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在撲朔迷離中尋找真相,比真相更複雜的卻是人心

2020-12-18 扒拉文史

我們今天來探案。

這幾天,關於疫情的新聞很多,我也很詫異於如今造假的便利性,一張藏頭藏尾的微信截圖,就能在人群中吸引一大群人,哪怕是紛紛闢謠之後,我們都依然半信半疑。

信息發達的時代,可能我們的真實,越來越難追覓。

我們今天,也就不妨,當一回偵探。找一找那些隱藏的真實。

故事情節取自《竹林中》芥川龍之介的名篇。

「一起兇殺案」

安靜的竹林中,發生了這樣的一起案件。

案子並不複雜,一位武士死去了,他的妻子被賊人侮辱。我們好奇的是,兇手到底是誰?

他們都有口供,一共七個人。

首先是證人們,一個是樵夫。他是今天早晨第一個發現屍體的證人,接著是雲遊僧,是昨天下午見到他們夫妻的人,然後是抓到嫌疑人的小官吏,最後則是老婦,他是女主角的母親,去世的人是她的女婿。

我們重點關注的是下面三個人,因為這三個嫌疑人,都說自己才是殺了武士的兇手。第一個是大盜多襄丸,第二個是武士的妻子,第三個很有趣,因為武士的亡靈說他是自裁的。

這就是整個故事的框架。我們接下來再看看各自的口供。

大盜多襄丸的口供很簡單,他爽快地承認武士的死亡可能是他造成的,並且不掩飾自己任何的殺人動機,他侮辱了武士的妻子之後,在武士妻子的慫恿下,他們之間進行了公平的決鬥,然後在二十多個回合之後,武士失敗了,大盜認為自己殺死了他之後,便揚長而去了,武士的妻子也不知所蹤。

而在武士的妻子真砂口中,她卻承認武士是她殺的。她沒有否認大盜糟蹋她的事實,但是作為一個弱女子,她卻絕望的發現丈夫的眼神裡只有鄙視,甚至連一點憐惜都沒有。她感覺自己並沒有臉面活在這個世界上,在大盜揚長而去之後,她又回到了現場,和丈夫自陳心跡的時候,她說她原本是想準備先殺了丈夫,讓知道這個事實的人越來越少,然後再讓自己和丈夫一起去,但是殺死丈夫之後,她苦於沒有自殺的勇氣,因而苟活到現在。

死去的武士借著自己亡靈的口,說出了自己奇怪的口供,他並沒有特別厭恨大盜,這一造成他們悲劇的人,而是撇清了關係,說他是自殺的,原因是看著強盜糟蹋他的妻子後,他妻子對那個強盜竟然有了感情,想和那個強盜一起走,並且唆使強盜殺了他,因為太過絕望,他選擇了自裁。

在撲朔迷離中尋找真相

其實這個故事裡,只有兩個事實是無可否認的。

第一個是武士的死亡,第二個是妻子的失貞。

在判斷誰的話更可信的時候,我們應該採取如下的原則。

第一條是,相比於利益相關方,旁觀者的證詞更為可信。

第二條則是,不同的人說的共同點,往往是事實,矛盾之處,則要好好考慮。

第三條是,不在場的人,說話可信度很低。

我們就按著這個原則去看他們說的話。

強盜多襄丸說自己是被美色所吸引,並且剛開始並沒有殺人的打算,這是他的心理活動,屬於孤證,我們只能半信半疑。騙他們夫妻進竹林和糟蹋了真砂,這是三個人都承認的事實,我們可以選擇相信。

但是關於決鬥那一節,在武士那裡卻沒有說到這個情節,但是根據樵夫的描述,「這裡似乎有一場惡戰」,多襄丸關於決鬥的描述,可信度是很高的,至於決鬥的結果,武士已經死了,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答案了。關於他殺死武士的可能性,因為在他揚長而去之後,武士和武士妻子裡的口供都說武士沒有死,而他這時候屬於不在場者,我們對他這一段不取信。

而武士,描述的重點,主要在於自己妻子的背叛,給自己塑造了一個悲情的形象,並且為自己之後的自殺,提供了感情基礎。但是疑點也在於此,他對大盜的控訴,力度明顯不夠,明明大盜才是造成他悲劇的根源。

我們只能有一個推測,曾經是有一場打鬥,然後武士輸給了臭名昭著的強盜,他之所以不對強盜的行徑多加指責,因為除了糟蹋自己的妻子外,強盜和他唯一衝突的地方,可能就是強盜所謂的公正決鬥,所以這必然會帶出自己決鬥失敗的蛛絲馬跡。

