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見|上班到80歲,日本企業這招真靠譜嗎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

對於工薪階層來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大約莫過於上班,比上班更痛苦的是天天上班。而最近幾天,日本一家企業給了員工一個更痛苦的可能性:終身上班。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家電連鎖企業野島電器針對旗下所有員工宣布,公司已經修改制度,今後員工可以工作到80歲。

為了應對愈演愈烈的老齡化問題,日本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打造所謂「終身不退休」的社會,而這一招也意外獲得了日本企業和老年人們的支持。政府、企業和老年人都是咋想的?這一招真的是解決老齡化問題的良藥嗎?

向老年人要勞動力?

如果你近幾年去過日本,會發現老年人仍在工作的現象在這個國家十分普遍。地鐵站的列車員、便利店的售貨員、計程車的司機……甚至在車站替你搬行李的搬運工,很多都是白髮蒼蒼的老年人。你會覺得,這個國家仿佛有一小半的行業是依靠老年員工在運轉的。

你的這種觀感是正確的。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9年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日本已經有超過800萬就業人口達到甚至超過了65歲的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佔到了日本整體勞動人口的12%,創下了日本國內的歷史紀錄,並連續十多年增長。

據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數據,日本的家庭老年工作比率已經超過50%,預計到2050年將進一步上升至接近80%。也就是說,目前日本已過退休年齡的老齡夫婦中,已經有超過一半家庭至少有一人選擇繼續工作,再過三十年,將會有八成家庭這樣做。

近年來,少子高齡化一直是一把懸在日本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65歲以上人口目前已經逼近了日本總人口的30%。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一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就意味著該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超過20%就是「超老齡社會」,如今日本這個狀態,估計要逼著世衛組織創造一個「超超老齡化社會」才能形容。

為了力挽狂瀾,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不得不下了狠招,擴大65歲以上老年人就業作為其「新經濟戰略」的核心之一。早在2018年,安倍接受採訪時就提到,要打造不論到多大年紀、只要有意願就能參加工作的「終身不退休」、「終身活躍」的社會,並以此為前提,推進醫療和養老金等社會保障制度整體的改革。

安倍說到做到,早在他2013年剛上臺時,就曾經搞出過一個《高年齡者僱用安定法》,企業必須僱用有意就業的65歲及以下的員工,同時法案也將這一規定設置為企業的義務而流傳下來。2019年,安倍政府再次加碼,除了要求企業將退休年齡延長至70歲之外,還要求企業支持老年員工到其他公司再就業、創業等。

在政府的鼓勵下,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甚至「不退不休」日漸成為一種常態,自2013年《高年齡者僱用安定法》發布以來,日本60歲以上老年人就業人口連續7年保持5%以上的高增長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返聘已過退休年齡的老年員工設為其制度。

不過,野島電器此次一口氣宣布將僱用年齡延長到80歲,還是驚呆了很多人。其實在改革前,野島電器的員工雖然退休年齡為65歲,但65歲以後還會以臨時員工的身份與公司籤訂1年期的合同,其出勤方式與工資待遇以個別協商方式來定。而野島電器此次改革的意義在於,該公司的員工在過了65歲以後,只要不主動提出退休,公司就視為其有繼續工作的意願,允許其在原崗位以原有工資待遇繼續工作。

對於這項改革的初衷,野島電器承認,繼續僱用老年員工,既能解決目前找不到合適青年員工的問題,也能為企業節省人力成本。

由此看來,日本政府讓老年人繼續工作,至少獲得了企業方面的支持。

「自願」背後的難言之隱

面對政府和企業的這種要求,很多日本老年人似乎也十分樂意。2019年,日本政府曾公布調查稱,65至69歲老年人中有65%表示「有意工作」。在安倍政府正式搞出那個《高年齡者僱用安定法》之前,很多企業也會在員工60歲的時候為其辦理用於領取國民養老金的退休手續,然後以返聘的形式讓其繼續留在企業工作,但工資待遇則降為原工資的70%左右。雖然被降了工資,老年人依然願意以老邁之身在原工作崗位上幹同樣的工作。

那麼,日本老年人為何要在退休後還工作呢?

