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2020高考:關於「辯論稿」的滿分作文

2020-12-12 讀寫聽說

01

備考重點

從考查形式上看,2020年高考作文,一般仍會以任務驅動型作文為主,要繼續加強兩方面的備考:

一是多材料組合式的作文,二是實用類文體作文(包括書信體、倡議書、演講稿、觀後感、辯論發言稿等)。我們將以此為綱,精選文質兼美的高分作文,組合成「滿分作文精選細評」欄目,供高中同學參考。

本次為大家推介的是「辯論稿」的寫法。

02

辯論稿寫法

辯論賽是參賽雙方就某一問題進行辯論的一種競賽活動,實際上是圍繞辯論的問題而展開的一種相關知識的競賽,體現知識儲備、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基本流程如下:

由流程可見,高考可以考查的,可以是「陳詞階段」和「總結階段」的正方、反方陳詞。「陳詞階段」一辯發言格式如下:

「總結階段」四辯發言格式如下:

分條陳述時(第一、第二、第三處),一般要針對對方觀點的漏洞進行駁斥。

寫作時對稱呼等可做變通,正文直接從「我方觀點是……」開始就可以。

03

優秀例文一

【原題再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19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成功衛冕世界盃冠軍。38年來,中國女排屢創佳績,形成了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

對於女排精神,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曾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經歷給國人帶來正能量。」

郎平還說過:「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假如你所在班級舉行辯題為「女排精神靠實力還是意志」的辯論會,請你選擇其中一方寫一篇辯論發言稿。

【優秀作文】

女排精神——用實力說話

——正方一辯陳詞

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方的辯題是「女排精神靠實力」。

2019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奪冠,這是38年來中國女排精神的又一次展現,這一切都源於強勁的實力。

何為實力?我想借用中國人大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的話做說明:「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GDP、硬體設施等,而文明、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在這裡,實力的含義同樣適用於女排精神,它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相結合而凝聚成的一種精神。

女排勝利源自強大的硬實力。

這種實力自然指的是過硬的技術。中國女排的陣營裡擁有世界上最好的主攻手,同時也擁有最好的一傳、二傳、接應和自由人。她們都擁有過硬的團體戰術和個人技術,這是她們可以連克強敵的根本。倘若女排的姑娘們技術素質差,縱使再強大的意志也無法在強敵如林的系列賽中連續取勝。試問,中國男足不想為國爭光嗎?中國男籃不想在賽場奪冠嗎?他們止步於想,沒有過硬技術的實力加持,只能在賽場上一次次鎩羽而歸,屢戰屢敗。正如郎平所言:「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硬實力給了女排在賽場上克敵奪冠的強大保障,軟實力則給了她們不竭的精神力量。

這種軟實力就是女排38年裡的自信。這種自信是直面強敵的果敢,是失敗時永不止步的拼搏,是勝利時善於自省的砥礪。那一次次扣球後的低吼,發球時堅毅的眼神,無不展現了女排的自信。這種軟實力成就了她們在賽場上的高光時刻,也陪伴她們走過黯淡無光的艱難歲月。無論是鮮花掌聲縈繞,亦或是質疑批評不斷,因為有自信的精神,女排常青不敗,女排精神賡續不息。

沒有了硬實力,在賽場上一打就垮,而沒有了軟實力,則會不打自垮。軟硬相濟,共鑄精神。女排過硬的賽場實力來自於不懈的堅持與頑強拼搏的精神。若中國女排沒有每天長達十個小時的堅持訓練,就不會擁有過硬的技術。若沒有過硬的賽場技術,中國女排在賽場上就不會有奪冠的機會。軟硬相濟,鑄就女排輝煌。

綜上所述,女排的成功源於實力,技術的強實力和心理的軟實力鑄就了中國女排。所以我的觀點是——女排精神,用實力說話。

我的辯論陳詞結束,謝謝大家。

04

優秀例文二

【原題再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辯論賽是參賽雙方就某一問題進行辯論的一種競賽活動,每組參賽方由四名辯手組成。其中,比賽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總結陳詞」,由四辯來完成。總結陳詞一般要重申己方觀點,針對對方指出你們觀點中的漏洞,進行必要的總結申辯。

某校召開題為「網絡語言的利弊」的辯論賽。正方觀點是「使用網絡語言利大於弊」,反方觀點是「使用網絡語言弊大於利」。

請你從正方四辯或者反方四辯中選擇一個角色,進行己方觀點的總結陳詞,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辯論稿。

【優秀作文】

「網絡語言利大於弊」總結陳詞

各位同學:

