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上小學了,有老師幫忙管教,家長就輕鬆了。
然而,很多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在學校內無法與老師、同學建立適當的關係,常常被同學欺負、被老師忽視或呵斥。
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很多家長心疼不已,卻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孩子。
▓ 青少年心理諮詢為您解讀:孩子在學校總是被欺負,老師不管,怎麼辦?
張小姐
本以為孩子上學後,父母可以放鬆一下,然而孩子最近從學校回來總是像個受氣包,本應該燦爛、快樂的臉一直下拉著,陰沉沉的,整個晚上也安靜的出奇,不願意討論學校的事情,每天早上起床更是磨磨蹭蹭的,好像不想去學校一般。
上個星期發現他手臂破了,問他怎麼回事,他才說在學校被幾個男生欺負。
經過了解,才知道,因為他長得比較文靜秀氣,這幾個男孩子經常嘲笑他,他不敢還嘴,一直忍。可是他們越來越過分,最近兩個月經常趁老師不注意打他、掐他、捅他屁股,孩子不好意跟老師說。
聽孩子說上一次班上兩個孩子打架,其實是一個孩子欺負另一個,但老師把兩個人都批評了,那個被欺負的孩子還哭了,因為老師偏心學習好的孩子。
遇到這樣的老師,作為家長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辦。孩子一直很乖,現在一直忍,他爸教他要打回去,但我覺得打人是不對,兒子身體不好,一個人怎麼能打得過那幾個孩子了。
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廣州青少年兒童心理諮詢解讀
不可否認,任何行業都有缺乏職業道德的人,教育行業也不例外。
但是如果就此對所有老師失去信心,其實對孩子並不利。關於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排擠,原因可能還相當複雜。
孩子受到老師不公正的對待
如果原因來自老師,直接原因可能有:
成績問題:學校對老師的教學考核以分數為準,老師們為了生存、工作考核,自然會對成績好的孩子好一些,對孩子也會更看重成績。
行為紀律問題:學校的所有管理都會落實到班主任身上,如果孩子不那麼好管理,經常讓班級扣掉各種評比分手的話,對班主任來說就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和老師直接發生對抗:如果學生通過口頭、行為的方式直接對老師表達對立,甚至按到了老師的敏感按鈕,那麼老師可能就難以保持職業態度。
如何面對這樣一個社會和人際環境,確實需要家長用自己的生活智慧幫孩子一把。如果老師糟糕到一定程度,引起公憤,或老師處理確實不當給孩子帶來了惡劣的傷害,家長可以去學校與老師、學校溝通,還孩子一個公道。
孩子被同學欺負、排擠
孩子在學校是被同學欺負、排擠,這種傷害在某種程度上比老師更嚴重。被同學欺負、排擠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甚至沒有什麼道理。
比如,一個孩子因為偶然因素和另一個孩子發生衝突,而另一個孩子又是能量比較大的,不知不覺成了一種勢力,然後吸引更多同學落井下石。
▼ 孩子被排擠,還可能有以下因素:
1. 學習。
同學間也會以主流的標準評價彼此,成績不好的孩子往往會被其他孩子嘲笑、欺負、排斥。
2. 人際交往的問題。
如果孩子的性格過於自私、霸道、退縮、怪異、不合群、過於敏感等,都可能被同學冷落、疏遠、排擠、作弄。尤其是退縮的孩子,更容易被同學攻擊,因為孩子的世界往往會更欺軟怕硬,不自信的孩子會吸引他人的攻擊。
3. 相貌和衣著。孩子的寬容度比成人更差,和他們認定標準不同的同學難免會成為嘲笑的靶子。因此,有時孩子堅持要求購買同學認可的某種服飾,其實如果不是特別過分,家長還是支持一下為好。
不符合同學認定的主流。
孩子更容易跟風,常常會在音樂、偶像、興趣愛好、家庭背景等方面的相似而形成一個個小圈子。在某方面特別突出,有時會讓同學欽佩,有時則會因此被排斥。
面對被欺負、被排擠的壓力,真的需要孩子內心強大、勇敢。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父母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勵去成為自己。
作為父母,則需要用積極的心態把這當成陪伴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引導孩子說出心中的委屈,發洩出不良的情緒,與孩子一起分析受欺負的原因所在(比較文靜秀氣,膽小退縮,缺乏男子氣等),探討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孩子提高應對複雜情況的信心和策略。
同伴的力量可以有效地震懾那些欺負弱小的同學,因此,鼓勵孩子尋求友誼的幫助,鼓勵孩子在校結交同伴。
雖說是孩子自己去面對,但適當的監護與保護是免不了的。
父母在了解孩子的老師情況後,如果覺得老師處事比較周全,不衝動,可以跟孩子的老師通通氣(並非告狀,單純靠老師解決問題),讓他關注孩子對整個事件的處理,避免傷害。如果情節比較嚴重(出現暴力事件),家長可以直接與對方家長聯繫,溝通協商解決問題的方式。
廣州心理諮詢提醒
孩子上學了,雖然有了老師和學校的監管,但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孩子。
因此,父母要及時與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和人際關係,多肯定孩子的進步,鼓勵孩子自信、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