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富豪移居瑞士的敲門磚 --「財政貢獻」稅到底得花多少銀子?

2021-03-01 在瑞士

本文轉載自「後魯說國際稅」,原文名稱「富豪●稅●瑞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5年11月6日寫於蘇黎世

1291年8月1日,烏裡(Uri),施維茨(Schwyz) 和翁特瓦爾登(Unterwalden)三州的領袖在呂特利(Rütli)締結「永久聯邦」(Der ewige Bund),以抵抗殘暴的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的專制:「我們願意成為一個兄弟的民族,無論是困境還是危險都不能將我們分開」。1991年,為了紀念瑞士建國700周年,在瑞士的發祥地修建起來高山步行道:每5毫米代表一名瑞士公民,26個聯邦州以人口多少並按照加入瑞士聯邦的時間先後,以分界石為標誌,700多萬人口就合成一條35公裡的步道。是為瑞士之路(Weg der Schweiz)。

要理解瑞士的許多方面:州的自治權,州與聯邦的關係,直接民主制,資產保護與政治的穩定性等,都與此故事相關。本文亦是如此。

引言:俄羅斯富豪與瑞士

如果問一個俄羅斯超級富豪,你最希望定居的三個國家是?答案可能不同,但排在最前面的兩個國家一般是:(1)瑞士;或(2)英國。

在瑞士,俄羅斯人似乎隨處可見。在我們蘇黎世辦公室,我的周圍至少有10多個同事來自俄羅斯/哈斯克斯坦/烏克蘭。他們每天超級忙碌,服務於俄羅斯的超級富豪。我每天聽到的俄語似乎比英語或德語還要多,頓時覺得上大學時不學俄語是此生一大遺憾。

由於工作原因,我與瑞士的私人銀行家、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家族辦公室多有接觸,更是感覺俄羅斯資本之強大。幾乎所有與俄羅斯客戶相關的seminar/conference等,都是人頭攢動。而10年前,只要能說點英語(俄語好就行)、長相對得起客戶、願意來瑞士的俄羅斯人,一般都會有瑞士的私人銀行等僱主為其申請工作許可、付錢供其學習德語,準保在瑞士生活體面。我的同事兼同學告訴我,他認識的一個瑞士某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大約30歲多一點,前兩年每年在瑞士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就有二、三十萬瑞郎,煞是心疼。

俄羅斯超級富豪,為什麼首選瑞士?

俄羅斯同事告訴我: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內政局動蕩,人員和資本自然流向安全之地,為資產保護和財富傳承;子女教育;生活品質……

另外,很關鍵的一點:瑞士稅法偏愛外國超級富豪

一、瑞士財政貢獻納稅概覽


稅可以迫使富豪放棄某些國家。法國總統奧朗德提出對年收入百萬歐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徵收75%的「富人稅」後,當時的法國首富、路威酩軒集團控制人阿爾諾(Bernard Arnault)為此申請了比利時國籍(但是沒有成功),而著名演員迪帕迪約(Gerard Depardieu)也為此申請了俄羅斯國籍;在Facebook進行IPO之前,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億萬富翁愛德華多·薩維林(Eduardo Saverin)據說為減稅放棄了美國國籍,而選擇新加坡定居。

在許多國家和地區,低稅率是富豪前往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新加坡、香港等;在有些國家,特殊的稅制讓富豪游離於本國高稅率的稅法體制之外,如英國和馬爾他的稅務居民但非住所制度(resident non-dom)原則為富豪提供了避免英國遺產稅和最小化英國所得稅的空間(但是,英國正在修改該原則,規避英國遺產稅會比較困難)。

但是,瑞士人的智慧在於,在「財政貢獻」(法語為Forfait fiscal, 德語為 Pauschalbesteuerung)納稅方式下,稅是移民程序本身的一個核心步驟;甚至可以說,稅是移民的前提。但是,需要說明的是,該制度並非瑞士所特有。

儘管該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對外國富豪徵稅,但在近十年中,該制度慢慢成為外國富豪走入瑞士的重要渠道。實踐中,由於在此制度下每年納稅的金額一般至少40萬瑞士法郎(對非歐盟護照持有者)和20萬瑞士法郎(對歐盟護照持有者),通常只有量級較大的外國富豪才有能力考慮該渠道。

截至2012年底,瑞士共有5, 634人適用該納稅制度,當年繳納稅款總計6.95億瑞士法郎。繳稅最少的是10, 000瑞士法郎,而繳稅最多的是8,230,326瑞士法郎,平均納稅是123,358瑞士法郎[1]。這5, 634人主要集中於幾個州:沃州(Vaud; 1, 396人),瓦萊州(Valais; 1, 300人),提挈諾州(Ticino,877人),日內瓦(710人)等。

遠遠不止稅款。不動產買賣與租賃、旅遊、娛樂、醫院以及當地商業等無不從這一富豪人群的財政能力、消費和投資中獲益。這些意味著每年總額可能高達幾十億瑞士法郎的消費和2萬個就業崗位。另外,這一人群也在以其他的方式造福社區,比如對當地科學研究、教育基金的捐贈,例如,沃州最近獲得了高達1億瑞士法郎的捐贈以建立一個科學研究基金[2]。

二、什麼是財政貢獻納稅?

