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心理諮詢:父母與孩子老師有衝突,怎麼辦?

2020-12-27 騰訊網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夫妻雙方的價值觀有時都會不一樣,又何況與老師呢?當權威的父母與代表權威的老師因價值觀不同而在培養孩子的教育方式方面發生一些衝突,該怎麼處理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衝突在所難免,衝突也是一種互補,是孩子成長的重要資源,若能好好利用,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意義的。

楊陽9歲的兒子就讀小學三年級,楊陽發現自己跟語文孩子的老師在很多事情上觀點不一樣。

比如,一次兒子忘記帶作業,老師就覺得是孩子沒有寫完作業故意撒謊的,兒子很委屈,回來就說不想去上學了,覺得老師不喜歡他。

另一次學校和老師在宣傳一個捨身救人的英雄孩子,希望大家向這個小英雄學習,楊陽覺得給這麼小的孩子宣揚「捨身救人」的觀點太危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學會保護自己而不是去冒危險。

楊陽想去找老師溝通,希望老師能夠注意一下這方面,但老公不同意,老公覺得做老師的也不容易,在工作中也確實看到很多孩子未完成作業又撒謊的行為,這才對孩子產生了誤會。

而且,宣傳小英雄的事件,是學校的意思,老師也只能服從。為這些事情去找老師溝通,並沒有什麼效果。

楊陽氣結,覺得老公太軟弱了,不願意與人發生衝突。但事後想一想,又覺得老公說得有道理。可是這種情況,到底該怎麼處理,她也很困惑。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夫妻雙方的價值觀有時都會不一樣,又何況與老師呢?

那麼,當父母與老師之間價值觀存在差異,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要求不一樣時,該怎麼處理呢?

一、有衝突並不一定是壞事情,要積極客觀地看待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

父母與老師之間的價值觀衝突,對孩子完成社會化教育是有意義的,也是父母與老師角色互補的體現。老師的出現,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到不同的規則,並嘗試修正曾經在家庭內部建立的秩序。

建議父母和老師彼此互相理解並尊重對方的差異與立場。讓孩子有機會獲得一個多元的視角,這是豐富孩子對世界認識的有益成分。

很多人感慨:今天的年輕父母,每一位都是教育專家。

的確,很多年輕父母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和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教育觀念和對事物的判斷,某種程度上要高於老師。

而且,由於成長經歷的影響,很多人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再重複自己曾經經歷的痛苦。

這也是為什麼在今天,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與孩子的老師在教育觀念和方式上發生衝突的原因。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和價值觀的塑造起著重要的作用,當一定程度上權威高於自己的老師出現後,是否應該告訴孩子,自己與老師的看法不同呢?很多父母擔心的是孩子聽了會怎樣。

但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既需要愛父母,也愛老師,同時也被父母和老師所愛;孩子既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有需要遵守一定的社會規則。

而學校正是孩子完成社會化的重要參與者,是孩子了解規則、學習與他人合作的場所。父母與老師其實是角色互補的。

父母和老師之間的衝突,可能讓孩子無所適從,小小的心靈受到傷害。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與老師之應是合作與欣賞的關係,這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是最有利的。

三、化解衝突最好的方法:互相理解,並尊重對方的差異與立場

方磊的女兒讀小學4年級,在過去的幾年裡,方磊看到學校的教育缺乏東西,至於缺什麼,他並不是很清晰。

從自己的經驗判斷,也許是個性的教育——個性通常不被鼓勵,孩子總是被要求作出整齊劃一的動作和行為。

對於這樣的教育方式,方磊有些不滿,又有些無奈,也明白在現有教育體制下,無論是從精力還是教育方式上,老師們都不可能對每個孩子進行個性化的教育。

老師只是按照他們自己認為好的有效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因此自己也不可能要求每個老師都能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個性化教育,所以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彌補一下。

方磊說,我能夠提供孩子的就是無條件的愛、安全和保護,孩子無論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都願意拿出時間傾聽,幫助她去分析,不會指責她或老師的不對。

事實上,這種角色互補的努力,無論從老師的角度,家長的角度,還是孩子的角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記得當初方磊與老師的價值觀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告訴了女兒自己與老師的不同想法,雖然他說得很委婉,但孩子還是無法承受他的說法,非常難受,忍不住流下淚來。

但漸漸的,女兒開始明白了每個人都有可能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見,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甚至她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見;

當意見出現了分歧,並不是什麼大事情,在堅持自己的觀點時,也可能試著理解他人的觀點,站在他人的立場去考慮,找到一個平衡點。

因此,當老師教的方法有缺陷時,家長可以跟孩子平等溝通交流,而不是簡單地指責、批評老師做得不對,這樣孩子會想其他方面老師教的也不對。

家長要跟孩子客觀地分析,這有助於訓練孩子分析問題的能力。

而且,家長對老師的理解,或是對老師的尊重,這樣的努力明顯弱化了兩者之間的衝突,也不會讓孩子夾在中間那邊為難。

廣州兒童心理諮詢結語:

