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深的恐懼不是因為我們力所不及,我們最深的恐懼是因為我們的力量無可衡量;令我們恐懼的是我們的光明而不是我們的黑暗;當我們讓自己的光芒閃耀,我們就在無意中帶領他人去做同樣的事,當我們從自己的恐懼中解放,我們的存在也就解放了其他人。」如果不做說明,我們很可能會認為此話出於大師之口。恰恰相反,這句話出自一個改過自新、桀驁不馴的毛頭小子之口。
| 1 |
《卡特教練》改編自美國加州里奇蒙高中籃球隊教練肯·卡特的真實事件,講述了卡特教練帶領一幫乳臭未乾的小夥子們蛻變的故事。
卡特教練小時候就是從里奇蒙高中走出來的球員。他的家鄉是一個貧民區,暴力、販毒、犯罪也是屢見不鮮。他對這個地方再熟悉不過了,也深知從這樣一個地方走出去去到外面的世界是多麼不容易。卡特年輕之時創造並一直保持了里奇蒙高中的各項籃球記錄,並成功以籃球生的身份加入到了大學籃球體系。
講述蛻變和成長的電影通常都從低谷或者失意的部分開始。影片裡,里奇蒙高中籃球隊在前一年的賽季裡難求一勝,幾乎墊底。卡特教練本可以專心經營自己在當地的店鋪,可對家鄉的熱愛驅使他決定接受球隊並幫助球隊以及球員們更好地發展。只不過,「頑固不化」的球員們似乎都只在乎個人表現,沒人在乎輸贏,更多的只是互相指責。
| 2 |
卡特教練文質彬彬的言行舉止顯得跟里奇蒙高中的風氣格格不入。剛接手球隊的時候,他就要求所有的球員尊稱他人為先生/女士、他要全隊所有人的學習成績要達標,他還要求出席正式比賽的時候要穿西裝打領帶……所有人,包括學生家長,甚至校長,都無法理解卡特教練這一系列看似匪夷所思的要求。
不過,畢竟卡特教練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人,他對種種質疑絲毫不在乎。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任職的第一天就要求球員們達到上述的所有條件,否則比賽免談。就在那短短幾分鐘裡,球隊裡的三個主力得分手因他們看不慣卡特的強硬作風宣布退出球隊,只剩下其他隊員一頭霧水。緊接著,他又要求剩下的隊員做好幾百趟折返跑和伏地挺身。訓練完畢,所有球員都是一瘸一拐地走出的體育館。
直到第一場正式比賽之前,卡特教練一直都只是要求球員們不斷地進行身體訓練。最多只是在賽前交代給隊員一句話:「記住最近的訓練,我們做得最多的就是跑動,在場上也一樣,跑滿整場我們就贏了。」最後,里奇蒙高中果然有驚無險地贏下了比賽。
在大部分觀眾以為這場勝利只是走了狗屎運之時,卡特教練又緊鑼密鼓地開始部署了新一輪的訓練計劃。這一次,在身體訓練的基礎上,他開始教導球員們防守和進攻的戰術策略,並對每個人的籃球動作進行規範培養,同時又給每個戰術編了一個名字以及故事方便球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戰術。就這樣,里奇蒙高中勢不可擋地拿下了十幾連勝,一躍成為奪冠熱門。
卡特教練的偉大之處不光在於他的籃球素養,還在於他對人的培養:他要求所有專業課老師提供學生的學習進度報告,他要求每個球員都思考未來的出路,他還要求每個球員要學會尊重別人,包括對手……他不光要求,他還身體力行,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不違背他的原則,這也使得一個個桀驁不馴的小夥子們開始被「感化」。
| 3 |
正當里奇蒙高中籃球隊意氣風發之時,卡特教練突然停止了訓練並取消了比賽,原因是因為球員們學習成績不達標。這一舉動引發了球員、家長、學校、甚至社區的不滿。而卡特教練深知,為了孩子們的未來,他們必須成績達標,這樣才能步入大學的殿堂。否則,這個地方超過一半的孩子高中畢業的最終去向會是監獄,甚至死亡。就這樣,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堅持自己的作風,最終也得到了球員們的支持。
在美國,和里奇蒙高中類似的地方太多太多,而對於那些學校的大部分學生而言,他們的未來一片混沌黑暗。也許卡特教練的光芒讓里奇蒙高中的小夥子們無所適從,甚至認為這輩子都無法達到那個高度。但卡特教練的為人和籃球素養無時無刻在引導著孩子們去追求、去努力----至少他們可以為了不生活在黑暗中而奮鬥。
在《卡特教練》的結局中,里奇蒙高中最終以一分之差輸掉了比賽。但強硬的卡特教練卻在那時變得無比「溫柔」。他經歷了孩子們拼搏、成長、學習做人的過程,並以他們為傲。當一個人全心全意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他的光芒就會帶給身邊的人希望。而卡特教練就是這樣一個人。