只說強姦,並且把矛頭也對準了被糟蹋的妻子身上,他通過把妻子描述成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來塑造自己一個悲情英雄的模樣,但是他的這個描述,又與他的丈母娘所說的妻子「剛烈」,「忠貞」的形象不符,這就是矛盾之處。所以我們從他的描述中,唯一得到的就是,後來有人來過,因為這件事,他沒有說謊的必要。

妻子真砂說的很有趣,她說自己是先是昏了過去,所以在昏死的這段時間,她不在場,所以她沒有看見那場決鬥也是很正常的,我們並不能因為妻子沒有說決鬥,就斷定妻子和武士說的沒有決鬥是真實的

至於殺夫這件事,我倒是覺得有幾分可信,首先根據妻子母親的描述,妻子是一個很貞烈的人,她失貞之後,一定是動過這個念頭的,她無法忍受自己的不潔,也更無法忍受自己的丈夫,用鄙夷的態度對待她,她希望大盜和自己的丈夫雙雙死去。

然後就沒有人知道自己的不潔。所以她關於這個的說法,是更有可信度的。並且由於妻子的並不是供詞,在作品中,只是一個懺悔,因此在佛像前,撒謊是沒有必要的,可信度又高了幾分。

但可悲的事,還是發生了,我們並不能根據他們所說的,推斷出一個真相,哪怕是說服我們的真相。

我們剛剛的推理,都建立在我們認為的一個或是幾個關鍵點上,可能母親是為了維護女兒的貞潔形象,可能強盜是為了給自己創造出一個光明正大的形象,偽造了一個打鬥場,也有可能是妻子,她刺死了一個武士,一個女人刺透了一個男性的胸膛,也是疑點重重。

還有可能是武士,因為自殺的方式,居然不是傳統的切腹,而是刺胸膛,這也是一個疑點。如果腦洞再開的大一點,就連樵夫,都有可能自己看到武士的時候,武士還沒有死,他就是那個把武士胸口的匕首拿掉的人,只是為了換取錢財而已。

「外面的人」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到處發生著羅生門一樣的迷宮。

就像是和疫情起來的流言蜚語一樣,無數的人都是,我看見,我在場,然後用一張煞有其事的微信截圖來渲染一種自己想要的感覺,然後那些無數的不在場的人,都以為自己在場了,開始站隊,開始批判。

人和人之間需要看見感,人和事之間,也需要一份在場感。我們相信我們的眼睛,這本是好事,但是這個信息的時代,無數的信息真假難辨,有的時候,與其片面的相信,倒不如等一等,讓自己想一想。

這篇小說裡,其實並不是一個所謂的像阿加莎克裡斯蒂那樣的偵探小說,我們之所以用探案的形式來吸引你進來,並不是為了秀什麼邏輯,只是為了讓我們意識到,在如此繁雜的信息裡,每個人都有說謊的可能

就好像一個超市裡,如果只有一樣物品,那麼進這個超市的人,除了出來之外,大概只能選擇這物品,但是如果有許多,我們在選擇裡,就會撩亂,然後根據我們的需要,拿走我們的物品,只拿走我們需要的。

那間滿是物品的超市就是真實,我們拿走的,那叫信息,外面的人,只能得出,超市裡有這個,但是無法得出,超市裡只有這個。這還是在進超市的人不隨身帶的情況下,如果再隨身帶些什麼,外面的人估計還是覺得,這也是真相。

我們就是外面的人。

習慣於被動的獲取信息,因為網絡的便捷,信息的迅速,並且總是會掉下我們廉價的淚水,給那些虛假信息,賺下不菲的流量。這叫信息不對稱,其實獲取真相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自己進入那家超市,看一看。

但是要注意的是,你出來之後,如果沒有看盡超市裡所有的東西,也沒有記得超市裡所有的東西,你是不配站在真相的這一方的,你最好加上,我覺得。

最後還是來說說人性的另一方面,關於承認。

芥川龍之介和魯迅的關係,一直很好,1921年,魯迅就翻譯了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他們其實很像同一種人,悲觀的人。芥川一直很悲觀,他不止一次說「人生比地獄還像地獄。因為如果層層撥開人心,或許連我們都無法直視自己」,魯迅也說,「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度別人」,但是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敢承認。

自己是高尚、光明等等偉大的詞形容自然是好,然而我們不會有人說,自己是自私、貪婪的。就像大盜,那麼見色起意,那麼殘忍,在臨死的時候,還是希望給自己留下一個俠義之士的光明面。

我們同樣不喜歡謊言,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所謂的真相,在某些人看來,也是謊言,這也就是闢謠如此艱難的原因

