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內壓和腹壁強度的角力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 漫談疝氣 ]

腿根鼓起一小山,和人說起挺難堪。

手術切口沒長好,肚裡腸子往外跑。

小洞不補大洞苦,還得手術來修補。

生拉硬扯怕要壞,貼張補片好得快。

我們中國人是充滿智慧的,中華文字就是中華智慧很好的例證。比如「疝」這個字,「病」字頭下面一個「山」,意為像座山一樣的疾病,真是既象形又會意。當然,我們也知道這座「山」往往在躺平後就會消失,站起來又會出現,因此可以猜到這病的根本不在「山」,在於讓這「山」隨意進出的「洞洞」也。

我們平常最多見到的疝氣就是腹股溝區的腹股溝疝及稍下方的股疝,也常看到肚臍處突出疝氣。另外一些不幸患病而手術的朋友,要是因病體弱、咳嗽或縫合等多種因素切口深層沒長好,也會在切口甚至腸造口處鼓出大小不等的疝氣。所有上述疝氣醫學上統稱為腹外疝。當然腹外疝還不止這些,凡是比較薄弱或有缺損的部位都可能出現疝,如白線疝、腰疝等不一而足。

那麼疝氣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就腹外疝而言,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腹壁的強度和腹內的壓力。我們的腹壁可以比作一個裝滿腸子的水桶或麻袋,人們會罹患疝氣往往是腹壁局部強度不夠、先天或後天薄弱甚至有缺損;抑或同時存在較高的腹部壓力,比如老慢支老咳嗽、老便秘或長期重體力勞動等因素。腹部壓力和腹壁強度正如矛和盾,健康人矛不尖而盾夠堅,腸子無洞可鑽;若不巧矛太尖而盾不堅,腸子就乘機鼓譟,暢「突」無阻了。

若縱容姑息,在腸子反覆進出和腹部壓力作用下腹壁的缺損就會逐漸增大,疝大如球,行動困難,痛苦不堪;部分病人還可能出現腸子突然卡壞而無法回納的險情,那就應了一句古話:「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不僅小腸要生氣(小腸氣),生命也涉險了。

肚皮如衣服,萬一破了,重感情的中國人絕不會一扔了事。作為一種物理性的缺損,成年人的腹外疝治療只有手術這一條路,打藥水或練氣功是不管用的。傳統的方法是用粗線拉攏疝缺損兩邊的組織來關閉洞口,但正如要縫合繃在鼓面上那張皮的洞,缺掉一塊硬拉起來,很快就可能一繃兩散了。現代科學早就有了高科技的修補用網片,那就像用一張比洞口大的新布伏貼地放在衣服破洞表面,四周牢固地縫合起來,我們應可期待「破鏡重圓」了。

鍾明安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疝與腹壁專科副主任)

|科|普|活|動|

東方醫院是本市最先開展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及造口旁疝網片修補術等腹壁疝修補術的醫院之一,普外科已開闢疝與腹壁專科等優勢專科,由上海醫學會疝與腹壁學組委員盧愛國主任和鍾明安副主任領銜,根據病人疝氣具體情況採取個體化治療,通過專病專治提升了醫療和服務質量。

為更好地服務於疝氣患者,8月19日上午8:30-10:30,東方醫院將在醫院門診2樓舉辦腹壁疝外科治療講座及諮詢活動。屆時腹壁疝專家將系統講解腹股溝疝、切口疝等各類疝的病因、外科治療的優勢、原理和方法,並現場解答患者諮詢。