在瑞士不從事僱傭活動的外國人,可以通過「財政貢獻」納稅的方式進入瑞士。簡單來講,「財政貢獻」納稅,就是每年向瑞士稅務機關支付一筆稅款,作為在瑞士居民資格的「對價」。

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條件是:(i)非瑞士公民,(ii) 初次定居瑞士或在瑞士境外居住長達10年以上, 和(iii)在瑞士未從事受僱活動 (允許在國外從事自僱/受僱活動; 在管理自有財產是允許的)。

「財政貢獻」納稅最常見的方式是按照總消費確定稅基而不是按全球所得進行納稅——這是外國富豪選擇該制度納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進行某些稅收籌劃),也是該制度最有名的特點。因此,「財政貢獻」納稅也被俗稱為「包幹納稅」(「lump sum taxation」),或者說,「財政貢獻」納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等同於「包幹納稅」。儘管在按照「財政貢獻」納稅獲得瑞士居住許可之後,外國富豪還可以選擇按照全球所得進行納稅(比如,某些州取消了「財政貢獻」納稅後,通過該制度獲得瑞士居住許可的人可以選擇按照全球所得進行納稅),但由於被瑞士政府通過「財政貢獻」納稅吸納的外國富豪都是資產量級較大的人、其按照全球所得納稅一般稅負較重(瑞士個人所得稅綜合稅負最高可達40%),實踐中選擇按照全球所得納稅的人非常少。


「財政貢獻」納稅是一項比較古老的稅收制度,其最初是瑞士西部的沃州(Vaud)於1862年引入的。當時,已經有不少英國的貴族每年在日內瓦湖畔居住相當長的時間。他們在享用瑞士基礎設施的同時,卻沒有作出財政貢獻。在嘗試對對這些的富有外國人進行徵稅時,瑞士政府面臨一個現實的困難:在當時國家之間還沒有稅收信息交換的情況下,無法具體評估他們的稅基。為了對其進行徵稅,瑞士人就創設了這樣一個以這些富人在瑞士的消費作為基礎推算收入的徵稅方式。因此,該制度設立的初衷只是為了徵稅,並無意圖給外國的富人以某種特權或者利益。  

20世紀前期,「財政貢獻」納稅風靡其他州。1948年,瑞士各州就「財政貢獻」納稅達成協議,以對該制度的基本原則達成一致。1949年,瑞士聯邦政府加入該協議。

三、與瑞士移民程序的關係

來瑞士生活的外國人需要獲得瑞士移民局的居民許可批准。居民許可分為從事受僱活動的居民許可和非從事受僱獲得的居民許可兩種,與本文相關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受聘於一瑞士僱主。該方式受到瑞士聯邦和州的共同限制,實踐中比較困難:瑞士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由僱主申請、對於非歐盟成員國每年有配額限制、需要證明在瑞士和歐盟範圍內不能找到替代的人選等。

在瑞士設立企業。需要商業計劃書來證明對瑞士宏觀經濟的貢獻尤其是促進就業。商業計劃書需要獲得瑞士州和聯邦移民部門的嚴格審查和批准。富豪一般希望去瑞士沃州 (Vaud, 著名城市包括洛桑和蒙特勒等)和日內瓦州等,要在這些地方獲得政府部門對商業計劃書的批准更加困難。另外,即使獲得批准,需要創造3-5個就業機會,每年基本的支出是50萬瑞郎以上。另外,通過該渠道的申請許多時候在瑞士州的層面獲得了批准,但在聯邦層面被否。

財政貢獻納稅。「財政貢獻」納稅需要獲得稅務機關的預先裁定。該預先裁定是對個人稅基的一個確認。在獲得稅務預先裁定後,州移民部門才會啟動批准程序。需要說明的是,州政府在「財政貢獻」納稅下對稅務和移民程序有著決定性的話語權,聯邦政府基本是履行程序性的批准。基於州政府的這一決定性批准權力,能否獲得瑞士的居民許可也最有確定性。因此,這一渠道最受外國富豪的歡迎。

財政貢獻納稅,成本幾何?