人家不信,你能有什麼辦法?以前是有圖有真相,現在是圖可以抓拍,可以ps,我們真的不知道,如何辨別了。

那就不要辨別了,放棄對別人過高的幻想,也承認自己的陰暗,如果絕對的真實已經不可得,那就堅信自己心中的那份真實

文/扒拉文史

相關焦點

  • 《竹林中》:百年未解的懸案,比謊言更複雜的人心
    一樁兇殺案,三人認罪,七段供詞,謊言和事實交織,真相百年無解,這就是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竹林中》。這個故事被黑澤明改編成電影《羅生門》,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直到今天,人們依然樂此不疲的討論這起羅生門事件 ,尋找著真相。
  • 芥川龍之介《竹林中》: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相,只有各人眼中的真相
    很多人不知道,黑澤明導演的電影《羅生門》其實是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而非其同名小說。與電影不同,原著裡並沒有安排一個知道真相的人,它有且只有七個第一人稱敘述者。小說採用多人敘述的方式,對一個案件進行多次重複的敘述。但小說中常有的「上帝視角」消失了,只有一個沒有出現在文本,卻又確實存在的「審判者」角色。
  • 《竹林中》:看不清真相,得不到答案,卻能在迷霧中獲取啟示
    《竹林中》,七個人證詞看似真實,卻讓真相撲朔迷離《竹林中》這篇作品由七個人的供詞構成,分別為最先發現武士屍體的樵夫,途中偶遇武士夫婦的行腳僧,碰巧抓到大盜多襄丸的捕快,武士妻子的母親,以及三個當事人大盜多襄丸、在清水寺懺悔的武士妻子和借巫女之口還魂的武士
  • 《羅生門》:一樁命案,四種真相,解構謊言背後人性的複雜與陰暗
    23年後,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選取芥川龍之介的兩部知名短篇小說《竹林中》與《羅生門》,進行雜糅改編,以小說《羅生門》中的場地與故事背景,講述了《竹林中》的一樁撲朔迷離的殺人案件,構建自己享譽世界的電影《羅生門》。
  • 《竹林中》:看不到真相卻看透人性,悲劇釀造者遠比其本質更可憎
    文/梨江水《竹林中》是近來讓我看得最氣憤和諷刺的一部小說了。它是被譽為日本文學界的鬼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之一,雖然它沒有龍之介的另一部小說《羅生門》知名度高,但它的流傳價值在我看來也絕不在《羅生門》之下。
  • 天涯明月刀手遊撲朔迷離案怎麼破-撲朔迷離案真相分享
    天涯明月刀手遊撲朔迷離案怎麼破,相信不少的玩家都有這樣的疑問,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天涯明月刀手遊撲朔迷離案真相分享,希望可以幫到玩家。天涯明月刀手遊撲朔迷離案真相分享
  • ——《羅生門》與「黃色新聞」的真相鬧劇
    事件逐漸被勾勒出來,武士帶著妻子在旅途中匆匆趕路,強盜劫財劫色,將這兩人騙至竹林中,隨後強暴了武士的妻子,造成了武士殞命於此。然而對於案發過程,各個當事人的描述卻各不相同,實屬一樁奇案。圖2 竹林中的三人l 強盜——多襄丸:在遇見武士及其妻子時便起了歹意,將兩人騙至竹林中。趁武士不注意將其制服捆綁,並在武士面前強暴了其妻子。
  • 看來許可馨的3天論說中了,14天了真相還是撲朔迷離
    可是到現在為止,他父母到底是誰,是公務員還是企業家還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撲朔迷離。令人不得不感嘆:網絡的力量也不過如此?!除了這些,她還敢公開說網友們是「耗子」,這樣大膽之人,如果沒有硬核的背景,你敢嗎?小編本就一個普通人,從小就喜歡讀10萬個為什麼,總喜歡問個為什麼?看來,這一次是真的沒有答案了,或許,許可馨說的「三天論」真的成立了,網民們也是無可奈何的吧。
  • 《風聲》:從大孤獨大絕望,大堅韌大智慧中窺探歷史和生活真相
    所以《風聲》的主題遠遠沒有電影中想表達的那麼單一。從《風聲》中的人物所經歷的大孤獨大絕望,我們能看出人物的大堅韌和作者的大智慧,你能從中看出歷史的真相嗎?我將從小說內容,文本結構,寫作背景和閱讀感受四個方面闡述我的理解。
  • 白宮最擔心的事情發生,美軍接二連三倒下,真相至今撲朔迷離
    據悉,兩具美軍屍體是在布拉格堡基地的訓練區被發現,其中一名為擁有19年服役生涯的特種部隊軍士長拉維妮,他曾在美軍特種部隊中待過長達12年的時間,而另一名死者是一位44歲退伍軍人。兩名死者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都踏上過阿富汗戰場,並且還經歷了多場戰爭。
  • 他24年勘驗命案現場 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真相
