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很多神奇的日子和巧合,本該是世人矚目的一年,也是多種行業想要大展身手、迅猛發展的一年,卻因千年不遇的嚴重疫情變得措手不及、無比惶恐。疫情期間,各行各業無一倖免,停止招聘、降薪、裁員甚至倒閉比比皆是。旅遊業、餐飲服務業、汽車行業、工業製造業是受影響最為嚴重的幾大行業;快消、教育行業有的賺翻,有的自身難保,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諮詢行業也是風吹草動甚至降薪裁員沒得商量,可謂一片哀嚎;就連以為是撿漏的醫藥行業,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過,不過好歹也是長期行業,算是蟄伏階段;只有高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獨佔鰲頭,在這次疫情中勢態迅猛,但也並非全部一片大好。幸得國家各項扶持政策接二連三出臺,另外就是隨著疫情好轉陸續復工,讓許許多多瀕臨消失或舉步維艱的企業看到希望。
疫情過後,各行各業及各個崗位重新大洗牌,作為總裁助理這個職能支持部門特殊崗位,如何生存發展?如何提升競爭優勢?未來趨勢如何?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管家式總裁助理創始人董文博女士,從專業角度來闡述分析疫情後時代,總裁助理的新趨勢及需求。
疫情過後,總裁助理的崗位需求如何?
董文博:其實我們都清楚總裁助理這個崗位是屬於職能部門,那麼也是業務萎縮或戰略調整中很容易被拿掉的部分,如何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如何成為不可或缺的人員,是每一位非業務人員必須面臨和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在這個網際網路行業取代傳統實業公司的時代,在這個未來可能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時代,在這個過去未去、未來已來的時代。科技偉大但同時也非常殘酷,如何才能保證自己在未來不被取代,只有增強自己不可替代的可利用價值,才能讓我們走的更長遠。
總裁助理是如何劃分類別的?
董文博:可能會有多種形式,但我認為當今助理基本上可以歸納為兩大類,年輕花瓶秘書型及專職運營管理型。年輕花瓶式向來不稀奇,後浪推前浪層出不窮。這也是為什麼通常情況下,總助這個崗位對三十五歲以上的女性朋友不是很友好,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競爭優勢。但管家式能力型的總裁助理則會相對稀缺,也會是未來主流方向。因為做為管家式總助,是具有能夠有力影響別人的能力,能夠成為總裁和其他管理部門的戰略合作夥伴。而要達到這樣程度的總裁助理都是需要經過多年工作積累,有一定沉澱的三四十歲甚至更年長的人員才能夠駕馭。那麼相應的如何化解年齡尷尬、彌補這部分短板,變劣勢為優勢等等難題,就迎刃而解了。關於這部分,我有一些實例分享。工作經歷中,我所負責的多項工作事項中其中一部分是銷售數據統計分析、績效考核和提成獎勵核算,對於組織架構、核算規則要點以及相關聯注意事項都能做到瞭然於胸,也讓所有與數據相關的工作模塊能有效貫穿和銜接。比如部分銷售負責人業績除了區分個人和所轄團隊之外,還有分管不同地區的橫向縱向業務且調整頻率不低,那麼相應的所有統計工作需相對應才能保證考核、核算結果,甚至營銷策略及考核制度調整也需要考慮到關聯性涉及的一系列問題,日常工作中所提供的數據及信息、方案等也能夠讓領導層或者戰略合作部門工作更順暢更便利。我休假時,這部分工作分為三個人接手,後續一段時間通過人資以及其他人員諮詢相關問題及注意事項,反映出接手人未能保障此項工作的延續性及順暢性。因為接手人最起碼需要對組織架構和人員非常熟悉,才能舉一反三,才能有一而想到三。
管家式總助有什麼來歷,你是如何看待這個概念的?
