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藥籤的啟示與思考

2021-02-07 深滬熱點

海峽兩岸及海內外,民間對保生大帝崇敬及傳承歷千年不衰,如今更方興未艾。宋代閩南民間醫生吳夲,生前救死扶傷的慈悲愽愛精神,廣受庶民愛戴,歿後歷代朝廷褒封為「大道真人」「帝君公」「保生大帝」等諡稱,百姓感念隆恩,建廟奉祀為保護神。其信仰與中國其他道佛神祗,宗教有著更深的社會意義。以醫學為橋段,融入信仰文化的體系。形成一種廣泛的崇拜現象,不僅在地方文化史上有著獨特的價值,而且對現代醫學研究有著積極的作用。

保生大帝的宮廟一般設置有問事籤。有的尚加設藥籤,藥籤並非保生大帝宮廟獨有,如神農廟,孫思邈藥王殿等醫藥神廟也有藥籤,但吳夲生前醫術醫德譽滿閩南、民間影響至深。凡設有藥籤的保生大帝宮廟,香火更加鼎盛,信眾更多。而且其藥籤更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有鑑於此,筆者以兩岸一些奉祀保生大帝宮廟的藥籤資料為基礎,通過調查其社會歷史背景,用探索思考的文化角度,進行淺析,冀望對保生大帝藥籤文化的研究提供些少資料。

現在兩岸同祀保生大帝的宮廟,問事籤似乎是所有的宮廟必備,但藥籤卻大多欠奉。在泉南的深滬寶泉庵卻兩樣俱全,毎天祈求藥籤治病的人流絡繹不絕,從其與眾不同的廟宇對聯;「生其生非生其死,藥可藥無藥可醫。是耶非耶大道憐心終如一,難也易也其人妙手總回春。寶劍摩光降二豎於膏肓靈丹百轉,泉甘似露沽三焦而固本功在十全。大道繼華陀豈非外術能濟世,真人承扁鵲何煩異疾難回生」等內容。就能從中窺見寶泉庵保生大帝面向民間大眾的祈求,著重於對醫術,醫藥的重視和崇拜,寶泉庵儼如保生大帝的醫館。與其他廟宇只求顯靈保佑護身心的索求不同。這與寶泉庵至今仍保留著古代遺傳的藥籤歷史是分不開的。

海峽兩岸同祀保生大帝的宮廟,大多分別奉白礁慈濟宮或青礁慈濟宮為祖宮,神尊由其分香而立,傳說藥籤也大致由兩廟傳承。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漳州白礁慈濟宮、廈門青礁慈濟宮的藥籤大多經已散失,唯獨深滬寶泉庵的藥籤,仍保留著鹹豐年間的木刻版本,傳說因船商吳協慶號將臺灣保生大帝的神像迎回深滬之際,同時帶來的藥籤,並不齊全。後來吳協慶號船員以每支藥籤兩文錢的價格,向深滬來往於臺灣的船員收集藥籤。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將324方藥籤全部收集完整。深滬寶泉庵才開始有藥籤。

深滬寶泉庵並非鹹豐十年開始才有藥籤,追溯清鹹豐年間深滬寶泉庵的藥籤木刻版本的歷史背景,按照「寶泉庵始建於唐,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重新翻建時,再擴為一山門二殿宇的格局。後殿原為佛庵,中殿供奉保生大帝、境主公、聖王公及福德正神,成為佛道同祀的宮廟。庵宮兩廂後的房屋,有藥店、香楮店、神具店」等的歷史傳說。鹹豐十年從臺灣迎請來保生大帝時,寶泉庵早已供奉保生大帝,而且有藥店、有藥店必有藥方,鹹豐十年之前,寶泉庵內如沒有藥店也應有保生大帝的藥籤。從臺灣收集來的藥籤也不是324方,而是當時曾結合寶泉庵之前的藥籤,再重新整理成324方,鹹豐十年的木刻版上刻有陳永綏,王錦記,吳協慶刊印之字樣。也正好說明深滬寶泉庵的藥籤並非全都是由吳協慶號所提供。

傳說歸於傳說,其實,保生大帝廟宇的藥籤,並非全部採用吳夲行醫的藥方,吳夲生前雖著有《吳夲本草》、《靈寶經》等醫書,但早已失傳,後世未能印證藥籤藥方均出自這二部書。歷史告訴我們;吳夲歿後升格為神,建立廟宇後,百姓患病時,常到宮廟祈求藥方。鄉紳執事為使廟宇香火更加旺盛,開始收集吳夲妙方,古代驗方,後世醫家、民間百姓等多方面的醫藥驗方編成藥籤,供在宮廟由人卜取。經過漫長的歲月,藥籤會遺漏失傳必須重新整理。所以形成異地同祀保生大帝宮廟的藥籤,大多不一樣。

