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新武俠電影《左眼太陽右眼月亮》殺青

2020-12-14 騰訊網

據澳門導報報導,由一群九零後擔綱主創的新武俠網絡電影《左眼太陽右眼月亮》已於近日殺青。導演王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英雄的呼喚是永遠存在的,2020年的新冠疫情成為了啟動拍攝這部武俠電影的催化劑。他說,在這個全民抗疫的時刻,作為一個電影和傳媒工作者,覺得自己一定要做一點什麼,來契合這個英雄層出的大時代,來表達自己的赤子之心。

《左眼太陽右眼月亮》主要講述大明年末,秉筆曹吉祥越權幹政,私下利用手下暗衛組織四大高手青衣等打擊異己,與以江湖聞名的江南俠客季風、羅行輔佐的羅琰大人等朝堂派勢同水火。季風手持追日劍,青衣手持月隱劍,二人劍鋒交錯,如龍爭虎鬥,各勢眾人亦為謀自己利益,劍指天下,尋找自己真正的歸宿。

該片由珠海天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深圳沃典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東莞中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珠海城市文化發展研究會聯合出品,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院長尹鴻監製。

【時代呼喚英雄 也呼喚俠者】

《左眼太陽右眼月亮》主要以「俠」入墨,以「情」展開,步步深入環環相扣,其中的主要演員王亞楠、陳昇衛、崔真真等均展現出不凡的武打「身手」,本片無論情節闡述亦或是人物演繹均細膩到位,很好的詮釋了本片的核心定位——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青年導演王陽

導演王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一直是一個有「武俠」情懷的人。他認為,武俠電影是中國影視電影裡的一塊「金字招牌」。它是中國傳統的、優秀的、典型的文化議題。何為「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王陽認為,「俠」融合了傳統的儒釋道三者的精神。當國家有難,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挺身而出,用一腔熱血和報國之志去實現自己的報國情懷。這就是「俠」。

他說,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人的機遇,以及決策和選擇。古代的一些俠客,當他有家國情懷和報國熱血的時候,由於那個年代科舉制度相對不完善,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話,做一名俠客或許就是最好的突破口。所以,俠客和武俠就應運而生。而這一部電影,就是講述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這些俠客如何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用一腔報國熱血,在面對名利紛擾,以及個人感情糾結困惑的時候,做出的抉擇。選擇與放棄,是這部電影的核心靈魂,它是「俠者」的風骨展現。

王陽認為,現在這個時代,呼喚英雄, 也呼喚俠者。

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改變了許多的東西。但有一樣是沒有變的,那就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候,總有「勇者」和「俠者」的出現。這大大的呼應了王陽的「時代呼喚英雄」的「武俠」情懷。

王陽表示,劇本的雛形其實早在2019年11月前後就有了,只不過一直在完善,冥冥中似乎也在等待著一個能夠「催化」並啟動的時機。他表示,疫情開始後,自己深切地感受到,個人的命運和國家利益是息息相關、休戚與共的。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置生死於度外,白衣執甲,逆行出徵;還有鍾南山院士和他的團隊奔赴一線;各地的黨員幹部、志願人士、解放軍戰士等等抗疫和援助,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情。他們在關鍵時刻都體現了這種「俠者」風範。這一切最終成為了啟動這部片子的「催化劑」。王陽表示,對英雄的呼喚是永遠存在的,在這個時刻,作為一個電影和傳媒工作者,覺得自己一定要做一點什麼,來契合這個英雄層出的大時代,表達自己的赤子之心。

【90後主創團隊 從年輕人的視角來演繹新武俠】

王陽作為該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也是90後。雖然攝影、剪輯等部門涵蓋了不同的年齡層,但主要的核心群體還是以90後為主。王陽表示,希望做一個不一樣的電影,用年輕人的視角來看待武俠,用年輕人的情感來體現武俠,來表達電影的真善美。

