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16日,安徽報業大廈一樓大廳充滿愛的陽光。百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領取了新安晚報大皖·陽光助學金,每人5000元。
今年夏天,在洪水肆虐之時,在炎熱酷暑之下,安徽日報志願服務總隊新安晚報「新安幫幫團」志願服務分隊的記者們一如既往地跋涉在江淮大地,尋訪貧困學子。這是我們第13年愛心相約。13年,一群人,一件事,時間是尺子,丈量著我們用心的堅持和付出;我們也用車輪和雙腳,丈量著千裡萬裡助學路。知識改變命運,陽光照亮夢想。2020 新安晚報大皖·陽光助學行動圓滿收官,學子們將帶著愛與關懷,走向祖國各地,逐夢美好未來。
昨天,百名學子領取了大皖·陽光助學金。
13年如一日,幫助上千名學生圓夢大學
還記得2008 年推著板車去賣菜的女孩汪溪嗎?她從小失去父愛,推著板車幫媽媽賣菜的瘦弱身影讓很多人感到心疼。
還記得每天只吃七八分飽,2010 年考入北京大學的「小豆芽」常雅玲嗎?她說:「一個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食慾,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到呢?」
還記得自小喪母、父親重病,家中一貧如洗的馮琳嗎?2011 年她來合肥領取助學金那天,從家門口的梨樹上摘了一筐梨背上火車,說要給每個好心人送一個。
還記得2016 年退學照顧重病父親和上中學的妹妹,後來又自學考上安徽農業大學的葉夢雅嗎?她一直堅信「命運從來都不是被踩在腳下的,這個世界不會辜負你的努力」。
還記得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2018 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的董薇嗎?讀書是她通向世界最好的路。她說,成長過程有很多心酸,但從不缺乏愛,「苦我懂得,恩更記得」。
還記得……
2008 年夏天,由新安晚報、省兒基會、愛心企業等聯合舉辦的陽光助學行動(後更名為「大皖·陽光助學行動」)溫暖起航。從那時起,每年夏天安徽日報志願服務總隊新安晚報「新安幫幫團」志願服務分隊的記者
們都會跋涉在江淮大地,尋找優秀寒門學子。我們走進綿延不絕的大山,走進泥土芬芳的田野,踏上一望無垠的平原,讓愛的陽光在江淮大地綻放光芒,照亮千餘名寒門學子的夢想。
今年夏天,是我們第13 年一路同行,愛心相伴。我們不懼洪水肆虐,不怕炎熱酷暑,記錄了一個個勵志故事。鮑萍、程振銘、汪博挺、葉牡丹、陳夢成……他們逆風成長,向陽而生,歷經坎坷的淚水流進我們的心裡,不向命運屈服的笑臉燦爛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助學路上更加充滿力量。
匯聚眾多愛心,多名學子提前獲得資助
13 年裡,我們積跬步而至千裡,如今新安晚報大皖·陽光助學行動已經成為江淮大地的知名助學品牌,更成為匯聚廣大社會愛心力量、具有良好社會公信力的公益平臺,彰顯了安徽都市報第一品牌的責任和擔當。
今年洪水肆虐江淮,為了幫助更多貧困學生,我們專門啟動了「助力災區孩子上大學」子活動。我們來到遭遇特大洪澇災害的歙縣,為「乘風破浪」的高考學子送上溫暖;我們走進廬江縣,傾聽住在安置點的受災學子心聲;我們走到開閘洩洪的王家壩所在地——阜南,為當地貧困學子送上一縷陽光……
與此同時,很多愛心人士與我們聯繫,紛紛表示要資助優秀貧困學子。他們當中有熟悉的面孔——我們曾經幫助過的學子、連續多年奉獻愛心的熱心人士,也有首次參與助學的新面孔新朋友,他們盡其所能,向貧困生們伸出援手。
「今天我上大學了!」這是合肥腦癱患者袁長久發自內心的激動。9 月16 日,當百名學子來合肥領取助學金之時,袁長久踏上了前往池州學院報到的路程。他對大學充滿憧憬,也對曾經幫助過他的人非常感激。就在這個暑假,我們2008 年資助過的一名「陽光學子」資助他5000 元,「謝謝你們對我的關心,以後我會繼續努力,更加熱愛生活。」袁長久說。
