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寫春聯年味兒濃 我們免費送
由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旗下黑龍江晨報、勁彪新聞、掌上龍江聯合北京同仁堂哈爾濱藥店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的「20位書法家免費為您寫春聯」活動將從6日起連續10天,每天邀請兩位書法家,免費為讀者寫春聯。,觀摩書法家們書寫春聯,並向書法家們請教,幾位小朋友還親自動筆,請書法家點評。
-
信陽600名師生齊寫書法 三年級孩子寫春聯如印刷品
12月25日下午,信陽市溮河區遊河鄉三官中心校,600多名小學生在操場上一起寫書法,學校將評選優秀作品發獎。書寫現場,每個孩子都有家長陪同,共同感受文化氛圍,同時幫孩子們準備筆墨紙硯。該校校長餘品強說,該活動已經是第四屆,培養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
敗在春聯裡的書法和「書法家」
剛一打開門,就看見對面鄰居家的門貼了一幅「祥光滿戶人財旺,瑞氣盈門福祿臨」的春聯,字還寫的不錯。又一看橫批「瑞氣盈門」是從左向右寫的,原來我的鄰居是貼反了上下聯,此聯應該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來貼。但不管怎麼說,還算說得過去。
-
小記者揮毫寫春聯 兩小時送出300副
「說是可以免費拿走,我等這個小男孩寫好」……上周六下午,天空陰沉沉的,寒意陣陣,但超前超市溪美店的大門口卻人頭攢動,春意濃濃。由海絲商報社組織的第四屆南安市小記者團義寫春聯送祝福活動在這裡舉行,20名「小書法家」各展身手,揮灑平日練習之功。他們有的寫隸書、有的寫楷書,在紅彤彤的條幅上留下墨寶,一副副充滿喜慶和好兆頭的春聯掛滿了廣場,不時博得大家的喝彩聲!
-
貼春聯•寫春聯•編春聯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春聯、中堂一律手寫。在鄉下川道學校附近的老師能寫毛筆字的,紛紛擺攤書寫出售對聯。當地不遠銀花、中村、洛峪三個集市隔兩天一集,老師們馬不停蹄騎自行車趕集,只有縫十歇息一天。還有老師動員家人騎自行帶著書寫好的對聯,上趕高壩集,下趕土門、竹林關集。他們中間,賣的差的,賺個一兩千,饢饢火火的過個年;賣得好的,賺四、五千,差不多是半年的工資收入。
-
通篇乾貨丨寫春聯裝逼指南
年關將近,大家有沒有開始準備春聯了?說起來,如今過年的氣氛越來越寡淡,春聯已經是為數不多的具有年味的事物之一,可是就連這樣的事物也快要被各種印刷品所替代了。千篇一律的形式,錯亂百出的張掛,種種細節上的敷衍,讓中國人的年過得越來越沒味道。
-
用草書能寫春聯嗎?三種做法讓春聯寫得更有味道
春節很快就要到了,每年家家戶戶大都要在大門貼上嶄新的春聯,在城裡,由於大家都住的是高層或多層,一般春聯都在樓道,能讓人看見的並不多,而在農村,家家戶戶的春聯都在各自的大門上貼著,農村人在年三十下午開始貼春聯,初一大家都相互走動,走動的目的之一就是看誰家的春聯寫得好,這可能是大多數農村人過年的第一件必看之事了
-
杭州草根書法家 在家門口寫春聯 給街坊鄰居送福
小區的老年書畫興趣小組的成員和社區書法班的學員紛紛拿起筆為業主們書寫春聯和福字。參加送福活動的是有兩支隊伍,一支是太陽國際小區自己以小區業主為主體的書畫興趣小組,另一個是濱盛社的書法班,都是社區的書法愛好者。
-
春聯橫批書法
春聯是一種對聯,其上往往有橫批。春聯貼於大門兩旁或門扇上,橫批貼於門楣上。 所謂「橫」,指的是橫寫的書寫方式;「批」,含有揭示、評論之意,指的是對整副對聯的主題內容起補充、概括、提高作用。 春聯書法有特定要求,橫批書法亦然。書法面貌呈現吉祥方面,兩者相通,參見拙文《春聯書寫技巧》(1月9日)。
-
雅洪文藝視界 │ 書法名家彭玉香,指導瑞北小學生寫春聯
過年貼春聯,是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節慶民俗。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喜迎新春佳節,提高小學生書法水平,1月13日下午,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學特地邀請江蘇省大眾書畫院院長、書法名家彭玉香走進校園,向該校高年級45名學生展示書法佳作,傳授書法技巧,指導學生怎將「福」字與春聯寫得更美。
-
一副手寫春聯 傳遞美好願景
但在市民萬爺爺家中,準備手寫春聯、揮春卻是每一年過年前的「大事」,因為至今萬爺爺仍保持著親筆書寫春聯、貼手寫春聯的習慣。 手寫春聯迎新春 近日,記者看到,在萬爺爺家中,只見他熟練鋪開紅卷,蘸好筆墨,凝神聚氣,現場揮毫潑墨。
-
隨筆||寫春聯與貼春聯【徵文】