據了解,《左眼太陽右眼月亮》是王陽拍攝的第二部武俠片。前一部武俠片的拍攝取景地是在西北地區,它的主要元素是展現「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以及空曠、寂寥的狀態,展現天地之宏大,個人之渺小,處於這種狀態下,每個「俠者」都如同一顆小沙粒,但都去讓自己發光、發亮。王陽表示,這些元素一直以來都是傳統武俠片的拍攝方式。而這一次,自己希望將場景放到南方,用新的創作理念、新的武俠動作設計、新的整體造型,以及年輕人新的視角,特別是全新的場景,來拍攝一部「全新」的武俠劇。

導演王陽在拍攝現場

據介紹,劇組從今年三月份就開始選景。廣東珠海有許多保留很好的古風場景。如普陀寺、南屏的北山大院、香山湖公園等,很多武俠元素都能在珠海拍攝到。王陽表示,這是之前的武俠電影都沒有拍過的。因此希望嘗試一下。他表示,這個電影的背景故事是發生在具有嶺南文化的兩廣地區,蒼松翠竹、小橋流水、雲霧繚繞等等,都具備了體現的元素,因此,在場景上是比較豐富和多樣性的。王陽介紹,在拍攝手法上,多採用長鏡頭實打實拍攝,演員打鬥動作推陳出新,將是一部具有特色並觀賞性極強的影片。

【劉志誠:一部新武俠片的誕生】

珠海天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本片的出品方,董事長劉志誠屬於珠海傳媒集團「在職創業」 者。之前,其與青年導演王陽在電視紀錄片方面曾有過多次合作。2019年,由劉志誠監製、王陽導演的電視紀錄片《遇見澳門》入圍第十一屆澳門國際電影節紀錄片類單元獎,2020年,該紀錄片再獲澳門金泉獎二等獎。2020年2月,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日子裡,雙方再次合作,製作了一部抗疫紀錄片《一個人的戰疫》。該紀錄片由劉志誠策劃、王陽導演,並已報送三個國家級紀錄片評選機構。

珠海天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志誠

劉志誠表示,在拍攝抗疫情紀錄片期間,自己就一直在思考,新冠肺炎之下,自己能做點什麼?劉志誠的老本行是策劃拍攝電視紀錄片、導演大型電視晚會活動。如何將自己的創業事業與網際網路思維結合起來,一直是他思考的重心。「武俠曾經承載我們的青春和夢想,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武俠電影那種以俠氣、正義、見義勇為等精神為主要呈現的方式引起我們內心深處的共鳴。」這種想法和情懷與王陽一拍即合,於是,決定由珠海天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作為出品方對電影《左眼太陽右眼月亮》進行相關申報,影片由王陽擔任編劇和導演。今年5月,收到了廣東省廣電局的備案批覆,8月18日正式開機拍攝,至9月1日殺青,一部融合現代年輕人家國情懷和古代年輕人熱血報國之志的新武俠片,就這樣誕生了。

【艱難的拍攝過程中 與情懷相守】

一場武打戲拍下來,女一號王亞楠已經汗流浹背接近虛脫。夏日炎炎之下身著武衣手持長劍,幾輪激烈對打之後,人體的消耗巨大,密不透風的著裝無法散熱,拍攝場地悶熱無比。拍到後期,王亞楠已經中暑,喝下去的藿香正氣水全部吐了出來。

王亞楠曾出演過近二十部影視劇,曾在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中飾演文娘,電影《楊貴妃》中飾演虢國夫人等,具有豐富的表演經驗。王亞楠說,當她看到劇本的時候,流眼淚了。於是,她進入了劇組。王亞楠表示,這部戲中體現了愛情、親情、兄弟情,同時凸顯了一種能帶給人們正能量的精神。她說,這部戲對自己最大的挑戰是武打戲,因為之前沒有使用過劍,進組之後提前跟武術導演訓練,從清晨到半夜,付出了很多,收穫了更多。

