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恆大足校14—18歲五個年齡段球員在恆大俱樂部訓練基地進行了選拔比賽,恆大主教練卡納瓦羅全程觀戰,並且相中了3名超新星,15歲中場李星賢、16歲後衛萬隸楷和另外一名16歲的小將。而且經過主教練卡納瓦羅的拍板,恆大足校2名16歲、1名15歲球員破格晉升至一線隊,明日跟隨球隊開赴江蘇,徵戰中超第二階段(爭冠組)比賽。
俗話說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個爭冠的關鍵時刻,從卡帥吐槽俱樂部不引進自己需要的球員,到吸收足校小球員,卡帥的態度發生這種180度大轉變,一時間讓球迷都感覺是一頭霧水。從媒體到球迷也是爭議不斷,關於恆大選低齡小球員入選一線隊,從輿論的觀點看,主要有兩種觀點。
第一個觀點認為這就是純粹的恆大式炒作,就是為了足校做宣傳,因為這些小球員屬於足校註冊球員,沒有在俱樂部註冊,也就沒有比賽上場資格。到一線隊,根本沒有上場可能。並且恆大在這方面已經有前科,2016年10月30日中超第30輪第85分鐘。恆大主場對陣山東魯能,在勝負已分的情況下,用年僅16歲零8個月的「00後」小將張奧凱,換下年紀最大的隊長鄭智。鄭智還把隊長袖標親自系在了張奧凱的手臂上,不僅成為「00」後中第一位在中超賽場上出場的球員,更是「00」後球員中第一個在場上擔任隊長的球員。當時在中國足球圈引起很大轟動,但是如今張奧凱已經早就離開了恆大,基本消失在球迷的視野之外。
應該說恆大在2016年的這波操作有明顯的炒作嫌疑,你可以說是成功了,因為的確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是你也可以說是失敗了,後果就是許多人並不買帳,現在有很多人不相信這次的選人是卡納瓦羅的行為,而僅僅是恆大的廣告行為,這就是產生的負面惡果。
另一種觀點認為,恆大這樣做無可厚非,首先恆大足校需要宣傳,需要引起更多家長的注意,這是足校生存發展所必須的選擇,其次小球員也需要鼓勵,即使不能參加比賽,也能近距離感受比賽,這對他們來說有很大的鍛鍊價值。另外從恆大俱樂部本身來說,也需要從從恆大足校吸收新鮮血液,恆大不可能一直靠買人過日子,2000萬批發的的生意也不會一直都有,歸化也不是長遠之計,十年八冠靠的是拿來主義,但是這不能作為長遠發展的基石,俱樂部要想真正長遠發展還是要靠自己的造血功能,恆大足校能夠輸入什麼樣的血液,才是恆大未來持續發展的基礎。
其實恆大足校建校八年,也到了該出人才的時間,本賽季譚凱元、帕爾曼江、王世龍等5名19歲的球員入選一線隊並登場比賽,譚凱元還取得入球及助攻。年輕球員的成長需要有機會,但是更需要真正的機會,這種機會是雙向的,如果這些年輕球員真的是實實在在的超新星,又何嘗不是恆大的機會,何嘗不是中國足球的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