壽。
今年已經70歲的陳爺爺,一直都將身材保持在瘦瘦的狀態,身上、肚子上一點贅肉都沒有,手臂和腿都很細,他對於自己的身材是非常滿意的,覺得自己肯定能活到一百歲。但最近,陳爺爺走路總是覺得累,稍微活動活動,便有很明顯的疲憊感,他感覺有點不對勁,於是立刻去做了檢查。
通過檢查,找到了陳爺爺一活動就感覺疲憊的原因,陳爺爺的肌肉量明顯不足,握力下降,肌肉功能已經低於了正常值,這就是因為過瘦引起的。雖然說「千金難買老來瘦」,但也要將體重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才會更加容易健康長壽。
體重會影響壽命嗎?
可能有人覺得體重和壽命無任何關係,但實際上它們之間確實存在直接的聯繫。歐洲的科學家發現,體重和死亡率呈U形關係,兩者之間的關係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發生變化。根據圖形能知道,60歲以下的人將體重保持在標準的範圍內會比較長壽,而60歲以上的人,則稍微超重一些,會更加長壽。想要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否合理,可以通過BMI指數來進行判斷。
所謂的BMI指數,就是人體體質的指數,計算也很簡單,只要知道自己的體重和身高就可以。體重(kg)÷ 身高?(m),得出來就是BMI指數,50歲以後的人想要知道自己體重多少才合理,可以通過這個公式來計算。若是在50-60歲之間,算出來的BMI指數在18.5-23.9之間就屬於正常,不需要刻意的去減肥。如果是在60歲以上,可以稍微超過23.9一點點,是比較不錯的。
可能有人看到這裡會有個疑問,都說千金難買老來瘦,怎麼過了60歲之後,超重一些反而更容易長壽呢?其實是因為專家發現,過了60歲以後,患各種疾病的概率會增加,而體重稍微偏重一點點,身體素質會比較好,營養狀態也會比較好,保持這樣的狀態會更加容易抵禦疾病,所以會更加容易長壽一些。
現在不少老年人會一味的減肥,體重雖然下降了,但是減掉的並不是脂肪,而是肌肉過度流失的表現。老年人體重過輕,對身體健康反而是不利的,很容易出現免疫力下降、胃腸疾病等等,只要將體重保持在合理體重即可,無需過度追求瘦。上了年紀之後,並不是什麼都不能吃,優質蛋白還是需要補充的。
只有補充充足的蛋白質,才能避免肌肉力量流失,多吃一些豆製品、白肉等等,有助於增強肌肉力量。日常多曬曬太陽,可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對於骨骼的健康會比較有利。過了50歲後,要注意控制體重,合理飲食,適當的運動運動,或更加容易被長壽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