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傳奇龍(Chuanqilong chaoyangensis) 是一種原始的甲龍,發現於遼寧凌源市白石嘴村九佛堂組地層中,生存時代為早白堊世晚期(約1.1億年前)。該化石目前保存於遼寧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保存有完整的頭骨和頭後骨骼,成年體長約為4.5米,為一大型甲龍的幼年個體,該標本是在遼寧發現的第四件甲龍標本,增加了該地區甲龍的分異度。
2014年8月出版的美國科學期刊PLOSONE報導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韓鳳祿、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鄭文杰以及瀋陽師範大學胡東宇和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PaulBarrett共同發表的中國遼西早白堊世一新的大型甲龍類——朝陽傳奇龍(Chuanqilongchaoyangensis)。這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課題組有關遼寧熱河群恐龍化石研究的一個新成果。
朝陽傳奇龍化石標本
這個化石由多塊拼接成,看起來比較完整,能明顯看出頭、尾,還能清晰地看到恐龍的肋骨,從頭部可以看出,這個化石恐龍正張著大嘴。而成年的朝陽傳奇龍體長至少達到4.5米,但是這個標本從骨骼癒合程度來看仍舊處於幼年階段。朝陽傳奇龍證明了甲龍體型在早白堊世晚期已經達到很大。朝陽傳奇龍可能以蕨類、蘇鐵類和被子植物為食,並受到同時代大型獸腳類恐龍的威脅,如喀左中國暴龍。為什麼叫朝陽傳奇龍呢?研究者認為化石是在朝陽地區發現的,傳奇是寫文章的人定的,因為朝陽是個挺有傳奇的地方,就起了這個名字。
朝陽傳奇龍以其獨特的下頜結構和腰部骨骼的形態特徵與其他甲龍相區別,系統發育分析表明它和該地區發現的另一屬種——奇異遼寧龍親緣關係比較近。但它們之間形態上的差異還是很大的,是兩個獨立的物種。
甲龍類是一類全身披有盾甲的植食型恐龍,生活時代從早侏羅世一直到晚白堊世。甲龍(屬名Ankylosaurus)意為「堅固的蜥蜴」,甲龍的化石最早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層被發現,年代屬於白堊紀末期,中國甲龍標本,甘肅、遼寧、浙江都有報導,而朝陽傳奇龍相對比較完整,可以說是在中國大陸發現的相對最完整的甲龍標本。
甲龍常常被認為是裝甲恐龍的原型。甲龍背後的硬甲實質為硬化皮膚,具有較強防禦能力,但較骨骼形成的龜殼相去甚遠,對咬合力十數公噸的暴龍而言作用有限。甲龍類並非北美大陸及亞歐大陸的優勢物種,數量相對於角龍類、鴨嘴龍類少很多。bbc拍攝的《與恐龍同行》等記錄片過分誇大了甲龍的體型及防禦能力。它的演化上主要有兩個分支,即甲龍科和結節龍科。它們的主要區別是甲龍科具有尾錘而結節龍科沒有尾錘,但是最新的系統演化分析表明尾錘僅存在於進步的甲龍亞科中,原始的甲龍科中也是沒有尾錘的。
朝陽傳奇龍復原圖
朝陽傳奇龍正屬於這樣一種原始的甲龍科成員。尾錘被認為是一種甲龍最有效的防禦武器,它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呢?朝陽傳奇龍保存有較好的尾椎對於該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