稅基計算

申請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個人不需要披露其全球所得和財富,而只需要披露其總消費。

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個人需要獲得稅務機關的預先裁定。該裁定主要考慮個人及其家庭的全年生活費用、來源於瑞士的所得、位於瑞士的資產和來源於境外的所得。

根據將於2016年1月1日生效的瑞士聯邦新稅法規定,「財政貢獻」納稅的稅基將會增加:

州層面需要落實修改後的聯邦法律,其可以將稅基定位400』000瑞士法郎或者更高。具體稅基取決於與稅務機關的談判。一些州根據申請者的總體財富數量確定稅基。財富越多,稅基越高。

:提契諾(Ticino)、沃州(Vaud)和日內瓦州(Vaud)的稅基和稅負參考(經驗總結,非政府指南)


稅基大約

(取決於談判)

稅負大約

提契諾州

150萬-300萬瑞郎

37.5萬 – 75萬瑞郎

沃州

70萬– 100萬瑞郎

28萬– 40萬瑞郎

日內瓦州

70萬 – 100萬瑞郎

31.5萬– 45萬瑞郎

另外,是否具有歐盟護照,會對稅負產生較大影響(下面為個案參考):


歐盟護照持有者最低稅負

非歐盟護照持有者最低稅負

施維茨州

20萬瑞郎

50萬瑞郎

楚格州

11萬瑞郎

28.5萬瑞郎

    調控金額

來源於瑞士境內的所得和在瑞士的資產(如果是境外的金融資產,只是在瑞士託管,不算瑞士的資產)需要在每年的納稅申報中披露。瑞士稅務機關可以每年基於此來確保納稅人根據「財政貢獻」在瑞士繳納的稅款金額不低於該所得按照一般納稅方式繳納的金額(「調控金額」)。

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納稅人的稅基是建立在與稅務機關協商的基礎上。但是,如果「財政貢獻」稅基低於「調控金額」,則「調控金額」為最終適用的稅基。

「調控金額」主要由兩部分構成: (1)來源於瑞士的所得(來源於瑞士的動產和不動產的所得;投資於瑞士金融資產的所得;來源於瑞士著作權、專利和類似權利的所得;從瑞士獲得的養老金所得等);和(2)來源於境外的所得——如果該所得需要主張來源地國和瑞士之間的優惠協定待遇。

社會保險

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個人需要在瑞士繳納社會保險,直到法定退休年齡(瑞士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4歲;早退休是可能的。)。其金額是以個人淨財富為基礎確定的,每年最高24,000瑞士法郎。

如果該個人是歐盟護照持有者,該社會保險繳納有可能免徵。

遺產與贈與稅

「財政貢獻」納稅的預先裁定不包括遺產和贈與稅。但是,好處是,瑞士聯邦層面並沒有遺產和贈與稅。該稅只在州和社區層面徵收,而且大部分州都有對向配偶和子女的轉讓免稅的規定。

2015年6月14日,71% 的投票者和全部26個州否決了在瑞士聯邦層面徵收遺產稅的動議(根據該動議,將對個人200萬瑞士法郎以上的捐贈和繼承在瑞士聯邦層面徵收20%的遺產稅)。這對瑞士絕對是好消息。

但是,在「財政貢獻」納稅中,遺產和贈與稅也是需要進行籌劃的,請見下表。


子女

父母


第三方

提契諾州

0%

0%


最高41%

沃州

遺產稅

0.009%  - 7%

贈與稅

1.2  - 7%

2.64 – 15 %


最高50%

日內瓦州

2-12%

2-12%


最高54.6%


五、「財政貢獻納稅的未來——超級富豪的選擇依舊!


圍繞「財政貢獻」納稅近幾年在瑞士有不少爭論。蘇黎世州2009年投票取消了「財政貢獻」納稅,成為取消該制度的第一個州。其他4個德語區的州緊隨其後:沙夫豪森州(Schaffhausen), 阿彭策爾半州(Appenzell Ausserrhoden), 巴塞爾兩個半州(Basel Land和Basel Stadt)。在這5個州取消「財政貢獻」納稅後,目前還保留「財政貢獻」納稅的州有21個。