首先必須承認,這並不完全是錢逼的。

日本老年人在過了退休年齡之後能夠領到三份養老金,包括最基本的養老金即國民年金,無論你做什麼工作,只要你是日本國民,過了65歲之後,每月就能拿五萬多日元,約合人民幣三千多元。此外,還有企業基於工資替你向政府交納的「厚生年金」以及參保私人保險公司的「企業年金」。三種收入加在一起,日本老人每月拿個2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2萬左右)的退休金還是很容易的。

當然,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物價、房租高企,這筆在中國不菲的收入,在日本可能也就能維持普通生活。但是,日本老人也有自己的特殊麻煩。

與中國老年人退休後回歸家庭,往往會忙著幫子女帶孫子不同,日本老人和子女都互相獨立。孩子18歲成年之後,如果和父母的關係不好,可以直接「家出」——收拾行李離開家裡,從此不和家裡有任何聯繫。而即便跟父母關係密切,子女一般也只是偶爾回家看看。

子女獨立之後,兩家的經濟是絕對獨立的,日本不存在什麼父母拿出自己半輩子的積蓄給子女買房的情況,也不存在子女主動贍養父母的問題。日本的子女在法律和道義上並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和傳統,他們與父母在法律和事實上都是幾乎不相干的「兩家人」。

而少了子女這個粘合劑,老人在退休後所回歸的那個家庭其實十分脆弱。

工作了一輩子的丈夫在退休回家後只能跟做慣了家庭主婦的妻子每日相伴,而這樣的夫婦也很難達成中國人理想中那種「老伴」式的和諧。由於之前過慣了「男主外女主內」,丈夫996、妻子當主婦的生活,丈夫退休之後每天不幹家務地在家閒著,很容易遭到妻子的嫌棄,甚至被稱為「大型垃圾」,引發家庭矛盾。

當然,在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經濟最輝煌的時代,這也不是事兒。因為那會兒日本老年人退休金極高,潛在的家庭矛盾會被丈夫領到的大量退休金所掩蓋。當時的日本老人在退休後一般會選擇出國旅遊,或者報各種興趣班,豐富的業餘活動會讓他們忘掉煩惱。

但在經歷了「失去的三十年」後,目前日本大部分老年人的養老金也只夠維持普通生活,相比上班時,生活水平是下降的,於是兩口子在家中越發相看兩相厭。

近幾年來,被稱為「熟年離婚」的老年人離婚現象在日本開始頻繁發生,甚至出現過老兩口因家庭瑣事爭執而鬧出人身傷害的惡性案件。這背後,正是日本經濟發展停滯給老年人帶來的影響。

在這種背景下,很多老年人一琢磨,覺得還不如再去找份工作好,一來賺點外快,讓老伴開心,二來也實現點自我價值。

於是,就造就了大量老年人「主動工作」的假象。

「工作到死」真的好嗎

然而,在政府、企業和老年人似乎「三廂情願」的表象下,日本致力於推動的「終身勞動制」並不那麼美好。

日本NHK電視臺曾經深度報導過東京一家大量僱傭老年人的警備(保安)公司的情況。這家有364名員工的企業中,有184人為60歲以上,老年員工佔到了全體員工的一半,其中最年長的員工為86歲。

報導揭示,過量僱傭老年員工其實需要企業支出大量額外的成本。比如,為了防止老年員工身體出現問題,公司每天必須讓員工在上班前測量血壓,詢問他們是否吃過早飯、睡眠是否充足等情況。這至少要花上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老年員工也不能承擔保安公司所遇到的一些緊急情況,一旦遇到暴力事件,公司還要緊急調派年輕員工處理。該公司負責人坦言,這樣折算下來,大量僱傭老年人其實並沒有節省多少成本。