相關焦點

  • 核心穩定性訓練不光是練肌肉,還要練最關鍵的地方——腹內壓
    深部的頸屈肌、頸椎和上胸椎的伸肌、骨盆、腹肌以及下胸椎和腰椎的伸肌,同時這些肌肉的相互協調共同構成脊柱穩定性系統。這些內在脊柱穩定性的肌肉提供與腹內壓匹配的張力,從而提高脊柱的穩定性。 腹內壓是由膈肌、盆底肌和腹橫肌共同參與調節的。腹壁和盆底肌都有各自的張力,在吸氣時,腹壁的腹橫肌和盆底肌會調節自身張力,同時膈肌下降提高腹內壓。在這一過程中,胸部和腹部區域會向前後方向及側方降低胸廓的擴張,優化胸廓的運動。
  • 疝氣手術後腹內壓力升高易復發
    簡單地說,疝是腹壁肌肉組織的撕裂或者破洞,病人小腸等器官或者組織通過這一破洞離開原來位置而突入身體的其它部位。就象一個汽車輪胎,外胎破了,內胎通過破洞突出。  疝氣的發生,是因為老化、受傷、用力過度(如提拿重物、咳嗽、大小便時腹部用力)、抽菸、懷孕、肥胖等等因素,造成腹壁薄弱、撕裂,或導致腹壓,使腹內脂肪組織或器官(如腸子)從缺口凸出,皮下會有明顯突出物,可以看到及感覺到,當躺下時,腹部或腹股溝的疝氣隆起可能會消失,但不代表疝氣痊癒。當突出的組織壓迫到缺口時,容易感到不舒服,甚至會感覺明顯疼痛,並且活動時,疼痛及下墜的感覺也會更明顯。
  • 文獻精讀 | 腹腔鏡手術中以腹內壓為導向的呼氣末正壓參數設置|...
    不同腹內壓下,與標準PEEP相比靶向PEEP組的中位跨肺驅動壓更低:腹內壓8 mmHg(7 [5至8] vs. 9 [7至11] cmH2O;P = 0.010;差2 [95%CI 0.5至4cmH2O]);腹內壓12 mmHg(7 [4至9] vs. 10 [7至12] cmH2O;P = 0.002;差3 [1至5] cmH2O);和腹內壓15 mmHg(7 [6至9] vs. 12 [8至15
  • 文獻精讀 | 腹腔鏡手術中以腹內壓為導向的呼氣末正壓參數設置
    不同腹內壓下,與標準PEEP相比靶向PEEP組的中位跨肺驅動壓更低:腹內壓8 mmHg(7 [5至8] vs. 9 [7至11] cmH2O;P = 0.010;差2 [95%CI 0.5至4cmH2O]);腹內壓12 mmHg(7 [4至9] vs. 10 [7至12] cmH2O;P = 0.002;差3 [1至5] cmH2O);和腹內壓15 mmHg(7 [6至9] vs. 12 [8至15
  • 在健身中如何利用正確的呼吸方式提升「腹內壓」,避免腰部損傷
    「腹內壓」在健身訓練中的意義以下是一個簡單的呼吸技巧,可以幫助你在健身中能夠更舒適、更安全,並且避免因為呼吸混亂而引起的一些問題,說到呼吸我們就不能不提到的:「腹內壓」。「腹內壓」(IAP)被廣泛地假設和證明可以減少在各項阻力訓練過程中對脊柱及椎間盤潛在的損傷性壓力。也有人建議通過呼吸的幫助,通過腹部肌肉形成「剛性圓柱體」或通過筋膜連接到椎體節段傳遞的穩定力來增加腰椎穩定性。鑑於最近的這些研究,似乎正在形成一種共識,即「腹內壓」的功能作用可能主要是協助穩定。
  • 2家企業主動召回膝關節組件等醫療器械ConvaTec Inc.對腹內壓監測...
    醫療器械召回事件報告表ConvaTec Inc.對腹內壓監測包主動召回康維德(中國)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報告,由於產品的無菌屏障可能出現潛在的針孔缺陷,生產商ConvaTec Inc.對腹內壓監測包(註冊證編號:國械注進20182661529)主動召回。召回級別為二級。涉及產品的型號、規格及批次等詳細信息見《醫療器械召回事件報告表》。
  • 腹內斜肌、腹外斜肌-影響身體旋轉的重要肌肉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兩塊肌肉分別是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腹部肌肉的順序依次為最深層是腹橫肌①、腹內斜肌②、腹外斜肌③、腹直肌④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這兩塊肌肉就像是口袋一樣交叉的在一起腹內斜肌起於腹股溝韌帶外側三分之一下緣處,髂骨嵴和胸腰筋膜,止於腹部白線及第9到第12根肋骨。
  • 金鄉縣人民醫院胃腸腹壁疝外科「一根小管」無創治癒腸梗阻
    金鄉縣人民醫院胃腸腹壁疝外科「一根小管」無創治癒腸梗阻 2021-01-05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腹壁整形技術在下腹壁腫瘤切除後大面積皮膚缺損 修復中的應用
    對於無張力或中等力度下創緣可對攏者,直接以腹壁整形術縫合切口;對於腹壁皮瓣組織量絕對不足者,聯合帶蒂股前外側皮瓣修復缺損;對於腹壁皮瓣組織量相對不足者,可以斜行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帶蒂轉移至下腹部,供區以腹壁整形術直接拉攏縫合。術後每3個月隨訪1次,觀察局部有無復發、淋巴結轉移及皮瓣存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