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博昨日在超市冷凍庫騎飛輪,加強心肺功能訓練。 來源:臺灣《蘋果日報》
長徵北極7利器(圖中貨幣單位為新臺幣) 來源:臺灣《蘋果日報》
中國臺灣網3月23日消息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灣體育大學研究生陳彥博為實現夢想,不惜籤下生死狀,頂著-37℃的超低溫、挑戰全世界最嚴酷的北極馬拉松。為了圓夢,他除了到日本北海道進行低溫適應練習,也進超市的生鮮肉品冷凍庫內鍛鍊體能。陳彥博將於下月1日踏上極地長徵,搭機飛往北極,誓言要成為第一位完成「北極馬拉松」的臺灣選手。
現年23歲的陳彥博喜歡的名言是:「夢想就像藏寶圖,需要自己去拿鑰匙打開!」為適應北極酷寒,他昨日起在臺北市某超市的凍庫展開3天模擬低溫訓練。 超市的冷凍庫,一般人無法待上5分鐘忍受-20℃低溫,陳彥博為加強訓練心肺功能和肌耐力,著極地裝練習飛輪、跳繩運動,約90分鐘練習結束後,他氣喘籲籲地說:「好冷,頭部暈眩。」此刻飛輪上零件早已結冰,電子屏幕也起了霧,陳彥博卻是一副為了圓夢、再苦也值得的表情。
參加比賽須立「生死狀」
「北極馬拉松」於2002年創辦,過去有163名選手順利完賽。今年比賽於下月7日開跑,地點位於北極圈北緯89度附近、漂浮北極海的挪威巴尼歐(Barneo)冰島,選手單日將在島上進行10圈繞圈賽,總距離42.195公裡,當地氣溫約-37℃。
參賽選手要自備禦寒衣物、專用鞋和抗寒睡袋,為了抗寒,陳彥博特別準備熱巧克力和高蛋白營養品補充熱量。由於該島雪地高低起伏大,又有暴風雪吹襲,加上有兇猛的北極熊出沒,且大會只設置一個飲水補給站,選手上路後一切要靠自己,所以選手在網絡參賽報名時要先籤署「生死狀」,到比賽現場再籤一份正式「生死狀」,選手若遇上意外事故,大會一概不負責任,讓比賽危險度更高,但大會會安排直升機在高空監控選手安全。
陳彥博2年前曾和兩名友人一起參加「北極大挑戰」,獲得第3名,過程還錄製成《徵服北極》紀錄片在電影院線放映。當時他的父母極力勸他退出,雙方堅持己見、彼此不說話。他說:「其後在加拿大接到媽媽傳來的簡訊,才化解冷戰,我的『革命』成功啦!」那次他也留下永生難忘的經驗,一頭北極熊半夜割破帳篷,團員被嚇醒,慌忙拿獵槍自衛逃過一劫。
目標徵服七大洲
陳彥博目前就讀於臺灣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一年級,他說:「我是為夢想而跑!」他從小是競速滑冰選手,在高中時期轉練長跑。去年10月陳彥博「參加喜馬拉雅山160公裡分站超馬賽」,成功後,讓他興起挑戰「北極馬拉松」的念頭,他預定今年12月前往南極,挑戰高難度的南極馬拉松,最終要完成全球七大洲馬拉松滿貫目標。(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