而員工方面,在積極樂觀、主動要求工作的表象下,很多老年員工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一名70歲的該公司保安在深談後吐露稱,他其實也想儘早結束工作,回家清閒著,但一想到老伴總嘮叨退休金不夠花,他又覺得只要還幹得動,還是繼續工作著好。

其實,對於「終身工作制」的缺陷,日本政府方面也未必不清楚。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年初曾出過一份調查,指出高齡僱用者的增加正在推高安全風險。比如,日本年齡在75歲及以上的司機所造成的死亡率,是75歲以下司機所造成的死亡率的2.4倍。日本目前計程車行業大量僱傭老齡司機,導致了乘計程車風險的加大,也降低了人們對該行業的信任度和使用率。

而在安全風險的背後,過度老齡化給日本產業造成的創新力不足的問題也在顯現。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危機與破解之道》中就曾說,大量高齡者長期佔據企業的中高層職位,導致了日本企業中年輕人沒有上升的動力和欲望,老年人衝到第一線的同時,年輕人卻不婚、不育、不買房、不買車,導致少子高齡化更加嚴重。而如果機會和財富都向高齡者聚集,日本社會將進一步喪失活力……

然而,對於這個惡性循環,大前研一也沒能給出太好的「破解之道」。返聘和延長高齡員工的勞動年齡,確實是日本企業目前為解燃眉之急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決方法。日本政府目前加強相關立法,也並非安倍所強調的那般是「主動而為」,只是順應了這種趨勢。

但可以肯定的是,單純依靠延長退休年齡,打造什麼「終身活躍」社會,絕不會真正解決日本的老齡化問題。在這個思路上想招,其所製造的新問題,永遠比真正解決的問題還要多得多。