採訪的這天,劇組正在南屏民俗文化陳列館拍攝。這裡有原汁原味的古風民俗場景。崔真真正在準備換裝。

崔真真在劇中飾演女二號華姑。華姑在劇中是一個具有多樣性格的角色,崔真真仔細揣摩和分析了角色的各種不同性,將不同的表演方式帶入人物的創作當中。近身武打戲,也是崔真真在劇中的挑戰之一。她表示,相對之前參與過的一些武打場面,包括吊威亞、空中翻騰等等,這次的各種近身面對面對打讓自己對武打有了更多更新的嘗試。

和劇組其他的年輕主創們一樣,崔真真對劇本也有高度的認同,因此才全情投入了對角色的藝術創作。

崔真真曾參與過多部影視劇的拍攝,如曾在電影《七劍下天山》中飾演冒浣蓮、《悟空歸來》中飾演百靈狐、《大破天門陣》中飾演單陽公主,在電視劇《動物管理局》中飾演蘇驀然等,各種不同角色的演繹令她的「百變」形象逐步深入人心。

來自廣東的陳昇衛在劇中擔綱男一號,飾演江南俠客季風。對於這個角色,陳昇衛談了他自己的理解。他認為,季風曾經希望封劍並歸隱山林,以平息江湖紛爭。但後來發現這是一種狹隘的、自私的俠義。此後,季風為了避免江湖再起血雨腥風,重新擔當起責任,挺身而出、仗劍天涯,表現出了一種舍小我的俠之大義。陳昇衛表示,俠義精神的核心就是仁愛,只有心懷仁愛才能真正無敵天下。季風為國為民的俠義之舉,充分體現了俠者的仁愛之情。陳昇衛對自己飾演的「季風」這個角色十分喜愛和推崇,因此,在劇中,他用自己對「俠義」的理解,很透徹到位的演繹和詮釋了這個角色。

多年來,陳昇衛憑藉自己出色的武術功底,飾演過各類不同性格、不同形象的角色,並曾在《千裡之外》、《危城》、《雙截棍》、《葉問》、《獵毒人》、《絕殺33》等影視劇中有出色表現。

他表示,這次能在廣東佛山和珠海拍攝《左眼太陽右眼月亮》這部武俠電影,非常開心。李連杰、甄子丹、洪金寶等前輩演繹的佛山黃飛鴻、葉問等宗師形象,將家國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這都是自己要追隨和學習的。談到武打的設計,陳昇衛表示,《左眼太陽右眼月亮》是在借鑑前輩風格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創新,目的是希望讓觀眾可以欣賞到更新、更精彩、更美的,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左眼太陽右眼月亮》的主創團隊,是一群有情懷的年輕人。心中有俠義,眼中有榮光,如此這般,方能打造出一部屬於他們自己的、不一樣的新武俠電影。

王陽說,雖然時間比較緊張,天氣炎熱,但各部門的配合和協調都非常默契,拍攝熱情絲毫不減。「用年輕的視角來創作一部新的武俠電影,所有的工作人員,無論多苦多累的努力付出,都是為了一部新的武俠電影的誕生」。

對於電影的片名,王陽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他認為,每個人的心胸不一樣,視野也就不一樣,當然格局也會不一樣,而他看的東西則更不一樣。視野遠大的人,看到的東西會更加廣闊而深遠,更加有意義。《左眼太陽右眼月亮》,寓意事物的多面,關鍵是個人的選擇怎樣才能更具價值和意義。「你不能說太陽或者月亮就不好,它只是代表事物的兩面性。這是一個哲學命題。對電影而言,最後的落點一定是落在一個關於哲學和人生探討的命題上。選擇與放棄,不僅僅是哲學命題,也是人生問題,更是大的宏觀問題。如何用一個小的故事來表達一個大的命題,這是我們探討的和追求的東西。」王陽這樣說。

