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二年級考滿分又怎樣?班主任:警惕一二年級的「成績假象」

2020-12-14 小柳育兒指南

今年的冬天依然不平靜,我們城市裡孩子的放寒假時間也提前了,期末考試自然也要往前一步,我們單位大姐兒子的期末成績這幾天出來了,成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傢伙成績上除了語文打了98分,剩下的都是滿分,讓大姐喜笑顏開。

但開完家長會回到單位後,大姐臉上的笑容卻消失了,一問才知道原來老師給她的高興潑了一盆冷水,老師告訴她說:一二年級的孩子成績再好也算不得數,想要真正看出來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要等到三年級之後,要警惕一二年級的「成績假象」。

為什麼說一、二年級孩子的成績不算數

小學一二年級的考試卷子我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還有印象,但我翻了翻大姐家孩子的作業和課本,發現上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簡單的記憶內容,語文是認生字,數學是四則運算,英語是簡單的單詞背誦,而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只要肯去學是一定能夠學會的,因此其實大多數孩子的成就都不錯,每門功課考100的孩子都有好幾個。

同時在另一方面,大姐家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也讀了一年的幼小銜接班,可以說是沒有輸在起跑線上的典型了,而小學一二年級的這些內容都是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學過一遍了的,現在的成績好其實相當於是「吃老本」

一二年級和三年級差什麼了

在家長和老師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圈子裡,一直都有這樣的一句話:

「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開始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這種情況又被稱為「三年級現象」,說的就是三年級是孩子成績的分水嶺,而注意到這種現象的也不只是普通的家長,日本的心理醫生、教育工作者和田秀樹也提出了「九歲之壁」的概念,9歲也恰恰是三年級的年齡,因此同樣指的都是孩子在三年級時的劇烈變化。那麼孩子在3年級的時候又變化了什麼呢?

一、思維模式

小學一二年級與三年級所差的最多的就是思維方式了,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是簡單的記憶,背誦等到了三年級之後便開始出現知識的聯合使用,孩子如果沒有及時適應這巨大的轉變,那麼就很容易在這方面上吃虧,最終在成績上與別人有著較大的差距。

而一二年級的孩子由於年齡較小,想對他們灌輸什麼過於學術化的思維方式又是不太可行的,因此我主要推薦家長們在這一階段對孩子使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在無形之中建立起良好的思維模式,這本《IQ益智遊戲大百科》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就比較有必要了。

二、學習習慣

同時在另一方面三年級也是孩子學習的知識量劇烈增加的一年,孩子如果不愛學習,就很容易在這一階段出現巨大的學習漏洞。也許有的家長會選擇在這一階段看著孩子學習,但其實學習是一件非常內化的行為,所謂「內化」就是這件事情只受到自身意志主導,外界很難影響到他一個孩子,如果孩子不想學習,哪怕被家長按在書桌前甚至強迫他拿起筆寫寫算算,但只要他不想學就都不會有成績和知識上提高。

因此家長想讓孩子在成績上有提高,就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做管理,這本《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學會管自己》系列應該是家長的幫助孩子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好幫手。