    沈軍在工作中。攝影:王嵐他是一名多年奮戰在刑偵一線的「老警察」,從蛛絲馬跡中尋找案件真相;他是一名孜孜不倦的學習者,他潛心鑽研,踏實每一步從警路;他也是一名刑事技術的專家,以嚴謹認真的態度,默默耕耘在無名高地。
  • 真相撲朔迷離:梅根離開王室,並非自願,她是被迫離開王室
    但是,真相有可能不是如此。據英國媒體《每日快報》在當地時間1月6日報導,有專家分析,梅根離開王室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她想利用王室成員身份下海賺錢,而是因為,梅根難以適應在王室家族中生活,她是被迫離開王室、離開英國的。
  • 《沉默的真相》真相真的會沉默嗎?答案是不會的,24天局中局
    二十四天的時間,九張照片,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真相?這部《沉默的真相》已經死死地抓住了我的好奇心。從現在的故事引申出十年前的往事,直覺告訴我這個故事不一般,值得期待一波。國內懸疑作品最大的問題往往都出在節奏感上,這也是我多年來鍾情美劇的原因。但是這部《沉默的真相》,讓我感覺到了足夠的驚喜。
  • 眾聲喧譁中,請給真相讓條路
    從上海攜程親子園到廣西合浦小紅帽幼兒園等,虐童亂象在現實生活和網絡中引發了廣泛討論。相比這些案例,11月23日曝光的北京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的疑似虐童行為引燃的怒火更甚:扎針、餵白色藥片、疑似猥褻……家長們在網絡上控訴自己孩子遭遇恐怖傷害的視頻,讓大眾敏感的神經被狠狠挑動。我們曾經認識的幼兒教育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包容的行業,也是一個充滿使命感和成就感的行業。
  • 《人生海海》:人心複雜,學會放下,才是破解人性的密碼
    對於《人生海海》這部小說,作者麥家這樣說:「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只要投入到書中,仿佛書中的「我」就是真的我,哪裡有疑問、哪裡有氣憤、什麼時候自私、什麼時候無奈,總是能驚人地同頻。如果不是大師級別的作者,是很難做到這樣的。人心的複雜,誰都沒有辦法用三言兩語道盡,而作者通過上校、父親、爺爺、老太保、小瞎子、林阿姨以及「我」,卻把人性中的善與惡,自私與道德表現得淋漓盡致。
  • 貪慾中的罪惡,謊言下的真相
    講述了企業家艾德裡安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被捲入一樁謀殺案中,為了洗脫罪名,他請來了金牌女律師維吉尼亞為自己辯護。 ,所想到的只有如何去保障自己,保全他現有的「成功」,並且把一切的事實都淹沒在謊言之中,一如他為了掩蓋殺人事實,把男孩丹尼爾沉入湖中。
  • 禁閉島(Shutter Island)——真相,究竟如何....
    泰迪懷疑監獄的主治精神病醫師約翰·考利(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飾)有意隱瞞內情,並向查克透露他上島的真實目的其實是尋找當年縱火燒死他妻子德洛麗絲(米歇爾·威廉士 Michelle Williams 飾)的管理員,並揭露美國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進行人體科學實驗的罪行。
  • 這9幅畫直懾人心,畫出現代生活中,那些荒誕的真相(值得細讀)
    這9幅畫直懾人心,畫出現代生活中,那些荒誕的真相在世界藝術界,有很多畫家都熱衷於插畫創作,其中不少畫家很喜歡用自己的畫筆,描繪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很多奇怪現象,最近筆者看到了一組來自國外兩位畫家筆下的插畫,他們用犀利的畫筆
  • 英語字母的故事,給你一條尋找真相的線索!
    1.我根本就不是英語啊人總是會不自覺去探索真相,這個是什麼?是這樣的嗎?為什麼是這樣?追求真相,在你們的說法裡面,也做追求本質,好像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品質。可是真相,真的存在嗎?就好像你們一直在學英語,對了,你們叫我們英語,還分了英式英語、美式英語,分了發音和語法,羅列出每一個語法現象和因素等等……你們在用一種巨大的認知力試圖定義我們。
  • 生存新作《重返南格林》明年發售 一步步尋找真相
    生存新作《重返南格林》明年發售 一步步尋找真相時間:2021-01-13 13:21   來源:STEAM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存新作《重返南格林》明年發售 一步步尋找真相 近日第一人稱生存冒險遊戲《重返南格林》(Return to Nangrim)上架Steam,玩家將探尋曾經盛極一時的石須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