的確,我們是在透過一部網絡電影的製作,來探究一個大的人生命題。對於它將帶來的正面效果和積極影響,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網絡電影《左眼太陽右眼月亮》將在南海開機
    8月9日,古裝、武俠、懸疑、愛情網絡電影《左眼太陽右眼月亮》開機新聞發布會在珠海召開。該片將在南海影視城開機,大部分在珠海取景。這部電影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院長、尹鴻監製,青年導演王陽執導,主要演員有女一號王亞楠,男一號陳昇衛,以及其他演員朱宏、王君函到現場助陣。該片劇情,大明年末,秉筆曹吉祥越權幹政,私下利用手下暗衛組織四大高手青衣等打擊異己,與以江湖聞名的江南俠客季風、羅行輔佐的羅琰大人等朝堂派勢同水火。
  • 《左眼太陽右眼月亮》珠海開機,珠深公司打造新型網絡電影基地
    8月9日,由港澳深珠海聯合打造的網絡電影《左眼太陽右眼月亮》在珠海舉行開機儀式。《左眼太陽右眼月亮》是一部古裝、武俠、懸疑、愛情的網絡電影,預計明年二月上線。現場,由深圳沃典智慧能源、深圳國際影視文化城和珠海天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三方舉行了籤約儀式,共同打造深圳新型網絡電影基地。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國士無雙,當之無愧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金庸先生小說《神鵰俠侶》著作中郭靖給楊過講過的一段話總結,什麼是俠之大者,俠之大者當為國為民。而這幾個字用在李蘭娟院士身上,一點都不為過,是當之無愧。
  • 潮生紀錄片 | 青蜂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潮生紀錄片 | 青蜂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2020-07-03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的小說為何如此令人著迷
    ——金庸金庸的傳奇事跡要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這樣一位報人,在他創辦《明報》之時,為我們編織了一個又一個盪氣迴腸,英雄兒女的江湖故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從此以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江湖一一呈現在讀者的世界中。今天,讓我們一起品讀金庸的江湖故事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小說中誰才是真正的大俠
    在金庸的武俠思想中,「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是他作品的主要思想和核心價值觀。那麼金庸的武俠中誰才真正配得上是「大俠」呢?和筆者一起來看看吧。「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出自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書中郭靖對楊過是這樣說的:「我輩練功學武,所為何事?
  • 學會之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致敬這些抗疫英雄!
    學會之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致敬這些抗疫英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謹向這些抗疫英雄致敬! 「疫」不容辭,逆行擔當人民至上, 英勇奮戰面對未知的病毒他們是埋頭苦幹的人是拼命硬幹的人是為民掙命的人......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
  • 51財來評暴跌:俠之大者,為國接盤
    昨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二」,兩市股指大幅下挫,51財來模範夫妻股票分析師徐茉麗和張以琛慷慨陳詞:「俠之大者,為國接盤,如今在動輒與國運息息相關的A股改革牛面前,縱使不能像楚留香般英姿颯爽,也要做一回小李飛刀李尋歡——夢想必須實現,萬一實現了呢?」面對大盤暴跌應該如何應對?
  • 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致敬抗疫人
    今天,人民日報微博發表了一組名為「抗疫戰士都是俠之大者」的組圖,並配文:「疫情面前,有一群人始終堅守崗位。「口罩臉」是他們最美的印記、一身藥袋是他們最酷的鎧甲、用生命守護生命是他們倔強的堅持、與時間賽跑是他們對生命的承諾……」
  • 清明追憶中國球王李惠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由於歷史久遠加之中國球迷對其的崇拜之情,關於李惠堂的傳說頗多,這其中難免摻雜「演義」成分,本文將試著從客觀的角度,為大家還原這位「中國球王」。從這些成績不難看出,李惠堂代表的是當時中國甚至亞洲最頂尖的足球水平,而李惠堂當時在國內的知名度也是相當之高,當年上海灘甚至有「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之說。「西方的練習持之以恆,東方的隊伍十寒一曝」1936年,李惠堂代表中國參加了柏林奧運會,這也是中國足球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 又一院士捐出700萬獎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說實話,看到這種消息我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評價《射鵰》裡面郭靖的那句話: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一) 歷史上,中國科學家向來都擁有這種為國為民的情懷。 實際上有很多默默無聞的科學家在為我國的科學事業默默奉獻,在這裡面,你會看到很多的科學家奉獻自己的一生,最後卻將自己所有的獎金留給最需要的人。
