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同時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如何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如何讓「金山銀山」助力「老鄉」脫貧攻堅奔小康?
百裡連翹長廊、15萬畝連翹提質增效、30萬畝連翹產業基地……長子縣充分認識到發展連翹產業在生態建設、精準脫貧、產業轉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堅持把連翹保護性開發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是該縣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最響亮的行動,是踐行習總書記要求的最好詮釋。
5月,繁花似錦,綠蔭如海,從長子縣一路向南,來到南陳鄉龐莊村,山上密密匝匝的連翹蔓延開去,隨著連綿起伏的群山,無邊無際,一座座青山仿佛披上金黃的屏障,閃耀著金光。滿山連翹鬱鬱蔥蔥,鋪就了當地群眾的脫貧致富路。
「連翹把我們這裡的環境變美了,還成了『搖錢樹』。在縣裡統一規劃和安排下,我社吸納344戶貧困戶參與連翹栽植管護,除工資之外,年底大夥還能分紅……」在龐莊村野生連翹提質增效改造現場,長子縣錄秀雲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段紅秀高興地說。
長子縣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連翹野生資源豐富,市場前景廣闊。近年來,該縣搶抓精準扶貧的有利契機,把連翹提質增效綜合管理納入群眾致富產業扶貧項目行列,以石哲、南陳、大堡頭等鄉鎮為重點,大力發展連翹種植,狠抓以連翹種植為主的特色優勢產業開發,不斷優化品種布局,深化種植模式,實行多規合一,探索管理機制,創新改造模式,細化責任落實,著力破解野生連翹採摘率低、品質率差、無管護模式、無經營主體等問題,逐步探索出一整套野生連翹提質增效綜合管理做法,走出一條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之路。
看到連翹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長子縣因勢利導制定《連翹種植補貼政策》,對符合一類標準、二類標準、三類標準的每畝分別給予450元、300元、200元補貼。同時還制定《連翹豐產管理手續》《檢查驗收辦法》《育苗技術規程》《連翹新造林地後期管護辦法》等一系列技術手冊和辦法,對全縣22個合作社和23支專業隊負責人完成技術培訓。同時,採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大力發展連翹育苗產業,實現整個產業鏈循環良好發展。
為做大做強連翹產業,長子縣還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幫扶具備條件的合作社培育連翹苗圃,邀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先後開展連翹扦插育苗、連翹種子資源庫建設等課題研究,加快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建設,為連翹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去年我種了10畝連翹苗,在縣農業部門技術指導下,長勢非常好,平均一畝地收入在30000元以上,還帶動154戶貧困戶增收致富。」長子縣建忠新科開發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建忠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將不斷提升種植和管理技術水平,多出去學習別人的好經驗,把連翹產業做大做強,帶領父老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長子縣秉承「長期扶貧靠產業,產業扶貧靠連翹」的理念,採取育苗基地普惠貧困戶、專業隊種植吸納貧困戶、連翹林地流轉受益分配貧困戶三種途徑助力脫貧攻堅。連翹產業正逐步成為百姓致富、脫貧攻堅的優勢產業。
「種植連翹除幫助村民增收致富外,還能更好地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減少水利及交通設施的損毀,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同時還可以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自然景觀和氣候,豐富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發展。」長子縣農業局副局長趙保孝說,「比如,龐莊村的連翹提質增效綜合管理項目全部完成後,滿山的連翹會集中開花,屆時將形成一片花海,美不勝收。村裡因此也想藉機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遊客來此洗肺、賞花的同時,也能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值得欣喜的是,藉助連翹產業良好的發展勢頭,長子縣連翹種植正悄然興起。去年,全縣連翹種植累計21.38萬畝,惠及貧困戶2164戶,今年計劃種植連翹8.5萬畝,形成30萬畝連翹產業基地,同時對15萬畝連翹進行提質增效。長子縣切實把「小連翹」做成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大產業」。
4月26日至27日,全省連翹特色經濟林提質增效綜合管理現場推進會在長子縣召開,企業家、專家、技術人員齊聚長子,把脈問診連翹產業發展。無疑,長子連翹產業新的春天到來了,以連翹為主的中藥材產業正在崛起。
發展連翹產業,長子縣在不斷探索、奮力推進。
或許不久,「連翹遍地栽、黃花漫山開、增收新渠道、致富新產業、旅遊好景觀」景象將在丹朱大地上呈現。
編輯:王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