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結束後,高考日語登上了熱搜,很多人驚訝:原來高考還有日語這種科目!
高考日語可以代替英語,滿分同樣是150分,在高考總分中計作外語成績。高考日語的難度非常小,因而成為英語困難戶的提分法寶,曾有英語35分的同學考日語一舉考取141分的外語高分。
雖然有不少大學也開設了日語公共課,但仍有很多大學只有英語。如果到大學要繼續學英語,那高中生值得學日語嗎?
朱同學是山東泰安的一名高中生,他的英語成績一直不理想,高中英語滿分150分,他通常只有50~60分。好在其他科目不錯,總成績在班裡排中遊,老師說如果發揮好了,高考能湊合著讀個本科。
但是朱同學的爸媽望子成龍,常常和他念叨親戚家的誰考上了名牌,語氣中有些羨慕又有些不屑。他們做夢都希望兒子能考進211院校,再不濟也要考一所一本級別的大學。朱同學明白自己和一本的差距,以自己的水平,其他科目的成績幾乎到頂了,外語是提分空間最大的。
高一下學期,學校開設了日語班,身邊很多英語不好的同學都去學日語了,一時間自己成了班裡英語最差的人,課上看到別人頻頻點頭與老師致意,這種差距感使他倍感孤獨。
當初朱同學也考慮過去日語班,他諮詢了父母、親戚、學長,他們都說即使你高中學了日語,到大學還是要學英語,想靠日語走捷逕行不通。這樣的話聽得多了,朱同學心裡不再惦記日語,而是一心撲在英語上。
努力就會有收穫,似乎是一句安慰人的雞湯,有時候努力了並不一定有收穫。朱同學的高考外語是62分,總成績比本科線高3分。老師說的很準,他去了一所末流的本科。身邊學日語的同學,很多都考了130分以上,他有時也想,如果自己外語也能考130分,那就能去一所更好的大學,父母該有多高興。
更讓朱同學懊悔的是,他高中雖然沒有學日語,但他的英語成績也沒提上來,在大學的英語課堂裡仍舊迷迷糊糊。幸虧學校只有大一需要學英語,期末考試是自己的老師出題,考前劃重點,背過重點後勉強及格了。
大二的時候,舍友紛紛報名英語四級,他一想到自己的英語水平,心想還是別浪費報名費了吧。後來考試也因疫情一延再延,這與他已經沒關係了。學校的畢業證和英語四級證書並不掛鈎,他不用擔心考不過無法畢業。
朱同學常常在想,當初選日語會怎樣。暑假時,一位曾勸自己不要學日語的叔叔大擺宴席,慶祝兒子考上了碩士。宴席上,叔叔一直沉浸在喜悅中,對朱同學如今的境遇一概不知。
相信看完這個故事後,你對是否要學日語也有了更深刻的看法。
請記住:不學日語,不代表英語成績就會自動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