儘管在這5個州中,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人數本來就不多,但是卻有著很強的示範效應。此後,瑞士一個左翼的政黨於2012年10月收集到了10萬餘個瑞士公民的籤名,發起了一個旨在三年內取消「財政貢獻」納稅的全民公投。其理由是該制度涉嫌該外國富豪超國民待遇,存在歧視等。如果公投表決取消「財政貢獻」納稅,該制度在聯邦層面和州層面將不復存在。而無論是瑞士聯邦政府還是議會,均明確建議民眾拒絕該動議,保留「財政貢獻」納稅。2014年11月30日,59.2%參與投票的瑞士公民、26個州中的25個州否決了該動議。

該公投的結果是,「財政貢獻」納稅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制度將在瑞士聯邦繼續存在,而各州仍然可以自由決定其是否願意在州層面保留該制度。另外,瑞士並沒有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來取消「財政貢獻」納稅制度。因此,我們預計在未來的數年之內,該制度在瑞士將繼續存在,而不少國家的超級富豪們仍然可以藉此進入瑞士。


[1]http://www.swissinfo.ch/eng/targeting-the-rich_cantons-weigh-up-value-of-lump-sum-tax/40810248。

[2]http://www.swissinfo.ch/eng/opinion_why-switzerland-should-keep-lump-sum-taxation/41107242。

~~~~~~~~~~~~~~~~~

相關焦點

  • 美籍華人富豪回國被拒,機場叫囂:你知道我交了多少稅嗎?
    美國可怕的地方不僅是經濟總量大,而且他們的人均GDP也非常高,達到了6萬多美元,人均GDP可以超過美國的國家只有瑞士、盧森堡等高度發達的小國家。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綠卡一直是很多人追求的夢想,哪怕是變賣房屋等措施也要得到美國綠卡。於是有越來越多的人移民美國,享受美國的高福利和高待遇。
  •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現在到底值多少錢?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咱們不說把當時的銀子當古玩古董收藏到現在,就說說銀子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如果有機會收藏這類古玩的話,還是應該儘量去收藏的,別管實際價值多高,收藏價值絕對是毋庸置疑的,畢竟是幾百年的老古玩了,以後只會少不會多。
  • 「小額信貸」成為致富「敲門磚」
    為有效解決貧困農戶產業發展過程中資金短缺的問題,幫助貧困群眾創業增收,穩步實現脫貧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成效,東鄉縣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扶貧小額信貸推進會議精神,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匯報爭取,及時組織召開全縣扶貧小額信貸會議,專題安排部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逐級靠實鄉鎮、扶貧、財政、金融部門單位責任
  • 古代一兩銀子換算成人民幣是多少?看看你每月能拿幾兩銀子
    在中國古代,人們進行交易時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便是銀子,那倘若用古代的銀子來替換如今的人民幣,一兩銀子大概可以兌換多少人民幣?據中國古代明朝時期的相關古書記載,那時的一兩銀子大約可以買到二石大米,換算成我們現在的計量單位,一石大約是九十四公斤,那也就是說,在古代一兩銀子便可以買到一百八十八公斤重的大米。
  • 網絡流行語科普 閃閃敲門磚是什麼意思?
    網絡流行語科普 閃閃敲門磚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1-05 13:53   來源:語文指揮中心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閃閃敲門磚是什麼意思?閃閃敲門磚: 當代年輕人在各自工地搬磚,搬著搬著搬到一塊敲門磚,內含考研、考公,挖掘機技術、新東方烹飪等高級搬磚技巧,金光閃閃。 年輕人在閃閃敲門磚幫助下,升級為高級工種,解放身體靠腦力輸出。 微博@語文指   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閃閃敲門磚是什麼意思?
  • 古代去青樓一趟要花多少銀子?折合成人民幣,真是意料之外
    無論是從古至今,每天的日常生活開銷必定是少不了的,在古代還好一點,他們很長時間都不會花那麼一次錢,但現如今的消費越來越高了,每個人每天平均都要花三四十左右,吃飯就要花很多,對於他們來說每個月的需求也都已經超額了,連工資也攢不住。
  • 古代所謂的「敲門磚」是什麼?也許你無法想像
    說起高考,總會讓人聯想到高考是個敲門磚的說法。在說敲門磚之前,先說說敲門的事情。一、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敲門長慶三年,也就是公元823年的六月,唐穆宗李恆升任韓愈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其中的京兆尹相當於首都的市長。一向飛橫跋扈的神策軍,也就是京師衛戍部隊,上上下下在知道這個消息後,都不敢在京師地面上犯法了。
  • 全球又一國徵收「富人稅」,中國也「提及」了?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阿根廷經濟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算是處於衰退狀態,2020年「突發事件」的發生更加衝擊了阿根廷的經濟,導致其陷入到嚴重的財政困難。據悉,在今年中阿根廷政府方面因為無力支付一筆債券利息,而陷入到了「技術性違約」,之後通過債務重組協議才避免了再次違約的情況,不過也可見阿根廷是真的缺錢。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等於多少人民幣?原來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古代的一兩銀子究竟等於多少人民幣,現在很多人其實沒有概念的。特別是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同時也表明了中國部分的創作人的無知和不負責。
