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不努力,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2020-12-23 騰訊網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小學六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二年級

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能夠讓家長的努力產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級這個階段了,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表現、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

三四年級

是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會開始主動積極地接收知識,很多機智的表現,會不時地讓父母驚嘆。俗話說三年級是道坎!

五六年級

是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識的時期,我們發現,這時候我們口頭上能教給他們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給孩子提供優良的學習空間與條件,藉助書本給孩子傳遞豐厚的知識。

一二年級為什麼要抓?

今年準備上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暫別了任情任性、恣意玩耍的幼兒園,進入嚴肅規範的小學校園,開始校園生活,不適應是必然的。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是小學學習中最少的、分量最輕的,這時候應該讓孩子擁有自由的空間,等到關鍵時刻再抓一把也不遲。對於這種看法,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師往往無言以對,只能以」呵呵「應對。

這類家長到了三年級大多會有一個共同感嘆,孩子的很多或好或不好的行為習慣已經養成,很多時候已經不再聽家長的話了,這時候再下決心要緊跟孩子,往往付出的是比別人多很多倍的努力,還不見得有效。

為什麼會這樣?

從前面我們知道:一二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以及大腦智力開發的黃金時期。

如此看來,能夠讓家長的努力產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級這個階段了。相信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我們都應該能時刻感覺到孩子對我們的依賴,孩子很聽父母的話,覺得父母說的就是真理,所以尤其是在生活中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極其重要,需小心地言傳身教。

而在學習中,一年級作為孩子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轉型期,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表現、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

很多低年級的孩子,因為父母的不重視,沒有及時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喜歡打岔、不愛抬頭、不懂得聽課等表現,從而在開學後的第一次考試就出現不理想的結果,看到老師對優秀學生的表揚與稱讚,孩子開始變得不自信,變得內向起來,而這種不自信一旦形成,將很難更正。

所以,家長老師要幫助孩子樹立學習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學習方法,讓孩子獲得學習的動力,使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生活。

都說萬事開頭難,一二年級家長如果抓的好,孩子以後會越學越輕鬆,爸媽會越管越輕鬆,很快就完全不用管。這個階段如果家長不重視,懈怠了,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甚至整個人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一二年級家長該幫孩子抓什麼呢?

記得曾有幾十年一線教學經驗的老師告訴我,學習的奧秘就是: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的學習方法。

抓學習態度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態度卻是最重要的。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學習態度端正的人,往往學什麼都能學的比別人快、比別人好,比別人牢。

家長「孩子隨便學學就會,不用太努力」的想法,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態度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是認真努力的還是敷衍應付的?在上學初始就樹立的學習態度,會嚴重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乃至生活。

開始上學是隨便學學學習態度的孩子,在三年級及以後知識點更多更難的時候會自動轉化成認真學學嗎?不用思考,諸位家長也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

一二年級知識點比較少,學起來比較簡單,所以有精力的孩子課外時間可以不用花特別多的功夫在學習上,多發展些其他興趣。但學習態度必須端正,不能隨便學學。

抓學習習慣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孩子在學習習慣方面的差距已經悄悄拉開。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剛上學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可能就會慢慢養成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可能對今後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

如果家長此時盯緊一些,把習慣培養好,以後就輕鬆了。如果家長此時偷懶,將來需要數倍的精力來彌補、修正、償還。

所以此時家長要重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和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等等。

抓學習思維

達爾文說過:「一切知識中最有價值的是關於學習方法的知識。」

掌握行之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於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好的學習方法可以節省時間,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孩子學習起來會更加輕鬆,意味著在相同的時間內孩子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就養不成習慣,養不成習慣就形不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歸根結底,還是要孩子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

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學期的課程都是在為更高年級的學習打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又怎能在你想追的時候追上去?

