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足跟疼痛,可能患了足底筋膜炎,教您如何有效預防或緩解

2020-09-09 保健醫苑

《保健醫苑》是由國家衛健委主管、北京醫院主辦、中央保健委員會辦公室協辦的醫學科普雜誌,歡迎訂閱!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與運動相關的損傷,通常是由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其常見的症狀是足跟附近的慢性疼痛,往往表現為運動中或運動結束後疼痛加重,休息或在各種治療後有所緩解,但在次日剛剛起床的時候或剛剛下地活動時再次出現明顯的疼痛,如此往復循環。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朋友們想要進行運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來有效預防或緩解足底筋膜炎帶來的種種困擾,提高運動參與性和生活質量呢?


1.控制體重

如果體重過大,在步行、跑步等運動中,不僅容易對足底造成較大的壓力,也會對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下肢多關節造成較大的壓力。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和運動距離的增加,就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炎、踝關節疼痛、膝關節疼痛等情況的發生。這種情況在很多體重過大而同時僅僅單純希望通過跑步運動來試圖降低體重的人群中並不少見。因此建議先通過一些對足底和下肢關節負荷相對較小的運動(如騎行、水中訓練、步行等)將體重控制下來,然後再進行跑步等相對運動強度更大的運動。

2.選擇合適的運動場地

不同的運動場地,對足底的壓力也不盡相同。例如,相同的個體在柏油路上進行跑步或快走時,其足底承受的壓力要大於其在塑膠跑道上運動時足底承受的壓力。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儘量選擇專業的運動場所進行鍛鍊。


3.選擇合適的運動鞋

選擇運動鞋時,除了要考慮運動鞋的顏色、款式、價格等因素外,一定要考慮運動鞋的功能。首先,鞋的後跟既要有一定的緩震功能,又不能太軟;其次,足弓部分應當具有一定的支撐功能;再者,鞋前部應該能夠進行較好的彎折,並且留給腳趾足夠的空間;最後,由於運動時足部的圍徑較平常狀態下略有增加,因此建議在完全合腳的尺碼基礎上略增加半碼為宜,同時運動時鞋帶不宜系的過緊。

4.進行充分的運動前熱身

運動前熱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哪些熱身活動有助於我們的足底健康呢?這可以包括一些動態拉伸運動,如小腿肌肉的拉伸和足底筋膜的拉伸;神經肌肉激活運動,如通過足趾抓地、原地縱向小跳、側向小跳等激活足底肌肉;最後進行運動整合階段。

5.調整運動技巧

正常步行情況下,我們的足跟是最先與地面接觸的部位。在跑步運動中,如果仍然是足跟率先與地面接觸的話,足跟落地點將吸收三倍於體重的衝擊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反覆的過度使用,足底筋膜和脂肪墊的緩衝能力將下降,從而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因此目前對於跑步運動而言,比較流行的是全足同時與地面接觸的跑法,此時足底壓力分布更加平均,同時整個下肢肌肉募集情況相對較平均,損傷風險隨之下降。

6.合理地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需要考慮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幾個變量。足底筋膜炎往往是由於運動負荷過大所導致的。因此,對於剛剛開始進行運動的人群而言,建議從低強度(30%~50% 最大運動靶心率)、短時間(20~30 分鐘/ 次)、低頻率(2~3 次/ 周)的運動負荷開始,逐步增加到中等強度(50%~70% 最大運動靶心率)、中等運動時間(30~60 分鐘)、中等頻率(3~4 次/ 周)的運動。對於有運動成績要求的人群而言,可以進一步增加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運動頻率。

7.運動後牽拉放鬆

與運動前的熱身同等重要,運動後要對相應的運動肌群進行放鬆。放鬆的方法包括靜態拉伸,使用泡沫軸、筋膜球或筋膜槍等設備對肌肉筋膜系統進行按摩、松解等。

8.適當進行物理治療

運動後應當進行適當的理療,可自行在家進行的物理治療包括局部熱敷、冷水或熱水浸泡、中藥浸泡等,另外還有一些專業的物理治療需要去專業康復醫療機構進行,包括局部的雷射治療、超聲波治療、衝擊波治療等。

9.適當加強力量訓練

對於足底筋膜炎而言,加強核心力量、下肢相關肌群力量以及足底肌肉的力量是很重要的。

針對核心力量、下肢肌力的訓練方法有很多專著進行介紹,在此不再贅述。為大家簡要介紹兩種簡單易行的足底肌肉的訓練方法。一種是在足底與地面始終保持接觸的情況下,身體向前傾斜,在此過程中感受足底肌肉收縮以及足趾用力抓地;另外一種是,在足底放一塊毛巾,通過足底肌肉收縮而用足趾把毛巾抓起。這兩個看似簡單的運動,對於鍛鍊我們足底肌肉的力量是很有幫助的。

10.局部外用藥物治療

針對足底筋膜炎,可以使用一些外用的中成藥或西藥進行局部塗抹,配合上述的物理治療方案,會增加治療效果。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願大家都能遠離足底筋膜炎的困擾,在運動場上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李威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保健醫苑》紙質雜誌!郵發代號:82-33。