我方觀點是「網絡語言利大於弊」。下面由我來進行總結陳詞。

本場辯論中,對方辯友自始至終都認為:網絡語言過於粗鄙,對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一種侵害,是一種污衊。一句廣告詞說得好「酒不會犯錯,但人會。車不會犯錯,但人會。」如果一位學富五車的教授去使用網絡語言,那它會是髒話連篇嗎?所以,如何去使用網絡語言取決於人,人的使用不當永遠不是網絡語言的錯誤。

對方辯友還認為:如果沒有槍,槍就不會傷人。難道走路會跌倒,人人就要腳不觸地嗎?而且,正因為槍會傷人,我們才要管制它。網絡語言使用不當,會造成傷害別人、語意模糊等種種惡果。所以,問題的重中之重是我們要想方設法合理使用網絡語言。

我方辯友提到了網絡語言「簡潔明了、生動有趣」的特點,為什麼你們總是視而不見?另外,網絡語言追求簡潔,標榜個性的特點,不是暗合了當今社會的特點嗎?試想一下,當你面對一款又肥又大不合身的舊款衣物和一款又輕又小很合身的新款衣物,你會像現在這麼執著的選擇舊的嗎?如果你的網友們不約而同地使用了那些時髦的網絡語言,你還在規規矩矩的使用書面語言,那你就會因不合群而遭到排斥。所以網絡語言的使用已是大勢所趨。而且,對於那些喜歡標新立異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也需要一個能夠令自己的想像力盡情發揮的平臺呀!他們也需要一種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交流方式呀!他們對網絡語言的強烈需求也就證明了網絡語言的正確性與合理性。

對方辯友認為網絡語言會使代溝產生,那是對我方觀點的曲解。網絡語言,顧名思義,就是針對網民應運而生的語言。我們並沒有說要讓所有人使用網絡語言,那些經常上網的年輕人使用它就足矣。難道我們的家長說的地地道道的青島話,就不會產生代溝嗎?凡事都不能停滯不前,為數不少的網絡語言賦予了漢字新的含義,這難道不是漢語的發展與進步嗎?也許,網絡語言會帶動書面語言大步前進,碰撞出新的火花,創造出新的文化。

不可否認,網絡語言存在缺點與不足,但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因噎廢食只是下下策。今天我們這番唇槍舌戰,只不過為了發現問題。令辯友們欣喜的是,我們發現了問題。但應令我們思考的是,解決問題的道路還很長很長。我們不會拋棄一個還不會走路的襁褓中的嬰兒,因為他終究會走,終究會跑。我們應該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創造一個支點,想辦法撬起一個地球,讓涓涓細流匯成大海,讓每一位人獻出自己的力量,等待著它飛奔的那一天。