不僅是袁長久,來自肥東縣農村的小欣被安徽中醫藥大學錄取了。幼時,父親因高處墜落致殘,母親在工地拎水泥桶、到食品廠打工供她和姐姐上學。在邁入大學校門前,合肥愛心人士溫先生專門去看望了小欣一家,並給予5000元資助。
黃山市跟隨爺爺奶奶長大的小程和阜南縣從小留守在家的小劉,也獲得了合肥許先生每人5000 元的資助。許先生還把兩名學生的路費都打入各自帳戶,以減輕他們的家庭負擔。「尤其是小程,考的是牡丹江師範學院,路途很遠,我把路費也打入他帳戶了,希望他能好好學習,以後讓爺爺奶奶過上好日子。」許先生說。
還有蚌埠的小雪、淮南的小陳等貧困學子,都提前獲得了資助,他們已經帶著愛與祝福踏入了大學校門,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
陽光學子的感恩留言。
學子們寫下祝福,感恩社會將愛傳遞
9 月16 日,安徽報業大廈一樓大廳充滿了愛的陽光,百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領取了新安晚報大皖·陽光助學金,每人5000 元。
今年考入安徽工業大學的許澤輝,一個人背著書包坐了3 個多小時的火車從太湖來到合肥。他從小跟隨父親長大,5000 元助學金是父親將近兩個月的工資,「這筆助學金對我幫助很大,非常感謝你們,以後我會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家在潛山市農村的程勇清晨4:30 就起床了,他和媽媽沒吃早飯,先坐車到鎮上,然後坐40 多分鐘的農班車趕到火車站,再坐火車抵達合肥。「原來火車8:00 多發車,結果晚點到9:30 了。」程勇說,他和母親中午12:00 多才到合肥,又趕忙坐地鐵來到安徽報業大廈,下午2:00 還沒吃上飯,「這一路我們轉了很多趟車,但是一點都不辛苦,因為你們給了我很大力量。這筆助學金大大減輕了家庭負擔,以後我會心懷感恩,更加努力學習。」
還有很多學生在留言本上寫下了各自心聲。今年考入銅陵學院的李子怡留言說:「感謝新安晚報能給我這次機會,讓我更好地迎接期行已久的大學生活。我也一定會在大學裡好好學習!」考入安徽師範大學的聶程宇寫道:「感謝新安晚報能給我這次機會,讓我能夠更加輕鬆地在大學生活。對於這份愛與資助我一定不會辜負,我將一直前進,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將這份愛與溫暖傳承下去。」
考入皖江工學院的鬱若男寫道:「感謝陽光助學活動,我在大學裡要好好學習,感恩社會。」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的吳駿留言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人民服務。」
考入安徽工程大學的孫文俊留言說:「感謝新安晚報給了我這次機會,我會珍惜,在大學裡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儘管因為疫情原因,今年我們沒有舉辦助學金發放儀式,但是在現場卻開了一個小小的卻很溫暖的分享會。學子們就各自經歷和對人生的感悟進行了交流,感謝、感恩、大學、未來,是分享會上4 個最熱門的詞彙,讓我們深深感到他們在逆境中成長,卻堅忍不拔、自強不息。
2020 新安晚報大皖·陽光助學行動已經圓滿收官。從2008到2020 年,13年,一群人,一件事。時間是尺子,丈量著我們用心的堅持和付出。我們也用車輪和雙腳,丈量著千裡萬裡助學路。一年又一年,我們見證淚水也捧起希望,在1000多名學子心中播下了愛的種子。「大皖陽光」陪伴他們走向祖國各地,逐夢美好未來。1000 多名學子也成了鼓勵我們前行的力量,我們會銘記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更加堅定地把陽光助學路一直走下去。
徐涵姝 張林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鍾 虹陳牧/文 王從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