這套圖書共計10冊,針對孩子在入學前後階段可能遇到的10個方面的自我管理問題,以有趣又有用的童話故事的形式對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建議,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既可以作為4~6歲孩子的親子共讀讀物,也可以作為一到二年級孩子的自主閱讀讀物。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
  • 一二年級考滿分,三四年級不及格,家長崩潰:到底是咋回事?
    一二年級考滿分,三四年級不及格,家長崩潰:到底是咋回事? 最近,有好幾位家長朋友私信我,說自己的孩子在上一二年級時,數學經常考滿分,但是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孩子卻經常考試不及格。小學考試不及格,這些學生基本杜絕了以後考高中、大學的可能,所以那些家長都很崩潰:這到底是是咋回事呢?
  • 小學一二年級常考滿分,將來是學霸?先自查孩子是否具備這些能力
    針對小學教育,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成績優異,甚至經常考滿分,還會收到其他家長投去羨慕的眼神,有時候還會收穫一句:「這孩子真是學習的料,將來是學霸無疑了。」
  • 不要被孩子一二年級的好成績欺騙了
    圖片來自網絡同時為了照顧孩子的學習情緒,出題往往比平時的題目簡單一些,讓儘量多的孩子得高分,提高學習的興趣。但是,家長們不要被孩子一二年級的好成績欺騙了。很多小學生一二年級學習成績很好,可是到三年級開始逐漸下降,四年級下降更多。究其原因,根源在一二年級家長只注重成績而忽略了兩個重要的能力培養。一是計算能力的培養,計算是一個人從簡單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重要過程,一年級20以內加減法看著很簡單,很多孩子查手指頭也可以算對,但是效率很低。有的孩子不用手指頭很快就心算出來。這為三年級思維方式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礎。
  • 一二年級拿習慣說事
    這就落實到一二年級的重要培養目標「習慣」。小學六年,是一個很漫長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二年級的重點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所以在這個培養的過程中,學習成績只是學習習慣的一個副產品。當我們的學習習慣好了,成績或許不能響噹噹的數一數二,但是他的持續性發展一定是好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把好習慣養成,他將會造成三四年級的斷檔和五六年級的跟不上。
  • 父母得注意: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再好,缺乏以下能力,三年級會掉隊
    文|文兒你家孩子上小學了嗎?目前成績怎樣?說起孩子的學習,家長們不免想到著名的「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指的是,一些一二年級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級就不行了,從班裡的前幾名一落而下,成了中等甚至中下等。
  • 一二年級學不好語文,到了四五年級,再想提高語文成績就很難了
    很多焦慮的家長,孩子升入了四五年級,開始擔心語文成績了。你會發現,家裡眼裡的語文學習過程是特別不堪,成績在70分,不會寫作文,表達能力也不好,作業寫起來拖拖拉拉。再進行深入溝通後,你就會發現,其實不光是語文學習不行,數學、英語的學習習慣也是這樣,磨蹭、學習主動性不強。為什麼家長到了四五年級才開始著急孩子的學習?
  • 這些一二年級看圖寫話都是誰寫的?太有才了!
    從一年級到一二年級,基礎語文學習不僅僅在於拼音的學習,多了更多的看圖寫話的訓練,看圖寫話不僅檢驗孩子的文字積累更是為後期小作文的寫作做出鋪墊。一二年級的看圖寫作方面,父母應該更加注重孩子在詞句方面的訓練,幫助孩子以後強化看圖寫話做鋪墊。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些一一二年級看圖寫話技巧和案例,幫助更多家長了解學習看圖寫話。   一二年級看圖寫話技巧 1.單幅圖看圖寫話技巧:先看圖,了解圖中有什麼人、物、在什麼地方、表情服裝等等。
  •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墊底,三年級卻逆襲成學霸,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爸爸「不上心」,兒子自己做作業由於學齡前,兒子沒有提起學,上了小學後,成績一直不太好,勉強跟得上,每次別人考90多、100分,兒子才考七八十分。要是別的家長肯定著急了,但是這個爸爸卻對孩子的學習「不上心。」
  • 一二年級語文:48篇看圖寫話大全,給孩子存一分,篇篇是滿分範文
    一二年級語文:48篇看圖寫話大全,給孩子存一分,篇篇是滿分範文!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麼寫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考試佔分比例最大的題目,想要在語文的考試中拿到高分,作文就不能扣分太多,從低年級的看圖寫話,到發哦年級的命題作文,不僅需要學生有大量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有較強的邏輯和思維能力。
  • 一二年級狠抓1個月,比五六年級緊盯1年更有效,建議家長們看看