過年是我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慶,節日期間有許多活動和儀式,營造出各種各樣喜慶歡樂的氛圍。其中貼春聯是最具文化元素和鮮豔醒目的辭舊迎新方式。「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大文豪王安石筆下千家萬戶歡度新春的熱鬧場景,「桃符」二字指的就是春聯。相傳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君主孟昶在桃符上寫了一副對子: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他鄉多寶地,此處是金山,百位書法名家寫春聯迎新年
作為「年文化」的代表,寫春聯、貼春聯,是寄託老百姓美好願望最重要的載體,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節慶習俗。2018年「首屆上海春聯大會」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體育館召開,百位書法家身著紅色唐裝一同揮毫。而本屆「上海春聯大會」六字從北宋書法家米芾的書法作品中集字而成,百位書法名家以詩詞賀新年,以翰墨傳真情,營造出濃濃年味。
-
赤壁街道開展「迎新春、寫春聯、送祝福」活動
小編帶你到現場看看去~1月30日上午,鋁業社區公園世家小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聯合轄區內電力小區的書法愛好志願者任永和、鋁業小區的書法愛好志願者程響林,在小區開展「揮毫寫春意·新春送吉祥」寫春聯送祝福活動。筆墨紙硯擺好之後,志願者們就要一顯身手了,活動現場居民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排好隊。
-
...義務教書法三年分文不取!陪讀老人成了孩子們愛戴的「何爺爺」
交匯點訊 為接送孫子上下學、陪伴孫子讀書,今年70歲的何國健四年前從江蘇淮安老家搬到了南京江寧,成了一名「陪讀爺爺」,之後又成為100多名外港社區孩子們的「何爺爺」。「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寫漂漂亮亮的中國字」,何國健不僅免費教孩子們寫書法、學國學,還告訴他們做人的道理,深受小區居民和孩子們的愛戴。
-
搞笑春聯:需要幽默,但是不能低俗,讓書法接地氣
搞笑春聯:需要幽默,但是不能低俗,讓書法接地氣。春節來臨,春聯自然是話題。春聯是書法作品,當然藉助春聯的話題,書法也必然登場。所以在喜迎春節的時光裡,不妨讀讀春聯,看看書法,過個有文化味道的中國年。過春節,貼春聯,是古禮古法,但也不必過於拘束,要發揮咱們平頭百姓逢年需放鬆,放鬆寫幽默的精神,寫一些搞笑春聯樂一樂,放鬆一下,不傷大雅,也是春節文化的「土俗」味。搞笑春聯,要的是幽默精神,寫的是樂觀品質,但是要注意做到幽默而不低俗,讓書法接地氣,讓心幽默起來。把搞笑書法春聯,一一奉上,請大家看看書法,也幽默一把吧,順祝春節快樂,一切安順。
-
蘭州18位老少書法家書寫春聯 送出近百副喜慶春聯和福字(圖)
小小書法家一筆隸書受誇讚 1月18日,12名小小書法家加入「送福送春聯喜迎羊年」活動,年僅10歲的丁璐是其中的佼佼者。丁璐學習書法才半年多,可是悟性好,又勤學苦練,寫的是隸書中比較經典的曹全碑。活動現場,丁璐寫的春聯受到了市民和書法家的誇讚。 省書協會員寧勇是這12名小小書法家的授課老師。
-
佛山書法名家揮毫送春聯
當日上午9:30-11:30,由市住建管理局與市書法家協會聯合舉辦的「2018年書法名家立春送春聯」活動,將在禪城鉑頓城正門廣場舉辦。佛山十大書法名家將現場揮毫潑墨,為廣大市民免費寫春聯、送春聯。據了解,此次活動主題是「住建管理·有我有你·齊心共建·家園更美」,邀請的書法名家包括李小如、王志敏、何志斌、邱健彬、唐嘉懷、郭文釗、羅漢中、楊勁松等。
-
寫春聯、貼春聯,這些常識要熟記
寫春聯、貼春聯,是迎新春、過大年非常熱鬧的一種文化活動。春聯起源於何時?據說起源於周朝時的桃符,直到後蜀國才有了第一副對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傳這就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
春聯創作特訓營《過年自己寫春聯》課程視頻
貼春聯是強化喜慶心理,渲染節日氛圍的首選活動。無聯不成春,有聯春更濃。今年過一個時尚中國年。春聯在辭舊迎新中表達出人們樸素的生活理想:國泰民安、人壽年豐、家庭和睦、事業順利等等。 春聯對仗的聯語不僅是文字的精妙組合與書法的多樣呈現更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承載。 貼春聯成為中國春節的習俗:起於宋,興於明、盛於清。 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