父母和老師間最好的關係模式是彼此尊重,價值體系保持聯繫又有所不同,這樣既能保證孩子成長環境的連續性,又能給予孩子不同的資源,供其取捨。不必強求改變二者之間的差異。

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興趣。當父母和老師在價值觀發生衝突的時候,希望家長能夠尊重老師,幫助老師樹立威信。

當然,如果老師的價值觀讓自己無法接受和容忍,父母又能做些什麼呢?也許「孟母三遷」是個不錯的參照。

相關焦點

  • 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孩子在學校總被欺負,老師不管,怎麼辦?
    ▓ 青少年心理諮詢為您解讀:孩子在學校總是被欺負,老師不管,怎麼辦? 廣州青少年兒童心理諮詢解讀 不可否認,任何行業都有缺乏職業道德的人,教育行業也不例外。
  • 心理諮詢:大學生厭學怎麼辦?女兒要退學怎麼辦?
    更令媽媽難以理解的是,她竟然有四科掛了。女兒這種厭學、棄學的態度,讓媽媽方女士意識到女兒問題的嚴重性,帶女兒過來進行心理諮詢。 廣州青少年心理諮詢案例:大學生厭學怎麼辦?父母該怎麼處理?
  • 14歲孩子叛逆不上學,父母應該怎麼辦?
    最近有一位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諮詢說:「自己的孩子14歲了,非常叛逆,什麼事情都和我對著幹,現在孩子不想上學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辦呢?」14歲的孩子其實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我們有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叛逆,不好管。
  • 成都兒童心理諮詢機構,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
    成都兒童心理諮詢機構,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 時間:2020-12-07 13:56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最近經常有家長諮詢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其中一位家長是這樣說的:兒子佳佳7歲半,剛上一年級,成績中上水平。最近一個月一直哭鬧,不想去上學,說時間太長了、害怕。這都期末了,現在有什麼好怕的?老師說佳佳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我和他媽媽哄著去上學,到了校門口又開始鬧。老師,我該怎麼辦呢?我把這些問題收集整理,給我院的心理老師,請她們為家長解答。
  • 青少年心理諮詢:青春期孩子厭學,或許不僅僅是討厭讀書那麼簡單
    有個讀初中的小女孩,最近媽媽反映她厭學、對上學提不起興趣,回到家就玩手機。如果手機被沒收,她會發很大脾氣,摔東西,跟家裡人吵,甚至離家出走。她媽媽很著急擔心,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 家庭心理諮詢:妻子對公婆太客氣,很生疏,怎麼辦?
    柯太太: 我不是對他父母有意見,我也希望和他父母相處融洽。他們家親情很濃重,公婆對我們非常好,催著我倆生孩子,還說孩子三歲前他們全包了。我是覺得很多事情是我們年輕人自己的,孩子的事情,我們自己辛苦點就可以了,不想麻煩他們。
  • 滿腔心血育花開 ——牡丹區皇鎮中學心理諮詢老師姚元啟
    爺爺奶奶以為孩子用功學習,哪知道孩子用於學習的時間很少,實則是在瀏覽其他網頁。眼見馬上要開學複課了,父母要把手機收回來,可李昂說什麼也不放,還威脅父母說,如果父母不給他手機,他就不上學,並多次與父母進行頂撞。可父母送他上學,他卻偷偷帶上了手機。
  • 初中生心理//建議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採用權威型的教養方式
    首先取決父母如何界定青春期,是「狂風暴不停歇」還是「別人眼中的大驚小怪」。如果父母把青春期當作是一個問題時期時,對待青春期就是在對待一個棘手的問題。對青春期的到來充滿了焦慮,擔心孩子變得「叛逆」,甚至還會擔心進入青春期以後和孩子發生衝突。
  • 心理壓力大,緊張不安,非常焦慮,怎麼辦?
    隨著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等心理社會應激因素的增加,焦慮症已日益成為人們面臨的重要心理衛生問題。 有學者報告說,各種焦慮障礙約佔整個人群的2%-5%,每1000人約有13.7%患有或曾患有焦慮症。 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為您普及關於焦慮症的知識。
  • 西安孩子心理諮詢 聖心安諾心理諮詢 關注心理健康 提高學習成績...
    很多老師、家長只是一味地強調要孩子努力,讓孩子上補習班,殊不知,孩子的情緒、同伴支持,孩子的自尊,家庭的環境,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聖心安諾心理諮詢師為您解答,影響孩子成長和學習成績的,不只是努力和智力,還有情緒、習慣等其他因素。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一旦孩子脫離校園,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引起重視而未重視的。
