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XB-70「女武神」超音速戰略轟炸機是六十年代的夢幻科技,即使是在今天看來,「女武神」的性能指標、具體設計都是非常前衛科幻的。「女武神」的核心設計思想是通過乘波體外形設計來實現超音速飛行,機頭超大的後掠角鴨翼設計、修長的前機身、機尾並列發動機布局、雙全動垂尾,令「女武神」擁有遠超時代的先進科幻感。
除了美國的女武神超級轟炸機,蘇聯也有一款社會主義的「女武神」。說起蘇霍伊設計局還有一架T-4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也許大部分人都覺得很陌生。1960年代初,蘇聯需要一架T-4轟炸機來打擊水面目標:航母、飛彈艦、運輸船、戰略設施等,同時也用於偵察,與美國全新的戰略轟炸機匹敵。計劃T-4轟炸機重達100噸,在24公裡的高空巡航速度達到3200公裡/小時,速度之快讓人嘆為觀止,航程達6000公裡。
T-4轟炸機採用鴨式氣動布局,採用雙三角形下單翼和無平尾布局,機翼下安裝4臺渦噴發動機。機身細長,駕駛艙以前的圓錐形機頭在起飛著陸過程中和地面停放時可以垂下來,以保證飛行員有良好的視界。T-4轟炸機翼展22米,機長44.5米,機高11.2米。前蘇聯空軍非常看重這架轟炸機,並給予了積極評價,稱其為最有前途的戰略轟炸機。其巡航速度是音速的三倍,無線電電子設備探測目標並發射飛彈,執行通信、偵察和防禦功能。導航系統確定飛機位置,將導航數據輸入自動控制系統,通過與飛機的電子設備交互向機組人員提供飛行信息。
蘇霍伊總建造了兩架T-4原型機,首架T-4代號為「101」,1968年開始建造。1971年該原型機首次升空,飛機操控良好,起飛平穩,沒有抬頭偏航的傾向。另一架原型機用於靜力試驗,設計局代號為100C。但是後來T-4轟炸機項目被迫終止了,它造價實在昂貴且載彈量小,前蘇聯軍方找到了更快、更省錢的替代機型,T-4原型機就無人問津了,後來移交給莫尼諾空軍航空博物館。
後來蘇霍伊在T-4原型機的基礎上研製了T-4MS超音速洲際戰略轟炸機,代號為「200」,該轟炸機在海拔2.4萬米的高度以至少3200公裡/小時的速度進行超音速突防。1967年,前蘇聯政府宣布建造新型超音速洲際戰略轟炸機,參與競爭的有圖波列夫的「圖-160」、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的「M-20」和蘇霍伊的「T-4MS」。T-4MS轟炸機具備一個「飛翼」外形,同時採用可變後掠翼來獲得較小的表面積,機長超過42米,機翼寬41米,高度8米,可以170噸的起飛重量爬升到24公裡的高度,在時速3000公裡時它的最大航程為7500公裡,在900公裡/小時為1.1萬公裡。最初該轟炸機配備4臺推力為65噸的「RD-36-41」渦輪噴氣發動機,後來更換了總推力80噸、功率更大的NK-101發動機,因此航程增加了2000公裡,跑道縮短200米至1100米。機組人員為3人:兩名飛行員和一名導航操作員,並裝有彈射座椅。
T-4MS超音速洲際戰略轟炸機太貴了,大量新型材料和技術的運用,使得了T-4MS有著"170噸黃金"之稱,是因為了T-4MS最大起飛重量是170噸。T-4MS的造價是史無前例的。要知道即使今天最貴的B-2「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造價換算也不過60噸黃金左右。
為什麼現在主要強國都不再研製大型超音速轟炸機了?主要是目前要求轟炸機具有高隱身性,如果再同時具備超音速性能,在技術上無法實現,即使是實現了,經濟上也得不償失。所以目前各國都不再研製全新的超音速轟炸機。
T-4MS轟炸機武器裝備了X-45超音速反艦飛彈、X-2000彈道飛彈以及各種類型的炸彈,戰鬥載荷可達45噸。在新型超音速轟炸機的選型競爭中,蘇霍伊的T-4MS獲勝,但當時蘇霍伊本身就有許多項目纏身,其中最重要的是蘇-27戰鬥機。因此蘇聯空軍將整個T-4MS項目移交圖波列夫設計局,但圖波列夫設計局堅決拒絕了來自兄弟設計局的產品,堅持改進圖波列夫的親兒子——圖-160轟炸機項目,最終等到了圖-160戰略轟炸機的問世。儘管T-4MS轟炸機擱淺,但它的技術方案和設計原理都應用在其他戰鬥機上,比如蘇-27、米格-29和圖-16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