相關焦點

  • 日本老人80歲才能退休引爭議,這也會是中國老人的未來嗎?
    近日,"日本一企業將退休年限放寬至80歲"和"日本人口連續11年負增長,人口較前一年減少約50萬"的兩則新聞登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的討論。有人可能比較疑惑:"這跟我們中國有什麼關係呢?""這可大有關係了,日本是亞洲地區現代經濟發展最早的國家,他的現在可能便是中國的未來!"網友1:"這是要工作一輩子嗎?"網友2:"日本都延後退休了,中國還會遠嗎?"
  • 「想要工作到80歲!」日本社畜文化太可怕了!
    那麼這些願意工作到70歲的人,確切是願意工作到多少歲呢?4.4%的人表示「能工作到80歲左右」!小in真是眼睛都瞪大了,以為自己看錯了!其實這工作到80歲還真不是來搞笑的,日本的家電量販企業野島,最近就表示導入工作到80歲的制度。
  • 日本一企業將退休年限放寬至80歲,你希望在什麼年齡退休?
    日媒報導,日本知名家電零售商野島宣布,員工即使年滿原規定的65歲退休年限,如有意留任,只要該員工的健康狀況與工作態度符合公司要求,就能以「一年一約」的方式進行續約,最長將持續聘任其至80歲。視頻截圖你希望在什麼年齡退休?
  • 講究綜合能力,陳夢、孫穎莎、王曼昱,誰有把握奧運會身兼三項?
    別看目前的陳夢保持的狀態還不錯,真到了2024年已經31歲的陳夢,還能保持目前的狀態嗎?即使目前的陳夢,在狀態如此好的情況下,還是在世乒賽被劉詩雯單局打了個11:0,WTT賽事單局被王曼昱打了個5:0,而且是在拿到世界盃女單冠軍的情況下。即使在自己的巔峰狀態,陳夢都很難擺脫瞬間走神的問題。
  • 30名美女提走80萬保時捷,4S店:第一次見這場面,微商真「團結」
    30名美女提走80萬保時捷,4S店:第一次見這場面,微商真「團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多元化,現在最火的肯定是直播帶貨,但在直播興起之前,很多人依靠著微信裡邊眾多的好友資源賣東西,這樣就不用朝九晚五辛苦的上班,而且收入也不低
  • 至少,要做到80分吧:到底什麼是真正的「靠譜」?
    越「靠譜」。—2 —當我們明白了標準差,也就知道,想讓自己變得靠譜,最重要的是讓自己保持穩定。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準時上班。如果一個人上班經常遲到,說明這個人根本無法掌控時間,更別說他是靠譜的人。這樣的人,也是無法合作的。但是,怎麼保證自己每天都能準時走進辦公室?
  • 昱見|三國演義告訴咱:在懟美國時,儘量忍著點日本
    這是大詩人杜甫詠嘆諸葛亮的詩,小時候昱弟看《三國演義》,總覺得蜀漢走下坡路,是劉備彪亭兵敗、被陸遜火燒連營之後,甚或要等到諸葛丞相五丈原星落。但後來才理解,誠如杜甫所言,蜀漢的喪鐘,早在劉備定下「吞吳」之志時就敲響了。「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校招必看:意向書和口頭offer有多靠譜?
    在領英站內關於#意向書和口頭offer有多靠譜 的討論中,許多用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很多用戶都表示,雖然口頭offer和意向書可以視為求職過程中的「君子協定」,但真正落實到法律效力等層面,還是要謹慎再謹慎,不能過分依賴它們。
  • 昱見|覺得美國人「不愛國」的日本,怎樣被美式「個人主義」打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在之前的《 決戰中途島,日本是怎樣被論資排輩害死的》一文中,昱弟談了日本人為什麼輸掉了中途島海戰,本周我們換個角度,談談美國人憑啥贏下了這場戰役。其實,美國人取勝的秘訣恰恰在於他們總被日本人詬病的「自由主義」上。
  • 19歲世界冠軍再創新紀錄!劉國梁並非隨口一說,激鬥伊藤真靠譜
    應該講,國乒眾將們整體保持了不錯的穩定發揮,其中梁靖崑、王楚欽、王曼昱等人表現搶眼。不過接下來的國際賽事,國乒多數人將遺憾無緣,難現鋒芒。但好在1人成功入圍,並在近期再創新紀錄,真是恭喜了!19歲世界冠軍再創新紀錄
  • 帶你了解世青賽單打冠軍,於子洋&王曼昱 『桌球世界』
    >轉發到朋友圈~~~微信君在此有禮啦!(成績在文章最後)而男女單打獲得者於子洋和王曼昱你們熟悉嗎?一個偶然的機會,剛滿10歲的於子洋被山東隊教練相中,直接調到省隊集訓,兩年後,轉為正式隊員。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刻苦訓練,於子洋終於在2012年披上國家桌球隊戰袍。新手上路6月22日結束的日本桌球公開賽中,於子洋以4比2擊敗日本選手水谷隼,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男單冠軍。
  • 昱見|別吵了,日本贈詩真不是矯情,「武漢加油」也算用典
