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關係緊張,怎麼辦?
vimfun偉凡心理首席心理專家楊靖:
我拿一個案例來說一下,宋女士(化名)她兒子就特別牴觸媽媽,相對來說爸爸會稍微好一些,孩子16歲了,上初三的男孩,媽媽只要說話他就說走吧,就一張嘴就開始讓她媽媽走,排斥牴觸她媽媽。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媽媽很急躁,孩子不是煩,媽媽這個人,他煩的是媽媽的情緒,比如說媽媽叫他起床,快點,幾點了,孩子覺得催我煩人,我心裡有數,別叫我了,孩子牴觸的是情緒。
他總覺得我媽煩人,我媽催我,為什麼媽媽還沒一張口說話,這個孩子就煩就牴觸,他覺得我媽煩人,他煩的是情緒,但是這個改變要從他媽媽開始。
是需要對從家長的情緒去解決教媽媽正確的表達方式,比如說教完孩子轉身離開,平靜淡定理性的去叫孩子的大名,起床了,叫一遍轉轉身離開。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允許孩子有情緒,孩子有情緒了,媽媽要說好的,1次2次3次4次,這個孩子就會覺得我媽咋回事,每次都這麼平靜?
這個孩子是不是就願意靠近媽媽了,媽媽在說什麼話他就不牴觸了,原來還沒說話,孩子就嫌煩,我媽一會又該吵我了,我媽一會兒又該說我了,就媽媽還沒說話,孩子就開始抵制媽媽了。
家長把焦慮的情緒一起床就傳遞給孩子,情緒是一個根源,你想想早上起床這個孩子就心情不好,他這一天他的情緒都不會很開心,所以對他的學習都是潛移默化的。
vimfun偉凡心理首席心理專家楊靖
偉凡心理,懂你更溫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