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套織就致富夢
走進長子縣慈林鎮五裡莊村鴻祥福服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噠噠噠」的手套編織機運轉聲不絕於耳,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設備,車間裡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
五裡莊村有148戶605口人,依靠三元中能煤業務工和跑運輸,村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為了讓鄉親們的日子更上一層樓,同時解決缺乏勞動力家庭的收入困難,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2019年4月,五裡莊村支村「兩委」決定「走出去」,把產業「請進來」,讓群眾的幸福生活更加「根深葉茂」。
工人熟練操作手套生產設備。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支撐,而產業發展必須因地制宜。「慈林鎮是煤業重鎮,手套是煤礦職工和運輸司機工作的必需品、消耗品。光是我們村從事運輸的就有200多人,煤礦職工有100多人,按每個人兩天一副手套來算,都是很大的市場需求。」認真分析本村實際情況後,五裡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慧軍立馬行動,帶領支村「兩委」成員、村民代表外出考察,最終引進先進的多功能噴氣式高速智能手套機,成立鴻祥福服務有限公司,從事手套的生產經營。
「公司的生產車間是扶貧車間,吸納的全部是貧困人口,為的就是解決大家的生活困難。」鴻祥福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高生介紹,車間全面投產後,年收益可達50萬元,可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10多人就業,帶動全鎮無勞動能力貧困戶19戶32人增收。
質檢合格後被整齊碼放的手套。
「過去沒有辦法,為了掙錢,只能外出打工,但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心裡總是惦記著,不踏實。」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胡童宇今年23歲,懂事的他長大後主動承擔起家庭的擔子外出打工。「去年奶奶去世了,爺爺又年邁多病,身邊離不了人,我不能出去打工了,家裡的生活一下子沒了保障。」當時的窘境,胡童宇至今記憶猶新。
鴻祥福服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建成後,村委會主動聯繫胡童宇,為他提供了一份工作。「我現在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都有兩千多元的收入,不僅能照顧爺爺,還能學到專業技能。我現在就想著認真工作,用自己的雙手改變我和爺爺的生活。」胡童宇高興地說。
工人正在進行手套鎖邊。
「父老鄉親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在奔小康的路上,我們不會落下一個人。」談及未來的發展,五裡莊村黨支部副書記劉暢信心滿滿,「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挖掘本地市場需求,有序擴大手套生產經營規模,並探索引進勞保服裝生產線,逐步將產業發展成果轉化為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來源丨長治日報
文圖丨牛惠 特約記者丨張月
編輯丨路璐
審核丨韓焰
監製丨嶽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