    而這種說法引來了另一波人的反唇相譏,有人稱日本人在物資上貼詩歌的行為是「矯情」、「顯擺」,這種說法甚至影響到了一些官媒文章。以日本人寫信為例,一般是一定要加一兩句文縐縐的「季語」,翻譯成中文大約類似「近日忽轉涼,遙問添衣未」之類的,且每個季節、時令都不一樣,沒點文化還真不容易掌握,為此還有專門的季語詞典幫助人們寫信,只有相當熟識的人之間通信才能夠以「前略」「草草」來省略這種季語。日本人將這種古雅的問候看做是對對方人格的尊重,更是文化尊重(相當於說」我相信以您的學問能聽得懂「)。
  • 日本家族企業如何應對「接班人危機」
    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問題對於日本企業的人才庫有多麼巨大的影響。我和你說幾個數字。日本的東京商工研究所從2018年開始,收集了390萬家中小企業的信息,經過調查發現,在這些企業當中,60歲以上的經營者佔總數的40%,80歲以上的經營者佔到了23.5%,也就是將近1/4。2020年,有超過一半的企業表示無人接班。
  • 日本慌了?80歲退休年齡出爐!中國延遲退休敲定,最遲到多少歲?
    根據日本總務省在去年9月發布的數據來看,截至到2019年9月15日,日本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數達3588萬人,老齡人口比例為28.4%。而排在第二的義大利老齡人口比例為23%,日本整整多出了5.4%。不僅如此,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接下來日本65歲以上高齡人口還會不斷增加,到了2040年可能會高達3921萬人,佔總人口比例35.3%。
  • 真冷!王曼昱不敵18歲的小將,浪費賽點被逆轉,決勝局10-12
    二到三!真冷!王曼昱不敵18歲的小將,浪費賽點被逆轉,決勝局10-12北京時間12月25日,2020乒超聯賽,山東魯能迎戰北京首鋼,王曼昱以2-3不敵18歲的李雅可。最後一局,王曼昱1-0,但被逆轉。今年八月,只有18歲的李雅可參加了東京奧運會的模擬國乒比賽。李雅可與陳夢交手,她一度以1-0,2-1領先陳夢,但最後以2-4惜敗。此次乒超,李雅可已3-2戰勝世界排名第8的鄭怡靜。國乒世界冠軍王曼昱目前勢頭強勁,僅次於陳夢。不少球迷認為,王曼昱有實力代表國乒參加東京奧運會單打比賽。
  • 工作太苦招不到人 臺灣花蓮女護士打著點滴上班
    據臺灣媒體報導,護士生病打點滴還要上班,這是多扭曲的醫療制度,又是多讓人憂慮的醫療質量。花蓮門諾醫院一名護士前天吊著點滴工作,探病民眾驚訝用手機拍下貼網,引起網友轉載,網友心痛說:「好可憐!生病都得上班照顧病人。」臺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梁秀眉痛批:「『衛生署』護士人力改革根本沒對症下藥,才造成護士生病也得上班的怪現象。」
  • 昱見|周杰倫的新歌,該叫「莫吉託」還是「墨黑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這兩天,周董的新單曲《Mojito》突然火爆全網,昱弟不算是周董的鐵粉,上學時他的歌也就是一部分能Get到嗨點,印象中,他自昱弟上大學後就再不復當年神勇,膾炙人口的好歌數量一年不如一年。所以昱弟覺得此次的《Mojito》算是周董的一個絕地大反擊,向世人證明周董畢竟是周董,還能再戰二十年。
  • 昱見|日本的平成時代,真有你想像的那麼不堪嗎?
    大量的出口創匯在日本國內造成了一派「遍地是錢」的繁榮景象,國家、民眾和企業都染上了虛驕之氣:日本政府一刻不停地上馬各種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新幹線、高速公路如樹枝般蔓延到了國家的每個角落,而日本民眾則擠滿東京的銀座、紐約的第五大道和巴黎的「老佛爺」,瘋搶各種名貴奢侈品。
  • 昱見|「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最早是這個洋人說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有位客官私信昱弟聊天,一聽說昱弟是學歷史出身的,他起了興致:「很好啊,咱們中國5000年的歷史,你有很多可以談的麼!」感謝這位客官的點題,不過五千年文明這個選題……不是昱弟不想寫,是臣妾做不到啊。嚴格來說,5000年文明這事兒在中國其實不算歷史,只能算是一種信仰——而且還是個西方人給咱創造的信仰。
  • 疫情之下,把錢拿來投資日本房產靠譜嗎?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整個世界陷入了恐慌之中,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經濟都受到了重創,美股數次熔斷,石油價格下跌,各個企業相繼宣布破產,在此形勢下,投資者開始意識到資產在海外配置的重要性,所以紛紛選擇投資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