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燥熱老失眠?70歲奶奶:多喝這湯,清熱助睡眠,一覺到天亮!
自從入夏以來,天氣變得越來越燥熱,特別是晚上的時候,連空氣都是熱的,導致晚上睡不著,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很討厭晚上到來。很多人晚上會開空調,可是長期開對身體傷害也很大,我平常都是可以電扇,可是總是失眠睡不著。
睡覺是人收藏、吸收能量的過程,我們需要充足、高質量的睡眠,從而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可就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很多人卻因失眠而無法好好享受。
你被失眠困擾多久了?
熬夜、加班、奔波疲勞、壓力大,這些都讓睡眠質量急劇下降,即使白天再累到了晚上還是睡不好。
有時候就算睡著了,早醒、睡眠淺、多夢各種睡眠問題也會來糾纏...
有時候你以為睡好了,可是到了第二天依然會爬不起床,頭昏腦漲,四肢疲軟使不上力氣。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超過3億人口有睡眠障礙,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換言之,每10個中國人裡就有近4個失眠患者。失眠群體龐大,年輕化趨勢也更為明顯,但其危害不容小覷。
這是美國加州大學的一組實驗,五天時間,睡滿8個小時與睡6個小時的對比照。
失眠,既傷身,又傷神。它不但會降低人的免疫力、誘發頭痛,三高、心臟病、高血脂、老年性痴呆等症狀,還會讓人狀態變差,整天昏昏沉沉,特別容易忘事兒。
測一測:你的睡眠健康嗎?
下面幾條症狀,你有三條以上中槍,你也要警覺了!
1、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2、睡得淺,整夜覺醒次數≥2次
3、總睡眠時間減少,通常少於6小時
4、白天瞌睡打盹,注意力不集中愛忘事
5、多夢,起床累。不管睡多久,都感覺疲勞犯困
6、黑眼圈,皮膚晦暗、缺水
7、心慌,脾氣暴躁且難以克制
8、體重減輕,脫髮
若不及時調整失眠狀態,傷害慢慢積累。嚴重時還會破壞身體其他系統的正常運行。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記載:「血氣衰,肌肉不滑,榮衛之道澀,故晝夜不能精,夜不能寐也。」現代人失眠,除了工作壓力大、情緒急躁之外,還跟身體氣血不足、五臟失調有關,統稱為心神失養。
一旦心神失養就會引發神經系統紊亂,造成入睡困難。
失眠如何調理
調理失眠需要身、心並調,僅僅調理身體或是心理都是不全面的。
同時老年人失眠大多數是由軀體疾病引起的,所以,老年人需要特別注意軀體疾病的治療。
1、睡前泡腳+按摩腳心
睡前用溫水泡腳,再輔以足部按摩,尤其是湧泉穴,效果最佳。可以使人感到舒適輕鬆,加快入睡,加深睡眠。
改善睡眠足浴方推薦
用量:五味子10克、石菖蒲10克、夜交藤15克;
功效:有養心安神、舒肝解鬱、舒通腦絡、改善睡眠等作用。
五味子:益氣養陰、生津、補腎寧心
石菖蒲:寧心安神
夜交藤:疏肝解鬱、祛風、通絡、鎮靜理氣
2、晚餐不宜過飽,適量飲用溫牛奶助眠
中醫認為:胃不和,臥不安。晚上如果吃太多,胃部不能及時消化,導致胃不和,引起失眠。
睡前喝點牛奶是有助睡眠的,喝牛奶的溫飽感也有助眠的效果。
3、保持固定的生物鐘
人體有一個生物鐘,要養成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的作息規律。
4、艾灸這些穴位有助睡眠
湧泉穴
定位: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功效:是足少陰腎的常用腧穴之一,能有效緩解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狀。
太溪穴
定位: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是腎經的原穴,可以安定心神,有助睡眠。
三陰交穴
定位:小腿內側,內踝骨關節上三寸。
功效:肝脾腎經交會穴,肝脾腎通調,疏肝健脾,滋補肝腎陰虛助眠。
神門穴
定位:位於腕部。
功效: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能夠寧心、安神、助眠。
如果您什麼方法都試過了,總是不管用,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頭暈眼花,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低,長斑長痘,臉色越來越難看,可以你試試下面這個方法。
晚上睡前喝一碗湯,安神靜心
中醫認為:失眠不在於治,而在於補,氣血充足、內臟調理好,五臟協調了,睡眠自然而然就好了。因此治療失眠,食補優於藥補。
想要睡好,就要養好我們的血,讓神魂安定下來。
平時多吃養血滋陰的食物,比如,酸棗仁、桑葚、百合、桂圓、茯苓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滋養肝血的東西。
還可以每晚睡前喝一杯棗仁百合茯苓茶,補肝血,調睡眠,有助深睡。
製作方法:將酸棗仁、枸杞、桂圓、桑葚、茯苓、桂圓、百合、黃精、桑葚7種食材放入鍋中,水開後小火煮30分鐘。
服用方法:睡前兩小時服用。
我們也配好了棗仁百合茯苓茶,做成了袋泡茶方便日常泡飲。
酸棗仁為君藥,養血安神,是治療失眠的特效藥。《神農本草經》說它「補中益肝,助陰氣」,《名醫別錄》說它「主煩心不得眠」。古代各大安神助眠的名方都常見酸棗仁的身影。
桂圓性甘平、補心安神、養血益脾。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健忘,驚悸怔忡,緒虛百損,腦力衰退。
簡單的酸棗仁和桂圓搭配,濡養心、肝虧少的陰血,安撫躁動不安的心神。再加上補血的桑葚和清肝火的百合,一清一補調和諸藥。
血足了,神魂安定了,自然能每天安眠,睡好養心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