目前流傳於兩岸同祀保生大帝廟宇的藥籤,數目,處方藥物也大都不同,白礁慈濟宮現有內科藥籤120首、外科28首、兒科36首。青礁慈濟宮現有內科藥籤120首、外科24首、兒科36首,青礁慈濟宮的外科比白礁慈濟宮在數量上少了4首,比較兩祖宮藥籤,藥的劑量、配水、煎的分量稍微差別外。內科藥方第29首、58首、76首、86首、104首、110首、117首有較大的差別。外科藥方除第12首與第6首第20首相近外,其餘藥方均大異不同。①

泉州花橋慈濟宮以前設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四科藥籤,每科100首,共400首,而現僅存157首,且未標明科別。

深滬寶泉庵設有內科藥籤120首、外科60首、兒科60首、眼科84首,跌打科100首、跌打科系清末泉州骨科醫師曾廣壽因患眼疾,卜取深滬寶泉庵藥方治癒後。因而獻出其祖傳100首風傷跌打藥方給寶泉庵,因此深滬寶泉庵藥籤共有5科424首。為兩岸之最。

臺灣宮廟藥籤的成籤年代,大多可追溯至從閩南分香傳來臺灣之際或建廟之初,臺南地區保生大帝藥籤的相關文獻資料,現存藥籤的形成,但臺南學甲慈濟宮的藥籤產生,卻是清乾隆年間柳營有位巨富因得了肺癰,開基二大帝以砒霜治癒,且是用出乎意料的吸入而非口服方式,因而召集當時臺灣的名醫一齊為慈濟宮編纂所成③。現資料大多認為深滬寶泉庵藥籤來自臺南學甲慈濟宮,但對比之下,均存在很大的不同與差異。就小兒科而言,學甲慈濟宮雖同樣是60首,藥籤內除了方用外,尚有詳細的藥解,顯然是後來重新整理的藥方③。

筆者曾留意到國外文獻④提到深滬寶泉庵藥籤來自臺南一路址稱大道的廟宇。2015年及2016年筆者曾夥同香港寶泉庵同仁前往臺南市實地調查,發現確有民間稱頂大道公宮與下大道公宮的二間廟宇,而且其地理位置均在以前的海邊碼頭船舶停靠的近鄰。頂大道公宮廟稱興濟宮,下大道公宮廟稱良皇宮,但良皇宮沒有設置藥籤,而興濟宮有大人內科藥籤120首,外科60首,小兒科60首,眼科90首,宮廟壁上密密麻麻的鎸刻著泉南及深滬等地,清代民初來廟捐資的船號。我們把藥籤內容與深滬,香港兩地寶泉庵比對。藥方中除了文字有個別同音不同字外,其他的如出一轍,幾乎是一模一樣,而大部份保生大帝廟宇均少有眼科,唯獨深滬寶泉庵與臺南興濟宮同有設置眼科,深滬寶泉庵顯然還少了6首。坊間曾傳說協慶號從臺南拿回藥籤時,私人還保留著「金潰丸」、「保齡丸」、「夜光散」、「七針丹」等眼科單傳秘方。

臺南興濟宮在日佔時期香火仍十分鼎盛,求籤問卜者絡繹不絕,當時也就成為日本政府查禁藥籤的首要對象,而進行「押收靈籤」:「臺南興濟宮……香火甚盛,廟內置有籤詩藥籤。每日自上午四五點起,入廟求籤問卜者,絡繹不絕……尤以鄉人貧民為多……然當道深恐迷信太過,不延醫誤服方劑,貽害不淺。故特召廟祝……嚴為說諭,竝將案頭竹籤印板藥方等,概為收押雲」⑤。由此可證協慶號當時向船民收集的藥籤應大多來自臺南興濟宮。

泉南深滬鎮域地區範圍內奉祀保生大帝的廟宇並非只有寶泉庵,尚有璧山的山頭宮、科任的衝真院、坑邊的帝君公宮。同是在深滬民居聚落區的同祀廟宇的山頭帝君公宮(深滬山頭宮)在清季光緒年重建時,淅江寧波鄞縣人,同治癸酉年(1873)舉人盧友炬曽經賦詩題贈;詩曰「光緒□□□□□□□,保生大帝□□□□□句頌之 :「壁山矯兮遊龍, □□□兮踞虎。面洪波兮安瀾,甲閩海兮樂土。煥金碧兮靈祠,顧長依兮仁宇。煥玉燭兮手調,法銀丸兮味苦。神之來兮夷猶,福吾民兮千古。」由祠丁洪佔離,佔庭敬刻於廟牆上構件上。詩文中除了對深滬壁山人文地理的讚譽外,「法銀丸兮味苦」正是對深滬山頭宮保生大帝藥方的描寫。不難讓人看出當時深滬民間對保生大帝藥方的卜求現象,並非寶泉庵獨有。

