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給大家測評的是一款茅臺華茅1862酒,它是茅臺酒的前身之一。1862年,由貴州鹽商華聯輝為孝敬祖母所創辦,從「成裕燒房」到「成義燒坊」,再到三茅合併成立國營茅臺酒廠,華茅酒的深厚歷史躍然紙上。此外,經常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便是華茅和王茅於1915年所共同獲得的。今天我們就來共同了解一下。
一、包裝
華茅1862的外盒和酒瓶在圖案風格上選用金色硬紙盒,金色瓶身,沿襲了茅臺系列酒典雅、華貴的風格,設計上融匯了山水風情、醬香工藝、孝親傳承等元素,具有年代感。
雕花瓶蓋
瓶蓋形態取自古代青銅雕花工藝,造型古樸,瓶頸處水紋,則寓意著華茅得茅臺赤水河山水之精華。
孝母圖
瓶身 「孝祖母」圖,既是華茅對品牌歷史淵源的追溯,也是對中華傳統孝親文化的傳承。
九紋圖
瓶底九重紋路彎曲層疊,既象徵悠悠流淌的赤水河,也寓意醬香酒獨特的九次回沙工藝。集美酒河水源和傳承的醬香工藝於一身,方成醇厚之佳釀。
五星標
瓶底麥穗顆粒,中間五星Logo稜角分明、立體感強,有華茅酒瓶獨有的生產廠家代碼L J。
二、酒質
基於華茅酒富有傳奇色彩的前世今生,大家對華茅酒的酒質有沒有充滿期待呢?
1.觀色
輕啟瓶蓋,隨著一聲清脆的防偽瓶蓋斷裂的聲響,一股茅臺酒特有的酒香飄逸而出。有經驗的酒友都喜歡用酒花和酒線來判斷一款酒質的優劣,這雖然並不絕對,但對一款好的醬香白酒來說,在如絲酒線注入酒杯的過程中,欣賞濺起的那一層層細密均勻的酒花絕對是一種賞心悅目。華茅1862在倒入酒杯的過程中酒體如絲如線,懸而不斷,墜而不散,杯中激起的酒花細密如豆,均勻持久,形成數層堆砌的「小米花」,煞是好看。
數層堆積的「小米花」輕晃酒杯,待酒液蔓延至杯壁然後緩慢回流,會形成一道道「淚痕」。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掛杯,有時候也會被酒友們來當做判斷酒質好壞的標準之一。華茅1862的掛杯非常典型,一道道「淚痕」緩緩回流至杯底,在杯壁上形成一串串美麗的「珍珠鏈」。一般認為,「珍珠」越細密,說明酒體越老熟,口感也就越醇厚。
2.聞香
如果說清香型白酒的香氣幽雅清淡猶如豆蔻少女,那麼濃香型白酒的香氣則熱烈濃鬱仿佛熱戀中的女子。不同於前二者,華茅1862的香氣細膩、溫潤、持久,如果也用女子來形容,則用貴婦來比喻最恰當不過。初聞香氣並不衝烈,醬香細膩柔和;久置香氣並不潰散,醇甜優雅悠遠;再聞則香氣富於變化,舒適宜人。酒液在杯中放置3個小時,期間不斷被搖晃觀察,香氣竟然沒有明顯減弱。
3.品味
華茅1862的入口口感並不像飛天那般沉重,但骨架也非常緊實。酒體入口圓潤並無稜角,醬香、窖香、糧香瞬間充斥口腔,口舌有一種被「支撐」的感覺,飽滿,醇厚,既將坤沙酒的優勢體現的淋漓盡致,又淡化了其澀和苦,後味長,回味香,飲後非常舒適。值得一提的是,飲用醬香白酒一定要用小杯小口方能體會其中的妙處。
4.定格
綜合來看,華茅1862包裝典雅、華貴,整體穩重大方,沿襲了茅臺醬香系列酒的一貫風格。華茅酒集中了茅臺的核心優勢資源,作為茅臺的戰略儲備品牌及重點打造的又一大單品,華茅酒定位中高端醬香酒品牌,市場均價在千元左右,彌補茅臺醬香系列酒與飛天茅臺之間的空白價格帶,是一款名副其實專為中高端醬香酒商務群體打造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