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時間換空間?馬克龍政府再妥協:考慮重徵富人稅

2021-01-19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

為平息持續近3周的全國大規模示威活動,法國政府正在通過對話以及滿足抗議訴求的方式安撫民眾。

在此之際,法新社報導稱,法國政府發言人班傑明·格裡沃(Benjamin Griveaux)當地時間12月5日透露,當局可能考慮重新徵收富人稅。格裡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果我們耗費公帑採取了一項措施卻沒有起作用,進展不順利的話,我們並不傻,我們會做出改變。」

報導截圖

重新對富人徵稅正是如今許多抗議民眾的一項關鍵要求。

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上任後不久,為鼓勵投資與增加就業,曾推動「巨富稅」(又稱財富團結稅,ISF)改革,將「巨富稅」修改為「不動產巨富稅」(IFI),只對不動產徵稅,動產與金融投資財產被排除在外。正是因這項改革,馬克龍落得個「富人的總統」這一名號。

法國「巨富稅」報稅稅單/圖自法媒

格裡沃5日認為,需要18至24個月來讓「巨富稅」的改革措施充分發揮作用,議會將於2019年年末進行審查,然後再決定是否重徵這項稅。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稱,法國政府開啟恢復該國備受爭議的「巨富稅」的大門,這一極具象徵意義的做法將對馬克龍任內的重要改革造成逆轉。

此輪席捲法國全境抗議活動最初由當局上調燃油稅引發,如今,抗議民眾的訴求則更加廣泛。除了抗議生活成本不斷上升之外,他們還將矛頭對準了馬克龍的親商政策,呼籲改善社會不公。

正是此輪抗議,給馬克龍帶來任內一場嚴重政治危機。為平息事態,馬克龍政府已連續做出妥協。

4日,法國總理菲利普先是宣布延期6個月上調燃油稅;5日,菲利普又表示「上調燃油稅的提議已經從2019年的預算案中被剔除」,這意味著上調燃油稅將不會在2019年發生。

除了暫停上調燃油稅之外,法國政府還在呼籲與抗議者舉行談判。「我們將一起尋找解決方案。如果討論結束時仍沒有找到好的解決辦法,我們將承擔後果。」格裡沃5日說。

不過,法國政府的妥協卻並沒有促使抗議者「收兵」。法新社最新消息稱,部分工會組織與農民誓言未來也將加入這場運動。

國內抗議活動愈演愈烈之際,不論是暫停上調燃油稅,抑或是考慮重徵「巨富稅」,法國政府的一連串妥協表態,也不排除當局只是想以時間換空間。

自稱是這場「黃馬甲運動」發言人之一的雅克林·莫羅(Jacline Mouraud)對美聯社表示,馬克龍的讓步來的太晚了,很不幸。「這是正確的方向,但在我看來,政府的決定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這場運動」。

英國《衛報》5日報導認為,事實上,馬克龍已經排除了「巨富稅」回歸的可能性,他在當地時間5日舉行的部長會議上明確強調,「我們不會取消我們在過去18個月裡做過的任何事情。」