深滬在福建泉州府諸港口中最為重要,因舟楫之便,對外各方面的交流也開展得早,不但人口的流動性大,而且範圍廣泛,歷史上,閩南地區疫癘猖獗,常有大規模的瘟疫。公元1897年, (光緒廿三年),泉郡鼠疫猖獗,當時深滬疫死者約十四五戶⑥,泉州花橋慈濟宮善舉公所由深滬人黃摶扶⑦負責,進行施棺舍藥、恤孤扶貧,做了大量救死扶傷、濟困賑災公益善舉。

公元1914年,泉州死於鼠疫者單善濟鋪就日以百計,當時的醫生醫館均束手無策。民遇此情,只有藉助對神的信仰祈求,向保生大帝尋求安慰和希望,於是向深滬寶泉庵,泉州花橋慈濟宮等保生大帝廟宇卜求藥籤以求生存的行為比比皆是,在庶民中廣泛擴大流行。

深滬寶泉庵藥籤獨特之處是保留著海峽兩岸最悠久的清朝以前的保生大帝藥籤古方,在上世紀80年代,臺灣學甲、漳州白礁、廈門青礁在沒有原始文獻依據的情況下,均來寶泉庵求回原版藥籤方劑。庵中每年被民眾卜求付出的藥籤方均不少於萬張 。藥籤中的藥方是祖國不可多得的中醫藥寶貴遺產。

北京中醫藥大學魯兆麟教授曾查明保生大帝藥籤大多出《濟生方》、《傷寒論》、《金匱要略》、《丹溪心法》、《聖濟總錄》、《小兒藥證直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自古代醫書,尚有些驗方是先人自行嘗試之方劑,每首內科、外科與小兒科等藥籤用藥均有明確療效。⑧

寶泉庵的藥籤,很多醫學專家都曾研究過,並認定這些藥籤方多是劑量較輕,藥性和順,「以培根本而治標」而價平易取的民間中藥。晉江名醫駱安邦也研究過寶泉庵的藥方,並發表文章介紹:「「寶泉庵內的藥方的確是古方,是閩南的傳統文化。」歷數百年能夠延續香火鼎盛,並不是偶然憑空得來的! 深滬寶泉庵與藥籤是保生大帝慈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注釋:

《吳真人藥籤分析》 林澤堅

③《南瀛神明傳說》許書銘等作(2010)臺南縣政府出版

③《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藥籤解》策劃周尚賢,恭撰邱年永張永勳

④《旅菲深滬同鄉總會成立60周年紀念特刊》123頁《漁島僑鄉》作者臥嘗裔

〈滬江歷史瑣談–璧山拱秀〉第四段〈寶泉庵命門司〉「清鹹豐年間,吳協慶船號,在臺南一路址稱大道,立一廟宇,該船圖來廟中吳真人之神偶並藥籤,回澳供奉在庵宮,……」。

⑤《臺灣日日新報》〈赤崁特訊,押收靈籤〉。1919年3月1日第 四版。)

⑥清光緒25年《福建沿海圖說》p34《雜識》「深滬以濱海一隅之地,居民多至數千戶,洵海濱之樂土,近年來疫死者約十四五戶,頓覺凋零富厚亦漸不如前」。

⑦黃摶扶(1848-1931年),字通材,號祝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生,祖籍晉江縣深滬鎮,世居泉州後城。同治十二年(1873年),舉人,同治十三年進士,授刑部浙江司主事,加員外郎銜,記名軍機章京。候補期間,因母病請假急歸,從此辭官終生不仕。

