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近兩年,中國的高科技公司不斷受到西方國家的打壓。尤其是以華為、中興為首的通信設備製造商,因為在5G領域發展得太快,而接連遭受制裁。中興就不用說了,撐了一個星期後只能"投降",而華為作為技術實力更強的企業,一直撐到了今天。2018年的中興事件打醒了馬化騰和任正非,那麼之後的華為事件,又讓哪家中國公司驚醒了呢?
中興驚醒了兩位企業家
美國對中國高科技公司的打壓始於中興,雖然當時國人也十分憤怒,但是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應對。最終中興服了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直到今天依然沒有能恢復元氣。在這起事件之後,其實也打醒了不少中國企業家,尤其是那些對美國抱有幻想的人。比如說馬化騰和任正非,就是驚醒的那批人。
在中興事件發生之後,馬化騰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只有發展自己的基礎科學研究,才能不受別人的制約。此後,他同國內不少傑出科學家一起聯合,發起了一個名為"科學探索獎"的獎項,目的就是為了獎勵那些優秀的中國科學家。與此同時,任正非也在提防美國可能的出手。
華為事件給國內企業帶來危機感
去年,美國果然又對華為下手,但是面對一波波制裁,後者的表現並不是太過吃力。尤其是在5G領域,華為的技術實力是最強的,生產出的設備性價比是最高的,其它國家很難有別的選擇。可以看到,即便是美國的盟友也是舉棋不定,不希望徹底放棄華為的設備。可以說,當年的中興事件,對華為的警醒作用是非常大的。
那麼在華為事件發生之後,國內又有哪些領域感受到了危機呢?沒錯,正是作業系統和手機製造商們。當時美國對於華為的制裁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甚至連微軟都一度不再授權使用其作業系統。就在此時,國產作業系統開始實現融合,並發布了統一的作業系統,它就是在今年1月份正式推出的UOS。
手機製造商紛紛開始晶片研究
雖然它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的商用,但是作為備胎計劃還是綽綽有餘的,萬一哪天微軟真的翻臉不認人,我們也要有相應的解決辦法。除了國產作業系統,國內的手機製造商,也突然開始警醒。包括oppo和vivo、小米,都在想辦法擺脫對美國公司的依賴。
比如說,此後oppo開始了自己的晶片研究計劃,雖然困難很多,但是也要努力前行。而vivo在晶片領域,也開始找尋新的合作夥伴,同三星達成了合作協議。雖然最近一年你會看到,這兩家公司走的很近,甚至會聯合發布新的5G晶片。最後就是小米了,雖然當年的澎湃晶片不算成功,但是如今又要重啟了。
總結:可以看到,華為事件發生之後,國內很多領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他們對於美國政府和公司的幻想,已經徹底破滅了,在他們的眼中沒有所謂的契約精神,有的只是要扼殺中國公司的念頭。說了這麼多,你認為國內還有哪些領域需要繼續加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