《衛報》稱,改革「巨富稅」曾是馬克龍當選前競選活動的一大支柱,也是其政府推動的首批重要財政改革措施。

相關焦點

  • 法國暫停上調燃油稅 重徵「巨富稅」呼聲再起
    當地時間4日上午,法國總理菲利普在國民議會明確表示,將延期上調燃油稅,持續三周的「黃背心運動」至此獲得了初步的抗議成果。不過,法國媒體認為,政府的最新決定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恢復巨富稅成為民間和政界的廣泛訴求。據法新社4日報導,菲利普當天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民眾街頭的憤怒「源於一種深刻的不公正:不能靠工作有尊嚴地生活」,他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上調燃油稅的計劃推遲6個月。
  • 美國某州對富人出手,要徵重稅?窮人福音
    對於普通人而言,幾乎很少會有人考慮移民問題。移民對於普通人來說操作難度大,資金也達不到標準,所以移民現象在國內多出現在富人圈和學術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已有1.5萬名百萬富翁移民海外。移民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
  • 美國親民主黨大佬提議對富人「大開殺戒」:超10億美元徵77%遺產稅!
    美國親民主黨大佬提議對富人「大開殺戒」:超10億美元徵77%遺產稅!「富人稅70%」這樣聳人聽聞的概念,最早由新當選的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Alexandria Ocasio-Cortez提出,她建議對年收入1000萬美元以上的人群徵收70%的「邊際稅率」。上周,有意參加2020年大選的麻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提出了「超級百萬富翁稅」,欲為財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富人每年增量徵稅2%,為超過10億美元的人每年多徵稅3%。
  • 「黃背心」運動無意停止抗議,馬克龍究竟做錯了什麼?
    一向堅持改革的馬克龍向抗議人群妥協了:法國政府在當地時間周二(12月4日)宣布暫停加徵燃油稅,以免用車成本進一步上升。然而,法國人的不滿早已遠遠超出一項小小的燃油稅。從11月17日開始,法國人通過社交網絡自發組織的「黃背心」抗議運動,已經演變為對馬克龍政府各項改革政策不滿的大爆發。許多抗議者在巴黎高呼的口號與燃油稅或其他稅種都沒什麼關係,而只是:「馬克龍下臺!」2017年5月,時年39歲的馬克龍戰勝來自極右翼黨派和其他法國主流黨派的候選人,代表全新的「共和國前進黨」(En Marche!)登上總統寶座。
  • 「萊豬」換重稅,臺當局緊跟美國換來了什麼?
    「萊豬」換重稅,臺當局緊跟美國換來了什麼?   美國商務部宣布,擬對臺灣的「乘用車和輕卡車輪胎」徵收反傾銷重稅。臺灣地區媒體也評論,原本臺當局在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後,臺灣民眾期待,好歹可以換得雙邊貿易協定(BTA),以及臺美經貿互動增加的回報,誰料不僅BTA成為泡影,倒是換來了美國對臺灣產品徵收高額反傾銷稅。  民進黨當局對外貿易的大幅讓步,換來美方冰冷以對,美國的這份「新年禮物」,讓自我吹噓「『美臺關係』有史以來最好」的民進黨當局情何以堪。
  • 法國總統馬克龍:改革者的失敗宿命
    馬克龍還宣布取消對於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的法國富人們徵收的高達75%的富人稅以及降低企業所得稅,這更加引發了社會巨大的不滿情緒。 總的來說,法國的養老金、社會保險 、住房補貼等福利開支就佔了國家財政的27%之多,而美國的這一項數字僅為17%。
  • 熱點 | 馬克龍的反貧困計劃,能讓他撕掉"富人總統"的標籤嗎?
    當地時間1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正式公布反貧困計劃,政府將投入80億歐元,用於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該計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防止青少年陷入貧困,其中的主要措施包括幫助青年就業、保證貧困兒童的教育等權益。法國政府發言人班傑明•格裡沃稱,計劃將分四年實施,"這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政治決定"。
  • 蔡英文開放萊豬卻換來美國重稅,臺灣廠商哀嚎「不用玩了」
    蔡英文才剛說開放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豬肉),是一個能夠有效促進臺美關係的決定,也能為臺美友好拼上缺失的經貿合作一角,結果卻頻遭打臉,真可謂真心換絕情,蔡「政府」萊豬經貿路線破產窘態畢露。而美豬叩關卻換得輸美輪胎遭課重稅,也讓臺灣業者坦言「相當納悶」,更輪胎業者一片哀號,直呼「稅率超過40%,臺廠就不用玩了」。
  • 美國局勢混亂之際,法國關稅大棒揮向白宮,馬克龍:說到做到