董文博:對於管家這個概念最早來自西方,起源於法國,只是基礎的服務人員。而英國更加完善細化的進行了嚴格規範,衍生出了標準化的英式管家。隨後美國又加強引申,創造出了取得主人信任,打理全部家務的現代式管家。這些類型,只是傳統概念中的角色,是狹義的管家。
我今天要講到的是,管家應該來源於中國,這個特殊的職位,其實自古以來各個朝代就以不同形式存在並發展,有諸多代表人物。姜子牙-周朝開國元勳,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多有用兵的權謀奇計和隱秘權術,孵化項目助得周武王伐紂成功;張良-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漢初三傑之一。出色謀志多為劉邦採納,禮賢下士,扭轉局勢;諸葛亮-三國蜀漢丞相,政治家、軍事家,劉備建立政權時期主持朝政、獻計良策,鞠躬盡瘁;劉伯溫-明朝開國元勳,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因參政軍機時務八年、預測未來籌劃全局備受朱元璋寵信。
高中學歷,1972年只有24歲的她加入只有十幾個人還是塑料廠的長實,是李嘉誠第一任秘書。於1985年出任公司董事,拿著1200萬港幣的年薪,而且掌管著李嘉誠一半事業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十幾年間,洪小蓮由一個高中學歷的普通職員升任執行董事,除了坐上長江實業這個大船的同時,與自身的努力學習和專業素養分不開。她剛加入時因為年輕喜歡看娛樂版新聞,李嘉誠提醒她有時間要多進修而不是浪費時間。李嘉誠雖是小學學歷,但是非常勤奮好學,講一口流利的英語還自學了很多知識,這讓洪小蓮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跟隨李嘉誠近30年,後於2000年出任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從事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是李嘉誠身邊舉足輕重的臂膀。
以上列舉的都是管家式總助(即中國特色型總助)的傳承者和實踐者,也是我設定的目標和未來的定位方向。之前一段供職經歷期間,總經理榮獲由香港理工大學、全國工商聯、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聯合協辦的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獎,赴港返京後和我詳細講述了參加活動中有幸與洪小蓮女士探討的一些話題,讓我對助理的工作有了重新的認識,並以洪小蓮女士作為工作榜樣,積極主動學習,陸續接手了各部門全面協調事務。有了對公司戰略方向的了解參與以及對洪女士職業生涯的了解,後續總經理與洪女士的工作探討及對洪女士因眼疾暫停工作的問候往來信件,有我來代筆完成。
管家式總助需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董文博:好的,這個問題分幾個方面來解答,同時也會有一些實際案例佐證。做好總裁助理首要關鍵要素是能夠為企業提升業績,做到開源。前提是必須了解業務,對各部門、各環節流程均要熟悉,同時能夠找到癥結根源所在,是制約還是促進一目了然,迅速應對調整解決。這是一整套理論實踐相結合才能實現的,任一環節不可或缺,也是能夠順利開展工作的支撐點及必要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更貼合實際、更接地氣的管理和服務。
案例:任職階段中,負責集團銷售事業部及大北區分子公司運營管理工作。根據總裁公司發展戰略指示,制定業務指標並溝通逐級分解,定期盯對跟蹤目標達成進度,督促按時乃至提前完成。通過各步驟具體實施,近幾年大區及各分子公司地區(銷售20~150人不等)任務目標領取及達成實現20%~30%增長;定期對各級別客戶進行走訪,了解市場需求,保持商業意識,以客戶為中心,維護客戶利益,確保公司戰略的制訂及調整做出快速反應,促使市場營銷效率最大化。為長期多贏的合作模式奠定基礎,確保客戶合作逐年遞增,忠誠度高。
除了開源還需節流,能夠為企業節約成本。從採購、行政、業務及其職能輔助部門各個環節,通過梳理流程及現狀,找出可完善改進之處,加以調整或合併等等手段達成。開源和節流是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均需兩手同時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絕不是等到業績增長進入減緩期才覺醒。
