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後魯說國際稅」,原文名稱「富豪●稅●瑞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15年11月6日寫於蘇黎世
1291年8月1日,烏裡(Uri),施維茨(Schwyz) 和翁特瓦爾登(Unterwalden)三州的領袖在呂特利(Rütli)締結「永久聯邦」(Der ewige Bund),以抵抗殘暴的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的專制:「我們願意成為一個兄弟的民族,無論是困境還是危險都不能將我們分開」。1991年,為了紀念瑞士建國700周年,在瑞士的發祥地修建起來高山步行道:每5毫米代表一名瑞士公民,26個聯邦州以人口多少並按照加入瑞士聯邦的時間先後,以分界石為標誌,700多萬人口就合成一條35公裡的步道。是為瑞士之路(Weg der Schweiz)。
要理解瑞士的許多方面:州的自治權,州與聯邦的關係,直接民主制,資產保護與政治的穩定性等,都與此故事相關。本文亦是如此。
引言:俄羅斯富豪與瑞士
如果問一個俄羅斯超級富豪,你最希望定居的三個國家是?答案可能不同,但排在最前面的兩個國家一般是:(1)瑞士;或(2)英國。
在瑞士,俄羅斯人似乎隨處可見。在我們蘇黎世辦公室,我的周圍至少有10多個同事來自俄羅斯/哈斯克斯坦/烏克蘭。他們每天超級忙碌,服務於俄羅斯的超級富豪。我每天聽到的俄語似乎比英語或德語還要多,頓時覺得上大學時不學俄語是此生一大遺憾。
由於工作原因,我與瑞士的私人銀行家、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家族辦公室多有接觸,更是感覺俄羅斯資本之強大。幾乎所有與俄羅斯客戶相關的seminar/conference等,都是人頭攢動。而10年前,只要能說點英語(俄語好就行)、長相對得起客戶、願意來瑞士的俄羅斯人,一般都會有瑞士的私人銀行等僱主為其申請工作許可、付錢供其學習德語,準保在瑞士生活體面。我的同事兼同學告訴我,他認識的一個瑞士某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大約30歲多一點,前兩年每年在瑞士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就有二、三十萬瑞郎,煞是心疼。
俄羅斯超級富豪,為什麼首選瑞士?
俄羅斯同事告訴我: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內政局動蕩,人員和資本自然流向安全之地,為資產保護和財富傳承;子女教育;生活品質……
另外,很關鍵的一點:瑞士稅法「偏愛」外國超級富豪。
一、瑞士「財政貢獻」納稅概覽
稅可以迫使富豪放棄某些國家。法國總統奧朗德提出對年收入百萬歐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徵收75%的「富人稅」後,當時的法國首富、路威酩軒集團控制人阿爾諾(Bernard Arnault)為此申請了比利時國籍(但是沒有成功),而著名演員迪帕迪約(Gerard Depardieu)也為此申請了俄羅斯國籍;在Facebook進行IPO之前,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億萬富翁愛德華多·薩維林(Eduardo Saverin)據說為減稅放棄了美國國籍,而選擇新加坡定居。
在許多國家和地區,低稅率是富豪前往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新加坡、香港等;在有些國家,特殊的稅制讓富豪游離於本國高稅率的稅法體制之外,如英國和馬爾他的稅務居民但非住所制度(resident non-dom)原則為富豪提供了避免英國遺產稅和最小化英國所得稅的空間(但是,英國正在修改該原則,規避英國遺產稅會比較困難)。
但是,瑞士人的智慧在於,在「財政貢獻」(法語為Forfait fiscal, 德語為 Pauschalbesteuerung)納稅方式下,稅是移民程序本身的一個核心步驟;甚至可以說,稅是移民的前提。但是,需要說明的是,該制度並非瑞士所特有。
儘管該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對外國富豪徵稅,但在近十年中,該制度慢慢成為外國富豪走入瑞士的重要渠道。實踐中,由於在此制度下每年納稅的金額一般至少40萬瑞士法郎(對非歐盟護照持有者)和20萬瑞士法郎(對歐盟護照持有者),通常只有量級較大的外國富豪才有能力考慮該渠道。
截至2012年底,瑞士共有5, 634人適用該納稅制度,當年繳納稅款總計6.95億瑞士法郎。繳稅最少的是10, 000瑞士法郎,而繳稅最多的是8,230,326瑞士法郎,平均納稅是123,358瑞士法郎[1]。這5, 634人主要集中於幾個州:沃州(Vaud; 1, 396人),瓦萊州(Valais; 1, 300人),提挈諾州(Ticino,877人),日內瓦(710人)等。
遠遠不止稅款。不動產買賣與租賃、旅遊、娛樂、醫院以及當地商業等無不從這一富豪人群的財政能力、消費和投資中獲益。這些意味著每年總額可能高達幾十億瑞士法郎的消費和2萬個就業崗位。另外,這一人群也在以其他的方式造福社區,比如對當地科學研究、教育基金的捐贈,例如,沃州最近獲得了高達1億瑞士法郎的捐贈以建立一個科學研究基金[2]。
二、什麼是「財政貢獻」納稅?
