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叢學娣(中間紅衣者)率隊奪得「只為籃球」一日賽冠軍 官方圖
上周末,中國女籃名宿叢學娣出現在一項業餘女籃比賽現場,而且她是以隊員身份親自上場比賽。究竟是什麼比賽如此有吸引力?那就是由上海娣婭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只為籃球」業餘女籃5對5一日賽。這個比賽的組織者不少上海女籃球迷也很熟悉,她就是曾擔任上海女籃翻譯的鄭釵,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娣婭體育的創始人。
鄭釵從小是籃球愛好者,16年前來上海讀大學時,她就組建了一支業餘女籃俱樂部,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2017年,鄭釵成立了娣婭體育,她的夢想,是讓更多的女孩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這幾年,她也組織了不少各種形式的女籃比賽,例如「打到80歲」業餘女籃春季聯賽、「回到籃球村」業餘女籃夏季聯賽等,「相對於業餘男子籃球,業餘女籃的球隊比較少,正規比賽也很少,因此我也想多組織一些比賽,為業餘女籃愛好者提供更多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圖說:中國女籃名宿叢學娣參加「只為籃球」一日賽 官方圖
2018-2019賽季,機緣巧合之下,能熟練使用多門外語的鄭釵成了上海寶山大華女籃的專職翻譯,也成了塞爾維亞籍主帥瑪琳娜的好幫手。但由於公司業務太忙,她在上海女籃工作了一個賽季就不得不辭職,轉而專心組織業餘女籃比賽。此前由於疫情原因,鄭釵公司的許多比賽計劃都被迫推遲,如今隨著疫情影響減小,許多比賽計劃又立即開展起來,此次「只為籃球」業餘女籃一日賽就是其中一項。
這次一日賽聚集了滬上7支女籃球隊以及來自蘇州、無錫的兩支女籃球隊,一共約90名女籃愛好者參賽,其中還包括由退役專業運動員參與的隊伍SKY隊。由平均年齡為42歲的選手們組成的SKY隊,其中一員就是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女籃亞軍、前中國國青女籃主帥叢學娣,最終經過一天的比拼,這支「媽媽」級球隊也不負眾望獲得冠軍。
圖說:比賽場景 官方圖 下同
鄭釵表示,本次一日賽是「只為籃球」一日賽系列的第一場,也是第一次有退役專業運動員參賽,「退役專業運動員的參賽,讓其他參賽隊伍看到更高水平的籃球,也給予了業餘選手與高水平運動員交手和學習的機會。同時,叢指導所在的球隊作為本次賽事平均年齡最大的球隊,也給了其他參賽者一個榜樣,突出了娣婭體育所倡導的『打到80歲』的籃球精神。」
一日賽的賽制,是所有參賽隊伍通過單循環進行12分鐘一節的比賽,決出四強隊伍後進行交叉賽,最終進行2節12分鐘排名爭奪賽。對於大部分有工作在身的女子籃球愛好者來說,一日賽是一個周期短、比賽集中的賽事,除了讓選手們充分體驗到比賽樂趣之外,還給了每支球隊交流、提高和社交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賽前鄭釵剛從成都趕回,她之前被中國籃協邀請交流女籃業餘比賽的發展和組織情況,「目前國內的業餘女籃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但我們公司也計劃與中國籃協和WCBA賽事推廣方速鷹體育合作,通過業餘女籃賽事的平臺為中國女籃運動的發展出一份力。」
(新民晚報記者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