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足球與職業足球之間
真的有無法逾越的鴻溝嗎
今天 小圈帶你走進北京理工大學
感受獨特的校園足球魅力
一、 學校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首批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校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成員。
二、北理工足協
1. 足協成立
北京理工大學足球協會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年,2018年起,校足協成為直屬於共青團北京理工大學委員會的學生組織,並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足球協會。在校團委、體育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校足協獲得北京理工大學優秀體育社團榮譽稱號。
作為北理足球發展的中流砥柱,足協長期主辦著「延河杯」足球賽等大型校級比賽,並不斷創新。2018-19賽季成功舉辦第一屆校內超級、甲級聯賽,為我校足球輸入新鮮氧氣。
眼界開闊的北理足協更與北京各大高校足協、校外大型企業有著合作關係。成功舉辦2018F5WC五人制足球世界盃(北京賽區)、「全網足球Big Date杯」全國大學生足球賽等重要比賽。
另外,北理工足協主席團採取一年一換的制度,而小圈採訪時正值足協換屆:2019屆主席是2017級信息與電子學院的本科生梁君肇;2020屆主席是2018級計算機學院的本科生梁鵬晟。
2. 指導老師
目前,足協的指導老師有三位:李海河、王勇、郭翔宇。其中李海河老師是前國家級裁判員、現任中超聯賽裁判監督、北京理工足球俱樂部助理教練,郭翔宇老師是北理工2015屆本科畢業生,目前為預備國家級裁判員。
3. 足協架構
-裁判部-
裁判部是保障各項賽事的公平公正性的主力軍,在各項足球比賽中,裁判部秉持著公平的態度為每場比賽調派裁判員,每位裁判也都會以嚴謹負責的態度為比賽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對於每位加入的同學來說,裁判部都會是一個實現足球裁判員夢想的絕佳平臺。裁判部既能請來中國足協高水平的現役裁判員開展培訓工作,又能提供寶貴的實戰鍛鍊機會,在理論與實踐並行中提升新裁判們的執法水平。與此同時,裁判部會將優秀的學生裁判推薦到北京市足協,培訓獲得國家三級裁判員資格,在更高的平臺上發光發熱。
-競賽部-
競賽部的工作貫穿賽事全局——從賽前收集信息、安排賽程、通知球隊,到比賽時記錄比賽、維持秩序,再到賽後撰寫戰報、數據統計……每位加入競賽部的同學都能為比賽的順利舉辦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於重要的比賽,競賽部要對各隊進行詳細介紹,為比賽宣傳提供文稿;每場比賽進行時,競賽部都需要負責全程的賽況記錄,在賽後形成戰報,再由宣傳部在公眾號上推出,讓未能親臨現場的同學也感受比賽的激烈與精彩;在一些大賽中,競賽部還要派出場監,協助裁判維持場邊秩序;賽後,還會對每場比賽的戰果、進球信息與得牌情況等數據進行統計,錄入資料庫,便於賽事結束後成績與獎項的頒布。
-宣傳部-
宣傳部是校足協對外交流與宣傳中最重要的技術性部門,承擔著各項賽事活動的宣傳工作,是足協一切活動的對外宣傳窗口。
宣傳部負責「北京理工足協」公眾號中校內各項足球比賽相關賽事的賽前前瞻、賽況直擊和戰報的日常推送,也承擔了北京理工足球俱樂部各項賽事的宣傳工作。不僅如此,每次賽後的球員採訪任務,也讓更多的同學體驗了一把體育記者的感覺。
除此之外,宣傳部還要以外場、海報等多樣化的形式進行宣傳工作,給熱愛足球的同學們提供一個宣傳、展示自我的平臺,也使更多同學了解、參與校園足球。
三、精彩賽事
1. 足協聯賽:
北理足協聯賽是校內時間跨度最長、比賽場次最多的足球賽事,前身是「迎新杯」足球賽。迎新杯採用傳統的小組賽+淘汰賽的杯賽賽制,從9月一直到12月。
2018年起,校足協對迎新杯進行升級,推出以循環賽為主的聯賽,分為理超/理甲兩級,從每學年10月持續到次年4月。兩級聯賽間存在升降級,超級聯賽競技水平較高,規模在6-8支球隊之間;甲級聯賽競技水平次之,在隊伍數量、參賽球員數量上更多。
2019-2020賽季,理超、理甲聯賽共有18支球隊、450餘名球員參賽。
2. 綠茵杯:
綠茵杯足球賽是由校學生會主辦的七人制賽事,在聯賽結束後舉行,賽程持續1個月左右。綠茵杯採用單敗淘汰制,參賽球隊較聯賽相比更多,球隊的組隊形式和命名也更加開放。2019年綠茵杯足球賽共有32支球隊參加,參賽球隊包括趕緊踢完ktv隊、烤冷麵隊等許多極具趣味性的名稱。
聯賽和綠茵杯都可以自由組隊,聯賽的參賽俱樂部會把自己的球隊分成1-2支隊參加,還有一些「路人」球隊組隊參賽。
3. 延河杯:
延河杯足球賽是全年最後一項,從5月份開始,為期1個月,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校內足球賽事。2019年,北理工加入首都高校冠軍杯體系,延河杯冠亞軍將有機會代表北理工參加首都高校校園足球冠軍杯。
延河杯採用小組賽+淘汰賽的杯賽賽制,最終決出冠亞季軍。參加延河杯的各支球隊均為學院/書院代表隊,因此,為本學院/書院榮譽而戰是延河杯當之無愧的主題。每年的比賽都相當激烈,且從來不乏精彩的進球。隨著學校書院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延河杯的組隊方式、競賽賽制也將做出相應的調整。
四、校園俱樂部職業化
1.俱樂部制度:
在北理工,俱樂部的概念很早就有了,但是在之前的賽制下,俱樂部和球隊是等價的概念。在二級聯賽建立之後,俱樂部和球隊兩個概念被剝離開。
關於俱樂部和院隊之間,二者是並行的,代表院隊的就是延河杯,在延河杯之外的其餘時間裡,都是以俱樂部為單位比賽。
俱樂部的註冊本身沒有限制,限制的是俱樂部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可以參加聯賽。在註冊通知裡的《管理辦法》當中,主要規定的就是參賽俱樂部的人員,轉會來的、新報名的、留學生都有怎樣的限制。
2. 梯隊式探索的理念:
理超(一級)聯賽是競技性比較強的,參加理超的俱樂部可以通過自身的平臺優勢吸引水平高的球員來踢水平高的比賽;甲級(二級)聯賽就屬於培養興趣的全民健身性質的比賽,也沒有降級,可以讓水平不高的同學依然享有踢球的機會。
那麼對於大俱樂部來說,可能一個俱樂部有五六十人,如果讓他們都踢超級的話,最後一個賽季下來能出場的也就是那十幾個人,所以說就打破原來一個俱樂部一個隊的習慣,讓水平不高的同學也能在低級別聯賽獲得充分的比賽機會。
在聯賽的舉辦過程中,北理工在嘗試著校園俱樂部職業化的探索——將職業足球的內容與校園足球相結合。他們在探索,職業聯賽中什麼樣的內容可以被搬移進來,什麼樣的內容需要加以改造。
首先,將俱樂部與球隊這兩個概念獨立開,允許一支俱樂部派出多支球隊參賽。俱樂部體現的是球員的社交屬性,球場外的團建活動都是一個俱樂部一起展開的。球隊體現的是球員的競技屬性,球場上要以球隊為單位進行比賽。
第二,要讓每一位球員意識到,他們是這個聯賽的一份子。本賽季的聯賽雖然因為新冠疫情腰斬,但是北理工足協所建立的資料庫留存著每一場比賽的數據,在賽季結束後以球隊為單位繪製出賽季數據總結表。
不光是進球的、吃牌的要被記錄下來,所有出過場、報過名的也要被記錄下來。這也是他們對每一位參賽球員服務的體現。
(數據統計)
第三,引導俱樂部形成歷史意識,良性發展。職業俱樂部有青訓,而校園足球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北理工足協希望每家俱樂部每支球隊都能通過吸納新生的方式將俱樂部一年年地傳承下去。
校內現在有一些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歷史的球隊,一直保持著競爭力,發展也很健康,希望能夠通過一些引導,讓這樣的俱樂部多一點、再健康一點,俱樂部延續的這條線保持得更長久一些。雖然每個人只能在這個位置上兩三年,但是對聯賽建設的視角卻要向百年俱樂部看齊。
(綠虎俱樂部-十年老字號)
最後,關於資金——金錢是職業足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但是校園足球和錢的關聯性卻相當小,大家來到球場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快樂。也正因此,聯賽裡的一些內容與規定才能夠得以推行,比如同一俱樂部可以派隊參加不同級別的聯賽,通過一些報名上規定,引導各個球隊吸收新生球員,保證一個穩定的年齡結構,這樣也就保證了俱樂部的延續性與可持續發展性。
五、校隊以及榮譽
1. 男子超級組
北理工高水平男子足球隊可以說是不平凡的一支隊伍,因為它在探索校園足球轉向職業足球的可能性上,邁出了具有深刻意義的一步。這支完全由大學生組成的球隊,非但代表中國隊參加本屆大運會,更是連續多年出現在中甲聯賽的賽場上,在眾多職業球隊之中顯得尤為另類。
2000年,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成立。2006年,北理工足球隊參加中國足球協會乙級聯賽並取得冠軍,進軍2007年中國足球協會甲級聯賽。2015年11月1日,北理工客場2:1戰勝江西聯盛,但依舊不幸降級,從2016年起徵戰中乙聯賽。現參加中國足球協會乙級聯賽和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
它是中國第一支全部以在校生為球員參加職業聯賽的球隊。
2002年
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總冠軍
2003年
足壇名宿金志揚受聘球隊主教練
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總冠軍