在瑞士不從事僱傭活動的外國人,可以通過「財政貢獻」納稅的方式進入瑞士。簡單來講,「財政貢獻」納稅,就是每年向瑞士稅務機關支付一筆稅款,作為在瑞士居民資格的「對價」。
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條件是:(i)非瑞士公民,(ii) 初次定居瑞士或在瑞士境外居住長達10年以上, 和(iii)在瑞士未從事受僱活動 (允許在國外從事自僱/受僱活動; 在管理自有財產是允許的)。
「財政貢獻」納稅最常見的方式是按照總消費確定稅基而不是按全球所得進行納稅——這是外國富豪選擇該制度納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進行某些稅收籌劃),也是該制度最有名的特點。因此,「財政貢獻」納稅也被俗稱為「包幹納稅」(「lump sum taxation」),或者說,「財政貢獻」納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等同於「包幹納稅」。儘管在按照「財政貢獻」納稅獲得瑞士居住許可之後,外國富豪還可以選擇按照全球所得進行納稅(比如,某些州取消了「財政貢獻」納稅後,通過該制度獲得瑞士居住許可的人可以選擇按照全球所得進行納稅),但由於被瑞士政府通過「財政貢獻」納稅吸納的外國富豪都是資產量級較大的人、其按照全球所得納稅一般稅負較重(瑞士個人所得稅綜合稅負最高可達40%),實踐中選擇按照全球所得納稅的人非常少。
「財政貢獻」納稅是一項比較古老的稅收制度,其最初是瑞士西部的沃州(Vaud)於1862年引入的。當時,已經有不少英國的貴族每年在日內瓦湖畔居住相當長的時間。他們在享用瑞士基礎設施的同時,卻沒有作出財政貢獻。在嘗試對對這些的富有外國人進行徵稅時,瑞士政府面臨一個現實的困難:在當時國家之間還沒有稅收信息交換的情況下,無法具體評估他們的稅基。為了對其進行徵稅,瑞士人就創設了這樣一個以這些富人在瑞士的消費作為基礎推算收入的徵稅方式。因此,該制度設立的初衷只是為了徵稅,並無意圖給外國的富人以某種特權或者利益。
20世紀前期,「財政貢獻」納稅風靡其他州。1948年,瑞士各州就「財政貢獻」納稅達成協議,以對該制度的基本原則達成一致。1949年,瑞士聯邦政府加入該協議。
三、與瑞士移民程序的關係
來瑞士生活的外國人需要獲得瑞士移民局的居民許可批准。居民許可分為從事受僱活動的居民許可和非從事受僱獲得的居民許可兩種,與本文相關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受聘於一瑞士僱主。該方式受到瑞士聯邦和州的共同限制,實踐中比較困難:瑞士需要的高級技術人才、由僱主申請、對於非歐盟成員國每年有配額限制、需要證明在瑞士和歐盟範圍內不能找到替代的人選等。
在瑞士設立企業。需要商業計劃書來證明對瑞士宏觀經濟的貢獻尤其是促進就業。商業計劃書需要獲得瑞士州和聯邦移民部門的嚴格審查和批准。富豪一般希望去瑞士沃州 (Vaud, 著名城市包括洛桑和蒙特勒等)和日內瓦州等,要在這些地方獲得政府部門對商業計劃書的批准更加困難。另外,即使獲得批准,需要創造3-5個就業機會,每年基本的支出是50萬瑞郎以上。另外,通過該渠道的申請許多時候在瑞士州的層面獲得了批准,但在聯邦層面被否。
「財政貢獻」納稅。「財政貢獻」納稅需要獲得稅務機關的預先裁定。該預先裁定是對個人稅基的一個確認。在獲得稅務預先裁定後,州移民部門才會啟動批准程序。需要說明的是,州政府在「財政貢獻」納稅下對稅務和移民程序有著決定性的話語權,聯邦政府基本是履行程序性的批准。基於州政府的這一決定性批准權力,能否獲得瑞士的居民許可也最有確定性。因此,這一渠道最受外國富豪的歡迎。
四、「財政貢獻」納稅,成本幾何?