有一句很霸氣的詩:「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相關焦點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再不重視,會拖垮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常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小學一二年級成績挺好的,常常考100分,為什麼到了三年級突然就被落下?其實,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具有一定的「欺騙性」。教育界有句諺語: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 「三年級現象」是道坎兒,家長定要重視,莫讓它毀了整個小學階段
    三年級是道「坎」三年級孩子的家長和老師都常說:「三年級是道坎兒」,因為孩子在進入三年級後,會發生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進入三年級後,孩子從一名兒童成為一名少年,逐漸從無條件聽從變得有自己的主見,性格上也開始不自覺地內控起來。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關乎每個孩子,家長速看
    小學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點固然是小學階段裡最少的、最淺顯的,孩子不用費特別大的力氣就能學會。但是,孩子之間拉開的差距豈是試卷上的數字就能全部展現出來的? 小學六年,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二年級: 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 孩子一二年級考滿分又怎樣?班主任:警惕一二年級的「成績假象」
    但開完家長會回到單位後,大姐臉上的笑容卻消失了,一問才知道原來老師給她的高興潑了一盆冷水,老師告訴她說:一二年級的孩子成績再好也算不得數,想要真正看出來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要等到三年級之後,要警惕一二年級的「成績假象」。
  • 小學一二年級常考滿分,將來是學霸?先自查孩子是否具備這些能力
    針對小學教育,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成績優異,甚至經常考滿分,還會收到其他家長投去羨慕的眼神,有時候還會收穫一句:「這孩子真是學習的料,將來是學霸無疑了。」
  • 小學一二年級英語作文四篇:背會這些作文,孩子英語得高分很容易
    英語學科是我們高考的重點學科,在前10多年學英語都是從初一才開始,從ABC一點一點進行,實際上是錯過了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好在目前很多省市的農村都已經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發達的地區學前班就已經開始讓孩子說簡單的英語對話了,小學低年級階段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多級多背一些英語作文,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
  • 父母得注意: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再好,缺乏以下能力,三年級會掉隊
    文|文兒你家孩子上小學了嗎?目前成績怎樣?說起孩子的學習,家長們不免想到著名的「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指的是,一些一二年級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級就不行了,從班裡的前幾名一落而下,成了中等甚至中下等。
  • 小學語文:一二年級看圖作文優秀範文,孩子背誦學習,考試拿高分
    小學語文:一二年級看圖作文優秀範文,孩子背誦學習,考試拿高分。最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我們一二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提出了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和認知」。所以我們一二年級看圖寫話的學習重點是讓孩子們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努力地培養孩子寫作興趣,用簡單的文字表達出我們想說的信息。我們低年級看圖作文,畫中往往蘊含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但是畫面確實靜止不動的,一些具體的語言和心理活動沒有辦法變現出來。孩子們只有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想像,才能使圖中的事物動起來,讓他們有血有肉,讓畫面的內容變得豐富充實。
  •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墊底,三年級卻逆襲成學霸,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首先,案例中的父親很明白小學一二年級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和自理能力。讓孩子自己起床,算好到校時間,一來培養了孩子的時間觀念,二來也讓孩子知道遲到了自己要負責。一二年級的很多家長都很苦惱,早上叫孩子起床太難了,即使孩子起床也磨磨蹭蹭,整個早上都不安寧;還有的孩子遲到了就埋怨父母叫醒晚了,完全沒有認識到是自己的責任。一二年級還有些孩子穿衣服需要父母幫忙,吃飯需要父母餵飯,自己的書包等著父母收拾,經常丟三落四,自理能力很差。而父母卻心甘情願、大包大攬地替孩子做這些事情。