《保健醫苑》為月刊,大16開本,每月5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

《保健醫苑》是由國家衛健委主管、北京醫院主辦、中央保健委員會辦公室協辦的醫學科普雜誌,創刊於2002年。《保健醫苑》雜誌內容廣泛,涉及醫療保健、疾病防治、健康養生、心理諮詢、用藥指導、醫事分析、醫護知識、秘訣採擷、時訊飛鴻、國際醫訊、編讀熱線等各個方面。一批長期從事醫療保健工作、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專家針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疾病和養生保健等問題撰文,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健康指導和保健服務。

相關焦點

  • 足跟疼痛可能患上足底筋膜炎 及時就醫物理治療
    跑步之後總是感覺腳跟疼痛與不適,請不要掉以輕心,這很有可能就是足底筋膜炎的症狀。
  • 如果您患有足底筋膜炎,深受足跟疼痛的困擾,請看此文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運動反覆影響足底筋膜,也會導致足底筋膜出現問題,例如跑步、競走等。或許在現實生活之中,還有體重過於肥胖的人群,也會造成足底筋膜的高壓力。另外,長期站立、女性經常穿高跟鞋也會引發。從這方面來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的緩解方法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運動引起的慢性損傷,最常見的原因是:跑步、長時間逛商場、沒有熱身的登山健身、長期徒步旅行
  • 足底筋膜炎的自查和預防手冊,請收藏!丨健康之路
    58歲的陳叔叔,退休後為了強身健體開始健步走,幾乎每天都會走兩萬多步。但突然有一天,他起床時,一踩到地上腳後跟就傳來一陣陣刺痛,勉強站立行走幾分鐘後,疼痛感又逐漸消失。起初陳叔叔並未在意,但之後幾個月腳跟疼痛愈演愈烈,起床下地、久坐後站起、長時間走路都會腳跟疼。
  • 足跟痛可能是足底筋膜炎!9個預防妙招送給你!
    足底筋膜炎又稱足跟疼痛綜合症,是由於足弓結構異常,生物力學異位導致足底的肌腱或筋膜發生微損傷,進而導致功能性退變,並最終引發足跟部的疼痛與不適,也是足跟疼痛中最常見的疾病。足底筋膜炎一般均為無菌性炎症,有時劇烈且具有持續性。2/ 足底筋膜炎有什麼症狀?
  • 如何緩解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一條較厚的帶狀纖維組織,從跟骨沿是示運勁強的風險底至蹠骨,呈扇形附著於蹠骨頭,支撐足的內側縱弓足底筋膜有炎症和激惹時痛感明顯,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痛的最常見原因,大多數患者主訴疼痛部位在足跟處
  • 哈市五院專家提醒:足跟痛的元兇不都是骨刺,更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生活中很多人被「足跟痛」所困擾,而絕大部分的足跟痛都是由於足底筋膜炎所引起的。哈爾濱市第五醫院足踝外科醫生王志超建議,一旦出現足跟疼痛切莫大意,要及時進行治療。張女士半年前感覺每次走路一多就會出現疼痛感,一開始她認為是走路太多了並沒有太在意,只增加了泡腳的次數。雖然一開始泡腳後疼痛有所緩解,但是,足跟痛症狀一直未消失。
  • 跑步過程中足跟痛,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如何通過訓練解決?
    作為全民運動,跑步一直備受熱捧,甚至到了每日一跑打卡考勤的程度。但是,卻有不少人跑了一段時間後出現足跟疼痛的現象。這時,你要留意了:如果早晨下床的第一步發現足跟有明顯疼痛,但行走一段時間後疼痛會緩解,只是跑步時間久了,疼痛又會加劇。
  • 【足底筋膜炎】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得了足底筋膜炎怎麼辦?
    足底筋膜炎的病因不僅僅來自跑步,它包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問題:1、因受傷或是鞋具不當而引發足部結構異常;2、足部關節韌帶鬆弛,活動量過大;3、身體過重造成足部關節負荷加重;4、足跟肌腱過緊、過短;5、足跟脂肪墊因年齡增長而退化;6、長時間站立、行走、穿高跟鞋、高弓足、扁平足等
  • 40多歲足底疼,走起路來最嚴重?可能是足底筋膜炎,治療很簡單
    生活中很多40-60歲的人群容易出現足跟疼痛。特別是需要長期站立或者長期運動的工作和職業。比如運動員和教師,在長期站立或走路之後,會發生足跟局部肌肉的疲勞,而且還有可能導致肌腱以及筋膜的無菌性炎症。以上這些問題都會出現足跟疼痛,很有可能就是足底筋膜炎。但是足底筋膜炎能治療嗎?會傳染嗎?我們今天就看一下足底筋膜炎的一些問題。一、發病率為10%。
  •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胡穎翀醫生講解:行走的疼痛,足底筋膜炎...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骨傷科胡穎翀醫生:近年來,在臨床上遇到足跟區域疼痛的患者明顯增多。常言到,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足跟區域的疼痛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患者群體中,尤其運動愛好者、肥胖人群居多。當他們到醫院就診時,部分會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患者往往會問,自己為什麼會患上足底筋膜炎?其實,足底筋膜炎的發病與個體的足踝結構、行走步態有密切關係。