代表中國參加韓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取得世界第七名
2004年
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總冠軍
2005年
代表中國參加土耳其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2006年
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總冠軍
首次參加乙級聯賽,並以乙級聯賽冠軍的身份順利晉級中國足球甲級聯賽
2011年
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總冠軍
代表中國參加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取得世界第七名
2012年
全國學生運動會足球冠軍
2013年
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超級組總冠軍
代表中國參加俄羅斯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2014年
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超級組總冠軍
2015年
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超級組總冠軍
代表中國參加韓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2016年
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超級組總冠軍
2017年
足球隊青訓體系改革
全國學生運動會足球冠軍
2018年
在大體聯足球亞洲杯比賽奪得亞洲第三的戰績2019年
CUFA超冠聯賽冠軍
(P.S.超冠聯賽是2019年CUFA賽季改革後高水平組中分出的最高級別賽事,由上賽季南、北大區賽的前12支隊伍參加)
截至2019年,北理工超級組男足已經獲得了十次大足聯賽全國冠軍。而大足聯賽從2000年開始創辦以來,一直到目前為止,一共也就進行了20屆。可以說,北理工是校園足球裡真正的王者,也是實至名歸的「十冠王」。
(北理工的大足聯賽十冠王時代)
2. 男子校園組
北理工男子校園組足球隊的前身是成立於2010年的北理工的少年足球俱樂部,近年來作為北理工校園組足球隊徵戰多項賽事:
2016年 全網足球bigdata北京賽區 亞軍
2016年 大足聯賽北京賽區 第六名
2017年 北京市高校聯盟杯 第三名
2017年 大足聯賽北京賽區 第三名
2018年 大足聯賽北京賽區 八強
2018年 JFC青錦賽高校組華北賽區 八強
2019年 JFC青錦賽高校組華北賽區 八強
3. 女子校園組
2018年,北理工女子校園組校隊成立,首次參加首都女子大學生足球聯賽。
4. 院系隊伍
2019年的首都高校校園足球冠軍杯,由機車學院代表學校參加的比賽並獲得了第五名的成績。
六、校園足球氛圍
1. 足球場地
北理工有兩個校區——中關村校區和良鄉校區。
良鄉校區位於市郊,大部分本科生都在良鄉生活,校足協的工作重心也在良鄉校區。大部分的聯賽,和全部的綠茵杯、延河杯都在良鄉校區南操場進行,這三項賽事也填滿了一年的時間。除此之外,也有學院/書院舉辦本院院內足球比賽。良鄉全年將舉辦超過100場足球比賽,足球從未在良鄉「斷檔」。
中關村校區位於市中心,北理工校隊在此駐訓,中關村校區東體育場也是校隊與俱樂部的主場,徵戰CUFA超冠聯賽與中乙聯賽。
(良鄉球場)
2. 北理工的「粉絲後援會」
在北理工,除了各個級別的球隊,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北理工球隊的球迷俱樂部,也可以說是球隊的「粉絲後援會」。
由於踢職業聯賽的大學生球隊,就屬北理工最長。於是自然而然地,就像別的中乙球隊一樣,北理工球隊也有了屬於自己的鐵桿球迷和忠實粉絲。在這個自發形成的組織中,北理工的學生佔多數,但是也不乏外校的和一些社會球迷。
球迷組織成立於2010年之前,成立的最初叫做球迷俱樂部,後來為配合北理工球隊主場隊服顏色,便改名為「京橙風暴」。
大家都會看球,關注球隊,所以會經常到主場看比賽,給球隊加油助威。同時,球迷俱樂部也有統一的「隊服」和應援口號標語:「北理工永遠向前。」
當被問到為何會成為北理工的粉絲時,京橙風暴的球迷領袖雍安泰這樣說道:「首先北理工肯定是中國校園足球的代表了。球隊成立20年,10次奪冠全國大學生比賽,代表中國多次參加國際比賽,職業聯賽堅守15年。其次呢,這是一隻比較積極樂觀向上的隊伍,要比許多職業聯賽球隊更具正能量,也是一隻敢於挑戰的球隊。」
從校園足球到職業足球北理工一直都未停下探索的腳步上下求索二十年只是為了讓每一個熱愛的足球的孩子能夠擁有更多的可能和未來。
-END-
文案 | 李悅心 梁君肇
圖源 | 北理工足協
責編 | 李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