  • 小學1年級到6年級,孩子考多少分才算是優秀呢?
    成績直接反應了一個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都說分數是孩子的命根,孩子考多少分也是家長最在意、最頭疼的一件事情了。現在的教育水平比以前已經提高了不少,那麼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每個階段考多少分才屬於優秀?這篇文章詳細為你解答!
  • 了解小學階段心理髮育,掌握年級特徵,讓你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埃裡克森勸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奮行為看作是搗亂,否則孩子會形成自卑感,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應該鼓勵孩子努力獲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務,激發他們的勤奮感與競爭心,有信心獲得好成績;還要鼓勵他們儘自己最大努力與周圍人們發生聯繫,進行社會交往,使他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聰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參加賽跑,也會認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
  • 一二年級拿習慣說事
    這就落實到一二年級的重要培養目標「習慣」。小學六年,是一個很漫長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二年級的重點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所以在這個培養的過程中,學習成績只是學習習慣的一個副產品。當我們的學習習慣好了,成績或許不能響噹噹的數一數二,但是他的持續性發展一定是好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把好習慣養成,他將會造成三四年級的斷檔和五六年級的跟不上。
  • 網友訴求:河北滄州實驗小學給一二年級學生留孩子無法完成的作業...
    河北滄州實驗小學經常給一二年級學生留孩子無法完成的作業,本人作為一個小學生家長,通過本平臺向教育部門領導反應一下滄州市實驗小學經常給一二年級小學生留一些孩子無法理解和完成的作業
  • 老師建議:小學一二年級的漢字,組詞,別讓孩子走進誤區
    小學語文的漢字分為一類生字和二類生字,一類生字要求孩子會拼、會讀、會寫,二類生字要求孩子會拼、會讀,但是不要求會寫。誤區:只重視一類生字,忽略了二類生字這樣做很容易讓孩子走進識字的誤區。小編遇見過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在數學考試的時候,對於加減乘除的計算,正確率在90%以上,因為這些對漢字沒有要求。但是前邊的基礎題和後邊的應用題,就真的不敢恭維,因為牽扯到對漢字的認識和理解,正確率非常的低。對於語文的考試卷子,真的就不敢看了。事實證明識字量少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不便。接下來再說說關於漢字的組詞。
  •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從一二年級就開始了,父母要重視
    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學習不好的孩子?希望讀完這篇文章,能給父母們帶來一些啟迪和解決的方法,從此讓孩子踏上學霸的階梯......學渣和學霸的父母不太一樣!學渣家長在孩子幼兒園、或當孩子上一二年級的時候,不督促孩子去學習,認為現在學得東西簡單,等孩子大了知道努力了再學也不遲。
  • 小學三到五年級今起報到!一二年級和幼兒園開學要有消息了?!因為……
    在班級朋友圈裡,家長們都在接力孩子今天的起床時間,五點、六點都有,家長們都在祈禱這雞血能一如既往地打下去。 小學一二年級和幼兒園小朋友呢? 我們天天都會接到 小學一二年級和幼兒園的爸媽的諮詢: 幾號開學? 是不是把我們給忘記了? 小學一二年級和幼兒園開學, 要等。
  • 小學幾年級,學生開始拉開差距,幾年級成績定型?聽聽老師怎麼說
    作為家長,我們都想知道孩子的成績,到幾年級才真正定型,家長不用管了,不用這麼辛苦地督促孩子寫作業,輔導作業。但是,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小學成績好,初中也可能會掉隊;初中成績好,高中也會掉隊。學習難道永遠沒有定型一說呢?
  • 不要被孩子一二年級的好成績欺騙了
    一年級孩子們剛剛進入學習歷程,很多東西比較簡單,學校考試的題目類型也會比較簡單。而且題目答題方式也就是連線,填空,選擇等比較簡單的方式。而數學的計算簡單很多孩子只要數手指頭就可以作對。選擇題往往都是三選一,相對來說老師對卷面的評判是比較寬鬆的。
  • 一二年級狠抓1個月,比五六年級緊盯1年更有效,建議家長們看看
    我家孩子這個同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一直是班級裡的中遊,他家長從不關心他有沒有考滿分,我們都覺得他家長對孩子成績不上心。沒想到升了三年級沒兩個月,這個孩子就從班級的十幾名一躍成為前三名,而且一直都沒下來過,就穩定在前三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