  • 超級富豪的出身
    你覺得自己這輩子有機會成為頂尖富豪嗎?自媒體人何加鹽通過對國內21位企業家富豪們的家庭出身,進行調查,得出一個可能會令你沮喪的結論,接下來我轉述這個調查及結論。先說結論,你能不能成為頂尖超級富豪,你的父輩祖輩是否優秀、是否出類拔萃是關鍵,那麼中國的部分超級富豪們到底都是什麼家庭出身的呢?基本有7類。
  • 捐款躲稅?為什麼美國富豪那麼喜歡捐款?原來背後有這個「真相」
    在中國,這些年有很多富豪都參與了捐款,尤其是在有災情的時候,捐款的富豪更是數不勝數。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企業家會捐款設立慈善基金會,為社會公益做貢獻。而在捐款這個方面,其實美國富豪的積極性要比中國富豪更高一點。從巴菲特到比爾蓋茨,再到扎克伯格,還有勞倫,他們都把自己的大部分資產都捐出去了。
  •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閃閃敲門磚是什麼意思?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閃閃敲門磚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1-23 19:43   來源:語文指揮中心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閃閃敲門磚是什麼意思?閃閃敲門磚: 當代年輕人在各自工地搬磚,搬著搬著搬到一塊敲門磚,內含考研、考公,挖掘機技術、新東方烹飪等高級搬磚技巧,金光閃閃。 年輕人在閃閃敲門磚幫助下,升級為高級工種,解放身體靠腦力輸出。 微博@語文指   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閃閃敲門磚是什麼意思?
  • 羅永浩發布就業敲門磚 助力開啟網際網路直通路
    為了幫助對網際網路行業感興趣的人快速入行,12月12日,羅永浩聯合騰訊課堂正式發布網際網路就業「敲門磚」,以專業的在線IT技能教學為用戶硬實力加持,培養網際網路真本事,護送網際網路真就業,助力每一個年輕人都能敲開大廠門,拿到屬於自己的網際網路心動offer。
  • 美籍華人富豪包機回國被拒後,囂張揚言:你們知道我交了多少稅?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確實有不少華人想法設法去了美國發展,並且找到了一些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成為了普通人眼中的富豪。 之前有一個華人富豪,他雖然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但是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為了儘快躲避病毒,他試圖花一筆錢包機回國,在祖國這裡接受庇護。
  • 移民的富豪會後悔嗎?美國某州對富人出手,要徵重稅?窮人福音
    文:Jarvan導讀:面對在中國創富的富豪們,有一些卻非常令人詬病,賺著國內民眾的錢,卻移民海外,到底是崇洋媚外還是……?對於普通人而言,幾乎很少會有人考慮移民問題。移民對於普通人來說操作難度大,資金也達不到標準,所以移民現象在國內多出現在富人圈和學術圈。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現在多少錢?
    清代西寧府董鵬九銀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特別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顯示當前中國的創作人無知和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
  • 養宗室如養豬,明朝王室的這個奇葩政策,到底每年要花掉多少銀子?
    gardian:所以從嘉靖開始就拖欠宗室俸祿啊,這個鍋得朱元璋和朱老四一起背。請下所司,將積逋祿米共二十二秊(年)清查催補,使父母妻子得沾一飽。冒罪而死,亦所甘心。」 明世宗披覽疏狀後,也不免生憐憫之心,責令山西撫按官核報。可以說,「宗祿困境」至此已不僅僅是加重了明王朝的財政危機,而且大有演化成一場震動明朝上下的社會危機之勢。
  • 在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看看古人的消費水平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銀子」這個詞。 作為古代貨幣的一種,它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直到清朝割地賠款時都是用的銀子。 雖然我們在影視作品中見到銀子,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銀子可以換多少錢。
  • 現在畢業生的學歷,遠比一塊敲門磚重要得多
    學歷是現代求職的學生的一塊敲門磚,它的價值是十分大的,面試官常常首先看的就是求職者的學歷。倘若是911、285院校的學生去面試,他們能夠被錄用的機率會更大,甚至說他們是各個企業的香餑餑,各大企業都爭奪著這些高校的求職者。社會需要高學歷的人才,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那麼,關於學歷對學生的重要性,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 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鬥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鬥米,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