⑧陳潮宗《中醫師看寺廟藥籤》


相關焦點

  • 保生大帝
    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是福建省歷史悠久的民間信仰。生前為濟世良醫,受其恩惠者無數,其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聞名遐邇,民間稱其為吳真人,尊為"神醫"。鄉民建廟奉祀尊為醫神。著有《吳夲本草》一書。
  • 農曆三月十五日恭祝恩主昊天醫靈妙惠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聖誕千秋萬壽無疆/保生大帝聖歌聽得有保庇
    每當瘟疫流行之際,他總是甘冒生命危險,偕門徒深入疫區,四處採藥,義診施藥,濟世度人。宋·楊志《慈濟宮碑》記載:「侯(指保生大帝,時被敕封為「慈濟忠顯英惠侯」)弱不好弄,不茹葷,長不娶,而以醫活人,枕中、肘後之方未始不數數然也。 所治之疾,不旋踵而去,遠近以為神醫。既沒之後,靈異益著,民有瘡瘍疾疢,不謁諸醫,惟侯是求。撮鹽盂水,橫劍其前,焚香默祝,而沈痾已脫矣。
  • 泉南佛國|保生大帝轟轟烈烈的在過生日,你可知道他到底是誰?
    這就是保生大帝祠祀的肇始。殿內的保生大帝居然穿龍袍誒!傳說保生大帝後代弟子入宮(也有說其顯靈)救過朱元璋的性命,朱元璋登位之後賜保生大帝一件龍袍,此後保生大帝神像就頭戴金冠,身披龍袍,腳蹬龍履了。自神權、神威的確立使得吳本完全被神化。
  • 三月十五日 恭祝萬壽無極保生大帝聖誕千秋!
    保生大帝,姓吳名夲,宋代名醫。又稱吳真人、大道公、妙道真君等,明封萬壽無極保生大帝。保生大帝不僅是福建閩南和臺灣閩南籍同胞所奉的地方守護神,也是中國閩南、潮汕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神祇。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是福建省歷史悠久的民間信仰。生前為濟世良醫,受其恩惠者無數,其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聞名遐邇,民間稱其為吳真人,尊為「神醫」。鄉民建廟奉祀尊為醫神。著有《吳夲本草》一書。
  • 保生大帝的信仰傳說
    心中苦於金兵追趕,無力擺脫,忽聞馬鳴,廟前竟有良駒停駐,遂乘馬疾奔南方,金兵隨後亦策 馬追趕,逃至江岸時,康王胯下座騎竟飛馳過江,擺脫追兵後,座騎化為泥馬,經高宗派人四下探訪,始知為保生大帝施力救助。(另一說非保生大帝,而是在崔府 君廟,受到崔府君的保佑。)
  • 好運氣從健康開始——(保生大帝保佑您全家身體健康)
    Lucky桑今天要給各位介紹的就是能保佑您全家健康平安的,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是中國閩南、潮汕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道教神祗,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tāo),字華基,別號雲衷。
  • 三月十五日 恭祝保生大帝誕辰1040周年聖誕千秋!
    三月十五日,恭逢萬壽無極保生大帝聖誕千秋,恭祝保生大帝千秋,祈願保生大帝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社會和諧!保生大帝,姓吳名夲,宋代名醫。又稱吳真人、大道公、妙道真君等,明封萬壽無極保生大帝。保生大帝不僅是福建閩南和臺灣閩南籍同胞所奉的地方守護神,也是中國閩南、潮汕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神祇。
  • 保生大帝吳夲前世今生揭密
    2006年以來,在海滄官方力量的推動下,當地旅遊部門成功舉辦了兩屆「慈濟文化節」,把保生大帝的信仰推上又一個高潮。海滄的青礁,即保生大帝的慈濟東宮所在地,其知名度與影響力一下子超越慈濟西宮所在地龍海白礁,成為海峽兩岸保生大帝信眾關注的焦點。從保生大帝身上,明顯反映了人與神相互的世俗化需求。先說保生大帝是如何由人變神的。
  • 保生大帝:真正的醫者精神
    保生大帝:真正的醫者精神諸葛長青保生大帝說,非親非故,也能無私奉獻自己,這就是真正的醫者精神。……諸葛長青保生大帝吳夲(tao),是中國醫生傑出代表。保生大帝,無私奉獻造福蒼生。諸葛長青認為,保生大帝帶領弟子一秀、二舉、三紅、四進,行走天地之間,造福人類,和諧三界,是令人尊敬的醫神。吳夲(tao)又稱大道公,吳真人,(公元979—1036年),字華基,北宋福建路泉州府同安縣積善裏白礁村(今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白礁村)人。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是福建省歷史悠久的民間信仰。
  • 保生大帝真身首次巡臺
    保生大帝真身首次巡臺 2014年07月29日 11:45:04  來源:福建日報 (上圖)  這是保生大帝真身首次巡遊臺灣本島。廈門、泉州、漳州保生大帝宮廟代表和信眾500餘人參加在臺北進行的巡遊和文化節活動。  27日,臺北保安宮所在街區將舉行繞境踩街活動,行程約5公裡,長達5個半小時。
  • 保生大帝和「搖鼓公」莊賢的故事
    保生大帝是在閩臺地區受民眾信奉的一尊神祗。他姓吳,名夲,字華基,號雲衝,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己卯(公元979年)三月十五日辰時,生於福建省九龍江下遊的積善裏白礁村。他生前是一個草藥醫生,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名揚閩南。去世後,民眾感念他的恩德,自發在他生前採藥煉丹的大雁東山創建龍湫庵,塑像奉祀。自宋以來,吳夲受到歷代皇帝的多次的敕封,封號從公、侯、真人、真君升至保生大帝。