    早在去年馬克龍就按捺不住,對在線服務,在線廣告等業務多徵了3%的稅。徵稅之後效果明顯,馬上給該國政府提供了超過4億歐元的額外收入。雖然遭遇了挫折,但是馬克龍並沒有放棄,他希望能通過OECD等組織的支持,讓數字稅成為現實。可惜的是,這一想法在美國鍥而不捨地阻撓下再一次流產了,徵稅計劃陷入停滯。
  • 阿根廷立法設新冠「富人稅」,補充抗疫資金
    今年4月,阿根廷政府因無力支付一筆債券利息而「技術性違約」。8月底,阿根廷與國際債權人達成了債務重組協議,避免了再次債務違約。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嶽雲霞表示,阿根廷開徵「富人稅」,一方面體現的是阿根廷疫情的嚴峻程度,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阿根廷財政捉襟見肘的窘境。但鑑於阿根廷債務的數量,「富人稅」的效果恐怕將很有限。
  • 讓富人為疫情買單?英工黨主張增收「財富稅」,財政大臣稱可考慮
    英國財政大臣裡什·蘇納克(Rishi Sunak)也考慮在英國政府秋季預算出臺之前對富人進行增稅。此前,英國一直對高收入者的養老金稅收進行減免,而目前蘇納克正考慮降低這項稅收的減免力度。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首席經濟學家安迪·霍爾丹(Andy Haldane)上周表示,英國經濟正處於v型大幅復甦階段,英國經濟將迅速反彈。對於安迪·霍爾丹的預測,蘇納克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表現得很謹慎。他表示:"雖然我們都希望安迪是正確的,但政府必須現實一些。"
  • 房地產稅背後,是一盤大棋!富人、富裕地區將……
    二、富人要承擔更大責任文章並沒有上述表述,但你可以從字裡行間讀出來。比如「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就隱含這個意思。消費稅主要是一種富人稅和環保稅,只針對煙、酒、汽油、汽車、高檔手錶、貴重首飾、遊艇、高爾夫球具、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等少數商品徵收。
  • 馬克龍組織全國討論 為「黃馬甲」運動熄火
    據介紹,法國政府計劃於1月15日至3月15日舉行全國討論,在各地市政廳和網際網路上徵集民眾意見,主要涉及稅務制度、綠色能源、制度改革和公民身份四大主題。 馬克龍還在信中強調,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 去年12月10日,馬克龍針對「黃馬甲」運動發表電視講話,提出要舉行全國大討論,以協調不同意見來推進改革。
  • 馬克龍和勒龐,誰將笑到最後?
    新華社發(若澤·羅德裡格斯攝)馬克龍在獲勝演講中對支持者說:「一年時間裡,我們已經改變了法國政治的面貌。」他還稱,「我應該繼續前進,並把全體法國人團結在自己周圍。」自2012年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算起,馬克龍從政時間只有5年,這一期間他曾任法國經濟部長。2016年4月,他成立號稱「跨越左右之分」的「前進」運動。
  • 房子應該收重稅嗎?房產稅恐怕力度不會太大?手裡房子多的人笑了
    房產稅是一種針對房產持有而徵收的稅,這些年樓市中一直流傳的普遍說法就是會對持有房產的人徵收房產稅,而且手裡的房子越多稅額就越大。因此,在很多人那看來,房產稅主要就是針對那些手持多套房產的富人而徵收的稅。
  • 全球又一國徵收「富人稅」,中國也「提及」了?
    據悉,在今年中阿根廷政府方面因為無力支付一筆債券利息,而陷入到了「技術性違約」,之後通過債務重組協議才避免了再次違約的情況,不過也可見阿根廷是真的缺錢。在這樣的情況下,阿根廷也將目光盯向了國內的富豪,擬通過「富人稅」的方式緩解國內資金緊張的問題。在通過相關法案後,預計阿根廷有1.2萬人因此需要繳稅。
  • 無為而治的文景之治:名為輕徭薄賦,實則重稅壓民
    可是,漢初的幾位皇帝一下子減那麼多稅,他們是怎麼考慮的呢?國家就不治理了嗎?其實不是這幾個皇帝不想收稅,而是沒辦法。漢初的減稅,雖然確實是吸取了秦王朝的教訓,認為不能橫徵暴斂,但更核心的原因,其實是徵稅能力不足。
  • 美媒:美國富人擔心拜登加稅而忙著轉移資金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美媒稱,美國的富人們紛紛趕在月底前進行大額交易,他們試圖趕在當選總統喬·拜登和國會民主黨人在明年採取加稅或堵漏舉措前完成交易。結果顯示,拜登可能難以兌現其在競選時所作的從富人那裡徵收數萬億美元新稅的承諾。儘管如此,2021年仍有可能實施稅收改革,拜登政府還有可能嘗試填補導致美國遺產稅及贈與稅很容易規避的眾多漏洞。
  • 馬克龍,下一個拿破崙?
    對於馬克龍將成為「下一個拿破崙」的說法,俄羅斯專欄作家丹尼洛夫認為,馬克龍「試圖成為拿破崙2.0」,他為歐盟建立「共同政治空間」的雄心壯志可能會導致歐盟的徹底瓦解。丹尼洛夫寫道:「『歐洲帝國』不需要像拿破崙一樣野心勃勃的銀行家,這意味著新的德國政府將致力於尋找新的政治支點,以防馬克龍將整個歐洲議會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