    教育界盛傳一句話:「一二年級狠抓1個月,三四年級拉開差距,比五六年級緊盯1年更有效。」剛開始聽到這句話是從同小區孩子正在上三年級的家長說的,那時我還對她說:「這句話太誇張了,是你自己編的吧?」沒想到等我家孩子是上三年級後,這句話在我家孩子班級裡的同學身上印證了。
  • 家長替孩子列印背熟,一二年級語文回回滿分
    家長替孩子列印背熟,一二年級語文回回滿分!小學一年級教育以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為基礎。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漢語,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和數學其實並沒有什麼難度,都很容易拿到高分。只要孩子肯用心的去記憶,當然記憶的方法取決於他自己。
  • 小學一二年級看圖寫話高分範文集錦,多看幾篇,語文成績慢慢提升
    小學一二年級看圖寫話高分範文集錦,多看幾篇,語文成績慢慢提升如何幫助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掌握看圖寫話呢?小編老師認為最簡單的辦法,還是我們家長在日常語文輔導過程中,要幫助孩子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從閱讀中領悟語感,用一些優美的詞造句。另外,語文課本後面有一些詞語盤點,裡面有讀讀寫寫、讀讀記記,這個可以讓學生多寫多記,甚至有時候都可以讓學生造句,除了這些還有一些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成語故事、背記課文等內容。
  • 一二年級不努力,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能夠讓家長的努力產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級這個階段了,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表現、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 三四年級 是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會開始主動積極地接收知識,很多機智的表現,會不時地讓父母驚嘆。俗話說三年級是道坎!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不好,真的是如家長們所說的只是開竅晚而已嗎?
    有一位家長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家長孩子一二年級成績不好,到三年級能開竅嗎?孩子成績不好真的只是開竅早晚那麼簡單?估計不是只是開竅早晚那麼簡單的問題吧,一個孩子成績的好壞是有多種原因決定的,而父母的基礎教育尤為重要。
  • 一二年級的孩子,應該著重培養孩子什麼呢?這裡告訴你答案
    很多做了家長的小夥伴們,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不知道該教些什麼,當然這個不知道的可以學,可是有的家長卻認為一二年級沒什麼好教的,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學些東西。但其實一二年級要學的東西還是要有的,因為孩子在不同階段學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一二年級的孩子是比較小,但該學的東西還是要學,不然錯過了這個階段再去學就很難了,但是具體要學些什麼呢?媚籽在這裡告訴小夥伴們。一二年級正是孩子養成一些小習慣的關鍵時候。讓孩子養成自己獨立準備上學用具是引導孩子形成認真準備習慣的一個關鍵點。
  • 育兒專家:一二年級成績不好,並不是開竅晚,還可能是專注力不夠
    旁人見到這個場景,往往會安慰父母,一二年級成績不好根本不重要,男孩子就是開竅晚,等到高年級自然就認真學習了。相信家長們也經常聽到這種言論,認為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不好,就是開竅晚,尤其是男孩子。父母這樣說,多半是處於兩種心理:一、為孩子成績不理想找藉口,在這個拼娃的年代,不想落後於人。二、推卸家長教育不當的責任,一二年級課程非常簡單,考驗的多半不是智商,而是學習習慣。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關乎每個孩子,家長速看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四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 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考多少分算正常?
    語數兩科均在90分以上孩子經過了一二年級階段,對基礎知識的紮實,學習習慣的自律性已經養成。有的家長在一二年級的時候總是要求孩子兩科都能考100分,我覺得沒有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仔細的想一想,有時候連大人都不能做到100%的仔細,一點兒也不出錯。
  • 贏在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卻輸在三年級,為什麼,資深教師解析原因
    尤其是家長對於小學生的學習非常的重視和緊張,到底是為什麼孩子到了三年級成績會下降?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 之所以孩子的成績在一二年的時候非常優異,到了三年級的時候成績一直在退步,資深老師來告訴你。就是隨著年級的身高,學生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