  • 神醫大道公:保生大帝吳夲(tao)
    神醫大道公:保生大帝吳夲(tao)諸葛長青中華民族有許多無私奉獻的人,他們後來都成了中華民族護法神。譬如:盤古大帝、鴻鈞老祖、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太上老君、伏羲、女媧、泰山娘娘、十天幹神、十二生肖神、二十八星宿、、媽祖娘娘、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白金星、二郎神、關公、八仙、龍王、扁鵲、華佗、孫思邈、保生大帝、姜太公、鬼谷子、孔子、老子等;譬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東方琉璃藥師佛、觀世音菩薩
  • 保生大帝(吳夲)世界總會臺南成立 連接兩岸血脈
    中評社臺南1月21日電(記者 趙家麟)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20日在臺南學甲區舉行第一屆成立大會,有邀請來自海內外325間宮廟、逾萬信徒共襄盛舉。首任總會長、學甲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表示,先民在臺開墾無災無病,保佑蒼生不分彼此,臺灣與大陸血脈相連血濃於水,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吳夲(公元979—1036年),字華基,號雲衝,道號吳悟真。
  • 保生大道施妙法,兩岸醫神濟萬民(國家級非遺,閩臺信俗)
    一位泉州行郊商人自白礁奉請保生大帝金身來臺南,在村民的倡議下,合祀將軍祠。南明永曆二年(1684),寧靖王朱術桂來到將軍祠,追溯往哲聖賢功績而題寫對聯」克壯觀瞻隆古地,新營建重開山。「由此,將軍祠改名開山宮。現宮內主祀保生大帝和陳府千歲。
  • 【喜訊】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成立大會
    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成立大會20日在臺南學甲登場,來自大陸、臺灣及海外地區共計325間宮廟逾萬人與會,其中有220間廟宇請出自家奉祀的保生大帝神像
  • 【視頻】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成立大會
    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成立大會20日在臺南學甲登場,來自大陸、臺灣及海外地區共計325間宮廟逾萬人與會,其中有220間廟宇請出自家奉祀的保生大帝神像
  • 保生大帝和媽祖鬥法,與農曆三月十五以及二十三颳風下雨的傳說
    有一部影視劇作品,是以保生大帝吳夲的故事為題材創作的神話喜劇,講的是醫神和瘟神千年鬥法的故事,這部電視劇就是《神醫大道公》。當然,這神醫大道公是影視劇中的形象。吳夲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吳夲是閩南人,生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976年),去世於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1036年)。據說當時他是在採藥的時候,飛升羽化的。
  • 三月十五 恭祝保生大帝 聖誕千秋 遣舟送瘟降妖魔護平安
    >閩南囝仔不免驚誠心祈求護眾生庚子年 三月十五恭祝昊天金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聖誕千鞦韆千秋(白礁慈濟祖宮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被奉為醫神,又因行醫於閩南而被崇祀,自宋朝起,歷代皇帝續有賜封,明仁宗飭封「恩主昊天金闕禦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 「兩岸情 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在福建平和縣舉行
    「兩岸情 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在福建平和縣心田宮坂仔鎮舉行平和坂仔鎮黨委書記尤炎輝致辭平和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陳耀燈宣布開幕心田宮管委會主任賴國英致歡迎辭臺中市元保宮捐建心田宮綜合大樓人民幣20萬元臺中市元保宮主委賴定中致辭心田宮向臺中市元保宮贈送錦旗佛教在線福建訊 2015年3月28日,由福建省平和縣臺辦、文體新局、宗教局和臺灣臺中市元保宮管委會等為指導單位,坂仔鎮黨委、政府主辦,心田宮等承辦的第六屆「兩岸情 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心田宮舉行
  • 公元2019年-醫神吳夲之保生大帝封成600周年
    在吳夲在去世383年之後,也就是在吳夲被封為大道真人的248年後,公元1419年,在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原來的廟號是明太宗)朱棣正式遷都北京之時,吳夲被封為保生大帝。今年,是吳夲被封為保生大帝的整整6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