  • 又一院士為國家捐700萬獎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說實話,看到這種消息我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評價《射鵰》裡面郭靖的那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一)歷史上,中國科學家向來都擁有這種為國為民的情懷。大到航空航天,小到柴米油鹽,都離不開科學,我們崇拜的明星,充其量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點,科學才是國家的未來。而實際上,目前國內因為科學水平和待遇跟不上,很多我國著名、頂尖的科學家只能選擇在國外進行任教、研究。
  • 義烏「寒夜大刀客」刷爆抖音: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寒夜孤影,春秋大刀慷慨客世人只曉義烏貨通天下,卻不知烏傷大地乃「全國武術之鄉」,習武之風千年傳承、人才輩出,湧現出一大批精忠報國的仁人志士。此次抗疫之戰,亦有一批武林俠士參戰。疫情期間,他更多方奔走,戮力抗疫,彰顯了義烏當代武林志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壯志豪情。青衫磊落 ,多地輾轉抗疫行張徵軍是義烏市後宅街道上金村人。1月27日,出於防控疫情的需要,上金村開始設卡,張徵軍率先報名當志願者。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鍾南山」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2020年的春節想必會讓每一個人親歷者都記憶深刻。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鍾南山」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 心中感慨萬千,為一語可述盡: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早起買菜之苦這便免了吧。午間吃飯時,聽阿婆說到菜價又漲了些許,好在蔬菜瓜果都不缺,非常時期也能理解。就是念叨著什麼時候能出門走走,想著新年開頭怎麼也該去廟裡上香祈福了。唯一不安,憂心之處便是武漢疫情了。從疫情公布到現在,一場肺炎疫情暴露了多少問題。講個笑話吧,央視記者上得了戰場進得了毒販窩點,進不了自己國家武漢紅十字的倉庫。
  • 費舍爾·泰格:俠之大者,太陽的光芒永遠照耀!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若問海賊王中,誰最配得上「俠」,估計很多人會回答:海峽甚平!這個回答自然沒有什麼問題,甚平的狹義感動著很多人。可是若論「大俠」這個稱謂,小編覺得還有一人可以稱得上,他便是原太陽海賊團團長——費舍爾·泰格!
  • 關於中國俠文化的追溯,也許為國為民是俠無法到的境界
    顧頡剛曾經寫過一本《武士與文化之蛻變》闡述了他對俠文化的看法,今天很多人都認可他的說法,俠是士的階層。管仲最早把國民分階層的人,「士農工商」,可惜後人有的對其進行了曲解和誤讀,先是用知識分子或有學問的官吏替代了軍士,然後,又認為這是尊卑排序,以士為首,農次之,以工商為末,這就形成了所謂的「末商主義」。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沒有兒女情長的江湖,還是你心中的江湖嗎?
    慢慢地,便也懂得了家國情懷,想起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在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將家國情懷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們所喜愛的武功是對意志的磨練,所崇拜的江湖是有情有義、恩怨分明。
  • 《射鵰英雄傳》: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射鵰英雄傳》修訂版重新編次回目,將舊版的80回合併為40回,並大段增刪、逐字推敲,刪去了楊過生母秦南琴這個人物,與穆念慈合而為一,情節也有一些增刪。如刪去一些過於傳奇荒誕的情節;又如增加開場時張十五說書的情節,金庸在後記中解釋稱:「我國傳統小說發源於說書,以說書作為引子,以示不忘本源之意。」
  •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四首俠義之詩,讀之正氣凜然,千古傳誦!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是出自金庸先生小說裡的一句話。在金庸先生看來,俠之大者,就是所作所為,皆符合傳統武俠的標準: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感、敢於與侵凌孤弱的豪暴之徒進行殊死的抗爭、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家性命為別人排難解紛,報仇雪恥、在國家民族危難之時,能夠挺身而出、毫不考慮個人的安危得失、甚至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