  • 心理諮詢師幫我搞定孩子的問題就好,為什麼還要我來接受諮詢?
    80%以上的兒童虐待是由父母實施的,幾乎都是由於家庭衝突導致孩子成了「替罪羊」。 對於孩子學習過分關注,忽略孩子其他的優點和特長,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這些家庭都是在運用「繞開」的不良模式。
  • 父母吵架影響孩子,孩子受到心理創傷,家長一定要防患於未然!
    之前,彭老師接到過一個孩子的諮詢,他來到我這裡的時候眼睛裡充滿了驚恐,我給他遞一杯水他都不敢去接,問什麼只會點頭搖頭,經過長期交流溝通,我才得知孩子在學校裡總是扮演「老好人」,因此被學校的愛惹是生非的學生找上門,這個孩子不聽他的話被這個學生教訓了一頓,雖然學校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將那名學生通報處分,但是卻給這個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不敢去學校,彭老師當時也很迷惑,
  • 第一次心理諮詢完全狀況外,心理諮詢師該怎麼辦?
    這個心理諮詢,真的只是在浪費他的金錢和時間嗎?誰能告訴我:他是誰?他需要什麼?我該怎麼辦?以美國為例:美國是心理健康服務發展很成熟的國家,按照美國心理學會(APA)制定的標準,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首先要有心理諮詢相關專業的碩士及以上學歷;完成學位後,無論碩士還是博士,都需要至少一年專業督導下的實務訓練,才有報考心理諮詢師執照的資格。在通過執業心理實務考試,進行實務工作之前,每個人需要至少1500到2000個小時的臨床實踐。
  • 心理諮詢:我總覺得別人在盯著自己看,很痛苦,怎麼辦?
    恐懼的是,無論做什麼,她總覺得所有人都在看小丑般盯著她看,這種被注視的感覺常常讓她喘不過氣來青春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可能會尋求他人的認同以及尋找自己的發展方向。如果無法獲得別人的認同,他們就會產生焦慮、擔憂等各種負面的情緒,嚴重的甚至導致心理疾病。案例:她是一個16歲女生,最近一年多,她總覺得特別的恐懼與焦慮。
  • vimfun偉凡心理: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關係緊張,怎麼辦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關係緊張,怎麼辦?vimfun偉凡心理首席心理專家楊靖:我拿一個案例來說一下,宋女士(化名)她兒子就特別牴觸媽媽,相對來說爸爸會稍微好一些,孩子16歲了,上初三的男孩,媽媽只要說話他就說走吧,就一張嘴就開始讓她媽媽走,排斥牴觸她媽媽。
  • 孩子要中考了,作為父母,你該怎麼做?畢業班老師告訴你該做什麼
    ,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中考,所以,中考過程中,父母的怎麼做,對孩子來說舉足輕重!年輕的父母們,你們準備好了嗎?這裡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成績優秀的孩子中考前突發疾病,情況非常嚴重,只有住院治療。孩子、家長努力三年就此放棄考試不太甘心!家長焦急萬分,反覆找班主任、找學校教務處商量對策。
  • 知愈心理:孩子被打要還手嗎?90%父母沒看到背後的育兒盲區
    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 在幼兒階段,孩子打架是很正常,也很普遍。 這種情況一般男孩居多,女孩也有,但極少數。 而孩子打架,最擔心的莫過於家長,怕孩子受欺負。
  • 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心理諮詢有用嗎?
    心理諮詢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熱到曾經是07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提倡心理諮詢,促進精神健康」。全世界都提倡,這來頭可不小。那麼,什麼是心理諮詢呢?難道就是有心事找人聊聊? 也對,也不對。從求詢者的角度說,對。心理諮詢就是給有心事的人預備的。但不是找誰聊聊都算心理諮詢。
  • 情感心理諮詢:缺乏安全感,關係中總是患得患失,怎麼辦?
    伊一接觸心理學後,感覺這種情況與自身有關,便來心理諮詢進行深層次探討。 每次男友出差,伊一理智上能理解,認為這是工作所需,但情緒上會焦慮、煩躁,甚至抑鬱孤獨。尤其聯繫不上或發信息男友不回時,她就會「情緒崩潰」,擔心男友對自己的愛在減少,男友對自己不夠關注,變得很抓狂,難以心平氣和。
  • 高度重視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廣州各中小學開設主題課程
    廣州許多中小學校在平時就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心理普查。不少學校每年都要為學生進行至少一次心理普查。普查之後,學校就為學生們建立獨立的心理檔案。此外,不少廣州市中小學校都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班主任老師都曾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培訓,日常也要參加與此相關的教研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