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奧運冠軍吳敏霞的丈夫因為吃了太多小龍蝦,其後又前往健身房鍛鍊,導致第二天身體出現乏力和發燒症狀,尿液也變成了醬油色。
送往醫院時,直接住進了ICU,甚至給家屬下了病危通知書。
許多人不免大驚,吃小龍蝦也會有如此大的危險嗎?
今天常教授就和大家科普一下。
導致吳敏霞的丈夫住進ICU的疾病叫做「「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是什麼?
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是一組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橫紋肌損傷,細胞膜完整性破壞,細胞內容物釋放進入循環系統,引起代謝紊亂和臟器功能損傷的臨床症候群。
橫紋肌溶解症候群的臨床症狀和臟器損傷的程度有一定的關係。
50%的患者呈現出輕度症狀,20%的嚴重患者表現為典型的三聯徵,即肌肉疼痛、乏力及深色尿,嚴重時甚至會引起全身的反應,例如腎功能的嚴重損傷等,危害生命安全。
吃小龍蝦會引起「橫紋肌溶解症」嗎?
一項調查了76例與小龍蝦相關的橫紋肌溶解症(RM)患者的研究中發現:所有病人在發病前24h內都食用過小龍蝦,58例發生在餐館,18例發生在家裡,這可能說明吃小龍蝦會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並且有研究認為:服用蝦黃的次數越多,患病的機率會越大。
這可能與「小龍蝦」在某些特定環境下被一些「致病因子」影響有關,可能存在以下一些影響因素:
1、小龍蝦對生長環境要求低,且喜藏於淺灘淤泥中,即使水質嚴重汙染,它仍能夠存活。
2、國內外研究表明:小龍蝦對大多數重金屬(如汞、鎳、鋅、銅、鉛、鎘等)都有很強的富集能力。
3、由於降水可能會使一些有機磷類農藥流入水中,久之就慢慢聚積在小龍蝦體內。
某研究對部分地區的小龍蝦進行隨機抽樣,102份熟的小龍蝦樣品中發現副溶血性弧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其中副溶血性弧菌與銅綠假單胞菌汙染尤其嚴重。
4、小龍蝦在加工過程中,易受到餐具、廚具、廚房用水等交叉汙染。
尤其是小龍蝦商販在售賣時可能會使用洗蝦粉清潔小龍蝦,更會造成嚴重的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