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19歲大學生小嶽酷愛籃球運動,三個月前打籃球時落地後,感覺膝關節劇痛,隨後出現腫脹、無法活動,到當地醫院就診後診斷為「前交叉韌帶斷裂」,需要行手術治療。三個月期間,小嶽及家人輾轉多家醫院看病,了解到常規的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不僅要取自己多根韌帶,並且會導致膝關節骨質大量流失,這讓喜愛籃球的他非常不安,生怕手術併發症會讓自己無法再打籃球。最後,小嶽和家人慕名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骨外三科),王巖主任為其接診後,根據小嶽的病情和心理狀態,為他設計並開展了省內首例「全內」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不僅少取了自己的韌帶,而且最大限度保護了膝關節骨質,讓熱愛籃球的小嶽重新燃起了能上場打球的希望。
據了解,膝關節前交叉韌帶(十字韌帶)損傷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運動損傷疾病,多發生於高處落地時旋扭膝關節或暴力旋轉膝關節後(籃球、足球等),絕大多數的前交叉韌帶損傷需要手術治療。但目前常規手術中,取患者自己韌帶數量多,對膝關節骨質破壞較大。經放射線檢查後,王巖主任醫療團隊發現小嶽骨骺沒有完全閉合,身高還有增長的可能,傳統手術過多破壞骨骺,可能會造成發育障礙。而取自體肌腱過多,又會影響運動爆發力。王巖主任解釋,「全內」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有著對骨量流失少,取自體肌腱數量少,恢復快,手術時間短,切口小,疼痛減輕,治療更加精準,併發症少等優點。王巖主任醫療團隊經過反覆考慮及術前設計,為小嶽「量身定做」開展了黑龍江省首例全內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手術過程順利,目前小嶽術後2天,已經開始下地並進行康復訓練了。據王巖主任介紹,全內重建技術只需取半腱肌一根肌腱便可重建前交叉韌帶,使得手術更加微創,達到治療目的同時又能儘可能多的保留自體組織,最大化降低對自身組織的損傷,患者術後可以儘快恢復運動水平。同時膝關節交叉韌帶的全內重建技術安全可靠,對關節內幹擾小,手術操作精準,術後疤痕小,更能提高術後膝關節穩定性及康復效率,是膝關節微創治療的又一裡程碑式的進步。「而且該患者歲數較小,傳統方法可能還會傷害其正在發育的骨骺,全內重建技術則會避免該情況的發生。」王巖主任表示。
作為黑龍江省運動醫學專業領軍學科,王巖主任醫療團隊憑藉高超的技術水平,先進的設備、高尚的醫德醫風,每年開展關節鏡手術數百例,達到省內外領先水平。2020年,他們不滿足於現有水平,又在省內率先開展「全內」前交叉韌帶重建技術,在技術上更上一層樓。下一步,王巖主任團隊還計劃將此先進技術繼續完善推廣,精益求精造福更多運動損傷患者。
責任編輯:高宏飛
【來源:東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