我的總結陳詞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作文備考:關於「辯論稿」的滿分作文
    從考查形式上看,2020年高考作文,一般仍會以任務驅動型作文為主,要繼續加強兩方面的備考:一是多材料組合式的作文,二是實用類文體作文(包括書信體、倡議書、演講稿、觀後感、辯論發言稿等)。我們將以此為綱,精選文質兼美的高分作文,組合成「滿分作文精選細評」欄目,供高中同學參考。本次為大家推介的是「辯論稿」的寫法。
  • 「2020滿分作文」書籍靠譜嗎?記者調查高考滿分作文產業鏈
    8月17日消息,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  有網友向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
  • 高考語文,從基本格式到行文邏輯,辯論稿寫作如何實現高分突破?
    如何寫好辯論稿?先了解辯論,以掌握基本規則為起點,循序漸進,到把握內在行文的邏輯,寫出高分作文是有把握的。任務驅動型作文試題,應用類文體佔了半壁江山。作為應用文體的辯論稿,29年前曾出現過的。近年備考過程中,辯論稿寫作呼聲越來越高,非常有可能重出江湖,不能不重視。
  • 「2020高考滿分作文」高調開賣?別信
    高考還在錄取階段,「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竟已集結成冊,高調開賣。電商平臺上標榜「高考滿分作文」的書籍已有一批,最高定價達1400元。但據記者調查,所謂高考滿分作文,其實都是偽作。  有的「滿分作文」書宣稱:「本書由全國高考作文閱卷名師傾力打造,為全國30餘個考區考生滿分作文精粹。」
  • 高考英語滿分作文範文:關於朋友的英文作文
    高考英語滿分作文範文:關於朋友的英文作文 2017-09-26 14:59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高考滿分作文:指揮棒還是獎牌
    事實上,高考作文作為唯一一道「沒有門檻」的高考題,一直都是每年高考季人們談論的熱點,而滿分作文更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然而,滿分作文究竟應不應當承擔指揮棒式的導向作用?評判一篇高考作文好壞的標準到底是什麼?高分作文的選拔目的究竟是什麼?當這些疑問紛紛得到解答時,這篇浙江高考作文是否值得滿分也就找到了答案。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7月16日,在東北師範大學,工作人員在進行閱卷。
  • 2020廣西高考滿分作文範文
    貴州高考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貴州高考滿分作文  畫出最好的自己  致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你們問:如何為自己畫好像,我想,其實一個人是怎樣的,過去我認為別人的問答足夠客觀,我們應當相信;後來我明白,一個人是什麼樣的,終究還是自己說了算。
  • 2017高考滿分英語作文範文:關於運動會
    2017高考滿分英語作文範文:關於運動會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 2020高考語文:疫情滿分作文10篇,篇篇經典,列印出來務必背熟
    2020高考語文:疫情滿分作文10篇,篇篇經典,列印出來務必背熟!高考作為是很多學生都感覺比較困難的一個題目,在我們的高考中作文寫作這塊可以說是學生們丟分最多的一個版塊,很多學生在拿到作文寫作這塊完全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才能寫出好的作文來,那麼,作文寫作就真的這麼難嗎?
  • 2020年高考的滿分作文,能讀懂算你厲害
    標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人們熱議。 有專家稱該作文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也有專家稱其堆砌、辭不配位;還有網友稱其晦澀難懂。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相關稿件披露了前述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折射出這個問題
    輿論監督和高考閱卷這種專業評價之間的邊界應該怎樣設定?本文嘗試對此展開分析。圖文無關作者 |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據教育部網站2020年8月21日消息,近日媒體報導,浙江省2020年高考個別閱卷人員涉嫌洩露考生作答情況、擅自使用評卷信息,個別命題教師涉嫌參與社會機構培訓等。
  • 2020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可以給滿分,但不鼓勵各路學生效仿
    每年高考結束後,高考滿分作文總會成為熱點,其實這絲毫不奇怪,畢竟人們離開學校很多年後,唯一能夠看懂的只有作文了。毫無例外的,今年的高考滿分作文依然成為了網絡熱點,其中一篇作文《生活在樹上》,成為網絡上各路吃瓜群眾熱議的神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高深還是晦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了,這篇作文得分曲折,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是不是對這篇滿分作文好奇了?一起來閱讀:)浙江卷2020作文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怎一個「晦澀」了得?
    最近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被爆料,由原判的39分,最終被判為滿分,猶如過山車般,一篇作文的命運由此改變,改變的或許還有這位考生的命運吧?因是高考,又因是滿分,更因這滿分到底給的充分必要呢,還是差強人意?原本一篇作文,卻鬧得沸沸揚揚,街談巷議。如若這滿分給的應當應分,恐怕就不會如此這般了吧?
  • 高考作文滿分寫作技巧:開頭、結尾、寫作結構大全,掌握作文滿分
    高考作文滿分寫作技巧:開頭、結尾、寫作結構大全,掌握作文滿分!一直以來,高考作文寫作拿高分,對於每一位同學來講都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常常聽到有同學說,自己在語文作文上花了不少時間,不管是在素材的積累還是在課外閱讀上,都聽從老師的建議,儘可能多地去積累作文寫作的素材,可作文依舊沒有多大起色,依舊難以拿高分。
  • 2020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究竟文辭不說人話還是斐然成章?
    上面這段文字是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首段,根據浙江教學月刊社發布的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僅給到了39分,後面兩位閱卷老師都給到了55分的高分,最終經過作文審查組判定為滿分。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目:這篇滿分作文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巨大爭議,褒貶不一。
  • 全網刷屏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怎麼看?|作文|浙江高考|伊塔洛...
    正確讀音是……「嚆矢」 (hāo shǐ,指事物的開端)「振翮」(zhèn hé,形容人志向遠大)「孜孜矻矻」(zī zī kū kū,指勤勉不懈的樣子)這些生僻的詞彙正是出自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你給打幾分? 日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熱議。每年的高考作文都能引發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議論者有之,試寫者有之。畢竟,相比數學的解答題、英語的完形填空而言,作文往往凝聚著很多人的難忘回憶,那些頗有時代感的話題也最具討論基礎及分析空間。滿分作文作為這場競賽中的佼佼者,更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而《生活在樹上》之所以引發輿情,除了內容爭議外,事件本身也存在不少新聞點。
  • 學者評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滿分並非鼓勵效仿 是倡導個性化
    截圖自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據澎湃新聞報導,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據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這篇滿分作文,隨即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與爭議。有人說好,有人說配不上滿分作文且「辭不配位」,還有人擔心給這種作文滿分,可能會誘導學生模仿,用晦澀和生僻字「裝高深」「博高分」。公布滿分作文,以及閱卷老師對作文的點評,可以讓學校老師、學生和公眾更了解作文評卷標準。這也是多年來各省教育考試部門一直堅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