案例:審批營銷團隊人員市場及其他各類費用,與業績訂單及到款數據相結合,評估合理性及周期;定期搜集市場及競爭對手市場費用範圍,確保維護客戶、成本控制最大化及業務戰略與財務一致性相結合,滿足戰略業績及成本目標一定範圍內的佔比。
再次是良性完成好總裁和中高層人員的信息轉化、溝通協調和跟催督辦落實,讓制度和任務都能夠穩步推進,而不僅僅是喊個口號或者一陣風的形 式 主 義。
案例:持續收集各類意見建議,提高運營效率。積極促進集團總部、各分子公司團隊內部及跨團隊、跨職能工作和諧推進及落實,主持各類辦公會議,維護內部管理系統運作正常,使得各項工作銜接順暢。
最後是有合理的風險預測性及戰略性,透過事務和各項數據表象發現問題,迅速回應,及時止損,把可控風險降至最低。
案例:負責數據統計分析、績效考核及提成獎勵工作中,通過近幾年數據比對,及時發現銷售人員異動情況並提醒分公司負責人。通過多方了解,得知銷售有離開意向,經過協調溝通,對經驗豐富、重要崗位職責人員安撫挽留,優化團隊。
具備這些基本素質需要能夠站在領導角度考慮問題,有與公司榮辱與共的信念,設身處地想公司所想、急公司之所急,把公司當成自己家一樣的態度,才能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上更加有的放矢,更有切合點。同時又需擺正自己的位置,兼顧支持配合和輔助管理兩方面職責,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合理拿捏好這兩者之間的平衡尤為關鍵。在兩者之間天衣無縫的做好角色切換,方能運用遊刃有餘。
管家式總助適合哪些類型公司?
董文博:這個問題可能也是大家比較關注和感興趣的,我認為相對更適合發展中或者是發展關鍵期、壯大階段的企業。為什麼這麼說呢,處於這個階段之時,業務增長迅速、翻番甚至幾何倍數呈現,要求相應的各個環節及流程需及時調整步伐緊跟,快速並相對靈活的應對措施及戰略,及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和客戶需求的一系列舉措作為支撐,才能大踏步跨越到更高一個臺階。需要的是互相配合,真正起到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而不僅僅是只掃門前雪那樣四平八穩。另外其實這個階段也是好多公司過渡不那麼順暢的一個環節,老思想、老觀念不易改變,流程舉措調整不利,各自只負責自己一攤,前因後果考慮不周,怕擔責任互相推諉等等原因是制約的關鍵因素。只有認清並改變,打好基礎才是硬道理,企業才能發展。否則即便出現數據上揚,也是短期的,也是虛假繁榮,而非一步一個腳印的穩紮穩打前進。
最後一個問題,管家式總助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董文博:疫情後對這個定義的需求,區別於當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形勢下對總助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相比於18年底重新定義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強調了「加快、加大進度」,那麼後續幾大領域及其諸多涉及的產業鏈,都將面臨和伴隨重大變革。各行各業趁著這股緊猛東風,加大變革是必須前提,而變革同時保障穩步跟隨不脫節,是企業不可忽視尤為關鍵的著眼點。總助在企業這個關鍵期擔任什麼角色,如何擔任,各行業對人才的高要求等等,也是管家式總助應運而生的原因。是否是軟體硬體相結合且綜合能力高而全面型的人才,才是企業尤為關注的,才是企業需要的,也才是未來的寵兒。我的幾段供職經歷都是處於發展關鍵期階段的企業,積累了大量理論實踐深入融合的管理經驗。如何能夠把豐富的理論經驗,有效的嫁接,檢驗這一理論的唯一標準就是實施。
記者:感謝董文博女士,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們的採訪,也預祝中國式總助,及管家式理論和體系,在董文博女士的倡導之下,為中國的經濟和企業騰飛貢獻應有的力量!
董文博:謝謝大家和祝福!我們一起努力!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