  • 李博士教你如何防治足底筋膜炎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流行曬「步」數,走完數萬步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足跟疼痛,到了醫院診斷是足底筋膜炎,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李博士就和你聊一聊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運動引起的足底筋膜過度收縮變得緊張,造成蹠筋膜有細微的撕裂和發炎,足底筋膜炎多是單腳發病,除了足跟下方進行性疼痛外,另有一些小夥伴感到足弓或前足疼痛。最痛苦的是在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當腳剛接觸地面、準備站起來的一瞬間,疼痛非常劇烈。 二、引起足底筋膜炎的原因有哪些?
  • 難受又難治,小心足底筋膜炎
    對於跑者來說,四大痛之首莫過於患上足底筋膜炎。籃球巨星鄧肯一身傷病,但對於他來說足底筋膜炎對其困擾最大。對於這種易得難治的傷病來說,還是要從根源進行防範。當然,不僅僅是運動,平時生活上不小心,也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運動康復專家吳曄對於筋膜炎症狀有著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
  • 曬步數曬出足底筋膜炎,PRP幫你解決問題!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顧名思義就是足底筋膜內側跟骨結節連接處的無菌性炎症,也是引起足跟痛的最常見病因。那什麼原因會導致患上足底筋膜炎呢?沒錯,跟走路有很大關係。兒女看到後也要儘快糾正長輩們的誤區,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怎麼判斷有足底筋膜炎呢?慢性足底筋膜炎最突出的症狀就是足跟或足底靠近足跟處銳痛,早上起床後最開始幾步,或者長時間走路、跑步、站立後疼痛尤為明顯,但在適當按摩或休息後,疼痛會減輕。這種情況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的前兆,而足底筋膜炎導致的足跟痛無疑會影響日常生活質量。足底筋膜炎如何治療?
  • 困擾跑者的足底筋膜炎,如何康復鍛鍊緩解?
    但是由於某種原因,組織的撕裂程度大於身體修復的能力,這時微小的組織撕裂不能得到復原,當這種情況積累到一定程度,組織開始慢慢停止生長,甚至收縮,從而產生疼痛。包括網球肘和跟腱炎之類的很多運動過量引發的疾病,都是這個相同的過程,而不是發炎。  第二: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
  • 跑步腳跟鑽心痛 原來都是足底筋膜炎惹的禍
    跑步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運動方式,各種好處能百度一籮筐,但是在跑步過程中,只要你稍不注意,各種運動損傷找上門,跑者最容易受傷的就是足跟或腳底,疼痛或僵硬感會讓你走路就有困難,這時請不要掉以輕心,這很有可能就是足底筋膜炎的症狀。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 足跟疼痛難忍?醫生教你應對方法
    為什麼會腳後跟疼痛?一旦患病又該如何治療呢?大部分是足底筋膜炎在作怪去醫院診斷在排除了骨折、腫瘤、跟腱斷裂等疾病的可能,多數情況是足底筋膜炎發作。什麼是足底筋膜炎?大多數有這種足跟痛的患者即使不治療,也可在1年內好轉。足底筋膜炎的症狀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為早晨下床邁出第一步開始感覺疼痛或者長時間靜止不動後邁出第一步疼痛, 行走數步後疼痛有所緩解, 但隨著步行時間增長或站立時間增加, 疼痛又加劇。
  • 健康天天測,如何防治引起腳痛的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下方的筋膜於後跟處撕裂而產生疼痛,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的無菌性炎症所致。得了足底筋膜炎後,患者會在起床後下地的第一步或久坐後行走的第一步感到疼痛,接下來,會感覺行走時腳部僵硬或疼痛。如果沒有及時的醫治,患者的疼痛可逐漸加重,特別是在爬樓梯或長時間站立後疼痛加劇。
  • 腳底板疼痛是怎麼回事?該如何做好緩解和預防?
    腳底出現疼痛是正常現象嗎?一般情況下,40-60歲的中老年人,時常會有足跟刺痛的毛病,表面上看上去和正常的足跟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這種現象會給原本正常的生活帶來一些煩惱。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足跟疼痛的現象呢?
  • 緩解足跟痛 穿鞋很重要
    足跟部位疼痛往往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慢性疾病通常會在這裡產生反應,勞損與老化有密切的聯繫。足跟部位腫脹與疼痛,行走時加劇,這一現象兩側部位通常同時出現。冰敷足底緩解蹠筋膜炎。一走路就開始疼是蹠筋膜炎的典型症狀,多表現為晨起或長時間休息後走出的第一步疼痛,行走十餘步後緩解,但長時間步行或久站後疼痛又加劇。高弓足、扁平足等畸形患者容易罹患該病。現代醫學認為,當蹠筋膜反覆、長期超負荷,將誘發炎症,形成退變、纖維化,導致蹠筋膜炎。久而久之,可能引起跟骨附著處鈣鹽沉積和骨化,形成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