稅基計算
申請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個人不需要披露其全球所得和財富,而只需要披露其總消費。
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個人需要獲得稅務機關的預先裁定。該裁定主要考慮個人及其家庭的全年生活費用、來源於瑞士的所得、位於瑞士的資產和來源於境外的所得。
根據將於2016年1月1日生效的瑞士聯邦新稅法規定,「財政貢獻」納稅的稅基將會增加:
州層面需要落實修改後的聯邦法律,其可以將稅基定位400』000瑞士法郎或者更高。具體稅基取決於與稅務機關的談判。一些州根據申請者的總體財富數量確定稅基。財富越多,稅基越高。
例:提契諾(Ticino)、沃州(Vaud)和日內瓦州(Vaud)的稅基和稅負參考(經驗總結,非政府指南)
稅基大約
(取決於談判)
稅負大約
提契諾州
150萬-300萬瑞郎
37.5萬 – 75萬瑞郎
沃州
70萬– 100萬瑞郎
28萬– 40萬瑞郎
日內瓦州
70萬 – 100萬瑞郎
31.5萬– 45萬瑞郎
另外,是否具有歐盟護照,會對稅負產生較大影響(下面為個案參考):
歐盟護照持有者最低稅負
非歐盟護照持有者最低稅負
施維茨州
20萬瑞郎
50萬瑞郎
楚格州
11萬瑞郎
28.5萬瑞郎
調控金額
來源於瑞士境內的所得和在瑞士的資產(如果是境外的金融資產,只是在瑞士託管,不算瑞士的資產)需要在每年的納稅申報中披露。瑞士稅務機關可以每年基於此來確保納稅人根據「財政貢獻」在瑞士繳納的稅款金額不低於該所得按照一般納稅方式繳納的金額(「調控金額」)。
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納稅人的稅基是建立在與稅務機關協商的基礎上。但是,如果「財政貢獻」稅基低於「調控金額」,則「調控金額」為最終適用的稅基。
「調控金額」主要由兩部分構成: (1)來源於瑞士的所得(來源於瑞士的動產和不動產的所得;投資於瑞士金融資產的所得;來源於瑞士著作權、專利和類似權利的所得;從瑞士獲得的養老金所得等);和(2)來源於境外的所得——如果該所得需要主張來源地國和瑞士之間的優惠協定待遇。
社會保險
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個人需要在瑞士繳納社會保險,直到法定退休年齡(瑞士法定退休年齡:男65歲,女64歲;早退休是可能的。)。其金額是以個人淨財富為基礎確定的,每年最高24,000瑞士法郎。
如果該個人是歐盟護照持有者,該社會保險繳納有可能免徵。
遺產與贈與稅
「財政貢獻」納稅的預先裁定不包括遺產和贈與稅。但是,好處是,瑞士聯邦層面並沒有遺產和贈與稅。該稅只在州和社區層面徵收,而且大部分州都有對向配偶和子女的轉讓免稅的規定。
2015年6月14日,71% 的投票者和全部26個州否決了在瑞士聯邦層面徵收遺產稅的動議(根據該動議,將對個人200萬瑞士法郎以上的捐贈和繼承在瑞士聯邦層面徵收20%的遺產稅)。這對瑞士絕對是好消息。
但是,在「財政貢獻」納稅中,遺產和贈與稅也是需要進行籌劃的,請見下表。
子女
父母
第三方
提契諾州
0%
0%
最高41%
沃州
遺產稅
0.009% - 7%
贈與稅
1.2 - 7%
2.64 – 15 %
最高50%
日內瓦州
2-12%
2-12%
最高54.6%
五、「財政貢獻」納稅的未來——超級富豪的選擇依舊!
圍繞「財政貢獻」納稅近幾年在瑞士有不少爭論。蘇黎世州2009年投票取消了「財政貢獻」納稅,成為取消該制度的第一個州。其他4個德語區的州緊隨其後:沙夫豪森州(Schaffhausen), 阿彭策爾半州(Appenzell Ausserrhoden), 巴塞爾兩個半州(Basel Land和Basel Stadt)。在這5個州取消「財政貢獻」納稅後,目前還保留「財政貢獻」納稅的州有21個。
儘管在這5個州中,適用「財政貢獻」納稅的人數本來就不多,但是卻有著很強的示範效應。此後,瑞士一個左翼的政黨於2012年10月收集到了10萬餘個瑞士公民的籤名,發起了一個旨在三年內取消「財政貢獻」納稅的全民公投。其理由是該制度涉嫌該外國富豪超國民待遇,存在歧視等。如果公投表決取消「財政貢獻」納稅,該制度在聯邦層面和州層面將不復存在。而無論是瑞士聯邦政府還是議會,均明確建議民眾拒絕該動議,保留「財政貢獻」納稅。2014年11月30日,59.2%參與投票的瑞士公民、26個州中的25個州否決了該動議。
該公投的結果是,「財政貢獻」納稅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制度將在瑞士聯邦繼續存在,而各州仍然可以自由決定其是否願意在州層面保留該制度。另外,瑞士並沒有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來取消「財政貢獻」納稅制度。因此,我們預計在未來的數年之內,該制度在瑞士將繼續存在,而不少國家的超級富豪們仍然可以藉此進入瑞士。
[1]http://www.swissinfo.ch/eng/targeting-the-rich_cantons-weigh-up-value-of-lump-sum-tax/40810248。
[2]http://www.swissinfo.ch/eng/opinion_why-switzerland-should-keep-lump-sum-taxation/41107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